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武侠电子书 > 截教小小山神 >

第15章

截教小小山神-第15章

小说: 截教小小山神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便不知如何治疗,故而常有死亡。这个问题也困扰烈山许久,只是以前有太多地族中事物需要处理,并没有花太多地精力在这方面,这一问题也没有得到有效地解决。而如今人族得大多重要事情已然解决,自己也应该想个办法来解决这一问题。

    族人们的疾苦,烈山瞧在眼里,疼在心头。怎样为族人治病?烈山苦思冥想了三天三夜,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原来烈山因为找寻五谷之事,对植物相对比较了解,知道有些植物是可以治病的,可是还有更多的植物却是有毒,而且有毒和无毒是看不出来的。于是烈山便立誓走遍天下,尝遍百草、使人们知道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哪些吃了有害,而哪些吃了有益,哪些又可以医治什么病痛等等。烈山决定将这些记录下来,以供人们参考。

    烈山于是召集群臣,告诉众人自己准备尝百草之事,群臣听罢,纷纷大惊,匍匐在地大哭苦劝道:“不可啊,共主您对人族的贡献之大,人族就是倾尽九天之水也无法偿还,您的安危关乎人族命运,怎么还能让您冒着生命危险去尝百草呢。”

    烈山听罢,哈哈一笑道:“我的安危又怎么能比得上亿万族人的安危呢。现在我的族人们正面临着病痛的威胁,我作为人族共主又怎么能不去解决呢?”

    众人苦劝,烈山还是一一回绝。

    第二天,烈山带了一批臣民,在陈都无数臣民的痛哭之下离开了陈都,向大山走去。他们一直行走,腿走肿了,脚起茧了,还是不停地走,整整走了七七四十九天,来到一个地方。只见高山一峰接一峰,峡谷一条连一条,山上长满奇花异草,大老远就闻到了香气。烈山他们正往前走,突然从峡谷窜出来一群狼虫虎豹,把他们团团围住。烈山马上让臣民们奋力杀搏,向野兽们杀去。打走一批,又拥上来一批,一直打了七天七夜,才把野兽都赶跑了。

    这时,臣民们说这里太险恶,劝烈山回去。烈山摇摇头说:“不能回!黎民百姓病了没医的,我又怎么能回去呢!”他说着领头进入了峡谷,来到一座茫茫大山脚下。

    这山半截插在云彩里,四面是刀切崖,崖上挂着瀑布,长着青苔,溜光水滑,看来没有登天的梯子是上不走的。臣民们又劝他算了吧,还是趁早回去。

    烈山摇摇头:“不能回!黎民百姓病了没医的,还在苦苦煎熬,我们怎么能回去呢!”他站在一个小石山上,对着高山,上望望,下看看,左瞅瞅,右瞄瞄,打主意,想办法。后来,人们就把他站的这座小山峰叫“望农亭”。

    然后,他看见几只金丝猴,顺着高悬的古藤和横倒在崖腰的朽木,爬过来。烈山灵机一动,有了。他当下把臣民们喊来,叫他们砍木杆,割藤条,靠着山崖搭成架子,一天搭上一层,从春天搭到夏天,从秋天搭到冬天,不管刮风下雨,还是飞雪结冰,从来不停工。整整搭了一年,搭了三百六十层,才搭到山顶。传说,后来人们盖楼房用的脚手架,就是学习烈山的办法。

    烈山带着臣民,攀登木架,上了山顶了。只见山上真是花草的世界,红的、绿的、白的、黄的,各sè各样,密密丛丛。烈山喜欢极了,他叫臣民们防着狼虫虎豹,他亲自采摘花草,放到嘴里尝。为了在这里尝试草药、找医药,烈山就叫臣民在山上栽了几排冷杉,当做城墙防野兽,在墙内盖茅屋居住。后来,人们就把烈山住的地方叫“木城”。

