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 >

第333章

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第333章

小说: 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得及?”
  一旁上气不接下气的钦天监官员和周雨面色都不太好,越是到了这样空旷的高处,他们观测天时受到的干扰就越小,然而这两天,他们所得结论,并不乐观,西偏北方向不时星辰闪烁,恐有大雨将至。
  宝玉最近也晒黑了一些,但是在众人之中依旧白皙,他虽不懂看天时,但是自有一种直觉,这种直觉告诉他:今年黄河中下游……真的很悬。
  “为今之计,只有尽快抢时间修缮河堤了。”宝玉如是说着。
  李文渊点点头,对着封丘县令说:“如今黄河的水位已经远超往年了,本官担心,再来一场暴雨或者前头河段来水过多……万一水漫过河堤,未免水入运河,势必要从中牟、兰考、通许选址开口子放水的。这几个县做的准备如何?”
  封丘县令面有难色:那三个县的人指定是不愿意的,毕竟他们觉得他们距离黄河远呢,凭啥河水猛涨就要往他们那儿泄……
  李文渊一看封丘县令的表情便知了,狠狠地骂了一声:“鼠目寸光!”又转头对宝玉说:“此事,还需要劳烦贾总兵跑一趟。”
  因为李文渊要坐镇封丘,封丘县令与那三个县令都是平级,无法说服,李文渊担心自己的政令过去,那三个县阳奉阴违,便打算叫贾瑛带着禁卫军去传令。
  宝玉应下。
  …………………………
  七月初七,本该是乞巧节,女儿家对月比手巧的好节日。但是自本月初起,潼关就开始下暴雨,等到了乞巧节当夜,莫说是月亮了,就连一颗星子都没有,阵阵惊雷响彻天际,是一场一大雨。
  降水时间长达三天三夜,到乞巧节,城外黄河水已经漫过了新潼关建成以来之后有过的最高水位线。
  潼关的官员和当地驻军章将军倒是开始庆幸:【幸好先前李御史一行人来此,花了大工夫把地下水道和城墙都修缮了一遍,不然城内恐怕还真的会有积水。】
  等到七月初八,大雨第四天了,还没有要停止的意思,城中不少房屋已经开始坍塌,幸好当地驻军学会烧水泥之后,因为水泥廉价,不少人家当时都买了这稀罕玩意去修修补补家里的屋子,所以情况比预计的要乐观一些。不少人家都说,等这场大雨过去,自家也要去买水泥盖房子,牢固呢!
  再过了两天,七月初十,潼关众人,再也乐观不起来了。
  黄河干流潼关河段出现最高洪水位已超出有记载以来最高水位,立在黄河岸边度量水深的巨石已经完全没顶了,而暴雨,仍未停歇。
  虽然地下排水道已经被重新修整了一遍,但是即便二十四条全部通畅,也来不及排水,因为排出方向的潼河,已经漫出河道了,此时潼关城内低洼处,积水继续加深。
  潼关奏折尚未入京,但是附近河段都已经传开了,说潼关危矣。
  一时间,人心惶惶,就怕潼关决堤,殃及附近县城。
  镇守潼关的章将军早几日前,翻出李大人留下的防洪策,早早开始组织军中人手灌装沙袋,加固城墙,望着被泡在黄河水里的城墙,章将军万分庆幸原本的青砖皮被御史大人他们给发现揭穿了,若不然,泡了这么久的水,那些青砖墙皮早就泡掉下了,水冲泥墙,后果……不堪设想!
