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锦年 >

第117章

重生之锦年-第117章

小说: 重生之锦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孟云卿摇了摇头。
  他爷孙两人愿意怎么说,便是怎么说吧,端午的一场意外,也算是劫后余生,老爷子心中想必也是担心受怕的,有些暖心的话,许是要借着酒劲儿才能说道的。
  她心中这般想,也就没有多问。
  身侧,段旻轩却忽然伸手,握住她指尖,悠悠然道:“老爷子今日高兴,我就同他提了婚事。”
  孟云卿眉间微滞。
  ——“等从这山洞去,我就同老爷子说,我要娶你。”
  她脸上浮起一抹绯红:“然后呢?”
  段旻轩不说话,她便目不转睛看他,心中就似揣了一只小兔子一般忐忑。
  良久,他才伸手,揽了她在胸前:“老爷子应了,让我们下月就回京。七月里是君上的寿辰,我会请君上赐婚。”
  他的怀中很暖,留在耳畔的声音又柔和动人。
  床头的蜡烛微微颤了颤,微弱得火苗将人的身影映在地面上,她低着眉头,也将好映入她的眼帘。
  她心跳得很快,离得这样近,又不知道会不会被他发现。
  恰好窗外的月色,透过薄薄的窗户纸洒了进来,屋内的摆设拢了一层淡淡的月华,就似拢了一层轻纱一般,绮丽又迷离。
  她也鬼使神差伸手,揽住他身后的衣襟,脑海中,仿佛什么都想了,又仿佛什么都没想。
  耳后,又听他温润的声音道:“等君上赐了婚,开年我们就回趟燕韩,亲自向老夫人和定安侯提亲,趁那个时候将婚期定下来。”
  他适时停下,是在等她回应。
  “嗯。”她也轻轻应声。
  他又继续:“我本想快些成亲的,爷爷说你尚在守孝,还有两年才出孝期,等孝期一过,我们就拜堂成亲,我风风光光娶你过门。”
  她不应声了。
  头埋在他臂怀间,好似藏得严严实实。
  这里,既可以遮风挡雨,又可以软语轻柔。
  她忽得有些舍不得松开。
  无论是前一世,还是这一世,她总是不善言辞,连哭都少有,若不是端午节的一场山洪,她不知同他之间会僵持多久。心事攒在心中,越攒越多,便越来越难开口。
  眼下,便只有揽紧他,却不敢抬眸。
  他也顺水推舟,静静拥着她,任由窗外透来的月色,镀上一层清晖,剪影出一道清丽的轮廓。
  ……
  翌日清晨,驿馆的花苑里清脆鸟鸣。
  孟云卿缓缓睁眼,阳光有些刺人,微微转身,才发现身旁还躺着一人。
  枕着枕头,和衣而卧,睡得甚是香浓。
  昨晚,他同她说了许久的话,她后来困意上头,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睡过去的。
  段旻轩竟也没走。
  枕在她近侧,侧身揽着她入眠,呼吸安静平和。
  “段旻轩……”她轻唤了一声。
  他睡在她屋内,他屋里就是空的。
  若是爷爷知晓了,会怎么想,她有些懵。
  想叫他起来,但唤了两声,又轻轻推了推,身侧的人都没有反应。
  好似她先前推得是旁人。
  孟云卿才想起,有人昨夜是喝了酒的。
  段旻轩的酒量她见识过几回,眼下怕是打雷都打不动他的。
  她忽然想起在燕韩京中的玉兰阁时,他同卫同瑞喝酒,后来又借着醉酒,掐她的脸蛋。孟云卿忽然恶作剧心起,反正四下也无人,他又睡得沉,便伸出肉嘟嘟的手来,想了想,刮了刮他的鼻子。
  他的鼻梁很挺,所以五官显得很是好看。
  她指尖刮过他的鼻子,他不觉痒,也不觉疼,也没有反应,只是在一旁安静得躺着,如同先前一般。
  她觉得有趣,又觉得有些无趣。想了想,正好指尖也留在他脸上,便顿了顿,也学着他先前一般,伸手在他的脸上稍稍掐了掐。
  可惜他脸上实在没有多少肉,手感怕是也没有她的脸好。
  只是真掐的可能有些疼了,他微微动了动头,往枕间靠了靠,似是藏起来了些。
  孟云卿心中便乐了。
  又在他另一侧的脸颊上掐了掐。
  他果然皱了皱眉头,有些不喜。
  孟云卿强忍着没有笑出声来。
  下一秒,他就伸手,将她按回了床榻间。
  手臂就这般压在她身前,似是不想让她在捣乱。
  孟云卿心中一惊,以为他醒了!
