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综]母仪天下 >

第17章

[综]母仪天下-第17章

小说: [综]母仪天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变成另外一种情况,那就是少数的族老掌握了宗族的大部分权力,他们借用这些权力,可以利用族规,肆意压榨底层族人。像什么吃绝户之类的事情屡禁不绝,这都是因为宗族的缘故。
  其实,舒云记忆里头也有宗族的事情,马秀秀的父亲能积攒下那么多的家财来,自然也不是平白得来的,马家自然也是有宗族的,可惜的是,宗族并没有给马秀秀的父亲带来什么好处。
  马家当年也算是大族了,祖上也是阔过的,但是几代下来,也就是那样了,马秀秀的祖父算是比较有头脑的那个,除了耕种之外,还做点小生意,多年下来,也算是积攒了一些钱财,娶妻生子之后,日子愈发兴旺起来。只是,因为一些事情,马秀秀上头这一支,跟某个族老有了嫌隙,后来矛盾越来越大,马秀秀的祖父被族里穿了好几次小鞋,他又不是受得了气的,跟族里也产生了几次冲突。后来元人要征发徭役,族里头就将马秀秀祖父的名字报了上去。徭役这种事情,历朝历代,几乎都是要死人的,尤其元人压根不将汉人当人,压榨得更是厉害,可以说,只要被征发去做徭役,十有八九就回不来了。
  马秀秀的祖父一走,马秀秀父亲那时候也就是个少年郎,族人就要侵占他们家的家产,好在马秀秀的祖母是个非常果决之人,她连夜收拾了一些金银细软,带着儿子逃走了!
  也是他们母子运气好,不仅路上没遇到什么差错,马秀秀的父亲还在一个废弃的山寨那里找到了不少钱财,这才是马家发家的根本。他们逃到了新丰那边,手头有钱,又贿赂了当地的官吏,一家子这才安定了下来。马秀秀的父亲后来有了点门路之后,就开始找人打探她祖父的下落,后来才知道,他服了徭役没多久,便得了病,偏偏不得医治不说,还被强迫着去开挖沟渠,自然没熬过去,过世了。
  马秀秀的父亲有的时候喝醉了,就会说起当年宗族的事情,宗族与他可以说有杀父之仇,破家之恨,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如何肯认祖归宗!因此,在马秀秀内心深处,对于那个所谓的宗族,也是毫无认同之感的。
  舒云的记忆觉醒之后,自然记得之前这些事情,因此,之前朱元璋称王之后,曾经跟舒云试探过,要不要找到马家的族人,封赏一番,舒云直接拒绝了,她也不虚言矫饰,直接将当年的恩怨说给了朱元璋听,朱元璋也不是什么拘泥的人,因此,这事并不再多提,对外还表示舒云这个王后深明大义,不愿意分封外戚,叫他们无功而得高官厚禄,伤了功臣之心。
  舒云自个不是什么非常有政治敏感度的人,但是,朱元璋却对这样的舒云非常看重,因此,愿意帮她想在前头。所以,很多时候,舒云觉得理所当然的事情,朱元璋都会帮着舒云包装一下,一些舒云做得有些离经叛道的事情,也能被说成是王后的职责之类。
  总之,对于宗族什么的,无论是马秀秀,还是舒云都没什么概念,要是朱元璋上头兄长姐姐还有什么嫂子姐夫都在,按照如今的风俗,大家凑在一块儿,妯娌姑嫂之间,还不知道要闹出多少口角的。所以,虽说觉得那么想不太好,但是,有的时候,舒云会觉得,朱元璋的长辈至亲都已经去世了,这的确是一件好事。别人觉得这是命硬,舒云却觉得,这才是好命!
  很多时候,不怕神一样的敌人,就怕猪一样的队友,见识了王氏的作风之后,舒云就对其他人不抱太高的期望了。
  舒云心中这般想着,还是劝了朱元璋几句,朱元璋自个也是心志坚定之人,他也很想得开,很快不再多提,叫人处置了一干叛军之后,就直接带着人继续向前攻打张士诚了。


