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红色管理:向中国共产党学管理 >

第32章

红色管理:向中国共产党学管理-第32章

小说: 红色管理:向中国共产党学管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的报告中谈到干部政策时提出:“在使用干部的问题上,我们民族历史中从来就有两个对立的路线:一个是任人唯贤的路线;一个是任人唯亲的路线。任人唯贤是中国共产党选拔使用干部的正确路线和基本原则,坚持这一路线和原则必须以德才兼备为选拔干部的惟一标准,没有多数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是不能完成其历史任务的。在1958年1月毛泽东在《工作方法六十条》中将德才兼备形象地表述为“又红又专”,并进一步阐述红与专是政治与业务的关系。随后,1964年6月16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了著名讲话,进一步丰富了干部路线的内容,指出共产党的干部必须具备以下五个条件:
  “第一条,要教育干部懂得一些马列主义,懂得多一些更好。就是说,要搞马列主义,不搞修正主义。”
  “第二条,要为大多数人民谋利益,为中国人民大多数谋利益,为世界人民大多数谋利益,不为少数,不为剥削阶级,不为资产阶级。”
  “第三条,要能够团结大多数人。所谓团结大多数人,包括从前反对自己反对错了的人,不管是哪个山头的,不要记仇,不能‘一朝天子一朝臣’。要团结广大群众,团结广大干部,团结这两个百分之九十五。”
  “第四条,有事要跟同志们商量,要充分酝酿,要听各种意见,反对的意见也可以让他讲出来。要讲民主,不要‘一言堂’。共产党人要搞民主作风,不能搞家长作风。”
  “第五条,自己有错误,要作自我批评。不要总是以为自己对,
  好像真理都在自己手里。不要总是以为只有自己才行,别人什么
  都不行,好像世界上没有自己,地球就不转了。其实,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按照自己的规律前进的。”
  关于这五条之间的关系,当时毛泽东还曾指出:“这五条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第一条是理论,也是方向;第二条是目的,到底是为谁服务,这是主要的,这一条学好了什么都能办;三、四、五条是方法问题。要团结大多数人,要搞民主集中制,不能一个人说了算,要有自我批评的精神,要谦虚谨慎。这不都是方法吗?”这五点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构成了共产党的干部选拔标准的体系。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二章 基于价值观的选拔干部(3)
为了坚持这种干部路线和干部选拔标准的体系,邓小平在改革开放时期进一步提出:“我们现在就是要选人民公认是坚持改革开放路线并有政绩的人,大胆地将他们放到新的领导机构,要使人民感到我们真心诚意要搞改革开放。”
  共产党的干部选拔标准,用毛泽东的话说就是“又红又专”,既要有政治觉悟,又要有业务水平。共产党的政治觉悟是指:反对帝国主义、官僚主义和封建主义,推翻三座大山,夺取政权的目标;建设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这就是“红”。共产党的业务水平是指:既要善于带兵打仗,又能够发动群众搞土改,有专业知识和组织领导能力,能够胜任所担负的工作,这就是“专”。
  因为干部资源是组织最重要的资源,特别是管理者的才能是决定一个组织不断成功的最重要因素。因此,从众多的待选拔对象中挑选出那些背景和潜质都与岗位所需条件相当的最佳人选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这个挑选过程包括首先把待选拔对象进行划分、筛选,在这个决定过程中需要进行一些测试,测试的目的是为了预测待选拔对象未来的工作业绩。这些测试通常包括:知识测试、心理测试、诚信测试、情景模拟、核实材料、体检等。
  在这里,我们大概阐述一下知识测试、诚信测试和核实材料。
  知识测试,包括综合知识、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的测试。这是因为在企业中许多岗位都需要有必要的知识,缺乏某种必要的知识,被选拔上来的干部在工作中会发生困难。
  诚信测试,其意义并不亚于能力测试。一个诚信上有问题的待选拔对象是很难融入健康的组织文化中去的,而且常常会阻碍组织文化建设的正常进行。因此,所选的人必须是诚信的人。诚信测试通常都有两项检验指标:信度和效度。测试的信度是指一种手段能否对同一事物做出持续一致的测量结果。效度是指测试的结果与工作表现有确实的相关关系。
  我们之所以就这两方面进行阐述,是因为在共产党的干部选拔中,注意的正是这两点,同时正是依靠这两点取得卓有成效的干部选拔结果。
  我们仍然从共产党选拔干部标准中的“又红又专”来对比论述。共产党干部选拔中的“专”,在企业而言,也就是业务水平,就是要对事业有感悟,对技术和产品的敏锐,勤奋的工作作风、激情和信心。共产党干部选拔标准的“红”,在企业而言,就是上面提到过的诚信标准问题,企业选拔的干部必须是有诚信的人才,即他们是否认同企业的价值观,他们的个人价值与企业价值、个人使命与企业使命、个人事业与企业事业是否统一。另外,企业要站在更高的高度来认识诚信问题,这个高度就是企业的价值和文化的传承问题。共产党干部选拔的“红”的标准,就是对共产主义的信仰标准,对共产党的信任标准,对党的事业的忠诚标准,是思想认识、思想觉悟上的标准。企业要发展,就要把企业的干部在思想上进行统一,在企业价值和企业文化上进行统一,只有这样,企业的价值和文化才能够得到传承,企业的长远发展才能够得到保证。就这一点而言,无论是现代企业干部管理理论,还是现代企业干部管理的实践,都是做得不够的,也是现代企业应该向共产党学习的管理。
  正如毛泽东所说:“这些人是胸怀坦白的,忠诚的,积极的,正直的。”“不要总是以为只有自己才行,别人什么都不行,好像世界上没有自己,地球就不转了。”这无疑也正是现在企业干部人才选拔所要考虑到的因素,也就是要有诚信,要有信仰,要认同企业价值和文化,要以组织利益,以企业整体利益为重,要有团队精神。
  无论是共产党的干部选拔标准,还是现代企业干部人才管理理论所要求的干部选拔标准,都无一例外的注重人才的专业能力和诚信度。而在专业能力和诚信度这两点上,还需要强调的则是选拔标准中的信仰传承要求、思想传承要求、企业价值和企业文化的传承要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就专业能力而言,在现代干部队伍管理理论中的干部人才选拔测试中,就有知识测试这一项,其目的是通过知识测试比较迅速地筛选掉一些不合格的人选。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企业中各种岗位的职工都需要掌握新的知识、新的技能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来适应市场的需要。就知识更新和信仰传承这一点而言,干部人才选拔就要注重选拔标准中的信仰、价值、思想、文化传承要求,业务能力进化、提高要求,可持续发展要求,简单的说,就是所选拔的人才要有不断深化思想认识、坚定信仰,以及不断学习的能力和求知的欲望。事实上,就这一点而言,干部人才选拔也应该向年轻群体倾斜,因为年轻人处在学习的黄金时段,而且更加的有学习的动力和欲望。知识上的更新和信仰、价值上的传承才能够保障干部队伍的质量,保证干部队伍在企业岗位上的适职性,而这也正是干部队伍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企业、组织价值、信仰传承的要求。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二章 基于价值观的选拔干部(4)
诚信的、信仰坚定的、认同企业价值的干部人才,才能够延续企业的文化、企业的价值,使得这些企业得于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不被动摇和异化。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的远景规划,诚信干部人才的个人发展需求应当是与企业的远景规划相统一的,也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沿着自身的远景规划保持可持续性的发展。在共产党的干部选拔中,正是看到了革命事业是个长期事业,要将革命进行到底,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这个远景,就需要有坚定的信仰的干部队伍,来继续我党的革命事业,正是这些有坚定信仰的“又红又专”的干部才能实现党的革命事业取得最终的胜利。
  

