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不惜胡乱 >

第129章

不惜胡乱-第129章

小说: 不惜胡乱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适看着姜锵意味深长地一笑,她可真对他直言不讳。两人已走到门口,但白适止住脚步,深思熟虑地道:“我听说过殷兄的教育设想,我们白家子弟可以不考虑科举,我想替他们安排接受殷兄的教育。不如,在教育方面,我们合作?”
  姜锵眼睛大亮,“教育合作的规模会很大,而且会是一辈子的事业。我已经将曲直曲先生拖下水,只是他生性闲云野鹤,只管帮我制定教材。而许多开创性的事务性工作,我一直找不到一个办事能力极强,又心胸开阔能突破禁锢的人。若是白兄考虑成熟,我们可以找时间继续谈。我最想做好的事便是教育,我试图把由几个人居高临下地推动的社会发展,变成通过教育促进许多人群策群力地、内生性地发展,直至形成发展的良性循环。那样我就可以放心了。”
  白适道:“我为世家过去那一年对你做的诋毁感到羞愧。我们今早找时间商谈教育。”
  白适回送姜锵的礼物足有一车,装在白家的马车上。虽不是价值连城的,但都是极有心思。当然有极品火腿四只。姜锵没推辞,全部笑纳。
作者有话要说:  

  ☆、第 86 章

  白适回去宴席的这一路走得很慢,一路心思重重地思考着皇后单独抛给他的话语。他此刻最想做的事是找来帐房先生,查一下每年的收入支出明细,如果人力成本等出现变化,会如何影响每年的纯收益。
  正想着,一个精装男子匆匆擦身而过,但随即垂手站住请安,“见过白公子。”
  白适看那男子一眼,“找谢兄?跟我来。”
  白适这才加快脚步,很快回到宴席,与乐至道:“你的直觉果然最灵,今天皇后指点我们的这些,对我们世家而言几乎是关乎生死。”
  乐至道:“我们该怎么做?白兄,你千万给我一个指引。我已向皇上递交申请,要求去皇后书房,但皇上似乎不允。”
  白适看着乐至一笑,道:“你自身条件太好,皇上怎么肯放你成天围着皇后转。”
  乐至脸上一僵,正要说话,谢安拎着一只袋子归坐,大声对大家道:“我手里的是盂仙国第一船运到胥城海港的稻子。”他说着,倒出些许在盘子上。盂仙国的稻谷长得特别细长,即使没有南诏国自己的稻米做比较,平常人也很容易一眼辨别。
  朱青依然是最活跃的,他走过去双指一搓,便将几粒稻子脱了粒,再往鼻子里闻了闻,更加确认。“没错,盂仙国新谷。谢兄开始与盂仙国做稻米生意?怎么打通的关节?他们不是一向禁止稻米出境吗?”
  谢安道:“是皇后在胥城签下的稻米生意。年后我听说盂仙国太子入境,却没来京城,而是直奔胥城,就派人去盯着。果然,第一船稻谷运来了。后面可能还有奇相国等的稻米运来。”
  “怎么会?稻谷一向是各国禁运物。”
  谢安道:“如果七斤稻换一斤精铁,船和船运都由盂仙国承担呢?兵器司一只新炉子下月要投产了,据说一次可出六千斤精铁,一次只要不到一个时辰。盂仙、奇相都是缺铁的国家,所以兵器司的精铁,给多少,他们要多少。再说,兵器司的精铁质量不知好过正始国几倍。现在盂仙、奇相等国都是抢着运稻谷来胥城,以便早日换回钢铁。”
  谢安说这些话的时候,两只眼睛一直看着朱青。朱青果然不负所望,手中脱粒的稻米失手落在地上。
  “盂仙一年四季都可种稻,若如此,若如此……”
  谢安道:“你家那百万良田再也牵制不了朝廷。不仅如此……”谢安说到这儿打住,意味深长地看着朱青。