第31章 马皇后
  张士诚那边还没打下来,舒云已经考虑着如何利用张士诚的地盘了。
  张士诚占据的地盘是比较传统的江南之地,不仅是鱼米之乡,而且商业非常发达。如果说之前舒云在滁州,和州之类的地方搞纺织,只能小打小闹的话,那么,到了张士诚的地盘,什么松江,苏州这类的地方,那就完全可以放开手脚了。
  这里原本就盛产桑蚕,女儿家出嫁的时候,陪嫁一台织机都是常事,专业的织工这里也比较多,从普通的布料,到最上等的锦缎,都是这些织工在织机上一条条经纬线织出来的,便是缂丝这种高级工艺,也是有不少织工会的,当然,都是会缂丝的,普通的提花跟能够弄出清明上河图的肯定是不一样的。就像是都是绣娘,搞十字绣的能跟搞双面苏绣的一个档次吗?
  在舒云的那个时代,许多古代工艺都失传了,也有部分在摸索中复原了,但是也有很多一直还处在研究之中。
  舒云不是厚古薄今的人,也并不觉得一切不能工业化的东西就没有保留的价值。但是,在保留传统工业的情况下,促进工业化,才是舒云的初衷。
  因此,朱元璋在前面攻城略地,舒云的项目计划书已经写了七八份。
  “娘,这些是什么?”虽说如今按照所谓的礼制,需要叫舒云母后,但是家里的几个孩子,还是叫舒云为娘,便是几个庶出的几个子女,叫舒云也是如同以前一样,唤作是“母亲”,朱标看着舒云的计划书,他已经学了不少东西,但是看着计划书里头的各种细则的时候,依旧有些懵逼。
  想了想,舒云干脆就开始对朱标讲解起这份项目计划书来。舒云以前就是个很有计划性的人,许多事情都习惯于先做计划书,然后开始施行,在实施过程中也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朱标将来也是要做一号的人,有计划总比漫无目的强得多。舒云教不了他帝王心术,但是,教他一些务虚务实的东西还是可以的。
  其实其他人最好也要学一学这种本事,朱元璋想要将自家儿子都分封出去,作为屏障,想着日后就算是皇帝不肖,还有藩王出来救场,不管是勤王还是自个造反,总归肉烂在锅里,还是老朱家的。
  哪知道先是朱允炆因为自个是以太孙的身份登基,对上头那些兵强马壮,实力雄厚的叔叔各种不放心,先挑了几个软柿子削藩,结果摊上个本来就一直惦记着造反做皇帝的朱棣,朱棣靖难成功之后,也开始削藩,之后,藩王就开始真的被当猪养了,一个个脑满肠肥,除了鱼肉乡里,还有纳妾生孩子之外,就没别的本事了,自然最后跟大明一块儿完蛋了!
  对于分封这种事情,舒云原则上并不反对,这并不是什么坏事!舒云上辈子曾经带了个实习生,说是实习生,其实就是个来镀金的,家里有门路,有人脉,在他们那里混点资历,积累一些经验,回头好接手他老爹给他搞的一个创投基金。这位富二代倒是没多少坏习惯,反而是个挺接地气的年轻人。他朋友弄了个影视制作工作室,专门运作一些流行小说IP的,其实自己制作得少,一般情况下就是低价收购一批IP,然后运作一番卖出去,或者是直接带着IP做投资人,年景好的时候,赚头挺不错。
  他也算是个小股东,因此,平常的时候,也特别关心网文圈的事情,尤其嗜好各种历史类的网文,还弄了好几个马甲在论坛上厮混,有的时候兴头上来了,也会在休息时间在办公室里指点一番江山,尤其喜欢在几个小姑娘那里卖弄,舒云也算是听过不少。
  关于分封这种事情,似乎专门写历史的网文大神们都有各种想法,无非就是推恩令或者是爵位递减,君子之泽,五代而斩!几代之后,除了保留宗室的名义,其实就跟平民无异了!这样的话,就能够将藩王的数量控制在一定的数量,不至于拖累国家财政。或者是往外围分封,给予藩王足够的权力,让他们主动对外开拓。