  【现在,就指望着这水泥,能够坚持到天放晴吧。】章将军知道,城中不少富户在一开始不对劲的时候便跑出城去高地势处避难去了,甚至于,现在城内那些当官的都动摇着想要弃城。
  章将军想:怎么能弃城呢?现在,只是水位暴涨而已,河堤依旧稳固,只要继续加强巡防,不间断地补上沙袋,潼关,还是可以守住的。
  也许是老天终究垂怜潼关众人,七月十三,大雨停歇,七月十四,天空放晴。
  潼关城内积水已达三尺深。
  这三尺,是结结实实的三尺,和从前因为排水不畅累积的一尺水深刻完全不同,因为此时地下排水都已经满负荷了,只能一点一点靠着潼河水往下游走使得城内水位降低。
  潼关的官员长出了一口气,章将军却开始为下头河段的人担忧……
  ………………………………
  宝玉得令,带着禁卫军去了封丘附近的中牟、兰考、通许三县,果然,先前封丘县令差人来传达李文渊的意思之后,三县没有一个肯照办的。


第303章 
  六月底的时候; 封丘县令差人与附近的中牟、兰考、通许三县传达了李御史的意思; 然而三县没有一个肯照办的,问起进度; 只在推诿; 说县中并无银钱也无人手等等,又或者说; 正是农忙时节(瞎说)。
  这四个县城,中牟和通许靠近淮河支流,其中中牟在前,通许在中,再是封丘,接着是兰考; 这一河段,兰考位于黄河一个比较急的转角东南边,可以说; 若是中牟形式不好; 这三个县中的百姓接下来也无处可逃。
  李文渊知道这样下去不行,便点了宝玉带着禁卫军去,是督促,也是震慑。
  宝玉领命,骑着长风; 带着禁卫军,只两个多时辰,抄近路沿着河堤狂奔; 就抵达了中牟县城门口。
  宝玉带人,快马赶到中牟县城大门口的时候,中牟县令还正在吃午饭呢,他听闻护送李御史来巡查黄河的禁卫军总兵率人亲临本县,连嘴都是边跑边擦的。
  虽然禁卫军总兵是武将,和文官不是一个系统,但是抵不住人家是正二品啊,中牟县令可自觉没那个胆子去得罪。
  待到出城恭迎总兵大人,见到对方带着一大群的禁卫军,个个都是龙精虎猛的好小伙子,来势汹汹,中牟县令心下一个咯噔:【这这这,看着是来者不善啊!莫非,竟是要强迫本县配合封丘么?这这这简直是荒唐啊!黄河三年五年就泛滥,大家都已经习惯了,怎地就今年的这位李御史特别挑剔,又事儿多,叫人非得遵从。凭什么因为封丘有可能遭灾,就让自己等县做好为封丘泄洪分流的准备?】
  虽然心中不满颇多,但是,禁卫军总兵亲自到来,对中牟县令来说,无疑是胳膊拧不过大腿的——对方强硬地要求提前征调了秋季的民夫,去疏通淮河支流河道。
  中牟县令倒是不想答应,可是宝玉身后的禁卫军是吃素的?都不需要多做什么,只要整整齐齐地跟在总兵大人身后齐步走就可以了。
  再说了,宝玉手里捏着李文渊的政令,于情于理于法都站得住脚跟。
  中牟县令是无奈了,但是中牟县城附近的百姓倒是没太大意见。
  还是那句话,有钱能使鬼推磨。
  因为封丘那边有人传消息过来了,御史大人是个大大的好官儿,本次征调超出服役期限的,人人都能日结银钱回去。哪里有给朝廷做事,既包了三餐、回头还能往家里拿钱回去呢?这样的好事,千载难逢,中牟县的百姓原来还可惜没轮到自己这边呢,如今有了机会,很是积极地报名。
  反正就在家门口干活,而且只要是个人都能看明白,疏通附近的河道,日后对自己县城也有好处,最明显的,就是县中排水更加通畅了。
  …………………………
  中牟县热火朝天地干着,宝玉知道,到了这个时候,时间尤为重要,再也浪费不起,遂督促着禁卫军也分散到民夫之中,顺便让民夫们学一学禁卫军中的一些应对危机的紧急机制。
  程峰不太懂,遂悄悄问朱犇:“你说,总兵大人怎么这次挑民夫的要求就放低了这许多呢?”先前在潼关等地,可都是找身强力壮的青年男子的。
  朱犇头也不抬地说:“潼关多大,中牟才多大?能凑出这么多劳动力,已经算是不容易了。”再挑剔,连这千把人都凑不齐。
  程峰一想,也是,然后又小声地问:“你说,冬天结冰的黄河你见过了,如今夏天涨水的黄河,和冬天比起来,咋样?”
