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 >

第334章

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第334章

小说: 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这封信,并没有成功送到中牟县令的手里,因为,中牟县上游五十里处,黄河小决堤了。
  当送信的衙役屁滚尿流骑着马飞奔回通许县的时候,守城门的大头兵还笑话衙役呢:“看看,骑个马还像屁股下头长了刺一般,可真是怂包。”
  衙役和守城的大头兵并不是一个系统的,一是皂吏,一是兵丁,但是一个县城也就这么大,两方人相互看着倒是并不看对方顺眼。
  然而骑着马的衙役一路跑一路喊:“黄河决堤了!黄河决堤了!”
  守城的大头兵听了之后,再不觉得对方是怂包了——黄河决堤了!可不就是,天也要塌了么?
  县城中百姓听闻此言,纷纷散了往家里跑的也有、没头苍蝇似的往城外跑的也有……
  更多醒悟过来的,是一天前还跟着禁卫军一起干活的民夫,他们每天都听禁卫军那些兵老爷对自己念叨什么‘洪水来了莫要慌,收拾粮食高处走,若是水势实在大,门板木盆要带上……’等等等的,接连听了五天,当时觉得朗朗上口念着好玩儿的,现在倒是一个接一个地镇定下来,招呼家里人打包粮食、整理门板木盆了。
  这个乱了心神的衙役并不知道他给通许县城带来多大的恐慌,现在他一路飞奔到县衙,连马都没有下,直奔县令大人后院去。
  “什么?中牟县已经决堤了?”通许县令大惊失色,中牟距离通许也就一百多里,要是黄河真的在中牟决堤了,通许这边要不了一天,就得跟着遭灾。
  “是,小的快抵达中牟之时,遇到不少往山上撤的中牟百姓,他们说黄河已经决堤。”这衙役其实是没有瞧见决堤景象的,只是见到不少百姓都在撤离,一下子慌了神,就策马掉头赶回来了。
  通许县令这下子在也想不起来,半天之前他还在觉得那个禁卫军总兵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的了,转而一把抓住衙役问:“你到底看清楚没有,中牟县城现在情况如何?决堤口子在哪儿?现在洪峰已经到了何处了?”
  那衙役却是个一问三不知。
  通许县令这时候才觉得后悔,后悔前几天没跟着禁卫军跑了全程,而是以自己县衙中有政务为借口,压根就没去看禁卫军带着民夫干了些啥。
  然后,这通许县令又悲观起来:这可是黄河之水,才区区五天,就算那贾瑛是共工再世,也没有在短短五天之内整治出抵御黄河泛滥的工事吧?
  …………………………
  其实,中牟县的情况,倒是没有通许县衙役传回去的那么骇人,因为黄河水也是一点一点涨起来的,慢慢满过了河堤,好歹给他们县中人以准备的时间。
  说起来,这也是因为自潼关往下,凡人口密集的县城州府,河堤都被以水泥加固了的缘故,尤其是潼关附近黄河与潼河河道都被李文渊下令疏通过了,排水顺畅,若不然,潼关决堤,下头河道的涨势就不是这么徐徐了。
  中牟县是幸运的,他们县城早有驻军日夜巡视河堤,在形势不对的时候通知县里,该撤离的就撤离,该往山上跑的就往山上跑,只是最早往外跑的那些人是胆子极小的——叫通许县衙的衙役看到听到,倒是心生误会,以为中牟的情况大为不好。
  也算是错有错招。
  原本通许附近的人也懈怠了,驻军也跟着禁卫军干了五天,今天偷着懒,压根没注意到上涨不少的水位。不过衙役从入县城开始的一通嚷嚷,叫该知道不该知道的人都知道了——黄河决堤了。
  黄河!决堤了!
