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崇祯十七年秋 >

第576章

崇祯十七年秋-第576章

小说: 崇祯十七年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可望孙然没有答应朝廷的条件,但是也不是说他就没有和谈之意,他提出了新的条件,要求朝廷封他为王,其它条件他都接受。”

    张同敞说着,站起来,从袖子里取出一封行,可能是孙可望的亲笔信,写着他的条件。

    何腾蛟见张同敞要将信递过来,却忙挥了挥手,直接拒绝道:“孙贼也想封王,他不是丧心病狂就是有意拖延,信本阁就不看了。楚王殿下早有交代,如果孙贼不接受朝廷的条件,我们便立刻开战,不能给他与豪格沟通的时间。”

    孙可望要封王,这不开玩笑嘛,明朝有多少人想封还没封了,让他封王?

    帐中将领除了李定国欲言又止之外,其他将领,都点了点头,显然支持何腾蛟的决断。

    要说一个王爵,换千里之地,十万人马,怎么说都是个划算的买卖,可是何腾蛟却有他的盘算。

    这到不是因为他看透了孙可望的意图,识破了孙可望确实是想拖延时间,就算他是真心,何腾蛟也不会考虑,必须将事情搅黄。

    如果是别的大臣主持西南,或许还会和孙可望再谈谈,避免动刀兵,可是孙可望算错了何腾蛟,他提出封王,正好给了何腾蛟一个借口。

    这一是他嫉妒,他功劳多大,他都没封王,孙可望凭啥讨要王爵。

    二是何腾蛟记仇,孙可望占据云南后,屡次在贵州边境制造摩擦,还蚕食了何腾蛟几个县,给他制造了不少麻烦,何腾蛟自然记在心里。

    三是因为孙可望的出身,他杀了太多士绅,得罪的人太多,再加上他在云南推行的那些针对士绅阶层的政策,明朝这边的士绅对他极为反感,想让他死的人不计其数。

    四是何腾蛟需要功劳,现在西南大军云集,金军不好打,他只能打孙可望,要是孙可望投降了,他就没有了立功的机会。

    方才何腾蛟没有问明详情就宣布开战,下面的将领没有一人提出异议,张同敞说完后,他们依然点头支持何腾蛟,便说明对于众多将领来说,也同样如此,军队也需要战功,毕竟爵位改革之后,他们都要多立战功,提高爵位,才能让爵位多传几代,或者是干脆挣个世爵,可以永远传给后代。

    除了这四点外,何腾蛟这么想和西军打,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楚党背后的利益集团,也希望用武力解决。

    除了军队之外,广东、湖广的各个商号也是一大助力,甚至是最大的助力,因为他们掌握了大量的兵器、衣甲等等军需作坊,朝廷不打仗,他们就没有单子可接,就没有银子可挣。

    军需从原料,到生产,到官府采购,到装备军队,这有一个强大的既得利益组织存在,包含了军方,文官和商号,以及提供原料的大地主,他们迫切的希望,朝廷的仗打不完。

    张同敞见何腾蛟果断拒绝,只得退回座位坐下,何腾蛟见了,随即说道:“没人有意见的话,那就按照之前的计划行事,由王得仁领三万人把守重庆,防备对岸的金军,广西方面由,王进才为主,刘文秀为辅,四万人收取云南,贵州方面陈友龙领一万人切断云南与川南的联系,本督亲领马进忠,王光泰、李定国共六万六千人,攻打泸州,活捉孙可望。”

    从去年川东战役结束,西南的明军就在备战,将近七个月的准备,可是说是明军准备时间最长的战役之一,几乎能比得上攻打江南做的准备,三路大军,十一万人灭个流贼,何腾蛟还是很有信心。