  众人都同情地看向朱青,都知道谢安后面的话。盂仙、奇相两国的稻米如果大量流入南诏,势必压低南诏国稻米的价格。朱家靠种稻立足,号称南诏国的粮仓,十世公侯可不是容易得的,可这下还不大亏?若是朝廷试图搞倒朱家,在稻米价格上做些手脚,不用两年,朱家更将面临风雨飘渺。
  一时,朱青大红的衣服也遮掩不了他脸上的苍白。他沉思一会儿,蹲身到乐至身边,轻声问乐至:“乐兄,宫中投毒案子,查到哪一步了?”
  乐至道:“他们不让我接近核心。但我怀疑皇上的情报网不会摸不到你家。你看晋王府的爪牙被一夜清理干净,那些可都是前两年废太子的心血,也能被摸得清清楚楚。”
  白适听得明白,但只是稍微看朱青一眼,不语。猜也猜得到一向狂傲的朱家会做出什么反应。
  朱青的嘴唇张合了一下,心里没说出来的话是,以前才不怕自己做的事被皇帝知道,他家的粮食掐着皇帝的脖子呢。可是现在皇帝有了新的粮食渠道,已不用看他家脸色。
  乐至感喟:“其实,你家最应该感谢皇后。她提议试种双季稻,若成功,你家获益最大。”乐至只差直指朱家投毒投到凤仪宫,乃是白眼狼行为了。
  但朱青很快平静下来,“不担心,朝廷打阳水山匪,可还指着我家送粮草呢。”
  乐至噎住了。
  谢安在远处眯眼看着朱青的一举一动,他听不到朱青在说什么,可还是补刀:“七斤稻换一斤精铁,胥城海运司甚至一个铜板的运费都不用出,这换来的稻子折算下来,价格得多低。海运司一转手,即使只是平价卖给平民,国库也是发了大财。看不出,殷兄做生意谈价的手段如此狠辣。”
  白适道:“我倒是最赞叹殷兄做生意的大手笔。只有游历几十个国家,又能深入体察人文的人,才想得出如此各取所需、对己极大有利的交换。还不知往后有多少后招等着呢,有这种见识的人,你永远赶不上她的思路。可怕。”
  谢安懒洋洋地,似是戏谑地道:“要不,我明天开始收起懒骨头,准时上朝点卯吧。那对夫妻,一个手段阴狠毒辣,一个布局大气雄浑,两人正好配对。我惹不起,我称臣。”
  谁都没拿谢安的话当玩笑。可在场的也没人有勇气像谢安一样说出来,这相当于当众认输。一时,场面很是尴尬。
  白适心里想到,他也将很快再与皇后接触,一起筹备新教育事宜。与其到时候被在座众人心中猜疑他的态度,不如也与谢安一样,当场承认自己倒向皇后一边,从此不与朝廷作对。只是,作为世家出身的人,他是个心高气傲的主儿,实在无法与谢安一样惫懒地认输。
  思前想后,白适开口道:“我说说我对皇后的看法。你们都知道,我从小酷爱游历,我有功夫在身,也有白家的财力以及白家遍布三国的店铺做后盾,我游历了许多人想都想不到的地方。但今天皇后让我吃惊,她整整比我小十多年吧,她却游历了比我多得多的地方,而且不是浮光掠影地走过,而是还有深入细致地观察与思考。我刚才细细想了一下,如果说我因见识有限,不懂得皇后在兵器司与胥城海运司的作为,可遍地游历这件事,我以为即使我活到七十岁,也未必能走遍皇后走过的地方,取得与她一样的见识。所以我很疑惑,皇后身后得是怎样的财力与势力,才能令她小小年纪有如此多的游历。直到刚才我送皇后出门,她在说别的事的时候,提起五个字,‘看不见的手’。难道在我们认识之外,还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运作?皇后年纪轻轻便游历几十国,是否可以看作看不见的手对其家族年轻人的培养,让其从小视察天下?而皇后并非我们过去攻击的所谓来历不明,而是不愿告诉我们来历?否则,我已无法解释。”
