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崇祯十七年秋 >

第128章

崇祯十七年秋-第128章

小说: 崇祯十七年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紧接着,两队骑兵已经交错在一起,明军放完一统后,便抡起统杆,猛砸清军,而清军在用刀割开了明军的盔甲。

   

………………………………

第208章两军对垒

    三眼统加上一根长柄之后,形似狼牙棒,一但砸下,必然使人重伤,对穿甲之人有奇效。

    这时两队骑兵交错而过,明军再次砸翻四人,而清军也将三名明军斩落下马。

    这一场交手,明军六人战死,而清军则有八人被打落下马,伤亡要大于明军,如果再加上清兵要多余明军,周泽彬可谓小胜。

    只是在他的脸上,却没有丝毫喜悦之色,这不仅仅是因为死去了六名兄弟,更因为他以身中两刀,几乎已成重伤。

    这时他看向身边的三名骑士,发现他们身上也个个带伤,他这才知道八旗的厉害。

    如果不是对方用刀,而是用钝器或者骑枪,他们刚才便已经全军覆灭了。

    此时交错过后的清兵,已经勒住战马,调转马头,整好队形后,便要再次冲杀过来。

    周泽彬见此,却已经冷静下来,他知道如果再对冲一次,他这支小队,便全部交代在这里了。

    “撤~”

    三名明军骑兵闻语,立马夹腹扬鞭,跟随在周泽彬身后,在杀来的清兵和清军主力的缝隙之间,疾驰而去。

    清兵哨骑见此,则立马改变方向,紧追不舍,双方在追逐之中,依然不断有人被弓箭或是火统击落下马。

    耿仲明看着这一幕,心中不禁一阵不快,但好在明军哨骑不敌败走,勉强算是清兵取胜。

    荒野上,马蹄溅起滚滚烟尘,刚才的一战,只是这巨大战场上的一个小小插曲,在清兵继续推进之下,他们终于同王彦的主力相遇,出现在各自的视野之内。

    明军的哨骑,终于完成了使命,保证了伏兵的隐秘性,使清军无法获得跟多的视野。

    这时耿仲明同王彦几乎同时拿起千里境,看着对方的阵行。

    在王彦的视角里,三万清军,两万步军居中,步军两侧,一边为七千余人的八旗骑兵,一边为两千多人的绿营骑兵。

    耿仲明的王旗大纛,立在中军之内,有近千精锐甲士护卫。

    王彦仔细看了看,心里却不禁一紧,黄甲的八旗兵不说,就讲这些绿营,明显要比他在岳州时遇见的要精锐许多。

    这时清军纷纷从行军队形,转变为战斗队形,前后左中右,队形分明,旌旗招展,而在这些变化中,清军居然没有一丝混乱,王彦随知这一仗难打了。

    此时在大纛下的耿仲明身披重铠,随手拿起进口的千里镜,瞄了一眼,在小山包上列阵的明军,眼前不禁一亮,居然敢同他野外浪战,而且好像都是车营,这不禁让他心里一阵惊奇。

    当年戚继光、俞大猷戍边,编练车营,对付北方的蒙古人,其麾下车营驻于蓟州,使蒙古人十年不敢南窥。

    车营的战力,特别是用来以步对骑,有莫大的作用,只是车营虽然厉害,但耗费也十分巨大,不说大小口径的火炮,就说每营一百多辆大车,以及数目庞大的骡马,就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

    大明自万历以来,财政恶化到极致,根本养不了多少这样的车营,等到孙督师身死,车营便几乎绝迹。

    王彦能打造出四个三千多人的车营,还是因为他在扬州城外打败了李率泰,夺取了大量的战马和骡马,以及各种物资,加之他从郑之豹手中夺取了一笔数目可观的横财,不然他也无法编出四个车营出来。

