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同人电子书 > 老乡亲 >

第20章

老乡亲-第20章

小说: 老乡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北平人有句俗话“早茶、晚酒、饭后烟,快乐似神仙”。本省朋友见
面喜欢说“吃饱没有”?内地朋友清早一见面,喜欢问您“喝了茶没
有”?足证北方人对喝茶是如何的重视。茶瘾大的人早上一睁眼,盥
漱之后出门遛完弯儿,直奔自己常去的茶馆,等茶沏好闷透,好好地喝
上两碗热而且酽的茶,所谓冲开龙沟,才能谈到吃早点呢!北平人喝
茶所用茶叶,以香片毛尖为主,天津人讲究喝大方雨前,安徽人专喝祁



门瓜片,江浙人离不开龙井水仙碧罗春,西南各省喝惯了普洱沱茶,再
喝别的茶总觉得不够醇厚挡口。民俗专家张望溪先生说:“到茶馆只
看客人叫什么茶,就能猜出他是哪一省人来,虽非十拿九稳,大概也有
个八九不离十。”笔者虽无卢同、陆羽之癖,可是对于茶叶的种类,到口
一尝,能够分得十分清楚。扬州有个富春花局实际以卖点心出名,老
板陈步云请我尝尝他的茶,我连喝两碗,也没喝出所以然来;他家的茶
以初喝不涩、久泡不淡驰名苏北,敢情他的茶,是十多种不同茶叶兑出
来,非清非红,郁郁菲菲,就难怪人猜不出来了。
    北平宣外有个天兴居大茶馆,也是西南城遛鸟儿朋友早晨的集散
地,他家有一种物美价廉的茶叶叫“高末儿”,不是天天去的遛弯儿常
客他还不卖的。据说他们东家恒星五跟前门外吴德泰茶叶庄的铺东
是磕头把兄弟,有一年吴德泰清仓底,扫出几箩茶叶末,正赶上恒四爷
在柜上闲坐聊天,一闻挺香就要了一大包回来,用开水泡了一小壶来
喝,醇厚微涩,香留舌本,因为高末儿里有极品的茶叶末在内。吴德泰
高级香片卖得多,所以他家的高末儿也特别秘馥,从此每天到天兴居
喝早茶的客人们,知道这个秘密,谁都不带茶叶,换喝柜上的高末儿
了。
    后来早晨遛早儿的朋友,知道这个秘密,到昊德泰买高末儿回家
沏着喝,仿佛就没有在天兴居喝的够味,是否心理作祟,还是天兴居另
有奥妙,就无从索解了。喝茶固然讲究好茶叶,可是茶沏得不好,可能
把好茶叶都糟蹋了。就拿高末儿来说吧,水要滚后落开,开水壶要离
茶壶近点注水,不能愣砸,叶子要多闷闷再往外倒,否则末子飘满茶

杯,茶香固然随着茶末飞了,呈现热汤子味,续第二次水茶就淡淡如也
啦。
    北方人喝茶的,日常是先沏一壶多放茶叶让它浓而且酽的茶卤,
想喝茶时,茶杯里先倒上三分之一茶卤,然后加热水,则茶香蕴存,永
远保持茶的芳馨。有些不会沏茶的人,客人来了,抓一把茶叶往玻璃
杯里一放,开水一沏,十之八九茶叶漂在上面,想喝一口,不是喝得满
嘴茶叶,就是烫了舌头,再不然浓酽苦涩难以下喉,可是续过一两次开
水后,又变成白水窦章啦!所以在平津到人家做客,茶一端上来,主人
家世如何,从端的出茶中看,就可以看出个八九啦。



令人怀念的北平东安市场
    过去上海有三大公司:永安、先施、新新。香港有惠罗、永安。甚
至于现在本省几个较大县市,也都有琳琅辉焕的百货公司,明珠翠羽,
蜀锦轻丝,百货杂陈,可以称得上无丽不珍,有美皆备了。
    可是有一层,是凡久住北平的人,对于北平东安市场,总有一种依
依眷恋之情,永远不能去怀的。
    东安市场在北平来说,可以算是最具规模、最有名的市场,其他如
西单商场、劝业场、第一楼、宾宴华楼、中原公司等等,都没法子跟它比
拟的。
    东安市场设在北平东城王府井大街,这块地方原是清朝一处练兵
场。民国前十一年辛丑年间,政府为了整顿市容,奉慈禧皇太后懿旨,
把东安门大街一带的摊商,都聚集在这个练兵场来,集中营业,这才有