  可明明耳边的呼吸声,还是这般均匀而平和。气息轻缓贴近她额间,温润又撩人心扉。她忍不住抬眸看他,才发现原来他的羽睫浓密而修长,怕是要将许多女子都比过去一般。
  他是长得好看,却又不同于韩翕那张脂粉脸。
  精致里透着英气。
  言笑间,有着旁人比不过的风华。
  她想凑上去……
  额,孟云卿摇了摇头。
  这屋内,实在不能再待下去了。
  轻手轻脚起身,将衣裳批好,系上,又穿了鞋下床。
  她素来醒得早。
  驿馆里都是些衙役,没有服侍的婢女。几日前她一直高烧着,段旻轩有时候会整晚守在她屋里照顾,应当也不会多想。
  眼下,他在她屋内,一时半刻也醒不来。
  她就去他屋里呆着好了。
  若是爷爷问起来,就说他昨夜喝醉了酒来看她。酒意上头,就倒下不醒,她才去他屋里睡的,一觉睡到天明。
  爷爷也应当不会多想。
  穿戴好,出了房门。
  清晨的驿馆,除了扫地的几个小差役也没有旁人了。
  见她从屋中出来,就停下手中的伙计,点了点头,叫了声“孟姑娘好”。
  都知晓是宣平侯府老侯爷的亲孙女,自然也礼貌。
  孟云卿也笑着点了点头,就往隔壁屋去。
  扫地的小差役也没有多说什么,又低头自顾着扫地去。
  孟云卿关上房门,心中才舒了口气。
  分明没什么,反倒心虚的像做贼似的。
  平了平气息,就翻开茶杯,喝了两口隔夜的白水压惊。
  段旻轩的屋内她没有来过,虽然在驿馆中,但因着在帮城守和郡守处理赈灾和流民的时,桌上还是铺满了资料和典籍的。孟云卿恍然大悟,想来每日里,他来看过她后,应当都在房中看了这些才入睡的。
  她同魏老先生学了不少政史经纶。
  政史经纶里也讲了不少赈灾和安抚流民的例子。
  灾情不平,流民易生,为求生存,便要抢劫掠夺。谣言一生,民心则乱,蜂起掠食,只会令灾祸变本加厉。救灾赈灾,首要在于稳定人心。
  所以朝中才让了甫州郡守前来。
  衢州城周遭不少通路都断了,要安民心,就需召集衢州城的灾民和流民一同去排查山道,重修通路。灾民和流民有活计可做,在赈济的同时又能依劳而获,就会打消沦为盗寇的念头。
  等赈灾的物资陆续到了,家家户户再施以钱粮,免除部分徭役赋税。
  这场灾情并可平稳过去了。
  孟云卿放下纸笺。
  纸笺上的字迹,她认得是段旻轩的。
  段旻轩给甫州郡守的建议,是让他组织灾民和流民参与工程修筑,人人有事可做,又有钱粮可拿,再辅以免税等手段,就可避免生乱。
  孟云卿莞尔。
  “旻轩。”屋外是老爷子的声音,孟云卿放下纸笺,去开门,“爷爷。”
  “云卿丫头?”老爷子见了她,果然有些意外。
  她便照着方才想好的说了一遍。段旻轩的酒量,老爷子当是比她更清楚不少,也没有多想。见她在看桌上的公文,还有些意外:“这些都是赈灾之事,云卿能看懂?”
