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同人电子书 > 以镂金石轩词话 >

第3章

以镂金石轩词话-第3章

小说: 以镂金石轩词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诗人将亡国误国、不战而降的后唐君臣骂得狗血淋头,词人则对腐朽软弱了清廷发出疑问:真的没有一个男儿了么?难道真的没有一个男儿了么?

  “问春水,干卿何事?我自伤心人不见”词人悲极生笑,干卿何事?干卿何事?冯延巳做得《谒金门》一词,“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尚能博得君主喜之,笑道“吹皱一池春水,干卿何事?”。文恬武嬉的朝廷,干卿何事?

  “访明夷、别有英雄泪”,《易经·明夷卦第三十六》云:“上六,不明,晦,初登于天,后入于地。”又《小象传》曰:“‘初登于天’,照四国也。‘后入天地’,失则也。”比喻君主昏庸,贤才郁郁不得志。

  “鸡唱乱,剑光起”,蓦然一声鸡鸣,词人及时奋起,长剑倏忽拔出。天亮了么?词人喃喃自语。

稿七:江城梅花引·雨中接云姜信
江城梅花引·雨中接云姜信  顾春

  故人千里寄书来。快些开,慢些开。不知书中,安否费疑猜。别后炎凉时序改,江南北,动离愁,自徘徊。    徘徊,徘徊,渺予怀。天一涯,水一涯,梦也梦也,梦不见,当日裙钗。谁念碧云,凝伫费肠回?明岁君归重见我,应不是,别离时,旧形骸。

  顾春,大概就是清代的“李清照”了。当时有句话说:“八旗论词,有‘男中成容若,女中太清春(按:顾春道号太清)’之语。”又说:“能赋诗词擅丹青,著红续说第一人(按:顾太清署名“云槎外史”,著作小说《红楼梦影》,成为中国小说史上第一位女小说家); 名满京华凭谁问,旷代才女顾太清。”一代词宗况周颐在《东海渔歌》的序文中谓:“太清词,得力于周清真,旁参白石(按:姜夔号)之清隽。深稳沉着,不琢不率,极合倚声消息。求其此之由,大概明以后词未尝寓目,纯乎宋人法乳,故能不烦洗伐,绝无一毫纤艳涉其笔端。”

  “故人千里寄书来”,只这一寄,便引出了这么一阕清新流丽、情致宛然的绝妙好词。“快些开,慢些开。不知书中,安否费疑猜”,一快一慢,已将词人的内心,形容的细腻传神。一打开信笺,明明就可以知道好友平安与否,但词人却是辗转不定,“安否费疑猜”更是将词人的矛盾,临摹的生动鲜活。

  “别后炎凉时序改,江南北,动离愁,自徘徊”,别后多少时间了呢?江南江北,离愁不尽。词人持着书信,别后情思洋溢在脸上,一望窗外,雨声飒然。这四句词一气下来,虽语言平易,却真切自然。上阕几句,已把词人对好友的思念与牵挂刻画得非常。

  “徘徊,徘徊,渺予怀”,张炎《词源》谓:“最是过片处不要断了曲意,须要承上接下。”换头过片三句,直承上片词意,“徘徊,徘徊”叠用两次,语意飘逸,令人省目。“渺予怀”,典用《楚辞·九歌·湘君》:“帝子降北渚,目渺渺兮愁予。”或兼用《赤壁赋》:“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化用的十分巧妙自然。

  “天一涯,水一涯,梦也梦也,梦不见,当日裙钗”,相去万馀里,各在天一涯,寻遍了近来所有的梦,也没有寻到你当日的裙钗。“谁念碧云,凝伫费肠回”,凝伫,出神,发呆。肠轮万转,只道出一个愁字。况周颐评此词道“情文相生,自然合拍”,半分却也无错。“明岁君归重见我,应不是,别离时,旧形骸”,我近来梦不到你的当日裙钗,你明岁归来,却也见不到我的旧日形骸。词人眉头微微蹙起,帘外的残雨,萧萧疏疏,都似浇在词人心上。

  “轮到相思没处辞,眉间露一丝。”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稿八:点绛唇·屏却相思
点绛唇·屏却相思  王国维

  屏却相思,近来知道都无益。不成抛掷,梦里终相觅。    醒后楼台,与梦俱明灭。西窗白,纷纷凉月,一院丁香雪。

  梦,醒。相思,抛掷。真耶幻耶,是明是灭?