个最初的东安市场。
    刚一开始,东安市场只有后来东安市场东北角一小块地方,是以
原练兵场为中心,摊贩们在练兵场四周,搭起棚子来设摊营业,卖的都
是一些简单粗质商品。后来渐渐有杂耍艺人加入,变戏法的、拉洋片
的、说相声的、耍狗熊卖膏药的,甚至于唱小戏的,也都纷纷在场内租
地皮做起生意来。当时规模虽然不大,可是当时的北平,除了东西庙
会以外,并没有什么消遣场所,既然有这样一个市场,也就够吸引一般
市民的了。
    由于大家的需要,内务府有些善动脑筋的官员,邀集了几位有钱
的太监共东投资,东安市场就这样一天比一天壮大起来。
    扩建后的东安市场,一共有四个大门。正门设在王府井大街,后
门设在金鱼胡同,前门左侧有一道中门,是场内商贩进出货物、装运掇
替用的,最往南一道门,叫南花园大门。一进正门左手,是市场总管理
处,民国成立后,是由市公所社会局、公安局共同组成的。
    正门马路中间,是一排固定摊贩,头一家是卖鲜花的,人都叫他狗
八,他在丰台有一座大花园,内设苗圃温室,所以四时有不谢之花,花
色极为齐全。别处买不到的鲜花,狗八那儿全有,尤其到了冬天,栀
子、茉莉,白兰、玉兰、晚香玉、玉春捧,各种浓香冷艳的鲜花,每天都有
新货送来,真是一进正门,就觉得温淳渑沮,袭人欲醉。
    狗八的紧邻是卖小吃的隆盛发,他家油炸锅巴颜色乳黄,吃到嘴
里又酥又脆,芝麻馅的鸡蛋卷,自己吃、当礼物送人都好。成匣的冰糖
核桃,是糖葫芦中高级品。他还代卖保定府的鸡肠,烤熟了夹火烧吃,



现在想起来还让人流口水呢!
    紧跟着是一家卖蜜饯的,蜜饯山里红、海棠、温朴都不比前门外九
龙斋差。尤其他家果子干,红果酸甜度恰好,每天一到下午三点,冰糖
葫芦一出锅,小伙计一声葫芦刚得呀,整条正街都听得清清楚楚,也算
是东安市场一绝。
    正街两旁除了一家金店,其余几家都是卖男女便鞋皮鞋的,据说
有一家专卖绣花鞋的尺码最齐全,从六寸到三寸,尺码无一不全,有些
住在西南城的大家闺秀,还特地赶到东安市场做绣花缎子鞋呢!
    正在东安市场生意日趋蓬勃的时候,袁世凯因为不愿意南下就任
大总统,唆使曹锟部队兵变,到处抢当铺烧民宅,东安市场的丹桂商
场,一夜之间,烧得精光。后来整条正街又重新修盖起来,上面全加盖
铅板瓦顶,地面铺上花砖,人家说不烧不发,果然灾后重建,生意比以
前更兴旺起来。
    从金鱼胡同一进后门,迎面就是一个大水果摊,交梨火枣,红紫烂
漫,柔香袭人。果子价钱,自然比一般果勺子价钱略高,可是细色异
品,货色齐全,让他敲一次竹杠,也就算了。
    左手把门一家馥和烟行,不但各国名牌香烟,就是吕宋雪茄也是
应有尽有。有一次顾少川任外交总长时,要买金马蹄、红马蹄、蓝马蹄
雪茄烟送人,找遍了东交民巷几家大烟行,都没有货,结果馥和这几种
牌子都有,他家不但卖香烟吕宋,而且代理三B跟敦赫尔牌烟斗,还
卖打火机和用具,可以说凡是与抽烟的物品有关者,他家是一概俱全。
    再往里是一家镶假珠假宝的首饰店叫美丽华,虽然卖的都是假水

