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综]母仪天下 >

第208章

[综]母仪天下-第208章

小说: [综]母仪天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家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实在是因为舒云这个太后太不好糊弄了,之前刘邦在的时候,刘邦主管的多半还是军国之事,但是,关于财政上头的事情,几乎都是舒云这个皇后的主意,而即便是在军国大事上,皇后提出来的意见依旧非常中肯,就算是一开始没有被采纳,但是事后也会证明,皇后才是对的。
  皇后利用少府,可是撬动了天下的经济,也触犯了不少人的利益,而跟皇后,现在是太后了,跟太后比起来,还比较年轻的刘盈应该就好糊弄多了。
  因此,自然没多久就有人跳了出来,表示天子已经成年,作为太后,应该还政天子,太后留在未央宫含饴弄孙,颐养天年便是了!


第114章 吕后
  这样的折子还没让舒云看到,作为丞相的萧何看到之后,眉头就是拧了起来,冷笑一声:“愚蠢!”
  大汉呢,立国之初,就说了,以孝治天下,这辈子刘太公也没落项羽手里,刘邦也没说出什么“分我一杯羹”这样的混账话来,在这方面也没什么黑历史,所以,做了皇帝之后,立刘太公做了太上皇,又在舒云的建议下,将已经过世的刘媪封为太上皇后,而不是什么夫人。
  至于孝道这种事情,有个说法叫做三年无改父道,当初刘邦在的时候,皇后尚且能够管理少府,参与朝政,结果轮到自个儿子当了皇帝,居然还不如丈夫在的时候了,这算什么孝道呢!
  实际上,对于萧何这个层面的人来说,他们并不介意舒云主政,舒云主政的思路他们也能知道一些,无非就是刺激经济,以此强国。如今大汉刚刚建立没几年,这个时候,正是应该修生养息,恢复经济的时候,经济实力强大了,才谈得上其他,要不然,一穷二白的,光是匈奴人就不好对付好不好。
  之前平城白登山那一战,可差不多就将国库乃至少府的库房里头的钱财甚至是物资都掏空了大半,要不是皇后善于敛财,大汉财政都要濒临破产了好不好,哪里还能让刘邦到处撒钱。
  何况,太后也算是极有分寸的人,并不会什么事情都插嘴,她真正的重心还是在少府,而少府呢,本来就是直属于皇家的机构,他们母子两个究竟谁管着,是皇家的家事,这是下面的臣子该插口的吗?这根本就是离间天家骨肉亲情!
  事实上,刘盈在看到折子之后,也非常恼火。
  秦汉的时候,并不会出现有折子被下面的大臣先拦截下来,不会送到皇帝面前这种事情,因此,萧何虽说过了一遍手,最终,折子还是送到了刘盈那里。
  刘盈一看,就是雷霆大怒,他事实上一直心里有数,舒云对于他的影响一直属于潜移默化,而不会真的直截了当地对刘盈说,我说的都是对的,你要听我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其实刘盈暂时没感觉到自己的权力被别人瓜分了,事实上,舒云如今已经开始进入了无为而治的阶段,许多事情,已经不需要她亲自插手了。而且,少府的不少机构,已经被舒云转移到了刘盈那里,毕竟,舒云不可能管理一辈子的少府,甚至,少府如今体量实在是比较大,舒云已经提醒刘盈,以后要注意将少府拆分出一些机构出来了。
  像是现在,舒云已经从少府拆出了一个大农来,主要负责农作物还有各种农用工具的引入与改良,还有在民间的推广。当然,虽说机构从少府独立出来了,不过财政上头,暂时还是依赖于少府的,等到回头能够靠着各种农具的推广挣钱之后,这个机构就能真正独立出来了。
  事实上,在舒云的计划中,少府将会成立出几个科学院出来,与少府合作进行科学技术的改良与发展,成立属于大汉的皇家科学院出来。
  而少府呢,就是相当于央行,央企,国企了,承担一部分安置就业人口,还有宏观经济调控的作用。
  当然,这些不是一年两年能做成的,如今许多偏远的地方,大汉的统治还没有深入人心呢,所以,还是先打好基础吧!
