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同人电子书 > 人策(章选) >

第21章

人策(章选)-第21章

小说: 人策(章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住高级房、开名贵车,则就不是妻子了,而是无法供奉的王母娘娘!

  家和万事兴

  家庭内部的尖锐矛盾、激烈斗争,等于在家庭内部爆发了战争,这是一种家庭自杀行为,家庭成员成为敌对的战士,彼此摧残身体、摧残精神。这样的家庭基本生活都无法保障,还谈什么事业?只能是走向衰败、绝望。家庭的进步、发展,以家庭内部的团结和睦、亲爱和善为基础,这是成就事业的最强有力的根据地;这也是家庭成员获得幸福的必须条件,幸福需要亲情,幸福需要爱。

  劣质婚姻是座精神监狱

  娶一个恶毒劣质的女人是致命的!嫁一个恶毒劣质的男人也是致命的!漫骂殴打、猜忌仇恨,成为家庭平常气氛,催人衰老、催人死亡,这是一座精神监狱!其它地方使人不愉快,还可以躲着、少去或者不去,家庭怎么躲呢?躲着家就是没有家,没有家的生活也是不堪忍受的!妻子是泼妇,丈夫对家就会有恐惧感,形成习惯,就会不愿回家。当对妻子厌烦到极点时,就会不愿看到妻子的脸,那是一张不看也烦,看了更烦的脸;不愿听到妻子的声音,那是一种不听也烦,听了更烦的声音;不愿知道妻子任何消息,那是一种不知道也烦,知道了更烦的消息。不愿与妻子说一句话,沉默无情,没有愤怒,只有麻木。妻子贤惠,丈夫对家庭就有归属感,会留恋于家庭,在外无事就会急于回家。丈夫厌家是因为家中缺乏柔情与温暖,丈夫恋家是因为家中充满柔情与温暖。

  委屈一时容易,委屈一生困难

  委屈着心维持的婚姻,需要终生委屈着心、捆绑着性格维持,这样的婚姻意义何在? 以委屈着心为条件,所保持的婚姻是痛苦婚姻。应当伸展意志、释放自由,对方能够容纳,就守持婚姻;对方不能容纳,就放弃婚姻,失去伸展、失去自由的人生是不幸的。

  痛苦婚姻不可死守

  痛苦婚姻需要用痛苦维持,痛苦一时容易忍受,痛苦一生怎么忍受?守于痛苦婚姻,不如没有婚姻,没有婚姻效果为零,痛苦婚姻效果为负。人们应当主动追求幸福,不应当主动追求不幸;应当守持于幸福的婚姻,不应当守持于不幸的婚姻。

  家庭内部斗争对人的心理残害更大

  家庭内部斗争,豆腐掉到灰堆里,吹不得、打不得,只能强忍着,宁杀自己、不杀亲人,这就是家庭内部斗争自杀者多、他杀者少的原因。对外斗争对人的心理残害较小,该打就打、该骂就骂,没有那么多自我限制,宁杀他人、不杀自己,这就是对外斗争自杀者少、他杀者多的原因。

  婚姻都是由强势一方所打破

  如果一方想背叛婚姻,另一方是看不住的,看得住人、看不住心。离婚的夫妻,主动离婚一方受到地打击较小,被动离婚一方受到地打击较大。主动离婚一方有思想准备,离婚是其期盼的结果,可能不但不痛苦,而且还欢喜得很;被动离婚一方没有思想准备,离婚是其厌恶的结果,内心必然痛苦。

  金钱婚姻

  如果婚姻以金钱为基础,那么失去金钱,陷入贫穷之后,原来受金钱吸引的一方,如果还有变化的可能性,还有较好的选择,则就会顺应这种选择,而与原来的婚姻决裂。原来受金钱吸引的一方,如果没有变化的可能性,没有较好的选择,则会继续维持原来的婚姻。如果是明智的人,则就会安份于这种环境,与配偶一起寻找好的出路;如果是不明智的人,则就会挑剔找事、无事生非,欺压侮辱于对方,让对方变成受气筒。