  舒云觉得二者可以并存,没什么进取心,只想着做个富贵闲人的,可以老老实实在中原做个藩王,除非有什么功劳,否则爵位依次递减,儿孙自有儿孙福!要是有开拓进取之心的,那么,就去西征,去北伐,去出海吧!世界大得很,只要他们能打得下来,那么那里就是他们的封国。
  舒云觉得,自个以后的孩子,完全就可以这样,她将孩子培养起来,可不是为了让他们在封地里头花天酒地,醉生梦死的!
  朱标虽说算不得什么天才,但是接受能力却非常强,舒云粗略一说,朱标便若有所悟起来。当然,治国什么的,其实不需要什么天才,他要真是什么天才,舒云情愿让他去搞科学,她觉得这可比做皇帝有意义多了!
  说起来,朱标就算是放在后世那个各种早教补习盛行的时代,也算是一个非常努力勤奋的孩子了,他的学习压力是比较大的。朱元璋自个是个好学的人,从一个文盲,到现在,居然能做出几首合乎韵律的诗了,一笔字写得也有了章法,每天不仅要处理大量的军政大事,还跟着不少人学习经典,在舒云这里也会学习一些比较基础的数学知识,偏偏每天都精力充沛得厉害。
  有这样的老爹在前面,朱标作为嫡长子,自然也不能怠惰,反而需要更加努力。他的老师里面,宋濂为代表的一直在教导朱标儒学,虽说朱元璋跟舒云对此都不以为然,但是,要想不被儒家这些人蒙蔽或者说是忽悠,了解一些并没有坏处。跟着宋濂学习,自然是有作业的,练字抄书什么的,已经是过去式了,现在朱标都已经开始尝试着写策论了。
  然后呢,舒云也会截取一些史书上比较经典的案例,让朱标从各个角度分析,朱元璋只要有空,也会带着朱标,教导他一些处置事务的方法乃至手段。
  老实说,舒云其实很怀疑,朱标之所以会早逝,很大可能是累死的,毕竟,不是什么人都像是朱元璋和朱棣一样,什么事情都一把抓,还特别长寿的。
  舒云很担心出现历史惯性,不过目前来说,朱标看起来并没有什么问题,舒云却是开始有意识地缩减朱标跟着宋濂学习的时间,儒家的东西,修身可以,治国什么的,就省省吧,孔夫子自个一辈子也没真的得志过,放在春秋时候大家都懒得理会他的主张,何况一千多年后的时代。什么半部论语治天下,谁信这个,谁就是傻瓜!
  朱标并没有因为几种不同的教育长歪,相反,他接受能力很强,表面上,他性格看起来颇为温文尔雅,很像是儒家所说的君子,宋濂他们还以为自个的教育非常成功呢,毕竟,宋濂作为一个大儒,实际上也勉强算得上是人精了,朱元璋是个什么性子,他算是看出来了,绝不是什么好相与的主上!或者说,但凡是做开国皇帝的,没一个是省油的灯,尤其,他们有着最大的权威,读书人很难动摇他们的意志!如今瞧见下一代的继承人深受儒家影响,天真一点的,都在幻想什么三代之治,自个就是伊尹周公了!实际上呢,朱标表现出来的模样,就是一层让人放下心防的伪装而已,他其实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三观,很难被外人动摇。
  舒云琢磨了一下,干脆说道:“你现在也不算小了,要不,娘给你个搞个地方,你做个计划书,也练练手?”


第32章 马皇后
  朱标怀揣着兴奋和一点不确定回去写计划书去了,结果正好遇上了朱樉。朱樉就比朱标大一岁,他性子比朱标活泼不少,或者说是,更加顽皮一些,属于那种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类型,从小就喜欢舞刀弄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