  “我上回过的河段才多宽?现在潼关以下的河道有多宽?能比么?我知道你想问啥……”但是咱们心里有数就好了,说出来,平白叫人瞎操心,总归总兵大人怎么说,咱们就照做。
  程峰除了好奇心重一点之外,并无别的什么大毛病了,至少按他这个官二代的出身居然半点也不喊苦——放在早几年,初入禁卫军的他压根就没想到如今自己也是个能上山下海的汉子了!
  朱犇可没管程峰叉腰得意笑是为了个啥:【反正这小子从一开始脑子就有点‘不太好使’,习惯了。】
  朱犇带着人,拿白色石灰粉将原先画好的线条补上,然后指挥着民夫继续按照这条线挖,并且盯得仔仔细细的,将沟渠挖得又宽又好,然后不久前送到的麻袋装水泥灰就被倒出来调和搅拌,抹到了沟渠两旁,空下来的麻布袋也没浪费,禁卫军叫民夫再往里头填了沙石,并摞起来靠在城门口,很是壮观。
  不多时,到了吃中饭的时间,旁边大锅饭煮着,白菘肉片酱菜汤,杂粮米饭大馍馍,中牟百姓觉得香喷喷的,但是禁卫军中的人却觉得,这伙夫的手艺,比辅兵火头军大厨的手艺可差远啦。不过今时不同往日,时间紧任务重,没那么多可挑剔的——就连总兵大人,都和大家在一个锅子里吃饭呢。
  程峰叹了一口气对朱犇说:“咱们总兵大人这一趟本就是吃力不讨好的,那个封丘县令看着态度是好呢,又配合,但是要不是李大人在那里呆着,我敢保证他也就和中牟县令那孙子一样,玩得一手好阳奉阴违。”
  “说这么多干什么,总归现在咱们在这儿盯着,快点把中牟县料理好了,赶去下一个县才是。”
  宝玉带着禁卫军在中牟呆了七天,快马加鞭赶去通许县,又如是重复‘强权主义’——既然先前封丘县令传李御史令过来并没什么卵用,那么带兵的武将还是直来直往,以势压人比较有效率。
  于是通许县城的县令也觉得自己真是倒了大霉了:【作为一个中县,今年稻子好不容易有望丰收,偏偏朝廷派下来的御史还是个吃饱了撑的,整天给咱们当地的找事情。现在更是直接叫禁卫军来督促了。什么什么拓宽河道?什么什么预设蓄水库?不都是需要人手么?还要将秋季的徭役给提前征调了,等到了农闲之后,自己今年原本计划修桥铺路什么的,便不能够征调民夫来干了,这……自己创造政绩的计划都被打乱了!】
  宝玉不知道中牟、通许县城县令对他的腹诽么?
  自然是晓得的。
  便是晓得,又如何?因为各人站得角度和高度不同,宝玉没办法一一解释今□□迫他们做的这些看起来毫无意义的事情来日到底会起到什么作用。更是因为强硬作风得到的回报比好声好气地同当地县令商量更加来的有效率。
  总之,非常时期,宝玉和李文渊所行,都是非常之事。
  禁卫军们到了通许县,也是一回生二回熟了,划分民夫、各队分片区干活等等,速度比在中牟的时候快了些,只花了五天时间,便带着民夫大致达到了总兵大人要求的水平。
  宝玉带着禁卫军又奔赴兰考,此时,已经是七月十二了。
  通许县令在贾总兵和他带着的禁卫军奔赴兰考之后,还特意差人去给中牟县令送信,信件虽然隐晦,但是透露出来的抱怨之意还是不少的。
  然而,这封信,并没有成功送到中牟县令的手里,因为,中牟县上游五十里处,黄河小决堤了。
  当送信的衙役屁滚尿流骑着马飞奔回通许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