钻,可是镶工特别新颖别致而且坚实,尤其做点翠的簪环头面更为拿
手,所以梨园行四大名旦戏装上用的头面,十之八九都是在美丽华订
制。
    一转角是泰顺居饭馆,虽然他家只卖普通山东菜,可是他家做的
褡裢火烧,馅子种类最多,油足味厚,颇受一般劳动人们的欣赏。
    近邻东亚楼,门面虽然不十分壮丽,可是北平的广东饭馆,只此一
家。他家做的粉果特别出名,因为大梁陈三姑有一年趁旅游之便,在
东亚楼客串做过粉果,他家的粉果是用铝合的托盘蒸的,每盘六只,澄
粉滑润雪白,从外面可以窥见馅的颜色,馅松皮薄,食不留滓,只有上
海虹口憩虹庐差堪比拟,广州三大酒家都做不出这样的粉果呢!
    东亚对门是东来顺,丁掌柜从推手车子卖焦羊肉起,能混到盖四
层洋楼,柜上用到一百几十号人,自然有其经营之道。后柜有一间茶
炉房,是一间大敞厅,屋里砌着洋灰桌椅,那里水饺卖六分钱十只,三
分钱一大碗羊杂汤,确实造福了不少穷苦学生。有人说,丁掌柜跟他
的少东永祥对待员工太不够厚道了。
    市场正门右边,火灾之后,也翻盖四层高楼,取名森隆。楼下一
层,开了家稻香村,卖的纯粹是苏杭南货,东伙都是苏杭人,除了卖五
香黄鱼、素吠腿、玫瑰瓜子、云片糕、定胜糕、苏糕、白糖梅子、去皮橄榄
外,还卖扎蹄、卤鸭翅f旁、咸鸭肫、切片熟火腿、家乡肉、整只金华火腿
等等,各种南货,无不一备,有时还能买到平湖糟蛋、宁波咸蟹、南翔黄
泥螺一类特殊的食品。
    二楼设中餐部,三楼是西餐部,四楼是素食处,有人说:京汉食堂、



来今雨轩、撷英是中国式的西餐馆,森隆的西餐,简直就是中菜西吃
了。所以东城各王府或贵族等,都是该处西餐部的常客。素食部的主
厨,是香厂六味斋的主厨跳过去的,兰肴玉俎,尤为清绝,所以一到夏
天,生意鼎盛,远超中西餐的客人呢!
    由后门往东直走,就是吉祥茶园了,戏台因为是后盖的,台角两边
没有抱柱,在当时除了第一舞台,它算是最时髦的园子了,园子里的总
管叫汪侠公,他出身是涛贝勒府的皇粮庄头,能唱武生学杨小楼,《落
马湖·酒楼》一段唱学杨,比名票果仲禹还神似的。有时为了给吉祥园
宣传,也写点剧评稿子,都是应节的戏评,年年如此,照抄不误,剧评家
景孤血、吴幻荪送了他一个外号叫留声机,可算谑而虐矣。汪侠公跟
杨小楼、余叔岩是莫逆之交,跟四大名旦梅、尚、程、苟也都有深厚渊
源,照梨园行的规矩,排一出新戏,必定先在喜庆堂会唱一次,才在戏
园子里唱,小楼的《夜奔》、《宁武关》,兰芳的《牢狱鸳鸯》、《嫦娥奔月》,
慧生的《埋香幻》,都是破例在吉祥园先唱的,那就是私人的交情了。
    吉祥园东边有家饭馆叫润明楼,炸酱不出油,打卤不泻是他拿手,
鸡丝拉皮削薄剁窄,鸡丝带皮,连东兴楼都自愧不如。
    右首有一家南方小吃馆叫五芳斋(后改大鸿楼),生煎包予、蟹壳
烧饼,他家是独家生意,楼上蟹粉面、雪笋肉丝面、熏鱼面、大肉面、脆
鳝过桥面,清醇味正,松毛汤包,跟玉华里的淮安汤包又各不同。
    润明楼前有一片空地,小吃摊鳞次栉比,水爆肚、炸灌肠、卖豆汁、
黄米面炸糕、山西杠子头、河间府肉包子、肉片豆腐脑、苏造肉、羊双
肠,真是甜咸酸辣,要什么有什么。

    靠南边相声场子赵蔼如父子说相声有荤有素,总要逗得听众哈哈
大笑,才问大家打钱,假人掼跤,孩子们看完一场还不想走;拉洋篇的
“带水箱”、“杀子报”、“刁刘氏”,乡民百看不厌;天气好沈三耍中幡、常
宝忠、宝三摔跤常卖大力丸,一天也能赚个百儿八十的辛苦钱。
    一进金鱼胡同,后门右首有一家中兴绒线店,除了卖绒线外,其他
一切日用杂货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