  只是谁都没想到,原本还未到绝路呢,却有人自乱阵脚。
  是日,那通许县令卷包袱跑路了,跟在他身后的,是当地不少乡绅富户。反倒是平民百姓,因为十户里头有八/九户都抽走一人去跟着禁卫军干过沟渠的活儿,又有当地驻军还都守在河堤上,所以几个耆老自发组织起人手来,给沿岸河堤的将士送麻布袋装的沙石去。
  …………………………
  此时的京城尚不知道千里之外发生的这一切,十六刚收到了潼关来的奏折,道是皇恩浩荡、天佑潼关,使得潼关城经历了千年难得一遇的暴雨洪水冲袭,仍旧屹立不倒。
  朝中人现在开始,终于停下每三五天就参一次李文渊的趋势,转而开始观望。
  因为潼关及其附近的奏折叫远在京城的十六以及文武百官知道,黄河流域真不是一般地多雨水,这才刚进入七月,实在是不容乐观。
  而潼关的奏折,明明白白地写了:“……幸得御史李大人等严加要求,修整排水,才使得潼关免于水淹之灾,潼关千万百姓叩谢陛□□恤民生,感恩李大人、贾大人、贾总兵鞠躬尽瘁……”
  这是李文渊等人的功劳,再往上深究,是一意要李文渊出使巡查黄河的万岁爷的功劳。
  原本有些不看好李文渊本次差使的人,纷纷开始准备替高瞻远瞩的陛下歌功颂德起来——只待李文渊等人回京。
  然而,他们才接到潼关安然无恙的报平安奏折没两三天,就收到后续的折子:
  先是中牟县上游黄河小决堤——这倒还好,很快抵达的中牟县第二封奏折告知京中,因为中牟县在十多天之前刚刚加挖了排水沟渠,引流分流,并且由于决堤口子并不大,当天晚上就被堵上了。用灌装好沙石的麻袋一袋一袋子往下填,这时候,中牟县令亲临决堤口,眼见口子越来越小、越来越小,终于在心里忍不住念菩萨保佑。这时候的他,对几天前离开的贾总兵和禁卫军就只有感激的。决口被堵住之后,沙袋还剩不少,中牟县令却不敢懈怠,下令府衙中人,继续准备沙袋,以防近日还会出现洪峰。因此,奏折上写得也是漂亮,只说万众一心,抗击洪灾,不负圣恩,守护中牟。
  接着是通许县的折子,这份折子就叫人看得有些恼火了。却原来,通许县衙役走了半道,知道中牟决堤之后,便屁滚尿流地跑马回了通许,当地县令和乡绅听闻上游黄河决堤,根本来不及去打听到底是个什么境地儿,就纷纷开始准备逃跑了……幸好有当地驻军和绝大部分的民夫保有理智,一面组织城中百姓撤离,一面留下人手打探中牟的情况。等县城空了一大半之后,才知道,原来中牟那边不过是虚惊一场。便是因此,通许原本也只是水漫河堤而已,生生耽搁了抗洪的时间,使得通许以下,封丘和兰考受到了影响。
  “那么封丘与兰考到底情况如何?”十六着急地问。
  怎么能不着急呢,李文渊和宝玉都在那里。
  送奏折八百里加急的将士一气儿喝了温水,就被带到殿前答话了,初一知道陛下心里头记挂着这事儿,哪里敢放人送到了信就回驿站去休息?叫宫中禁卫军搜了此人身之后,便带着这人进宫了。负责搜身的禁卫军将士要不是顾忌到此事重要性,早就想忍不住问一下他们的总兵大人现在情况如何了。
  却只见殿下之人灰头土脸地说:“末将赶来京城的时候,封丘与兰考皆遭水淹,尚未有人传信出来……”
  蔡阁老只觉得这人实在是太不会说话了,也不多添补几句,这样传出去,岂不是要引起恐慌——毕竟一个御史、一个总兵现在被洪水困着下落不明,岂是小事?