  贫贱夫妻万事哀

  只有爱情是不够的,爱情可以不要,但基本生存不能不要。过于富裕的物质生活可以不奢望,但是基本的物质生活还是要有的。贫贱夫妻生存不保,为生存拚尽体力、精力,耗掉所有时间,物质上、精神上、时间上,都不允许过浪漫生活,只能在忧愁烦心中度日。

  浪漫爱情是以富有为条件

  浪漫爱情是多个方面高消费的爱情,既需要富有钱财,又需要富有精神,还需要有富余时间。富有钱财保证物质上允许浪漫,富有精神保证身体上允许浪漫;富余时间允许有时间浪漫。爱情短期浪漫可以,长期浪漫不可以;短期浪漫真浪漫,长期浪漫不浪漫;短期浪漫愉悦,长期浪漫空虚;短期可以飘渺,长期必须真实。

  家是人生安乐老窝

  只要家不安乐,则就没有安乐之处,疲倦休息、子女之乐、夫妻之乐,皆从家出,家是自己的。单位是工作的地方,只会让人紧张,不会让人放松,单位是大家的。有家之人,乃安居乐业之人;无家之人,乃漂泊不定之人。天下最苦之人,乃无家可归之人。

  爱使人幸福,但爱弱化人的志向

  因为有恩爱配偶的缘故,可能使有识的丈夫,丧失冒险精神、创业精神,使本来可以成就大事业的丈夫碌碌无为,夭折在恩爱中。爱使人幸福,但爱弱化人的志向,象消魂散一样,散失着人们的志向,散失着人们的力量,要警惕被溺杀在爱里!

  妻管严者不成器

  有才气、有能力的丈夫,如果被无能的妻子,管起来、束缚住,则这个丈夫必然一事无成。丈夫不能表现为男人,而表现为女人,因为是男人的身体,女人的灵魂。妻子应当鼓励丈夫,让丈夫煅炼成长,人的能力一方面决定于先天素质,另一方面决定于后天学习与煅炼,应当多鼓励、少打击。

  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各个方面都比较好的家庭,才是幸福的家庭,所以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有一个方面出现严重缺陷的家庭,就是不幸的家庭,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缺陷,所以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向幸福家庭的方向努力,争取完美,实现完美;为不幸家庭抗争,争取摆脱不幸,争取走向完美。

  爱是不讲理由的,爱是一种心理偏向

  没有最好的婚姻,只有合适的婚姻,合适的婚姻就是最好的婚姻。他人认为不合适的婚姻,可能是合适的婚姻;他人认为合适的婚姻,可能是不合适的婚姻,婚姻合适与不合适,当事人能够感觉出来。当事人感觉合适,就是合适;当事人感觉不合适,就是不合适。这要由当事人自己认定,自己的事情,自己说了算!

  变换婚姻代价高昂

  还没有结婚的男女,其亲友可以根据各自的看法,提出应该“合”,或者“分”的建议。如果已经结婚了,在一般情况下,其亲友只可以劝“合”,不可以劝“离”。既然已经结婚,则应当尽量维护婚姻,破坏婚姻需要付出代价,年龄越大、婚龄越长,变换婚姻的成本越高。结婚要有厮守一生的准备,要有愉悦幸福的感觉,否则不可以结婚。对待婚姻要严肃认真、宁缺勿乱,社会婚姻制度,偏袒男人、歧视女人,女人对待婚姻更要慎重。

  第四十章、幸福与快乐

  人生幸福的两大支柱

  人生幸福有两大支柱:其一是物质支柱,其二是精神支柱。幸福是一种心理感觉,需要物质和精神相对于心理阀限的富有。物质富有由拥有的金钱多少体现,精神富有由拥有的知识多少,人生阅历、经验、教训的多少体现。