    孙可望如果知道这样的结果,恐怕会立刻吐血,他算错了一点,何腾蛟并非一个正直的官员。


………………………………

第963章收取云南

    共治二年五月底,何腾蛟在贵阳行辕发布争讨孙可望的命令,三路人马,共计十一万人,突然攻击孙可望。

    其实明军动用的兵力,远远不止十一万,其中还有大批土司兵马,和豪强自发随行,势必要灭了孙可望,这阵势,像极了后世国军围剿革命根据地。

    云南、川南这些地方山林纵横,外来的势力打进来,连路都不一定找得到,所以十分难以攻打,可是明军却没有这样的问题。

    孙可望在云南打压士绅地主,使得不少人逃到了明朝的控制区域,现在官军要反攻云南,这些反动份子急于夺回自己的田产,便成了官军的急先锋。

    他们熟悉地形,熟悉人文环境,与当地少民首领也有一定的关系,有他们为明军充当向导,明军不怕找不到路,有他们去劝说招降山林的土司,招降城池关卡,对于剿灭孙可望将有巨大帮助。

    除了这些逃入明朝统治区域的人之外,在云南境内,还有不少被孙可望压迫的士绅,明军序列中出身西军的将领,也能联系一些故旧,成为明军的内应。

    明军各部备战七个多月,得到军令便立刻可以展开行动,何腾蛟六万多人当日从贵阳出发,往西军重兵集结的川南进军,于此同时在云贵边境的陈友龙已经杀到云南与四川交接之地,控制官道,使得孙可望和艾能奇不能相互联系。

    在这两路人马出动后不久,广西的明军得到指令,四万多人也开始浩浩荡荡的向云南挺进。

    孙可望号称十万雄兵,但那只是吓唬外人,他真正能打的人也就三万左右,剩下大多是些杂兵。

    本来以云南的条件,他是养不了这么多兵,可是他对云南的士绅地主,以及大土司进行剥削,强迫他们助饷,便使得他手上还有些资源,能将十万人的架子搭起来。

    他选择这种模式,也决定了他不可能安静待在云南,整个西军政权必然具有很强的侵略性和扩张性,他必须不停去掠夺资源,才能养兵,而他去掠夺,又必然使得他招惹上强大的存在,引起局势紧张,他为了应对紧张的局势,又需要多招兵马,便形成了一个循环。

    西军政权的这种基因,决定了他要么争得天下,要么死在争夺天下的路上,当然,西军政权也可以改变政策,但这需要一个安宁的外部环境,而西军显然没有这个条件。

    现在,西军便是招惹上了他无法应对的强大存在,本来就战兵不多的西军,还被明军分割成了两块。

    为了与豪格争夺川南,孙可望几乎精锐尽出,留守云南的艾能奇,虽然号称有四万多人,可是他手中真正的精兵早已被孙可望陆续抽调到川南,剩下的精兵只剩不到两千人。

    听到广西明军杀入云南的消息,艾能奇大为惊恐,他曾劝说过孙可望不要招惹明朝,安心经营云南,可是孙可望不听,说那只不过是苟延残喘的多活一段时间罢了,迟早还是要被灭,想要存活就必须挣得天下。不发展,就是等死,拼一拼,还有一线生机。