    这时耿仲明,看着小山包上,一辆辆大车首尾相连,围成一个大圈,上面是各种火炮,鸟统手长枪手,躲在里面,宛若一座小城,脸上不禁微微皱眉。

    从先前出现的哨骑,到此时的车营,耿仲明已经知道王彦的不凡,心中生起一股“盛名之下无虚士”的感觉。

    不过这倒不是耿仲明怕了王彦,在他看来,就军队战力而言,已经没有多少人能超越他的属下。

    天下人皆言满八旗天下无敌,但他太看来,他的汉军正黄旗,也并不输于满八旗。

    满人人少,入关以来,大部分的战斗,都是汉八旗和绿营在打,而今天跟随他出战的七千五百名正黄旗军士,可都是百战老卒,即便是那两万绿营,也是跟随着他从北京打到西安,而后又从西安杀到江南的能战精锐。

    正是因为手中有这样的精锐之师,耿仲明心里前所未有的自信,即便王彦所在的真是一座坚城,他也有信心打下来。

    “传令前军!”耿仲明冷冷一笑,信心满满的道:“本帅要生擒敌将,好亲自将他献给豫王爷!”

    中军大纛下是整个军队的指挥核心,前后左中右,五军都要根据这里发出的指令而行动。

    昨夜下了一场小雨,使地面有些泥泞,但对于在关外的鹅毛大雪中驰骋过的清军,这一点小小的障碍并算不上什么,并不能影响清军作战。

    这时一万骑兵,两万步兵,分营而立,刀枪林立,旌旗猎猎,显得杀气腾腾。

    随着耿仲明的军命,中军之中红旗挥动,战鼓擂擂,这是命令前军出动的信号。

    古代作战,少则千人,多者甚至上百万人,这么多兵力摆在旷野上,指挥全靠旌旗和金鼓。

    天下五方,东属金为白,南属火为红,西属木为青,北属水为黑,中暑土为黄。

    军队的编制,亦受此影响,前军为红,后军为黑,左军为青,右军为白,中军为黄,每一面颜色的旌旗便代表一军。

    这时中军挥动红旗,就是命前军向前,急促的战鼓声,就是示意快速进兵,而前军听到中军的号令之后,则要打起旗帜,表示明白了指示,立马行动。

    清兵的动作,全都都落入王彦的眼中,这时随着急促的战鼓之声,清军前军中应旗挥舞,一杆上书“襄阳总兵官韩”的大旗,便立马前出。

    两千绿营操刀持盾,跟着鼓点迈着整齐的步子,有节奏的敲击着盾牌,向明军压来,而他们身后,则是两千步弓手,他们边走,边从箭壶里取出羽箭,搭在弦上,只等靠近,立马拉弓抛射。

    与此同时,耿仲明手下的一个炮队,也立马前出,开始在清军阵前架设炮阵。

   

………………………………

第209章红夷大炮

    大风起兮云飞扬!

    两军对阵,战鼓急擂,四千绿营向明军阵前推来,王彦站在大纛之下,发号施令,山顶上除了令旗挥舞之外,还有一名名背插彩旗,腰悬令牌的棋牌官,纵马冲下山坡,来到前线校官身边,传递特殊军令。

    轰轰轰~

    一连串的火炮声响起,在清兵将要经过的地方炸开,这不是做无用功,而是在定位,就向两军对垒,弓箭手要射定位箭一样,火炮也要先开几炮确定炮击距离,当清兵进入射程之后,炮兵就可万炮齐发。

    王彦看着向前推进的清军,临阵不乱,队伍整肃,散发着阵阵杀气,心里不禁赞叹,确实是精锐,堪称杀场老军,但耿仲明只派四千人马,就想破他的战阵,却未免太过猖狂了。

    耿仲明自诩手下人马并不逊色于满洲精骑,而王彦这万余来人,却都是和真满洲交过手的存在。

    在扬州城下,无论是李率泰的汉军正蓝旗,还是多铎的镶白旗,都在扬州健儿手下,折损了不少人马。

    这时耿仲明居然没有全力以付,王彦心里便突生一计,那便是示敌以弱,让耿仲明打成添油战术,从而消磨他的大军,最后在伏兵齐出,一举定鼎战局。

    这时在前面指挥的戴之藩,听了棋牌官传达的将令,心里不禁微微一愣,他本意是借着强大的火炮,让这股绿营兵在冲击的过程中,就被炮火击溃,从而一战建功,以此来挫败清军的锐气。

    现在他听了王彦的命令,却惊讶道:“示敌以弱,让他们冲上来?”

