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淘宝十年产品事 >

第4章

淘宝十年产品事-第4章

小说: 淘宝十年产品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解决问题,而不是做产品(1)
    04。解决问题,而不是做产品

    上一次我们提到,看似完美的“类目+属性”体系,其中蕴藏着更大的问题,有一句玩笑:专家就是擅长解决困扰大家已久的问题……的同时,创造出两个大家闻所未闻的新问题……的人。

    我们继续,以品牌这个属性举例。作为淘宝的小二,每个人能说出来的品牌非常有限,一般只有几十个,能说出几百个则已经是行业专家了,但是整个中国乃至世界汇集出来的品牌至少有几万个,怎么办?让消费者怎么选?这意味着品牌这个属性的属性值一定要再想办法细分。

    小二当然也很聪明,就搞出了“男装品牌”“女装品牌”“手机品牌”等不同的属性。

    那么,男装品牌挂在男装的叶子类目——T恤——下面,女装品牌挂在女装的叶子类目——T恤——下面……不同类目的运营小二因为分工的关系,各自维护各自类目的品牌属性值,这样就带来几个问题。

    第一,不同的类目下都是品牌这个属性,但数据库里的ID不一致。

    第二,品牌之下的属性值ID不唯一。比如,男装的“耐克”在数据库里面有一个单独的值,女装的“耐克”在数据库里面又有另外一个值,属性值不归一了。这样就很乱,本来都是耐克,但是男装耐克和女装耐克是没有关系的,对前台导购来说,这是非常怪异的事情。

    第三,同样一个“阿迪达斯”,不同小二定义的格式不一样,可以是“阿迪达斯、阿迪、adidas、Adidas”等。
解决问题,而不是做产品(2)
    如果放任上述问题存在,小二是没办法做基于品牌的管理的,卖家在发布商品的时候也会碰到选择困难,买家在前台找商品也会受到影响……所以,我们做了“属性归一”的事情。这个事情又要分两个角度来看,一是历史的问题,一是将来的问题。

    先说历史问题,当时我们把某些需要归一的属性列出来,比如“品牌”,通过这个关键字找,然后看了一下所有属性里面是“品牌”意思的属性,把这些属性合并掉,并在一个ID下,再把下面的属性值也做合并,解决上述后两个问题。你可以想象,我们先要考虑“哪些属性需要做归一、哪些属性值要做归一”,然后再一步步操作,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人肉”工作。所以,其实当时也用了一些技术手段来辅助,比如通过模糊匹配,找出哪些属性可能是同一个属性。

    更悲惨的是,这只能解决历史问题,没有办法解决将来的问题。

    当我们把“品牌”“人肉”完了以后,截至那一刻,品牌和品牌值都是很干净的。而且为了避免第三个问题,对于品牌值,我们还做了一个规范,英文在前面,中文在后面,然后用反斜杠隔开。但是,品牌下面的属性值还是有几万个,让小二在几万个属性值里面挑出来,他会嫌烦,所以很多小二还是“违规”操作。任何地方都一样,光靠人的自觉性是很难成事的,一定要设计出漂亮的规则。

    他可能按照自己的意愿直接输入一个,比如说“Nokia/诺基亚”已经有了,他会直接输入一个诺基亚,然后把这个值挂到了他自己的类目属性里。这也就是说,又有两个诺基亚了,于是,我们只能定期去清理。

    这个问题很难用产品来彻底解决,原因有很多,比如说因为品牌的复杂性,可能有的品牌并没有英文或是中文的说法。所以,我们后来用了一个看起来很傻的方案——整个淘宝品牌管理里面,允许品牌输入的只有唯一一位小二,后来又交给了一个团队(截至2012年年初)之后,有什么更好的办法,过几年再和大家分享。从这里的例子里我们看到,在特定的场景下,一个问题不一定要用传统意义上的“开发产品功能”来解决,产品经理的责任从根本上来说是解决问题,而不是做产品。

    解决问题,或者说满足需求,通常有三种方法——提高现实、降低期望、转移需求,而最常用的“开发产品”只是第一种,也是最费劲的一种方法。
解决问题,而不是做产品(3)
    但有了这个专职的小二以后,还是需要定期清理。为什么?因为小二添加品牌是相对可以做得规范一点,但还有大量的品牌是通过枚举可输入的方式进来的,这也是为了丰富我们的品牌库。一旦这些卖家输入的品牌下面的商品达到一定数量的时候,我们又需要对这些品牌进行归一,整理到小二认可的品牌值里面,所以这个清理是一个持续的动作,直到2012年还在做。

    品牌这个属性比较关键,还可能“人肉”做;而其他的一些属性,很多就乱着放在那里。当然,将来我们希望有产品经理能够通过系统的方式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为了方便管理,这里还有必要提一下公共属性的概念。举个例子,服装下面有上衣、裤子,然后再分很多子类目。我们之前提到,在类目树里,非叶子类目是没办法挂属性的,但是品牌、性别这些大家都有的属性,是共用的,即每个子类目都有的属性,可以将其直接挑出来,作为父类目的公共属性,在前台直接展现在非叶子类目下。≈米≈花≈书≈库≈ ;http://www。7mihua。com

    也就是说,前台导购路径走到上衣的时候,就可以进行男女的性别筛选、品牌的筛选。这么做的好处显而易见,方便了买家在前台筛选的自由度。

    属性虽不完美,但能解决问题。不过,它的出现,还引发了一个谁也想不到的问题,那就是——淘宝和卖家的感情破裂……直到2006年,淘宝和卖家一直都在“蜜月期”。
谈感情,还是谈利益(1)
    05。谈感情,还是谈利益

    以前,淘宝有一个很大的竞争对手叫eBay(eBay在中国的前身叫易趣,后来易趣被eBay收购了)一开始我们怎么把卖家从易趣挖过来?