  乐至道:“秦翰林也有类似说法。我接触下来,也觉得她不是寻常人,两天跟随她办案,我时时刻刻处于震惊当中。难道真是天人?可一想到她也怕中毒,又觉得不像是神仙。倒是白兄说的‘看不见的手’,一个超然的隐世世家,更解释得通。这个世家可能不仅是学识渊博,聪慧绝顶,可能还能窥知些许天道,适当时候出来推波助澜一番,维护天道循环。”
  其中一位脱口而出,“半仙似的人物吗?”
  谢安点头,“若不是,谁能这么小年纪不仅见识那么深厚,还连吃喝玩乐都色色精通呢。前阵子中央书院一直在推出阳水专题,其中见解大多是皇后随皇上微服私访所做的记录。当时看了门客摘抄回来的精华就在想,她怎么看得这么透,摸出现象背后的本质呢。今天看皇后与白兄一起纵论各地风俗背后的由来,规矩的成因,而我几乎无法插嘴,才明白,此人,应该是窥知了天道。只是,她掩饰了自己,将天道说成大趋势。她掩饰,可我们不能,我们既然今天已经聆听,不能再假装听不懂,做逆天道而行的人。乐兄,我万分感谢你邀请皇后来此聚会,让我不致懵懂到底。”
  “谢兄透彻。”白适终于放下心来。
  只有朱青与荀公子有些茫然。
  白适征得乐至同意,将姜锵送的望远镜与放大镜都拿出来,给大家一起赏玩。望远镜,这不是传说中的千里眼吗?而更神奇的是显微镜,显然解释了“佛说一滴水,三万六千虫”这种看似玄而又玄的禅语,那么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也能够很好地理解了。果然是个窥及天道的人拿出来的东西。
  他们为了看月亮,宴席一直延续到了晚上。虽然不是满月,但他们看到月亮几乎近在咫尺,如此清晰,又如此不可思议。当然是怎么都找不到月中的桂花树与广寒宫。
  朱青的烦躁则是越来越外露,不停说着“我该怎么应对呢”,他心里已经对着天道发怵了。逆天道?他有这个胆吗?
  姜锵若是有顺风耳,听到这番议论,得整个人凌乱了。“看不见的手”,在姜锵的认识里,是经济规律。想不到会被误认为隐世家族。可见,神,便是如此以讹传讹地制造出来的。
  宫新成当晚便从姜锵嘴里获知聚会聊天的内容。第二天上朝,见到谢王世子谢安赫然在列,还是吃惊了一下。再一看,朱青也在,乐至也在,好几个顶级世家的年轻人都来了。当然白适是个白丁,没在。
  宫新成退朝后便走到皇后书房,将这事亲口告诉姜锵。姜锵倒是搞不明白了,昨天走的时候大家并不是那么服帖啊。究竟因为什么,这些人都乖乖上朝了呢。夫妻俩都觉得应该再观察几天。
  两人都想不到,这帮世家子弟居然坚持风雨无阻地上朝十来天,都不带缺席的,而且竟然还参与朝政,比忠臣的表现还好。
  这些人的行为,无疑是朝野的风向标。宫新成登基两年,从一个世家大多反对,靠军队起家的皇帝,变成顶级世家一边倒地全都支持皇帝,权力之一呼百应,几乎是南诏国建国以来的唯一。宫新成觉得得来太容易,有些晕。
  而三月三聚会上的十五个世家子弟自然是不肯将原因吐露出来,有句话叫闷声大发财,也是怕人非议骨头不够硬,都是做了不说。因此宫新成百般寻问,都无结果。
  姜锵更是疑惑,她的魅力如此巨大了吗?太逆天了。
作者有话要说:  

  ☆、第 87 章

  四月,天还不是很热,可兵器司的新车间里却是热得炼丹炉一样,那是因为炼钢新炉子今天开工,宫新成亲自率百官前来观摩庆贺。
  姜锵作为兵器司实际大BOSS,当然得在场。其实炉子早在几天前已经通过试运行,炉膛也一直保温着,免得炉内积渣。这炉子虽然是她在那个时空里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