  舒云将自己的这些想法,对刘盈几乎毫无保留,刘盈也不是什么傻瓜,事实上,这个时代的精英,对于经济方面的东西,其实是非常敏锐的,作为皇帝,当日刘邦在外征战,刘盈名义上监国,那个时候可就学了许多东西,尤其,舒云曾经就告诉过他,皇帝做需要的就是有钱,有钱才养得了兵,才不用受制于朝堂。另外呢,就是人心,刘盈只要能按照舒云的意思掌握住少府,那么一方面可以收拢人心,另一方面呢,还有源源不断的财源。
  别的不说,以前的时候,上林苑就是个被战火折腾得差不多的皇家园林,到了老刘家手里呢,干脆用来安置一些失去了土地的百姓,当然,开国之初,这样的百姓其实不多,也就是到了后来,关中第一次授田结束,却又有一些当初为了逃避战乱,躲在南山之类的地方不敢出来的百姓出来了,他们不愿意离开关中,到别的有地的地方分田,干脆就留在了上林苑中给皇家耕种。
  对这些百姓呢,收的租子可比外面那些地主低多了,甚至皇家有什么喜事,还要减免租税。因此,上林苑几乎是没什么产出的,但是到了舒云手里,舒云就直接叫人挑选各种长出来的果子比较好的果树,什么桃树,梨树,柿子树,枣树,栗子树之类的都要,然后进行嫁接,长出了果子之后,先卖鲜果,柿子,红枣这种可以做成干果,甚至干果更好吃的,制成干果卖,不能做干果的,还能用糖浆腌渍了做果脯,舒云还尝试着酿造果酒。上林苑地方大,变成果园之后,每年的收入那是蹭蹭蹭往上涨。
  以前的时候,舒云还在上林苑养兔子,现在,民间也开始养兔子了,上林苑呢,就改为养鹿,这也算是刘彻的创意,将鹿借贷给百姓养着,不用自己费心,鹿茸鹿角都是钱,每年都能收割,这些可都是钱。
  总之,如今光是上林苑的收益就足够皇室内部生活得比较滋润了,刘盈自然看得到其中的好处,可以说是两全其美。他自然是觉得,自家母后对自己,那是毫无私心,因此,对舒云愈发孝顺。
  刘盈觉得自家母后简直是天下第一慈母,还又有一番灵慧的心思,下面那些大臣却想要唧唧歪歪,自然没法讨了刘盈的欢心。
  因此,朝会上头,刘盈都懒得听那几个上折子的人啰嗦,直接就将人斥责了一番,又夺了他们的官职,叫廷尉审理,然后便拂袖而去。
  许多人以为这几个人不光要面临刘盈的问罪,接下来还会面临太后的报复,毕竟,大家一贯觉得,女性都是小心眼的生物,太后也没做出什么过分的事情,就被无端找了麻烦,太后不报复那才叫奇怪了呢!