    艾能奇知道孙可望说的并不是没有道理,可是关键是他这一拼,没掌握好尺度和时机,引起了强敌的注意。

    进攻云南的明军有四万,都是精锐明军,还有不少土兵随行,除此之外,明朝的藩属高平国、安南国也在边境增加兵力,对云南构成了威胁。

    明军来势汹汹,艾能奇点齐兵马,准备前往迎击,大军才从昆明出发,前线就传来消息,镇守广南府的西军老将马唯兴,在刘文秀的劝说下向明军投诚,将广南府拱手相让。

    刘文秀原来是西军四王之一,排名还在艾能奇的前面,在西军中具有相当的影响力,他出来现身说法,进行招降,威力可想而知。

    艾能奇得到消息,大军马上又返回了昆明,希望借着云南复杂的地形和沿途的土司来阻挡明军进军,消磨明军的士气,使得他们进抵昆明城下时,成为一支疲惫之军。

    然而,艾能奇再次失算,明军在前行中确实遇见了一些麻烦,云南的百姓似乎对官军十分反感,但明军在向导的带领下,还是只用了仅仅十五天,就逼近了昆明。

    明军同金军不同,金军是北方军队,并不擅长在南方山林中作战,而且没有熟悉地形的向导,所以很难击败西军,可明军不一样,不断军中就有不少西军将领,而且还有云南的士绅,地主为向导,为内应,而且同样善于山林作战,西军装备训练又不如明军,所以便基本没有多少优势。

    艾能奇刚收到通往川南的道路被陈友龙切断的消息,心中惊骇之际,没想到明军居然不到半月就逼近昆明,城中被孙可望镇压下去的大族,侵夺了资产的富人们立刻蠢蠢欲动。

    艾能奇知道自身不是王进才和刘文秀的对手,他要是被围在昆明,也不会有人来救,所以果断放弃了昆明,逃往大理。

    明军不费一兵便占据了昆明,而之所以这么轻松,主要还是双方实力上的巨大差异。

    同云南百姓表现出来对明军的反感不同,明军进入昆明时,受到了城中居民的热烈欢迎,城中有头有脸的人物,蜂拥而至,拜见王进才、刘文秀,痛陈孙可望欺压士人,夺人财产的罪恶行径,强烈要求抓住孙可望,弃市枭首。

    王进才对此进行一番安抚,然后由他坐镇昆明,而刘文秀则率领一万人马,在降将和向导的指引下,进行追击。

    明军在精锐程度上,远远超过艾能奇的人马,很快在楚雄府境内就追上了西军。

    艾能奇只能摆开阵势同刘文秀一战,一万明军面对三万杂兵,完全不惧。

    刘文秀在阵前招降艾能奇,可惜艾能奇却说,“人活一口气,难得拼一回,既然举起了义旗,就没有轻易放下的道理,大哥他想拼,做弟兄的只能奉陪到底!”

    刘文秀见艾能奇对孙可望忠心耿耿,便也不在说话,双方一场大战,西军虽然三万多人,可除了两千多精锐,剩下的都是杂兵,怎么可能打得过一万精锐明军,特别是其中还有操持新铳,屡立战功的克胜营。

    战斗不到半个时辰,三万西军就被击败,而艾能奇则领着一万人,逃离了战场。

    流寇出身的将领基本都十分善于流窜,可是刘文秀也是流寇出身,他一路咬着艾能奇追击,不过经过一场大败之后,艾能奇人少了,反而跑得更快了一些。

    刘文秀几次快要追上时,都让艾能奇逃脱,最后西军冲入东吁国境内,明军才停止追击。


………………………………

第964章兵进川南

    泸州地处四川盆地南缘与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势北低南高。北部为河谷、低中丘陵,平坝连片,为鱼米之乡。南部连接云贵高原、属大娄山北麓,为低山,河流深切,河谷陡峭,山林密布。

    泸州府境内的罗汉林,主峰高拔六百丈,算是泸州进内最高的山峰之一。

    这时山上搭建了不少木屋,很多士卒正在砍伐树木,似乎是屋子不够,还要多建一些。

    山脚的小道上,一小队骑兵奔驰过来,到了山下,为一将忙翻身下马,然后急匆匆的便往山上爬。

    他穿过半山腰一条长长的寨墙,看着附近的山头,大多都是一样,寨墙环绕山腰像是系上了一条腰带,山顶都被砍光,每座山上都有一个寨子。

    白文选见此,不禁微微一叹,孙可望有宰相之才,处理政事很有一手,可在军事上却比较低能,不能认清事实。

    眼下的情况,既然孙可望不愿意去南京,就该赶紧在泸州布防,可是他却跑到了山上准备后路。

    白文选摇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