  坐在最上头的十六脸色不太好,虽然他很相信宝玉的能力,可是洪涝之事毕竟是天灾,和原先与人搏斗又并不相同了。
  【真不知道,宝玉那边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朝堂上的人各有思量,大多数官员还是痛恨那通许县令贪生怕死,延误了抗洪的最佳时机。但是追究罪责还尚可延后再翻旧账,现在最重要的,是早日确认了李文渊等一行人的安危。
  自潼关险些被水淹之后,京城中人就知道黄河发大水了。户部工部不少官员的家属都替自家老爷担心着呢,现如今清晨八百里加急从南边送来,所有人的眼睛都紧盯着皇宫的方向。
  这消息果然还是很快就传开了。
  荣国府里头愁云惨淡,贾珠和贾琏商量过之后,决定先瞒着老祖宗,再等等看南边传来的消息再说。毕竟老祖宗年纪大了,受不得惊吓。
  倒是宝二奶奶的表现叫人吃惊。府里众人原以为黛玉听闻这个消息,怎么也得大哭一场、大病一场之类的呢,没想到,她眼眶是红了一下,但是没掉一滴泪珠子,反而中午就抓出了几个嚼舌头的下人,全部捆起来交给李纨去了,这其中就有(主要就是)大房邢氏院子里的人。
  这事儿,可真是打了邢氏的脸,她自觉是黛玉的长辈,被这么下了面子,便带着丫鬟准备去荣庆堂找老祖宗哭诉。
  邢氏才在屋子里想出这个法子,就被院子里的婆子告密与王熙凤了,王熙凤打赏了这个婆子之后,差平儿去与王氏说了一声。
  要么说呢,虽然王氏不是很喜欢黛玉,可是她更不喜欢这个同自己比较斗气干了三十多年的妯娌啊,更何况那邢氏居然治下不严,放纵她院子里的下人诅咒宝玉!
  王氏原本还躺在屋里搭着帕子哎哟哟呢,老爷和二儿子都在河堤旁边没个消息,她早晨觉得天都塌了。现在听平儿这么说,一骨碌爬起来,横眉怒目地带着彩云彩霞等人,叫上健壮的仆妇拎着大棒子,堵在老祖宗的荣庆堂外。
  然后,邢氏差点没被乱棒子打着了……
  这番闹腾之后,自然是瞒不过老祖宗,没想到老祖宗倒是镇定,先发落了不着调的大儿媳,叫她回院子‘养病’去。
  再批评了二儿媳:“听风就是雨,办事不过脑子。”是觉得一等将军夫人仗势欺人痛打白身长嫂的消息不够劲爆么?
  接着点了点李纨:“这种碎嘴的,直接捆了打发去庄子,过一阵子卖远远的便是,不必滥发慈悲。”珠哥儿家的,做事还有些太优柔寡断了,却没想明白,当家哪里能面面俱到,都不得罪呢?
  回头夜里的时候,贾琏听闻白天的事说:“林妹妹发起狠来,也不含糊啊。”
  王熙凤白了贾琏一眼:“那是自然,宝玉还在外头呢,咱府里就有人说这三七不着调的话,林妹妹和宝玉自来感情就好,听见这话,能不上火?也幸好,抓了人没往我这儿送,不然太太一哭二闹,我倒是不好下手打杀了这几个贱蹄子。”
  “林妹妹聪慧,纵然她没想到,她院子里的那个钱嬷嬷也不是吃素的,肯定不会把人送来咱们这儿,叫你为难。”贾琏从小就知道宝玉身边的奶嬷嬷能干。
  “唉,希望宝玉快点有消息传回来。”
  “唉。”
  以上,是很多人心里共同的念头。
  皇宫里的皇帝夫妻如是,
  老祖宗如是,
  王氏如是,
  贾珠如是,
  薛蟠如是,
  武家如是,
  ……
  黛玉更是,她当夜抱着萌哥儿,把小奶娃拍睡着了之后,啪嗒一下,没忍住掉了豆大的泪珠。
  &&&&&&&&&&&&&&&&&&&&&&&&&&&&&&&&&
  时间回到三日之前。
  离开通许,宝玉给手下的人鼓了鼓劲儿:“我知道你们这些日子辛苦了,这些天的一切,我也都看在眼里。待忙完最后一个县,就能休息几天,待回京之后,我定然会按照你们这些天出力的多少,给你们记下功劳的。现在么,再坚持一下。”
  程峰捧场地欢呼起来。
  从通许到兰考,骑马不过两个多时辰,这还是因为官道并不是直线的,宝玉带人才抵达兰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