    白天,他领着臣民到山上尝百草,晚上,他叫臣民生起篝火,他就着火光把它详细记载下来:哪些草是苦的,哪些热,哪些凉,哪些能充饥,哪些能医病,都写得清清楚楚。

    随后又经过数十年的辩尝,烈山终于几乎将所有的草木都尝遍了,并且将这些都一一记录了下来,此时距离烈山离开陈都已经七七四十九年了,于是烈山返回陈都进行整理和编辑以及传播工作。

    烈山自从回到陈都之后,就开始整理自己这些年来尝百草的认知,开始修编洪荒第一部医学著作。
028女娃化精卫轩辕降生
    烈山有一女为那女娃。

    这天,女娃找不到玩伴,而见到自己的父亲烈山又很忙,于是也不想给父亲找麻烦,决定自己去海边玩耍一下。于是女娃也没告诉父亲,就自己朝海边而去。

    女娃来到海边见到那一望无际的大海;那雪白的浪花一浪推一浪争先恐后地涌上岸滩;一阵海风呼呼吹过;使浪花用力拍击着岸边的岩石;发出哗哗的声音。

    清爽的海风,碧蓝的大海令女娃一时之间心中无限向往,便跳入海中不断游玩。

    就在女娃戏耍之时,突然海上狂风大起,海水卷起千层海浪,本来平静的大海好像变的暴怒起来,女娃被这景象吓得一时之间失了分寸。只见那卷起的千层海浪。

    此刻那东海三太子在那海底四处耍闹,才让这平静的大海海浪汹涌,那女娃一时不查沉入那大海。

    那女娲冤死海中,其所化之精卫鸟却是立志要把大海填平。她用嘴衔来石头与树枝投向大海,并发出“精卫”、“精卫”的叫声,像是在激励自己。她年年月月,永不停歇。

    精卫化鸟之时,洪荒众圣早已知晓,却是因为烈山证位地皇之路有此一劫,不好出手。

    烈山整日间忙于公务,突然有族兵来报说道:“女娃公主在东海海边玩耍,不料海上突然狂风大做,公主落入水里。现在下落不明,生死不知!”

    烈山一听大呼一声“女儿啊”便昏厥过去,三天三夜后烈山醒来后心中悲痛万分,感到这么多年一直亏欠女儿,没有做到一个做父亲的职责,随后就随着群臣来到了海边,看到正在衔木填海的精卫鸟,运用伏羲八卦一算,知道是自己女儿所化,垂泪叹道:“女娃,吾的孩子,只怪为父最近忙于公事,没有时间陪你玩耍。现下就算有心,却也迟了。”

    烈山大声呼唤女娃大名,而精卫鸟好似不认识任何人一般,只顾忙碌着衔石填海。

    烈山见了,心中更是悲愤,于是仰天悲歌:

    “精卫鸣兮,天地动容。

    山木翠兮,人为鱼虫。

    娇女不能言兮,父至悲痛。

    海何以不平兮,波涛汹涌。

    愿子孙后代兮,勿入海中。

    愿吾民族兮,永以大陆为荣!”

    烈山因伤心幼女之死,回到陈都后,容颜也日渐憔悴不过却还没有忘了自己的身份,忍着心中剧痛完成自己的手头工作,众臣民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却又无法可想。

    神农感觉自己有些力不从心,决定学那天皇伏羲寻找自己的继承人。

    洪荒大地西北方姬水之畔有一人族的大部落名为有熊部落,这个部落的人骁勇善战,其部落族长名叫少典,英明神武,部落在他的带领下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已经具有很强的实力,可以说是人族几个极大的部落之一,少典有两位夫人,其中一位叫附宝。

    有一天晚上,附宝见一道电光环绕着北斗枢星。随即,那颗枢星就掉落了下来,附宝由此感应而孕。少典深深感到奇怪,不过却有伏羲和神农的例子在前,少典也知道自己的儿子有可能是圣贤降世,因此也不以妖怪看之。

