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南王妃 >

第13章

南王妃-第13章

小说: 南王妃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给别人,还能想法子破坏了婚事,抢了来,可这岭南王世子,可也不是好惹的。
  这就好比一心养着平日里碰都不舍得的娇花被别人给强行摘了似的,这如何能甘心?想着他们主子都已经二十七八了,为了这位小姐竟是连个身边人都没有,霍家老爷子夫人老爷都给急得什么似的地了,反把那些有儿子的姨娘给喜得什么似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位小姐现在竟又神奇的成了别人,再想到自家主子的神通广大,这事情恐怕也未必没有转机,也不知那王府里的顺宁郡主是哪位?
  阿归这样想着,便忍不住就问出了声来。霍珩看了他一眼,道:“知道的越多越危险,这些事,你只需要知道眼睛看到的,便行了。”
  阿归无奈,心道,我这不是替您老人家操心吗?
  霍珩自然不需要他的操心,他的手慢慢抚着一个半指长的木雕,那木雕雕得惟妙惟肖,霍然便是一小小少女的刻像,少女长发披肩,及膝短裙,手上拿着个画板,虽看不出眉目,那□□竟是和安槿有几分像,只是打扮颇有些不同罢了。
  霍珩看起来风淡云轻,其实想着近日来的这一系列事情,他心里并非毫无波澜。如果不是他刚好外出,现在她应该能够在他的安排之下,和他日夜相处,那样,他能得到她的把握性就要更大一些。
  不过,现在也并非完全不可为,找萧烨麻烦的人很多,想必他现在也无暇顾及安槿,他只要多花些心思,慢慢引导她找出另一番天地,届时她便未必想做什么南王妃。
  他知道她的一切,她的兴趣爱好,他总能让她慢慢爱上自己。现在既然已经有别人做了那顺宁郡主,那就让那人永远做下去吧,必要时,他不介意添上几把火。
  第二日,安槿便和陈峖棋陈峖宁一起随了陈老太爷去了南华书院。
  南华书院位于王城越州城外的东郊十里处的一座名唤安城山的半山腰,分了男子书院和女子书院两座,不过男子书院却是大了女子书院两三倍之多。
  但就算如此,安槿进得女子书院,也还是感叹岭南的女子果然是比京都的女子要自由有人权了许多。
  因为不像京都的女子书院除了几个世家贵女之外再没有旁人,这南华书院的女院虽然不大,但竟是除了世家女,还有各级大小官员商家乡绅甚至还有少量的平民之女,学的东西也不是除了礼仪琴棋书画等贵女们学了修身养性的,竟是厨艺女红算术天文地理无一不有,且很多都是些实用的东西。
  这些女院学生,出了学院除了有的嫁人之外,也有不少是入了王府做女官,或是去了各地做教习,也甚至还有参加特别的选拔为官的。
  对,岭南女子是可以为官的,女将军都有,只不过她们参加的并非普通的科考,而是一些专门为女子设置的选拔试,通过了便可以进入一些部门为官。
  这起先大概是源于岭南是很多民族杂居,而其他民族女子的地位并不低,处于议事地位的也不少,再来王府初始时未有自己的官制,很多事务管理王府就派了自己的亲信管理,其中便有不少原先的王府女官,之后形成了官制,这些女官位置却仍是保留了下来。
  安槿入了书院,却未得进入任何一个科目去修习,她和陈峖棋分到了一个教习先生的小院子,而陈峖宁却是去了普通学生混居的院子,她便知书院的安排有所不同了。
  之前陈老太爷跟萧恒说是要“请”她到书院来帮忙,却不知要帮什么忙。不过她没有等多久,她这边刚安顿了下来,陈老太爷便召她去谈话了,这还是她第一次和陈老太爷单独的谈话。


第15章 接女刊
  陈老太爷虽是个学富五车还最爱考据的老夫子,却并不严肃古板,相反还颇有点隐士的潇洒性情,他见安槿过来,就先唤了她一起看几幅画,但并非什么名画,而是岭南各族的一些风情画,旁边还有一些册子,也是岭南各地的水土人文风情,除了画册,还有些手稿记录的。
  一边看着画,陈老太爷便一边简明扼要的解说这是哪个族,他们的人口,居地,族民的性情如何等等。
  安槿来岭南之前,教养嬷嬷和先生重点讲的是岭南的世家大族人员关系,这些异族反是提的很少,虽则她自己有翻查资料,但在京都这些资料真是非常有限,待陈老太爷说到芒族,安槿还特意多问了几句。
  看完了画,安槿还在若有所思的翻着那些册子,陈老太爷就笑着继续问安槿道:“郡主,你看这些画作如何?”