  《人间词话》云:“词以境界为最上。”又云:“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或许是词人梦里相思,醒后消魂;又或许是词人虚构一梦,抒发相思缠绕的情怀。但不管“造境”、“写境”,所谓“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王国维《人间词话》)

  《观堂(按:王国维号)长短句序》 谓:“君词往复幽咽,动摇人心,快而能沈,直而能曲,不屑屑於言词之末,而名句间出,往往度越前人。至其言近而指远,意决而辞婉,自永叔以后,殆未有工如君者也。”这阕词写在词人之妻莫夫人新丧之时,为悼亡之作。幽咽惆怅,委婉曲折。

  “屏却相思,近来知道都无益”,词人知道相思无益,便想将相思屏却。但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相思真的能随意屏却?只怕未必。“不成抛掷,梦里终相觅”,相思难弃,终是梦里相觅。骗的了别人,可怎么骗得了自己?疏寥几笔,便将梦里梦外,描写的如此矛盾,更衬托出词人的凄凉胸臆。

  换头“醒后楼台,与梦俱明灭”两句,笔锋又是一折,转写梦醒。梦里楼台高锁,醒时隐约记得,雾失楼台,凭寄残梦。梦中或有一段感伤,醒来更添七分愁楚。

  “西窗白,纷纷凉月,一院丁香雪”,歇拍以景衬情,总是缠绵凄艳。西窗熹微,隐隐透进一丝白光,词人推开窗子,是纷纷凉月,映照一园丁香,如银如雪。

  相思不成抛掷,化作满园丁香。梦幻情真,只有一喟。

稿九:水龙吟·杨花
水龙吟·杨花  王国维

  开时不与人看,如何一霎濛濛坠。日长无绪,回廊小立,迷离情思。细雨池塘,斜阳院落,重门深闭。正参参欲住,轻衫掠处,又特地,因风起。    花事阑珊到汝,更休寻满枝琼坠。算人只合,人间哀乐,者般零碎。一样飘零,宁为尘土,勿随流水。怕盈盈,一片春江,都贮得,离人泪。

  词人《人间词话》谓:“东坡(苏轼的号)杨花词和韵而似原唱,章质夫(章楶的字)词原唱而似和韵。才不可强也如是。”又云:“咏物之词;自以东坡《水龙吟》为最工。”词人虽然自道“余之所长殊不在是”,却也起了争雄之心,挥笔填了这阕长调。

  “开时不与人看,如何一霎濛濛坠”,“一霎”言时间之快,尚未开花,便已飘扬零落。“濛濛”两字,倏忽已见片片杨花,凋零破碎,无人怜取,落寞孤单。出语新奇,起句可谓不凡。

  “日长无绪,回廊小立,迷离情思”,前句写花,后句写人,承接的极为自然。神思迷离,柔肠萦损,词人是被坠落的杨花挑起了无限心事么?纵然是长日耗尽,回廊立遍,也缱绻不了一心相思。紧接着“细雨池塘,斜阳院落,重门深闭”三句,以景衬情。用章词“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意,不是细雨池塘,就是斜阳院落,日日消磨,是怕看见会勾起心事,还是觉得已然腻了?重门深闭,隔断了门外景色,难道就能隔断心中相思?