    附宝怀胎二十四个月后,腹中孩儿还没有降世,少典和附宝看在眼里,急在心头,感到深深的担忧。二月初二这天,少典正在处理族中事物,忽然听族人跑来报告说夫人附宝将要生了,少典大喜,放下手中事物,急急匆匆的赶了过去。

    可惜事不顺人,少典赶到后,等了很久,自己儿子还是迟迟没有降生,家中更是满室红光,有些肃杀之气。少典也不知道是不是急躁,满屋子乱走,心中更是想到:“莫非是妖孽借我的儿子得躯壳重生。”

    少典正在胡思乱想之中,这时一声婴儿的啼哭打断了他的想法,毕竟是自己的儿子,况且就是不吉,也许还有解决之法。

    少典见到自己的孩子,就给他取名公孙轩辕。

    轩辕出生后哭泣不止,却说少典等人正为轩辕哭闹烦心不已,正在这时,外面有人来报,玉清圣人门下广成子仙师到访。元始天尊虽然为道教三清,但他的名头在人间并不是太响亮。少典听说广成子仙师来了,虽然不知对方的来意,但也顾不上轩辕,急忙出去迎接,免得得罪了仙师。

    少典等人来到门外,只见一个身穿青色道袍,悬空而立的道人。那道人虽然明明就在眼前,但又好像融于天地之间,感觉玄之又玄。看那相貌,倒也正气凛然。

    少典带着众人齐齐拜倒,问道:“在下有熊部落族长少典,请问大仙来此所为何事?”广成子大袖一挥,众人就被一股柔和的力道托起。说来奇怪,那轩辕本来一直哭泣不休,自从见了广成子,便停下哭声,一双眼睛滴溜溜的望着广成子,咯咯笑个不停。

    广成子见状微微一笑,然后虚空伸手一招,那轩辕就从附宝怀中飞出,来到广成子的手上。其实广成子一得到元始天尊的嘱咐后,立马就来到了有熊部落。

    看到众人对他十分恭敬的样子,广成子心中十分的高兴,只听他说道:“此子与我有缘,贫道想收他为徒,带其上山修炼,不知族长意向如何?”

    少典听广成子要收自己的儿子为徒,心中也十分激动。人族在这个时期,很少有人能得到修炼的方法。于是他急忙说道:“小儿能得仙师的指点,是他的福份,一切有仙师做主就好,在下没有任何异意。”

    广成子听到此言立即是笑容满面,得到人皇之师的职位,就意味能获得大功德。可惜他并不知道,人皇之师虽然能分得人皇的部分功德,但他所分的功德是按照自己对人族的贡献与对人皇的教育大小来分配的。广成子虽然得到了人皇之师之职,但他想要得大功德就必须教育好轩辕,为人族做出贡献。

    广成子说道:“既然族长同意,那贫道有将轩辕带回山上好生教导,日后有所成时再派他回来帮助族长管理部落。”

    轩辕之母附宝听到广成子要带走轩辕,心中十分不舍,于是问道:“不知轩辕要随道长修行多少年,方可有所成就?”

    广成子说道:“以轩辕的资质,十八年即可。”

    轩辕之母附宝虽然不舍得轩辕,但也怕自己耽误了轩辕的前程,就再没有说些什么。广成子见众人没有异意,便带轩辕回汝镇崆峒山石室中修行。

    “广成子收徒轩辕后,天天教导,而小轩辕果非凡人,显得异常的神灵。没过多久,便能说话,和照料自己了,并且显得异常聪慧。

    一日,轩辕向广成子请教“至道之要”,广成子先是不予回答。

    过了三个月,轩辕再来问“治身之道”,广成子告诉他说:“至道之情,杳杳冥冥。无视无听,抱神心以静。形将自正,心净心清。无劳尔形,无摇尔精,乃可长生。慎内闭外,多知为败。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故千二百年,而形未尝衰。得吾道者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