  安槿翻着画册,笑着答道:“生动有趣,各族的风情扑面而来,还可看到大家的服侍,用具,习性各有不同,加上祖父的介绍,这真像是一部部形象的画中剧呢,留存着,将来都是宝贵的史料,亦或者,别有他用也未可知。”
  大齐统一岭南之前,这边各族混战厉害,又各有文字,以致过往留存下来的资料在战争中被烧毁丢失得厉害,能保留这些东西下来,对喜好考据的文人来说自是非常好的一件事。
  且知晓这些族的生活习惯崇拜忌讳,官府和他们打交道总是要方便许多,更或者,战争时,亦难预料这些会不会起意外的作用。
  陈老太爷听言很有点欣慰,点头高兴道:“这些都是以前书院中女弟子所画。说来也是奇怪,书院招收的异族弟子不多,但女弟子的比例却是很大,不少族中的长老族长都喜欢将女儿送过来书院学习,这些画册和记录便是她们所作。”
  安槿好奇的看着他,听得颇为津津有味,陈老太爷却是突然停止了述说,抚着胡子笑道:“郡主,老夫听说京中女学并不兴盛,就是勋贵世家之女都少有入学院读书的,更遑论平民了,这个你怎么看?”
  安槿瞅了瞅那桌上的画册和手稿记录,便大抵明白了陈老太爷的意思,她笑道:“各地文化历史皆不同,难以评优劣,但想来在岭南普通人家的女孩儿,只要心思灵巧,可能选择还是要多些。”
  陈老太爷点头,道:“这话是有道理,岭南自有岭南的背景。但这些年来,世家各族还是隐隐的受了京都的影响,很多世家女子也不再来书院读书了。”
  他叹了口气,摇摇头,转而换了话题道,“岭南各族混居,情况复杂,你将来就是岭南王妃,其实岭南王妃比你在京都为王妃甚至宫中后妃职责都要多上很多,王府在管制岭南初时便设置了不少部门,初时不少部门都是由女官来打理,其中有很多部门是由王妃直接来管理的。”
  说到这里他又停了停,看了安槿一眼,才继续道,“不过昌华长公主当年嫁到岭南,不熟悉我们岭南的本地情况,很多本应属于王妃的权柄却是旁落了。”
  提起这个,安槿倒是也知道一二,不过大概也只是表层而已,所以自是竖起了耳朵来听。
  可是陈老太爷却不愿再多说,又摇了摇头,转了个弯道:“南华女子书院的女史科便是王府女官专修之所,很多部门的女官都曾在这个科目修读过一段时间,这个科目的主管叶先生已经在女史科任职二十年有余,你便同她多接触接触吧。”
  “谢过祖父。”安槿诚心谢道。她想过到南华书院会有所收获,但多是泛泛了解岭南的学子情况,读书风气,不想这陈老太爷竟是直接引导她去熟悉岭南王妃该熟悉的事务了。
  陈老太爷看她灵透又知适可而止,便点点头,也不多嘱咐,就让她下去了。
  安槿第二日一早便去拜访了陈老太爷口中所提的叶先生。
  安槿甫一进入叶先生的院子便看到了院中一青衣瘦削的妇人正提着水壶淋花,妇人盘着个髻,只插了个木簪固定了头发,因为背着身子,看不见面容,但看身形气质,一举一动都颇具规范,看着让人无端的生出一股傲慢的教材感。
  安槿站在旁边候着,妇人一直到淋完那院中大大小小各种花,也没有搭理安槿。待她淋完花,放置好了水壶,又接过侍女手上的巾帕,擦干了手,才转过头来对着安槿寡淡道:“你就是陈家新收的那位二姑娘安姑娘吧,昨日院长派人过来说,让我把千机社女刊的事情交给你打理,你是过来交接的吗?”
