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综]母仪天下 >

第189章

[综]母仪天下-第189章

小说: [综]母仪天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前的时候,韩信之所以觉得自己理所应当做齐王,那么,在见识到了汉王如今越来越深厚的战争潜力之后,他就知道,自己还是绝了那份心思吧!
  最重要的是人心思定,事实上,如今齐国这边,已经有不少百姓因为听说了关中那边的种种优惠政策,已经相约跑路了!没办法,齐国这边呢,其实真的算不上什么好地方,以前的时候,这里之所以富庶,是因为这里靠近海边,有着鱼盐之利,因为当年管仲留下来的一些政策,商业也非常发达,可以说,后来齐国落到不战而降的地步,也正是因为如此,太富庶了,大家都没有多少想要拼命的心思。
  但是上层贵族的确可以歌舞升平,可是底层的百姓,活得可未必好,事实上,在战国的时候,齐国几乎是土地兼并最严重的地方,而后来呢,始皇帝巡幸齐鲁之地,还被那些方士骗得团团转,派人出海求仙,那可是给齐国的百姓带来了非常沉重的负担。如今呢,齐国这边也算得上是百战之地,短短几年时间,齐国这边,光是齐王就换了好几次,下面的百姓早就受不了了,不管哪个当齐王,都要征兵,都要征收赋税。这个齐王来了,先征收一波,然后他被打败撵走了,下一个来了,再征收一波,底层的百姓哪里还能够安稳地生活下去。
  韩信是过过苦日子的人,倒是不想给下面的人增加什么负担,但是很多时候,不是你不想征税就行的。下面的大军要吃饭,要穿衣,打了胜仗要犒赏,平时的时候,若是有什么由头也得有一些赏赐,再会打仗的人,要是没有一支如臂使指的军队,那也是白搭。打仗实际上是最耗费钱粮的事情,以前的时候,他在刘邦手底下,自然有刘邦提供,但是他现在呢,名义上其实跟刘邦平起平坐,大家都是王,总不能还找刘邦那边要粮食。
  因此呢,想要满足自己这边的需求,自然是要征收赋税的,要是不征收,那别说是打仗了,下面的大头兵能立马造反。
  好在齐国这边靠海,可以靠着煮海为盐与其他诸侯交易,换取一些粮食布帛,但是,煮盐也是需要耗费柴火甚至是金属的,一个青铜锅,煮过几次盐之后,就不能用了,汉王那边的铁锅倒是比较好用,但是军队里面还不够呢,哪里能拿来煮盐!
  所以呢,跟其他诸侯做生意,还有点赚头,而跟关中那边做生意的话,也只能是以物易物,不光没什么赚头,还得倒贴进去。
  实际上呢,舒云对于齐国这边是真的非常眼热,这里是个好地方,能晒盐,能造船,但是呢,齐国如今大半地方在韩信手里,做这样的事情,肯定是瞒不过韩信的,最重要的是,田横如今还在齐鲁之地的海边虎视眈眈,他占据了几个沿海的海岛作为据点,真要是想要在海边做点什么事情,田横派人过来破坏一下,那么一切都是白搭。
  因此,想要做这些事情,也只能等到以后刘邦称帝了,将齐国那边扒拉到自个手里头再说。
  实际上,舒云对于刘邦将除了关中之类的地方,不是封给了那些诸侯,就是封给了老刘家的那些亲戚是比较不满的,虽说汉家一直以来都在执行强干弱枝的政策,但是呢,这些诸侯王一直就是一大隐患,一个诸侯国根本就是国中之国,以后乱子多着呢!
  只是,这也是不得已的事情,刘邦就算是称帝了,那些诸侯一个个也依旧保持了相当的实力,在这样的情况下,贸然削弱他们的权力,他们一个个再折腾起来,回头战乱还不知道要绵延到什么时候呢!
