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崇祯十七年秋 >

第575章

崇祯十七年秋-第575章

小说: 崇祯十七年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来是议论山下过兵,可是话题很快就被带偏了。

    五月中旬,明军各部的调动基本完成,各种物资也堆积如山。

    从去年九月间爆发战事,到现在整整八个月,明朝用了将近七个月来,准备战事。现在可以说,西南的各部明军,吃不愁吃,穿不愁,用不愁,摆在明军面前的问题只有两个,一是士气,二是朝廷的指令。

    川东之败,是明军近些年来少有的大败,损失将近四万人,合州两万五千人,只换回来一千多人,几乎是全军覆没一般的惨景,对明军士气打击之沉重,大军士气之低落可见一斑,要不是李定国一场伏击,稍微挽回了一点颜面,明军还真的不容易回过气来。

    不过就算明军杀了大金第一勇士,将士想要恢复士气也不容易,军中还是人心惶惶,私下传言着金军势大,重庆恐将不保,悲观的情绪在军营中蔓延,而这种状况在明军援军不断开进来后,士卒们的底气才慢慢恢复过来。


………………………………

第961章枭雄

    虽然孙可望与何腾蛟达成了口头协议,他也从明军那里得到了一些支援,可是他清楚,何腾蛟给的支援只是为了让他与金军血拼,并不是两方已经确定盟友关系,而且何腾蛟给他的军械也都是些劣等的货色而已。

    孙可望知道这种关系,极为不牢靠,所以他才派遣白文选到南京,务必与明朝达成书面的和议,他才能够心安,为此他不惜许下了称臣纳贡甘为藩属的条件。

    只是,白文选去了南京,谈判还在进行,明朝却频繁向西南增兵,积极备战,便让他不安起来。

    孙可望疑心很重,不是坐以待毙之辈,因此在豪格撤向嘉定州后,他并没有逼近嘉定州,而是暂时休战,并快马通知云南的艾能奇看好云南,于此同时他则在泸州城中全面备战,没有火炮,便让工匠昼夜不停地制作投石机和石砲,并招来数万士兵和青壮,集中起来训练守城作战。

    一大早,孙可望便带着数十名大将巡视城中的募兵点,见有不少青壮应募,便对众人道:“要是能有三年时间休养生息,本王能练出二十万大军出来!可惜现在危机重重,明朝的态度又不明确,不断向边境增兵,本王没有充足的时间。现在你们都要提起警惕,打起精神来,如果明朝真的翻脸不认人,那我们唯一取胜的关键,就是训练再训练。”

    众多将领纷纷点头,孙可望又道:“王复臣你的人马要往回缩一缩,不要进入豪格控制的区域,一切等白文选带回消息之后,再做决议。”

    说完孙可望吐出一口浊气,算时间已经过去三个多月,南京也应该有消息传来了,难道明朝真的想用谈判来使他放松警惕,然后借机备战,突然袭击。

    想道这里,孙可望脸色不禁一沉,而正在这时,一名将领匆匆走上前,躬身施礼道:“大王,白将军带着明朝使节回来了!”

    “人在哪里?快带来见我!”

    明朝使者也来了,孙可望立刻大喜。

    “刚进城!末将这就将他们带来!”

    “慢着,将白文选领来,使者先找地方安顿。”

    将领疾步离开,不多时,一名风尘仆仆的汉子,骑马过来,正是白文选,他翻身下马给孙可望行了一礼,孙可望大喜的将他扶起,便急问道:“文选,南京那边怎么说?”

    白文选左右看了下,都是西军老人,于是从胸口拿出一封信件递给孙可望,“大王,之前的条件都被明朝拒绝,这是王彦所提的条件,都在信中。”

    孙可望不禁皱了下眉头,接过信件,只见上面写着,大明楚亲王彦致孙将军!