  幸福是一种感觉

  永远幸福不存在,如果人们原本感到幸福的东西一直存在,则这种幸福感觉会越来越小,越来越空虚无聊。人生就是经历,是一种心理上、身体上的感受,幸福的感觉需要不断激发。幸福的感觉是从事物的积极方面看问题,不幸福的感觉是从事物的消极方面看问题。幸福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看待人和事物的观点,以及这些观点作用于头脑所产生的效果。任何事物都同时包含着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的认定因人而异。快乐还来自于自我满足感,来自于对生命意义的感觉,来自于良好的人际关系,来自于愉快的工作氛围,以及来自于社会活动。快乐大部分来自于人际关系,少部分来在自于内心世界。欣赏自己、欣赏他人、欣赏世界的人,拥有愉悦快乐的心情。

  失去工作,就会失去愉悦,失去幸福

  工作是人生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如果工作快乐,那么人生就是乐园;如果工作痛苦,那么人生就是地狱。每一种工作都蕴藏着诉说不尽的乐趣,只是有的人因为对待工作的心态错误、而不能发现。工作无论对于穷人,还是对于富人,都是不可以缺少的活动,工作是幸福愉悦的必须条件之一。失去工作的人必然空虚无聊,失去愉悦、失去幸福。

  痛苦积蓄能量,快乐散失能量

  人类行为以愉悦、痛苦为驱动力,行为方向是导向愉悦、摆脱痛苦。愉悦是主观追求的,痛苦是客观造就的。一般来说,刻苦学习、深刻思考、勤奋工作,对一般人是痛苦的事情,痛苦是积蓄能量的过程,是向着人生的山顶方向移动,在不断地增大着人生势能。不学习、不思考、游手好闲,对一般人来说是快乐的事情,快乐是散失能量的过程,是向着人生的山下方向移动,在不断地散失着人生势能。

  得到,快乐小;失去,痛苦大

  就人类感受来说,“得到”的快乐,远小于“失去”的痛苦,如果“得到”与“失去”一样多,得到是成果扩张,“得到”作为分子,既有成果作为分母,因为分母被扩张,使二者比值较小。失去是成果缩小,“失去”作为分子,既有成果作为分母,因为分母被缩小,使二者比值较大。于是失去这些享受时的痛苦,比得到这些享受时的快乐大得多,而且拥有这些享受时没有感到快乐,失掉这些享受时却真的感到痛苦。

  短期快乐真快乐,长期快乐不快乐

  人类心理既有锚定性,又有漂移性,这是人类心理既有稳定性,又有可变性的理论基础。短期快乐真快乐——心理快乐的阀限,被原来较差的条件所锚定,处于比较低的状态,在得到快乐的初始阶段,因为现实快乐高于快乐的阀限,所以感到快乐。长期快乐不快乐——处于既得快乐中的人们,快乐阀限逐渐向上漂移,时间久了,快乐阀限与既得快乐的水平一致,人们就不再感到快乐。舒适享受一旦成为习惯,便使人完全感觉不到乐趣,而变成了人的真正需要。不适应阶段快乐,适应后不再快乐。

  短期痛苦真痛苦,长期痛苦不痛苦

  短期痛苦真痛苦——心理痛苦的阀限,被原来较好的条件所锚定,处于比较低的状态,在得到痛苦的初始阶段,因为现实痛苦高于痛苦阀限,所以感到痛苦。长期痛苦不痛苦——处于既成痛苦中的人们,痛苦阀限逐渐向上漂移,时间久了,痛苦阀限与既成痛苦的水平一致,人们就不再感到痛苦。不适应阶段痛苦,适应后不再痛苦。痛苦一旦成为习惯,便使人完全感觉不到痛苦,而变成了人的真正生活方式。不适应阶段痛苦,适应后就不再痛苦。

  快乐阀限与痛苦阀限的关系

  人们处于贫困恶劣环境中,快乐阀限较低,较小的快乐就可以超过快乐阀限,较小的快乐就会感到快乐;痛苦阀限较高,较小的痛苦不能超过痛苦阀限,较小的痛苦不再感到痛苦。人们处于富有优越环境中,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