  所以呢,按照舒云的想法,那些有矿产,有资源的地方,最好还是不要封出去,由中央掌控住,而等到这些老一辈渐渐老去的时候,就可以直接开始推恩,将这些诸侯国肢解开来,如此呢,即便是那些异姓王,也能老老实实消停下来,不至于成为中央的后患了。
  舒云想法很多,可惜刘邦暂时不在,所以呢,也只能先记录下来,回头等刘邦回来,给他参考了!
  如今呢,舒云大肆购买来自齐鲁那边的海盐,还有关中乃至蜀中那边存在的矿盐,然后进行精制,反过来卖给那些诸侯。吃过了这样味道纯正的精盐,再让他们去食用什么没有精炼过,只是筛去了里头沙子的海盐,那根本就是违背人性的事情。
  总之,韩信那里出了大力气,最后呢,好处却都落到了舒云手里,哪怕韩信知道这里头有文章,但是自家技术不行,那就只能认了!
  既然刘邦那里已经占据了足够的优势,即便下面有人劝韩信自立,背叛刘邦,韩信最终也没答应下来,不仅是因为信义,关键还是因为,刘邦那边蒸蒸日上,而齐国这边呢,总体实力甚至因为多年征战,实际上是在下降的,韩信一向不喜欢行险,因此觉得如果刘邦能够一如既往的话,韩信并不介意向刘邦称臣。
  韩信下定了决心之后,就暂时放下了民生方面的事情,他如今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楚军在一次次的战争之中,已经消耗掉了大半的元气,曾经跟随着项羽,一直忠心不二的江东子弟,如今绝大多数已经战死,项羽如今甚至没有了固定的大后方,一应供给几乎都是沿途抢掠而来,这也导致了中原这边,大家对楚军愈发没了多少好感。
  楚军虽说已经到了穷途末路,但是依旧还有着一定的兵力,所谓困兽犹斗,项羽当年破釜沉舟,直接将原本已经快要将义军破灭的章邯给打败了,之后,联军才能够攻破函谷关,彻底覆灭秦国,否则的话,天下最多还是回到当年战国时期,七国并立的时候,秦国依旧还能够据函谷天险,继续维持下去。
  对于这样的项羽,怎么谨慎也不过分,所谓的垓下之围,十面埋伏,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才出现的。
  舒云在刚刚建成的长安,听说了项羽乌江自刎的事情,最终只是摇了摇头,带信回来的人说,项羽性情太过激烈,要是他能暂时忍下一时之气,渡江返回江东,未必不能卷土重来。
  舒云却是摇了摇头,对边上的刘盈说道:“性格决定命运!项羽要是能听劝,那也不是项羽了!何况,他就算是回了江东,就真的能翻盘?”
  刘盈有些疑惑:“真的不能吗?”
  舒云叹道:“几乎是不可能的!如今人心思定,原本的楚国故地,当年就是贵族众多,项家当初也不过是其中一个豪族而已,之前的时候,项羽占据了优势地位,加上之前项梁留下来的遗泽,他才能够征召江东子弟,为自己效力!可是这么多年下来,原本跟随项羽的那些人,如今都已经战死,甚至,项羽的亲族都已经背叛了他,他如今回去,那些失去了自己儿子,父亲,兄弟的人,真的能毫无芥蒂地继续为项羽效力吗?”
  舒云告诫道:“永远不要觉得小民就一定会是老老实实效忠皇帝的,事实上,人皆有私心!当年秦国之所以能够依靠耕战体系一统六国,那是因为战争对他们有利,可是六国一统之后,再也没有足够的田地,财富来安置那些士卒了,到处平叛,压根算不上什么军功,所以,大家都有了厌战之心!而之前多年战乱,百姓流离失所,饱受战争之苦,他们现在只想要安稳的生活,所以,项羽回去之后,如果能够老老实实地隐姓埋名,或许还可以继续蛰伏下去,但是,他要是还想要继续掀起战争,那么,江东那边的百姓乃至残存的大户贵族,都是不会答应的!”