  “正参参欲住,轻衫掠处,又特地,因风起”,轻衫掠出,杨花乍起。才飘落,又扬起,原本易碎的杨花,又历经一次次碾转,一次次纷乱,也似词人的心,在一次次煎熬,一次次颠沛。

  “花事阑珊到汝,更休寻满枝琼坠”,杨花零落,再也不能重上枝头。“算人只合,人间哀乐,者般零碎”,人间的哀乐悲欢,也如这般飘零多舛。构思巧妙,不落窠臼。

  “一样飘零,宁为尘土,勿随流水”, 许是借用“落红岂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诗意,宁愿落入尘土,也不随着流水黯然逝去。竟将满天落花,写得如此痴情。

  “怕盈盈,一片春江,都贮得,离人泪”,歇拍一句,直承东坡句意,更兼容少游(秦观的字)妙句,紧凑浑融,收放自如。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句句轻叩心头,词人猝然梦醒,是漫天杨花,落满心间。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稿十: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鹧鸪天  秋瑾 

  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金瓯已缺终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     嗟险阻,叹飘零。关山万里作雄行。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

  鉴湖女侠秋瑾的墓在杭州西湖。孙中山曾经与宋庆龄赴秋瑾墓凭吊,孙中山谓:“光复以前,浙人之首先入同盟会者秋女士也。今秋女士不再生,而‘ 秋风秋雨愁煞人 ’之句,则传诵不忘。”宋庆龄女士则在秋瑾纪念馆上题词说:“秋瑾工诗文,有‘秋风秋雨愁煞人’名句,能跨马携枪,曾东渡日本,志在革命,千秋万代传侠名。”

  古人云“诗言志”,秋瑾哪里只有“秋风秋雨愁煞人”这句临终绝唱?如“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膝室空怀忧国恨,谁将巾帼易兜鍪”等,俱是慷慨壮怀、掷地有声的诗词豪句。

  这阕《鹧鸪天》作于1904年,秋瑾赴日不久。清绍兴府将此词稿作为“罪状”公布,足见此词革命性之强。

  “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道是“闲”字,但有感于祖国沉沦,却未必有“闲”情。开篇两句,点明此行日本的缘由,也点出了国内的政治局势。“金瓯已缺终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南史·朱异传》云:“我 国家犹若金瓯,无一伤缺。”可见此处“金瓯”指代国家,其时列强瓜分中国,堂堂礼仪之邦,却是衣冠委地,词人一拍桌案,拂衣而起,目透厉芒,声音陡然一扬:“为国牺牲敢惜身?”如此一句反问,竟让无数男儿汗颜。

  “嗟险阻,叹飘零。关山万里作雄行。”换头一折,疏疏三笔,便将一路多少霜风雨雪,轻轻囊括。是蹉跎,是舛磨,阳光寂灭,风雨鲜活。她是一个革命者,不能也不会为了这些而放慢脚步。有了这样的信念,关山万里,层云几重,一名女子,改换上男儿的装扮,一叶槎枒,飘扬过了大海。

  “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歇拍一韵,便似洞天石扉,訇然中开。只恨苍天,“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只求如今,“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谁道女子无才便是德?我秋瑾就是不信。

  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

  仅此一句,便把此人以身许国的决心和敢作雄飞的魄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

  这句豪言的峥嵘风骨,撑起的正是词人飒爽的英姿。
  作者题外话:囿于学习,只好每周周末前来更新,至感抱歉。 。 想看书来

稿一:紫塞黄沙风大
如梦令· 紫塞黄沙风大 逆水行舸

  紫塞黄沙风大,日白云黑谁怕。我啸剑出匣,旗折营摧鼓哑。天下,天下,胡妇三千新寡。

  小令通常是抒发觅恨寻愁、悲风悼月的闺中之作,鲜有这般大气磅礴、掷地有声的豪句。“紫塞黄沙风大,日白云黑谁怕”笔力雄健,两句短短一十二字,就将塞外景色尽收笔底。紫塞是什么?据孙谦益参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紫塞”即长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