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怎样培养习惯 >

第27章

怎样培养习惯-第27章

小说: 怎样培养习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一,不满于奢糜陋习。他说,古人以俭约为美德,今人以俭约而遭讥笑,实在是要不得的。他又说,近几年来,风俗颓弊,讲排场,摆阔气,当差的走卒穿的衣服和士人差不多,下地的农夫脚上也穿着丝鞋。为了酬宾会友“常数月营聚”,大操大办。他非常痛恶这种糜烂陋习。他慨叹道:“居位者虽不能禁,忍助之乎!”

其二,提倡节俭美德。司马光赞扬了宋真宗、仁宗时李亢、鲁宗道和张文节等官员的俭约作风,并为儿子援引张文节的话:“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告诫儿子这句至理名言是“大贤之深谋远虑,岂庸人所及哉”。他又援引春秋时鲁国大夫御孙的话:“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他对道德和俭约的关系作了辩证而详尽的解释。说:“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反之,“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

其三,教子力戒奢侈以齐家。司马光为了教育儿子警惕奢侈的祸害,常常详细列举史事以为鉴戒。他曾对儿子说:西晋时何曾“日食万钱,至孙以骄溢倾家”。石崇“以奢糜夸人,卒以此死东市。”近世寇准生活豪侈冠于一时,“子孙习其家风,今多穷困”。

司马光还不断告诫孩子读书要认真,工作要踏实,生活要俭朴,表面上看来皆不是经国大事,实质上却是兴家繁国之基业。正是这些道德品质,才能修身、齐家,乃至治国、平天下。司马光“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警句,已成为世人传诵的名言。在他的教育下,儿子司马康从小就懂得俭朴的重要性,并以俭朴自律,历任校书郎、著作郎兼任侍讲,也以博古通今,为人廉洁和生活俭朴而称誉于后世。

对于我们中小学生来说,节约的内容主要包括如下几点:

节约粮食、水电,不随意浪费和抛洒粮食;

爱惜玩具、文具、图书、衣物及其他物品;

节制不合理的欲望,不该买的东西不买;

爱护公物,对损坏的公物懂得报修或学着修理。

2.培养要点

第一,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生活条件改善了,我们手中的钱越来越多,主要是长辈们给的零用钱和压岁钱。钱多了,很多人不太珍惜了。要做到真正的节约,首先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一要懂得金钱不是白来的。很多人不知道家长挣钱的辛苦,以为钱来得很容易,所以花起来也不心疼。在国外,很多孩子从中小学就开始打工挣学费。因为有了切实的劳动过程,他们对于钱的来之不易有切身的体会,花起钱来也就不会过于大手大脚。这一点,我们中国的中小学生也可以学一学。

二要懂得金钱不是万能的,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金钱很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有钱可以买来财物,却买不来精神和道德;有钱可以买来书本,却买不来知识;有钱可以买来药品,却买不来健康;有钱可以买来化妆品,却买不来自然美、心灵美;有钱可以雇人替你干活,却买不来自己的智力与能力;有钱可以拉拢别人,却买不来真正的友谊……

三是不义之财不可取。我们一定要靠诚实的劳动去换取金钱,任何歪门邪道来的钱都不能要。对于我们中小学生来说,只能花自己挣的钱或者是家长给的钱,决不能私自拿家里的钱,更不能偷别人的钱。

第二,花钱有节制,不要挥霍浪费。

我们手中有一些零用钱,那是父母给我们准备的每天的开销,比如乘坐公车或是备不时之需的。但是很多人总是拿这些钱随意花费,买许多根本不需要买的东西,造成金钱上的浪费。

要想改变这一点,不妨在买某一件东西时问一问自己,这件东西是不是非买不可?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我们就不要再买了。

另外,不要挥霍浪费。我们有很多人觉得钱是很重要的,不能随便浪费,可是对于衣物、食品、玩具和文具等一些东西,就没有节约的观念了。铅笔还有一大截就不要了;草稿纸上零零碎碎地画了一点东西就扔了;不想吃的饭菜说倒就倒了;牛奶不爱喝就倒掉……这些行为都是巨大的浪费,同样不利于我们形成节约的习惯。

第三,有科学消费的观念。

我们现在手上的压岁钱和零用钱多了,更应该学会科学消费。

一是精神性消费。我们可以在家长和老师的指导下拿出一些钱来买书和杂志等,而不要全是买吃的、穿的和玩的了。我们可以备一个小书架,一个月一本书、一本杂志、一张报纸,日积月累,到了一定的时间,我们就会有一批相当可观的藏书,这对于我们的一生都会有好处。

第51节:花钱有计划

二是道德性消费。我们可以把省下来的零用钱用在支援灾区重建上,也可以捐给希望工程。如果我们能用自己省下来的钱来捐献,那更是高尚道德的表现。

三是发展性消费。我们可以在家长的指导下把钱省下来交学费、买书本,用于上学,这种消费不仅是为我们自己的进一步发展,也可以为家长省下一笔钱来,也算是为他们分忧。

四是交际性消费。逢年过节、亲朋好友生日,往往都会送一点礼物表示祝贺,这是中国人的传统之一。但是一些中小学生把这理解为毫无节制地请客送礼了,甚至好多人在生日的时候,都要大宴宾客。其实,这也是一种浪费。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在亲人和朋友生日的时候,利用我们手中的零用钱买一点有意义又不贵的小礼物,表示心意。只要我们表达出了自己诚意,这样既是节约,又能维护彼此的感情。