第三章 共产党是所大学校(1)
  第三章 共产党是所大学校:干部教育是战略性问题
    三个梯队的干部培养: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党培养干部的目的,不仅是为了适应目前的环境,同时更是为了将来的发展需要。
  早在抗日战争相持阶段,毛泽东同志与中共中央估计到敌后形势与将来反攻的需要,于1942年12月1日发出指示。指出:“各地干部凡是能来延安的,由中央局、分局筹划,派送大批来延安保留学习,保留干部仍是目前要注意的任务。”第二年1月1日,中共中央专门做出《关于征调敌后大批干部来陕甘宁边区保留培养的决定》,指出:估计到敌后形势与将来反攻,我们必须有最大决心抽调大批干部来延安保留与学习。根据党中央和毛泽东的这一指示,各大抗日根据地认真执行,选派大批人员赴延安学习,从而在延安保留和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干部。日本投降后,保留在延安的干部迅速被分派到各解放区,成为解放区工作的骨干力量,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在此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建国以后党逐渐形成了干部队伍的梯队结构培养思想和制度。所谓“干部的梯队结构”,是指党的各级领导班子及其预备人选,可按其年龄划分为几个部分,每一部分为一梯队。第一梯队是为党的事业建立了丰功伟绩,具有极其丰富的领导工作经验,德高望重的老一辈革命家;第二梯队是指经过长期革命实践锻炼,具有较丰富的工作经验,在第一线担负领导工作,发挥承前启后作用的一批中老年干部;第三梯队是指准备接任主要领导职务或准备进入上级领导职位的年轻干部。而尤其要注重第三梯队的培养,因为培养第三梯队,是党中央提出的关系党和国家命运,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成败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干部培养的一项重要任务。
  陈云在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上的发言指出:“只要把党的第三梯队建设起来,经过十年八载的锻炼,他们就可以成为党的事业的接班人,我们党的领导权就可以保证为马克思主义者所掌握。”正是基于第三梯队培养的事关全局的重要战略价值,陈云进一步提出了第三梯队培养的基本要求:
  1。列入第三梯队的干部都是符合德才兼备的要求,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好,年富力强,有发展前途的优秀干部。
  2。要有足够的数量,年龄、知识和专业结构要合理,同领导班子“四化”建设要求相适应。
  3。培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有科学的、系统的、定向的培养措施,效果显著。
  4。领导班子中特别是主要领导岗位上出现缺额时,能立即从第三梯队中补充合适的人选。
  共产党的干部教育即是企业的管理队伍培训,共产党干部教育具有前瞻性和全局性,企业的管理队伍培训也要站得高,看得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