    这让孙可望有股不好的预感,可是他还是麻利的将信打开,目光上下移动着把信看完。

    旁边的将领只见孙可望脸色越来越沉,最后居然猛然将信件揉成了一团,愤怒道:“王彦劝本王投降,遣散部署,许我前军都督府右都督之职,封安国公。哼,他想得到美,以为本王会不顾部署,只想着自己荣华富贵,像三岁小孩一样,给一点甜头就会屈服么!。”

    众人听了立刻激愤起来,白文选却愣着看向孙可望,因为他没有对众将说实话,明朝不是要遣散西军,而是要整编。

    有人忿忿不平道:“大王坐拥千里之地,雄兵十万,他王彦却连个郡王都不给,还想解散西军,将大王软禁到南京,我看一点诚意也没有!”

    “不错!明朝一边积极备战,一边给出让我们无法接受的条件,我看他们早就包藏祸心,要算计我们!”

    白文选知道孙可望野心极大,不会轻易接受明朝的条件,可是如果明金联合,那不接受就是死路一条。

    白文选见众人义愤,他心里立刻急了起来,不过他并没挑破孙可望的话语,而是说道:“大王,臣到南京时,金国的使者也在南京,臣亲耳听到豪格要联合明朝瓜分我们,正是因为如此,明朝才有底气开出这样的条件。”

    他这话说完,刚才还义愤填膺的将领们一下便安静下来,孙可望也立刻脸色一变。

    他想做大西王,割据西南,然后待天下大变,争霸天下,王彦开出一个国公的爵位,就想把他骗到南京,简直是痴心妄想,可是如果白文选说的是真的,那这个条件就算不错了,因为以他的实力,明朝一方都扛不住,更不要说是明金两军联合进攻。

    孙可望神色凝重,“这件事属实吗?”

    “金国使者是豪格的兵部尚书兼大学士韩朝宣,他不可能配合明朝演戏给臣看,臣可以保证千真万确,因为当时臣就在屏风后面。”

    周围的将领惊呼起来,孙可望心头一颤,又将揉成一团的信纸再次展开,低头看了一遍,他好不容易创下一番基业,实在是不甘心接受这样的条件。

    孙可望沉默一阵,周围的人都不敢出声,忽然孙可望眼光一寒,看着白文选,“文选,这个消息是你偷听到的,还是明朝故意让你听到的?”

    白文选愣了一下,“是王彦安排臣在屏风后面听的,可是话是韩朝宣说出来,这是千真万确,这至少说明了金国有这个意思。”

    “金国有这个意思,不带表明朝有这个意思,我看王彦没有与金国和议的意思,他这是想借金国来恐吓本王,逼本王投降之后,在对付金国!”

    孙可望恨声说道:“王彦开出这样的条件,就想招降本王,本王还不如投降豪格!”

    他这句话,可把周围的人都惊呆了,豪格可是西军的大敌,而且张献忠还死在豪格之手,西军怎么可以投降豪格,众人立时就炸了。

    孙可望见此,知道失语了,忙道:“这是本王的气话,你们随本王多年,一起创下这番基业,本王怎么会拱手让人。”

    他这么说,众人才安静下来,西军不像明朝、金国、有强力的中央,他们还是保持农民军联盟的特点,各部将军掌握属下部曲,孙可望做不到乾坤独断。

    “那现在怎么办,接受明朝的条件吗?”众将安静一阵,王复臣打破沉默。

    孙可望心中已经有了想法,就等人问,“这样的条件自然不能接受,本王不会像金国投降,可是想要对付明朝,便必须要将金国拉进来。”

    他说着看着众人,并没有人反对,于是他接着说道:“王复臣,你派人去见豪格一面,就说明朝想先招降本王,再对付金国,试探一下豪格的反应,你将这封信带上,金国不是想和明朝瓜分本王么,本王倒要看看豪格看了这封信会怎么想!”