  安槿看到她的正面,面庞瘦削,颧骨微突,神色淡漠中带了些肃穆,唔,跟她的语气一样寡淡。
  安槿被这样直接的开场白给愣了愣,而且打理千机社女刊?安槿有点无语,昨日陈老太爷可是完全没跟她提起过。而且这位叶先生的语气就是那种,哦,你是来交接的吗?是的话交代你几句,然后你快点走的感觉。
  安槿见她说话单刀直入,也不跟她废话,便点头行了一简礼,道:“正是小女。只是女刊不是向来由女史科毕业生的魁首打理吗?”
  千机社是书院办的一个杂刊,给书院学生提供最新信息并分析时势用的,分主刊和女刊,主刊是男院主编,女刊则是女院主编的,主要是由叶先生监导,每届女史科毕业生的魁首打理的。
  这个对每届魁首据说还蛮重要,每届魁首打理完一年的女刊,便能直接安排到官府很好的部门做品级较高的管事女官。
  叶先生听了安槿的疑问,并不意外,仍是语气平平的答道:“事有例外,文教局需要人手,这届的魁首已经直接被抽调过去任职了。”
  安槿点头表示知道了,然后等着她的后续,叶先生却不说了,而是道了句“你跟我来”,便转身就往屋内走了。
  进得屋内,就命侍女取了前几期的女刊手稿以及校订编辑院落的房间钥匙给了安槿,也不多做解释,只让她有事就问陈峖棋即可,就把一脸镇定实则懵圈的安槿给打发了。
  安槿莫名其妙就捧了几本册子,拎了把钥匙离开了叶先生的院子,好在她心大,莫名其妙的事情见的也多,所以也就并不怎么放在心上,只想着回去查查这千机社的事罢了。
  安槿离开,叶先生就像没发生什么事般坐到了桌前准备像往常一般看会儿书,她的侍女奉茶上来,有些小心的道:“先生,院长这般器重这位姑娘吗?看她年纪这么小,竟然就让她来打理千机社女刊的事。”
  千机社的内容都是岭南官府或机构最新消息,年纪这般小且又是外来人没什么根基根本做不了。女史科的学生大多是女官进修,年纪本身就要大些,过往魁首也都是成熟稳重的居多。
  叶先生抬眼看了侍女一眼,垂了眼才道:“年纪能说明什么,且看着吧。”
  “那,那华姑娘可如何是好?”侍女忍不住又问道。
  魁首离开,可还是有第二名的,以前也不是没有过魁首不接手千机社的,历来都是后面的接上的,有打理一年千机社的经验,去到那几个女官主管的部门一般都能坐到很好的职位。
  这一届的第二名也是出自王府的女官,名叫华蓉,平民出身,自幼便入了王府,到了年纪要放出去的时候被王府举荐入了南华书院女院,这就是相当于预备女官了。
  叶先生淡漠道:“这些事情自有她们这些当事人去操心,时间长着呢,你急什么。”
  侍女听出了叶先生话中淡淡的讽刺,脸色一白,不敢再吭声,忙行了一礼便退下了。
  安槿回到院中,陈峖棋也出去了,她也并不急着去那女刊编辑校订的院落里去看,而是便在院子里一边等着陈峖棋,一边翻着刚拿回来的过往几期女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