    戴之藩分外不解,脸上有些茫然,一旁的炮队指挥陈于阶见此,只得试着道:“国公既然有令,那末将便让炮队打偏一点,可好?”

    军令如此,戴之藩虽然心里并不理解,但还是点了点头,待陈于阶退去吩咐炮队,他才转身将一部分鸟统手调了下来,以此来减轻明军的火力。

    这时清军已经踩着步子到了射程之内,明军的大小佛朗机顿时奇奇开火。

    车营的编制为每营三千多人,本来应该配备骑兵作战,但南方少马,王彦只有两千骑兵,所以全部埋伏起来。

    车营的机动能力不行,少了一份主动出击的能力,也失去了在战后扩大战果的可能,但防守的能力,以及火器的规模,却十分厉害。

    戚公的车营,重车每辆装火炮两门,配备二十名士兵,其中正兵十名,两名管马,六名管炮,一名车长,一名舵手。另十名为奇兵,其中鸟铣手兼长刀手四名,两名为藤牌手,两名为鎲把手,队长、火兵各一名。轻车配备十名士兵。每营兵车一百二十八辆,官兵三千一百零九名。

    王彦的车营照此编制,甚至在火力上,还有所加强。

    “轰隆~轰隆~”

    四个车营分守小山包的四面,清兵虽然只攻一面,但却依然面对近两百门大小佛朗机火炮的轰击。

    葡萄牙教习对于陈于阶让炮兵故意将火炮打偏的命令十分不解,但还是认真执行,让一部分火炮故意失去准头,使得炮弹在清兵周围炸开。

    只是明军的火力实在强大,葡萄牙教习刚开始看见王彦的车营,便惊讶的直呼“上帝,偶买噶”,因为同时期的西方,也没有编制过这样强大的炮兵的军队。

    这时虽然有一部分火炮被奉命打歪,但明军火炮士卒太多,仍然有一枚枚炮弹,在清军阵中炸开,顿时使得保持阵行推进的清兵,被打倒一片。

    此时清军离明军至少还有五百步远,如果现在就发动冲锋,那跑到明军身前,士卒基本也就没有力气拼杀,成了往刀口上送菜。

    “稳住阵行!不许慌乱,跟着本将的旗号,平推上去!”军旗下的清将韩友,握刀在手,呼喊着让绿营在炮火中不要慌乱。

    在明军有意放水之下,清兵丢下四百余具尸体后,终于冲到百步开外。

    中军大纛下的耿仲明见此,微微一笑,看来王彦也并不是那么厉害。

    这时他单手向后一挥,中军里就响起一声浑厚的号角,前军的韩友闻声,立马挥刀一指,大呼冲锋。

    还剩下的三千五百多人都绿营兵,立马发足狂奔,几千名弓手边跑,边弯弓拉箭,向明军阵中抛射箭羽。

    此时戴之藩也指挥着明军开始反击,不过王彦有意放水,绿营兵没有付出多少伤亡,便冲到了车营之前。

    双方刀枪相击,杀声漫天,但明军战车首尾相接,宛如一座塞城,绿营兵数次攀爬,都被长枪兵戳了下来。

    这时在山顶上,王彦见已经交手片刻,已经达到引诱的目的,随命战鼓急擂,示意戴之藩不必留手。

    明军方才早就憋了一口气,现在得令,战车上的佛朗机顿时发作,清兵堵在车前,明军士卒将引线点燃,而后合力抬起小炮,炮口一押,顿时就炸死一片。

    刚刚冲上来,以为可以建功的绿营,顿时死伤惨重,匆匆脱离战车,齐齐败退下来。

    耿仲明看见这一幕,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