    那时候淘宝的创始员工,用了很简单的一招,就是跟卖家不停地聊天,打感情牌。

    顺便提一下淘宝为什么有花名,,花名不是马云想出来的,而是从实践中“战斗”出来的。当时,我们在淘宝的论坛上整天跟卖家热火朝天地聊天。有一个著名的ID叫小宝,韦小宝,想必大家都知道,他有一个特征,就是老婆多。卖家就开玩笑说你既然叫小宝,那其他的淘宝女小二就都算你老婆吧,叫剑屏、双儿、阿珂啊,小宝一听有道理,大家就都起了花名,加上马云个人狂热地喜爱武侠小说,淘宝就这样有了以武侠小说里的人名做花名的文化。。buuyu。

    回到感情牌。小二把卖家引到淘宝平台,通过免费将卖家留在了淘宝,那时候淘宝跟卖家的关系是非常紧密、非常融洽的,大家就像一家人。但是,有了类目属性以后,整个关系被颠覆了,2007年小二们已经尝到这种痛苦了。老小二们说,以前发一个新产品,论坛发一个公告,叫好声一片,但后来发布任何一个产品改进功能,总是一片骂声,为什么这样?最早就是由于类目属性造成的。有的人骂得很搞笑,他说这次改进是不错,但是我还是要骂你一声。即使给他一个很好的功能,也要被骂,那会儿的一些产品经理是很沮丧的。刚进来的时候,大家非常在乎用户的声音。我们知道做产品经理最在乎的就是用户,本来希望通过用户的赞美声音给自己提升信心,结果被挫伤得一塌糊涂。一起来看看这个招骂的类目属性吧,以前商品从0到1万,到10万,到100万,到1000万这样的数量级,虽然整个分类不停在变,但只有类目的改变,卖家是不受影响的。为什么这么说?比如服装,小二在后台分一下,分成男装、女装,那么,有的服装就会挂在男装下面,有的会挂在女装下面,我们的小二会通过工具,用关键词来判断,把商品都挂到新的类目下,所以卖家该怎么卖还是怎么卖。

    虽然会有错误,但错误不多,排查错误的工作可以由卖家自己搞定,工作量不大,就是移移类目。但是有了属性以后,问题来了,属性一修改,比如男装这个类目,每个商品是什么属性值,小二是管不过来的,需要卖家自己填,否则就强制下架。

    可能有的同学要问,为什么不能用一个默认值“其他”,至少保持这些商品在架上?其实,属性的引入就是因为商品太多了,如果为了避免下架,而把很多属性值为“其他”的商品保留在架上,就违背了提出属性的初衷。假想一下,那样的话商家添加属性值的动力就会低,然后前台会出现很多“虽然有属性值,但是无法筛选”的商品,将全是垃圾数据。
谈感情,还是谈利益(2)
    所以,下架后,卖家就只能一个一个填,每个商品算1分钟好了,如果是500个商品,就是500分钟,那一整天就废掉了,他就忙着在那里填属性值,不然就没办法上架。这样的话,类目调整一次,他就歇业一天,而类目调整不是只有一次,而是经常性的,所以,你能理解卖家的痛苦了吗?

    而更大的痛苦还在于小二和卖家之间出现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矛盾的关键就是,小二越来越喜欢调整类目和属性了。

    大家都知道,类目层级越深,意味着买家流失越多,买家要找到一件商品,一级一级走下去,所有的节点都是树状的;而有了属性,路径就变成网状的了,它的路径变短,转化率变高,买家体验变好。假设属性值调到一级类目以后,他可以通过服装到品牌,通过服装到男女,通过服装到材质,买家可以更快地通过“类目+属性”找到他想要的商品。∞米∞花∞书∞库∞ ;__

    当然这个例子比较极端,但事实就是小二们开始把类目树变浅,利用更加灵活的属性来替代类目的分类作用。

    我们再来看个实际的例子帮助大家理解。

    最早只有类目的分类是男装,然后是上衣,之后是T恤,最后是polo衫,共四级。有了属性以后,polo可以变成款式,甚至T恤也可以变成款式,这样类目变成了男装、上衣两层了,到上衣以后,既可以选品牌,也可以选款式,也可以选其他材质,两级就可以完成了,还多了很多其他属性可以筛选。

    所以,小二就有非常大的热情调整类目属性,这可以提升转化率。
谈感情,还是谈利益(3)
    对小二来说这是帮助KPI③的大好事;对消费者也是好事;只是对于卖家来说,今天忙这个类目,明天忙那个类目,每天忙商品,每天被下架,然后上架。如果只是改一次,卖家也是能接受的,但这是周期性的。比如,“风格”这个属性是季节性的属性,有时候会把它提得很靠前,直接提升为一级类目的公共属性,这样意味着今天男装的类目是长成这个样子的,明天的男装类目是那个样子的,一天到晚变来变去。而且悲剧的是,卖家也都知道这些调整是合理的,但是一年到头这样调整,意味着他一年到头都在编辑类目,还得专门养两个人在那里,一天到晚改类目,痛苦无处排解(这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