  “盈儿,你记住,百姓很多时候很容易满足,只要有果腹之食,蔽体之衣,有个立足之地,他们自然也就满足了!但是谁要是将他们仅有的安稳也剥夺了,那么,他们的声音会掀翻一切!”舒云郑重地说道,“当年夏桀暴虐,他自称为太阳,百姓甚至宁愿与太阳同归于尽,也要推翻夏桀!秦法严酷,最终,陈胜吴广就喊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然后揭竿而起!事实上,若非他们起了这个头,你父王也不会有今天!”
  “作为刘家的子孙,你要记住,你要永远站在百姓,或者说,站在小民的立场,而不是站在官僚,站在士族的立场!不要以为那些人一个个嘴里都说自己是民,实际上,他们并不是,刘家的根基永远在百姓,而不在官僚贵族!”舒云露出了一个讥讽的神情,“项羽失败了,他的部将依旧可以投降你父王,照旧安享富贵,日后刘家若是也遇到了这样的敌人,你的臣子也可以投降他们,继续做臣子,而项羽乌江自刎,刘家日后呢,也只能是类似的下场!”
  刘盈听得背上冷汗都出来了,他最后老老实实地点了点头:“母亲,儿子明白了!”
  “真明白了才好,你下去多想想吧!”舒云也没有继续多说什么,事实上,到了这个时候,她才觉得,项羽似乎是将自己变成了一场笑话,他活活将自己变成了独夫,就像是后来,天下无人不通GONG一样,项羽手底下呢,堪称是无人不通刘!
  鸿门宴上,项伯就收了张良的贿赂,放了刘邦一马,如今项羽死了,项伯带着项氏族人投降了,还能够赐姓为刘,依旧做彻侯。也是项羽太刻薄,即便是族人跟着他,也没得到多少好处,反倒是如今投降了刘邦,按照刘邦的许诺,那等地位比较高的将领,之后都有封侯之上。名义上呢,是因为他们为推翻暴秦做出了贡献,实际上呢,却是为了安抚项羽的旧部。
  项羽活着的时候,刘邦恨不得将他千刀万剐,等到项羽死了,刘邦叫人凑齐了项羽的尸骨,然后用鲁公之礼厚葬,算是将项羽旧部都安抚了下来。
  结果接下来的时候,打败项羽的第一功臣韩信首先就遭了殃,直接就被刘邦找了个机会剥夺了兵权,韩信郁闷得要死,最后也没办法,又不是第一天认识刘邦,这家伙本来就是个流氓性子,好在他之前就意识到了自己这边的不足,因此,只是在心里头郁闷,并没有私底下大发厥词,倒是让刘邦意外了一场。
  项羽这个心腹大患没了,刘邦后来又将韩信册封到了楚国那边,其实呢,也是给了韩信一个难题,韩信算是直接导致了项羽的败亡,楚国那边难免还有一些异样的声音,这些以后就得让韩信来背锅了!
  然后,刘邦就施施然返回关中了,舒云作为王后,带着刘盈这个王太子在城门口相迎,刘邦从车上下来,看到舒云,脸上露出了得意之色:“王后如今觉得寡人如何?”
  舒云轻笑一声:“大王自起事起不过七年,便得了天下,自然是天命所归!”
  刘邦听得愈发得意起来,笑道:“王后这些年安定后方,百姓休养生息,民生得以恢复,实在是辛苦了!”
  舒云自然推拒了一番:“那也全赖大王信重!”
  夫妻两个一番互相恭维,倒是让下面的人面面相觑,刘邦在外的时候,一直宠爱刘如意,有的时候,在帐中议事,甚至将刘如意抱在自己膝盖上,这也让一些人投靠了戚姬,另外一些大臣为此也有些忧虑。
  当日,胡亥能够登基,也是因为始皇帝后来宠爱幼子,这才叫赵高与李斯看到了机会,而后来其他人也没太怀疑这两个人矫诏,如今刘邦宠爱幼子,有心人也开始担忧汉家也有萧墙之祸。
  但是如今看汉王与王后的样子,并不像是之前听说的那般同床异梦,相反,看起来倒是有点互相敬重的意思。
  不过想想这样也是难免的事情,王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