    他说完,将信递给王复臣,周围的将领不禁都眼前一亮,唯有白文选忧心忡忡,他觉得就算和豪格联手,他们也没有希望,“大王,那明朝使者那边怎么办?”

    孙可望眼神一眯,“拖住他们,就说本王对条件不满,希望明朝能给个王爵!”


………………………………

第962章算错一人

    这日上午,何腾蛟领着一众将领,来到军营巡视,看看大军训练和恢复的情况。

    大营中,军旗翻飞,寨墙边数百两佛郎机炮车整齐的摆放着,十几辆大车摆在校场上,管理军需的将官命人将车上的长木箱抬下来,然后用铁棍撬开,露出一杆杆发亮的新铳。

    何腾蛟从校场走过,看见士卒排成长队,接受新铳,对身边的李定国道:“兵部调运过来两万鲁密铳,五千自生火铳,两万鲁密铳本阁让陈友龙,王得仁分了,这自生火铳据说在扬州战场大显神威,本阁便全交给你重建忠义镇。”

    “末将谢过督师栽培!”李定国忙抱拳道。

    何腾蛟摆摆手,“这也是楚王的意思,定国不要辜负殿下的信任就好了!”

    忠义镇兵额三万,目前只剩下六千多人,补充还要等一段时间,而袁宗第战死后,现在由李定国任副统领,暂时管理忠义的军务。

    这时一旁的樊一蘅,看着堆积的军械物资,不禁一声感叹,“看来朝廷是真的准备肃清西南,我们以前向朝廷索要多次,讨来的物资、器械也不及这半年运来的多。”

    以前战略重心不在西南,现在重心调整,装备、粮食、银子自然都往这边运,樊一蘅心中似乎有些小抱怨,但更多的还是欣喜,他现在还是戴罪之身,朝廷重视西南,他立功的机会便多了起来。

    抱着立功雪耻心思的人,不并只有樊一蘅一人,西南官场都盼着一战,来洗刷川东战败的耻辱。

    何腾蛟等人正接着视察时,忽然一队人马匆匆而来,他们在营门处翻身下马,为首一名绯袍官员,疾步寻何腾蛟而来。

    来人是张同敞,他到了何腾蛟面前,立刻抱拳一礼,然后说道:“督师,孙可望并不愿意接受朝廷的条件。”

    何腾蛟一听,眉头一皱,扭头对李定国道:“安排一间大帐,我们进去谈!”

    三月间,王彦在南京给白文选造成了金国邀请明朝瓜分西军的假象,吓得白文选赶紧表示愿意为王彦传递明朝的条件,快马返回川南,给孙可望禀报危情,劝说他接受条件。

    在谈判之前,王彦已经通过内阁,给何腾蛟下来密令,让他整军备战,准备接受孙可望的地盘。

    王彦信中交代,让他屯兵边境,给孙可望施加压力,如果他归降明朝,那便皆大欢喜,要是他不接受,那屯兵施压就变成直接进攻,迅速歼灭孙可望。

    大概是十日前,白文选从贵州进入川南,何腾蛟为了防止孙可望扯皮拖延时间,与随行的明朝使者约定了十五天的期限,也就是说十五天就能得到答案,决定是战是和,若果十五天内没有消息传回,那何腾蛟将不再等候消息,直接开战。

    正是因为到了关键的时刻,所以何腾蛟才急着视察军营。

    当下,众人进了一座大帐,士卒搬来座椅,何腾蛟当中坐下之后,便对众人说道:“孙可望既然拒绝了朝廷招降的条件,那就我们就按着楚王的意思行动,开战吧!”

    孙可望不投降,这在何腾蛟的意料之中,如果孙可望肯投降,当初他就不会跑去云南。

    张同敞坐下后,本来要详细禀报使者传回来的消息,克没想到何腾蛟听他说孙可望没接受朝廷的条件之后,居然问都不问便决定要发兵攻打,他心中疑惑不禁站起来说道:“督师,孙可望孙然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