  孟云卿颔首:“过往在定安侯府,舅舅请了魏老先生教我政史经纶,我正好见过一些关于赈灾的册子。”
  能让女子学政史经纶,老爷子对这个定安侯顿生了几分好感:“定安侯有心了。”
  孟云卿又道:“舅舅说,虽是女子,谈不上要多精通,却总要懂些才好。”
  孟老爷子也点了点头,看了看桌上的纸笺:“旻轩昨晚喝了些酒,怕是要到明日才醒,用过早饭,便同爷爷去趟衙门那头看看吧。”
  “好。”孟云卿应道。


第136章 
  衢州城四围都在受灾。
  衢州城便成了朝廷在甫州郡的赈灾中心。
  早饭过后,孟云卿便陪老爷子到了衢州城的衙门。往常段旻轩都是过了晌午才去,孟云卿没有跟来过;等陪老爷子到了衢州城衙门;才晓这里已经忙成了一锅粥。
  捧着文书的师爷和衙役;行色匆匆。
  领了命令的官差和前来帮忙的驻守士兵;脚下生风。
  衙门的前院内;三三两两的人站在一处,有争执的,有扯着文书看的;也有在清点物资的。
  认得老爷子的人很少;忙碌的人很多;都各司其职,见到老爷子;也只是点头致意;倒也井然有序。和孟云卿记忆中珙县的那次洪灾截然不同。
  无论是县衙还是路上都乱得很。
  路上都是抢食的人,县衙门口的守卫不少,都在拦截各处的流民。
  那模样如今想来都让人后怕。
  衢州城却不是如此。
  过了前院,就到了衙门的中庭内。
  中庭内虽然也有将士守卫;但大都在帮忙搬运物资;清闲站岗的人几乎没有。
  而从驿馆到衙门的一路,虽然街头也看的到流民,但大都安顿得很好,没有人滋事。孟云卿还问过,周围的流民都往衢州城来,能安顿得下吗?
  跟在老爷子身边的人就道,是来了不少人在衢州城,郡守大人和城守大人都安排疏散了。
  疏散的人有军队护送,路上有干粮,老百姓也配合。
  孟云卿便点头。
  等到衙门,看到一派忙碌而有序的模样,才晓苍月这样的天朝上国和比邻的燕韩,西秦等等果然不同。
  等到中庭,跟在老爷子身边的人去通传,中庭内就匆匆忙忙迎出来几人。
  孟云卿认不得苍月的官服品阶,她扶着老爷子,见为首的两人,一人高,一人瘦,眼窝却都是深陷下去的,当是熬夜在忙赈灾的事。
  眼下,衢州城主事的是甫州郡守和衢州城守,孟云卿料想他二人就是。
  “下官关进林冕见过老侯爷。”两人恭敬请安。
  周遭忙碌的人也都停下来,朝这边行礼问安,想是到了现下才发现这中庭内多的一人是有来头的。
  孟云卿自觉松开了手,乖巧站在老爷子身后。老爷子就捋了捋胡须,笑眯眯道:“两位免礼。”而后转向四围道:“大伙都各忙各的,别理我这个老头子。”
  关进和林冕就笑了。
  周围的人也笑着拱手鞠了鞠躬,果真不在放心思在这端。
  关进伸手做了相请的姿势:“老侯爷这边请。”
  关进瘦高些,是甫州郡守。
  剩下的林冕便是衢州城守。
  老爷子不想在中庭添乱,便跟着关进往大厅走去,孟云卿也快步跟上。
  “这位是?”关进来衢州城的几日,从没见过孟云卿。
  老爷子道:“这是我孙女。”
  关进和林冕都是一愣,都晓老侯爷有一个外孙继承了侯位,也就是近日一直在衢州城帮衬的段旻轩,却不晓老侯爷何时有个孙女的。
  关进虽不是京官,但任甫州郡守也有些年头,宣平侯府的事情多多少少听过一些,确实没有听过老侯爷有这么一个孙女。
  孟云卿福了福身,“见过关大人,林大人。”
  林冕只听闻这京中的世家贵女一个脾气顶一个,前些日子,宣平侯也请了大夫在驿馆照看,他从前不知道就是老侯爷的孙女,以为是段旻轩的家眷,料想也是个娇气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