五是储蓄。我们手中有了钱,可不要一下子全花光。我们可以在父母的指导下节约,可以试着学习理财。储蓄就是很好的方法之一。

第四,花钱有计划。

因为花钱没有计划和安排,很多人常常寅吃卯粮,到最后,才发现已经陷入了困境。对于我们中小学生来说,也许这一点暂时还体现不出来,因为我们现在大多还是吃住在家里,可是一旦我们离开了家,需要独自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以往花钱没计划的弊端就显现出来了。下面就是一个大学生的经验教训:

刚念大学时,爸爸和我约定,每月的15日给我寄500元的生活费。因为开支毫无规律可循,三天两头地,我就找个理由与同寝室的舍友们到校园餐馆挥霍一顿。第一个月,爸爸容忍了我,提前把第二个月的生活费寄了过来。然而我却恶习难改,第二个月、第三个月依然如此。终于,在离第四个月的收款日遥遥无期的时候,我又捉襟见肘了。

万般无奈我拍了一封极其简短的电报回家:“爸爸,饿坏了。”

爸爸很快就回了电报,也很简短:“孩子,饿着吧。”

生活真是太伟大了,在那之后只有10块钱的10天里,我绞尽脑汁节衣缩食,出手之前锱铢必较,竟然也把那段艰难的日子熬过去了。

从此,我学会了精打细算,并且发现,其实只要稍稍收敛一下不必要的支出,每月400元生活费就够用了。这样,每月我都可以积攒下一些盈余,这些钱可以买书、买磁带、买CD、旅游、捐款,当然也包括吃餐馆,但是比单一地花在吃上,当然是有意思得多。

以上是几种有助于我们养成节约习惯的方法。只要我们真正按照这些方法来做,就一定会让父母挣的钱在我们身上创造出更多的价值来。

3.自我评估

你是不是经常把不爱吃的菜扔在桌上?

对于已经旧了的衣服,你总是把它扔在柜子底层,从来不穿它,然后又经常要求父母给买衣服;

看到别的同学有了高级的玩具和书包,你最起码也要成为第二个拥有的人;

好朋友过生日,你一定会买很昂贵的礼物,因为你过生日的时候,也希望他们送这样的礼物给你;

你从来没有要把压岁钱存在银行的想法;

你拒绝了父母要用你的压岁钱交学费的提议,你认为学费应该是父母拿钱出来交,而不是你;

如果学校提出要献爱心,你就会回家找父母要钱,从来没想过要动用自己的零花钱;

父母总是在每周一把一周的零用钱都给了你,但是奇怪的是,每次不到周三,你口袋里的钱就没有了。

因为家里很有钱,所以你觉得赚钱其实是很容易的一件事。

第二章纠正坏习惯

一、盲目攀比、炫耀

1.概念和内涵

所谓盲目攀比和炫耀就是在认识不清的情况下,不顾实际情况与别人进行比较,向人夸耀。这是当代中小学生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不良习惯。

每一个人都是消费者,为了生存,我们都需要钱。有了钱,才能够买到我们所需要的东西。可是,我们经常感觉钱不够用,这使我们感到沮丧,因而羡慕那些比我们更有钱的人。许多人认为幸福来自于钱,没有钱就没有幸福。特别对于我们中小学生来说,对于经济、钱的了解要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的同龄人都有更直接和更多的了解。我们越来越有自己的想法,有许多自己的物质需要,却两手空空没有收入。

这是事实,我们不得不面对。我们有种种的需要,可是我们没有相应的能力来满足自己所有的需要。当二者出现矛盾时,有的中小学生就以盲目攀比、炫耀来对待。有一个寓言故事:

有一天,动物们决定做一件伟大的事,以便迎接所谓“新世界”诞生的问题,所以它们创建了一所学校。

学校里开设的活动课程包括跑步、爬行、游泳及飞行。为了方便管理,所有的动物都参加了每一项课程。

鸭子在游泳项目上的表现非常杰出,甚至比老师还优秀,但在飞行方面,它的成绩只是刚好及格而已,而跑步的成绩更是惨不忍睹,因为它跑得太慢。所以放学后它必须放弃游泳,留下来练习跑步,它持续地练习,直到它那有蹼的脚都磨破了,仍然只有游泳一项及格。但是及格的标准只适用于学校,所以除了要上学的鸭子外,没有人在乎这件事。

开始时,兔子跑步的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但不久后,它便因为游泳前繁琐的化妆工作感到神经衰弱。

小松鼠本来在爬行课程上表现优异,直到有次上飞行课时,老师要求它以从地面起飞取代从树梢滑落,却造成它心理上极大的挫败感。后来它因运动过量导致肢体痉挛,使它在爬行及跑步课程只得了70分,刚好及格。

第52节:盲目攀比

看到这个故事,我们是不是觉得它们与自己很相似?鸭子一心想学习跑步,松鼠拼了命地要学会飞行。最后的结果是,它们受到了身体和心灵上的双重打击。那么我们呢?我们中的很多人,因为和它们一样,一心想要追求自己没有的东西,不是也同样使自己精神上产生挫折感吗?比如追求一个与其他同学一样高级的国外进口的文具盒,可是因为自己家里并没有这样的经济基础而备感痛苦。

目前在我们中间存在着的盲目攀比、炫耀的不良习惯主要有如下一些:

①盲目攀比、炫耀自己的穿戴

这一点在广大中学生身上体现得更为明显。可能有很多人会以为,中小学生嘛,无外乎是穿些运动服、运动鞋之类的,那会花掉多少钱啊?其实不然,虽然中小学生可能不会去买那些高档的西装礼服,但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