  舒云的确报复了,事实上,作为上位者,或者说,作为皇帝,太后这样的身份,宽容并不是什么良好的品质,这只会让人得寸进尺。
  做皇帝的,最宽容的,大概莫过于宋仁宗赵祯了,这位简直就是被人指着鼻子骂都能唾面自干,结果他最后得到了什么呢?一个只能说是虚名的谥号而已,他的女儿所托非人,想要和离都是不能,回来告个状都要被那些臣子训导一番,他的儿子一个接一个的死去,甚至,他后宫的妃嫔公然偷情,最终,他就算是再不爽,也得过继嗣子。结果过继来的这位根本就是个白眼狼,登基之后就翻脸不认人,追封自个的亲爹做皇帝,对赵祯的遗孀还有女儿也没有半点照顾的意思。
  事实上,皇帝这种生物,很多时候,不是他们要保持一个冷酷无情,或者说是喜怒无常的形象,实在是因为如果不这么做,被那些臣子摸清楚了他们的脉门的话,那之后,只会被欺上门来。
  像是历史上的刘盈,其实他难道真的是甘心老老实实待在自个母亲的阴影下,一切政事不是出自长乐宫,就是出自丞相吗?实在是他刚刚想要做点什么事情,就被那时候刚刚担任了丞相之职的曹参喷了一顿,他退缩了这么一次,然后就几乎没可能继续拿回自己的权柄了。
  刘盈的许多悲剧都是出自他这样的性格,而如今呢,刘盈的性格跟那一条时间线上的他出现了很大的差别,起码没有被刘邦否定过,又在作为太子的时候做出了不少成绩,手里头也有相应班底的他,就算本性是比较宽厚的,但是呢,相比起来,性子可要强势得多。
  而舒云呢,也不乐意自己成为那些大臣刷声望的工具,她如今已经习惯了一次次的穿越,而相比较刚开始来说,如今的舒云呢,其实比以前要任性不少,别的不说,她已经不怎么愿意继续受什么委屈了。所以,她能直接跟刘彻不阴不阳,只保持表面上的礼貌,也能对着刘邦甩脸子,而如今呢,几个秩比都不到一千石的官员,就敢拿着她刷名声,想要混个刚直的名头谄媚刘盈这个新君,要是舒云听之任之,一点表示都没有,对方还要觉得她软弱可欺呢!
  因此,舒云很快就做出了相应的反应,舒云查了一下那几个人的出身,然后呢,就直接下了一道诏令,表示这等毫无忠孝之心,不能忠君体国的人才,刘氏用不起,所以,你们自个在家宣扬你们的忠心就好了,就别上朝膈应咱们老刘家的人了!因此,诏令上直接表示,这几家三族之类,五代不得出仕!
  也是因为这几个人本身也没有什么了不得的出身,他们其实是出生儒家,在儒家里头呢,算是谷梁一派的,嗯,也比较倾向于鲁儒那边,事实上,鲁儒那边也有很多派系,孔子那么多的弟子,颜子的后人算是一个派系,还有什么曾子,子贡之类的,总之其实是很多的。
  如果说到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经过多年的演变,事实上儒家最终是鲁儒成为了最终的胜利者的话,如今的鲁儒呢,其实很悲催。
  刘邦不喜欢儒家,因此朝堂上儒家出身的官员非常少,一般呢,就是在太学做博士,还有就是当初跟着叔孙通制定礼仪的那些人,如今也是在太仆,太常之类同样需要讲究一定礼仪规制的部门里头任职。他们这一次呢,也不过就是想要投机,毕竟,以前的时候,刘邦讨厌儒家,已经讨厌到了毫不掩饰的地步,所以呢,他们这些人只能缩手缩脚,不敢出头。
  甚至,鲁儒呢,当年还干出了给项羽戴孝的事情,着实将刘邦恶心了一把,刘邦虽说没明说,但是如今呢,朝堂上就算是真的是鲁儒,也得打着儒家其他学派的旗号入仕。
  这几个投机分子呢,在儒家里头,还是有一些身份地位的,要不然也混不到如今的地位,一开始的时候,他们不过就是想着,这事哪怕是失败了,也不过就是祸及自身,不会连累到其他人。等到以后,太后跟皇帝之间冲突变得明显起来之后,皇帝就会想到他们这些人的好处了。
  哪知道,刘盈的确不是什么喜欢搞株连的人,将他们处置了也就算了,舒云呢,却并不打算纵容这种行为,要是什么事情,只需要揣摩帝王的心思,就能够身居高位,那么,还要做实事的人干什么!大家都去投机,都去搞党争好了!
  党争这种事情本来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呢,党争需要变成一种良性竞争,大家比能力,比政绩,而不是比谁能够摸准皇帝的心思,谁能够站在胜利者的那一方。
  朝堂上光是这些想着各种斗争,不去干实事的人,那还有什么希望。
  所以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