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清穿 清心悦目 >

第25章

清穿 清心悦目-第25章

小说: 清穿 清心悦目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静子不停的拿杯盖子刮着茶沫子,却一口也不喝。“不知,皇上他们可赶得回来过中秋?!”
  “哈哈哈……,难为你们几个还惦记着朕呀!”康熙一身石青色的常服,戴着顶瓜皮小帽走了进来,后面只跟着李德全。
  我们六个慌手忙脚的跪下给他行礼,“都起来吧!朕今日特地不带从人,就是想到你们这来松散松散。你们也都不必拘礼,该怎么着还怎么着啊!别让朕坏了你们的好兴致。”二个月没见到康熙,他已然黑瘦了不少,虽然还是精神采奕奕的神情,可眉宇间的疲惫却尽显无遗。
  “皇阿玛,您快坐这来!”敦恪牵着康熙,将他拉到软榻上坐下。
  “皇上,您喝杯茶吧,这是今年新贡的碧螺春。”
  “皇阿玛,您靠着这个垫子,这样腰会舒服些!”温恪亲自帮康熙放好靠枕。
  “皇阿玛,这是洛儿刚做的几种不一样的月饼,您快尝尝!”温宪托着盘子,在康熙身前蹲下。
  康熙笑眯眯的看着我们大家围着他,忙前忙后,感慨道:“民间都说‘女儿乖,女儿好,女儿是爹娘的小棉袄。’看来此话真是不假!朕这趟算是没白来,来之前的满身疲累,现在已经全恢复过来了!呵呵呵……。”
  看着歪在软榻上的康熙,我眼圈一红,这哪里是高高在上的九五至尊,分明就是一位渴望享受天伦之乐的慈父。皇位,代表了至高无上的权力。坐在那上面的人,在享受着权力的同时,也背负起了一生无尽的责任。他必须有一颗无比坚强的心,以忍受常人所不能忍受的孤独和寂寞。
  “洛丫头,这是你发明的?”康熙举着半个蛋黄月饼问我。
  “回皇上,洛儿见宫中的月饼,每年总是那么老三样,就想试着弄点新鲜的花样。”
  “嗯!这个新花样还真不赖。你把这些个新花样的月饼,多做些个,后日晚的家宴时呈上来,给太后和各宫的娘娘们也试试啊!”康熙向我下达着最高指示。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一轮圆月正冉冉升起,那银色的月光映着几丝儿羽毛般的轻云,美妙极了。此时酒筵已散,康熙陪着太后,领着众人在御花园里赏月。
  “皇上,今年的月饼真特别!不知是哪位御厨做的?”宜妃走到太后席上,给太后和康熙各斟了杯酒。
  “呵呵呵,爱妃呀,你可猜错了。这月饼并非宫中御厨所做!”康熙卖起关子。
  “皇儿,难不成,这月饼是你从宫外找人来做的?”太后也好奇起来。
  “回皇额娘,今日的月饼全是洛丫头做的。”
  “是吗!这哀家到要好好尝尝了!”太后拈起一小块切好的月饼,放进嘴里品尝着。
  “确实好吃,甜而不腻,咸鲜可口。看得出花了不少心思。该赏!”
  “皇额娘,这几个丫头的本事还多着呢!不如咱们乐完,再一起行赏吧。”
  “好,就依皇上的。她们还有什么本事,快让她们一一呈上来吧。呵呵呵!”太后默契的配合着康熙。
  “静丫头,如此良辰美景,不如你先来给大家凑上一曲吧!”
  静子领命坐在她的紫檀古筝前,边弹边唱起了邓丽君的《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静子一曲凑罢,起身向康熙和太后行礼。康熙鼓掌赞道:“静丫头,这个曲子唱得好!对时对景,皇额娘以为如何?”
  太后微笑着看了看静子,偏头对康熙道:“这歌唱的什么我不知道,只是这曲却是弹得极好的!听着曲,不由的就让人心旷神怡起来。”
  康熙见太后喜欢,更加高兴,“宁丫头,该你了!你给我们大家表演个什么呢?”
  小芳想了想,笑嘻嘻地走上前。“皇上,宁芳才疏学浅,表演不了难度太高的。就给您和太后说个笑话,逗个乐吧。”
  “好,就说笑话!哀家最爱听笑话了。只是,若说得不好笑了,哀家可要罚你哟。”太后这会比康熙还要来劲。
  小芳上前对他二人行了一礼,便开始讲:“从前,有一位秀才上京赶考,途中有一条水沟挡住去路。行至沟旁,他的仆人把肩上的行李背稳,一跃而过。可是这位秀才没有过沟的本领,呆立沟旁,十分焦急。仆人看见,就大声喊道:“公子,把胆子放大点,跳!”于是,这位秀才就两腿并齐,用力一跳。但他没有跳过沟,却“扑通”一声,掉到水里,成了个“落汤鸡”。仆人埋怨他说:“哎呀,相公!你怎么把两腿并在一起跳呢?”秀才答道:“跳者,乃双脚并用也。”
  “噗哧”一声,康熙一口热茶喷出,把一旁侍候的李德全喷成了个‘落汤鸡’。“哈哈哈……”指着小芳大笑起来。“你这个丫头,亏你想得出!哈哈哈……,‘跳者,乃双脚并用也’!”
  下面阿哥席上,十五、十六和十七三个早已是笑做一团,拉着麽麽们,直喊着要揉揉肠子。其它人顾及身份,也是各自掩口偷乐。
  大家笑得正开心,太后不乐意了。“宁丫头,这个笑话虽好,可不够雅俗共赏。哀家命你呀,再说一个。”
  小芳眼珠一转,又开始绘声绘色的说:从前,有一对父子,都是吝啬鬼,他们出门去旅行。 路上,他们来到渡口。父子俩舍不得出钱请人摆渡,提起衣裤就下水渡河。父亲一脚踩滑了,跌在水中,眼看就要淹死。
  儿子一见着了慌,忙喊道:“喂,那边摆渡的,快来救我父亲!我出30文!”船夫们摇摇头。
  “出40文,怎么样?” 可船夫还是不肯。
  已经被水呛得半死的父亲,挣扎着把嘴伸出水面,说: “畜牲!要是出到50文以上,我就沉下去自尽!”
  这回不光太后,就连在座的各位娘娘,也是全不顾形象的大笑起来。
  康熙止住笑声,招手示意我们三个上前。“三个丫头,你们进宫也有两年多了。按例,明年公主出嫁之后,你们便该出宫回家去。可朕着实舍不得你们几个,不如就这样吧!李德全,宣旨!”
  “喳!”
  “奉天承运,皇帝召曰,今将佟佳氏女洛瑶,董鄂氏女静柔,完颜氏女宁芳指配为皇八子胤禩,皇九子胤禟,皇十四子胤祯之嫡福晋。择吉日完婚,钦此!”
  我们三个还傻呼呼地站着发愣,胤禩、胤禟和胤祯已经走上前来,拉了我们一起跪地谢恩。
  我跪在地上,感觉到胤禩牵着我的手,正在轻轻颤抖,想转头给他一个鼓励的眼神。就听康熙的声音在头顶响起。“三个丫头,你们虽说是给朕做了儿媳,可在朕心里,仍当你们是女儿一样。因此,你们也不用回家待嫁,仍留在重华宫里陪着温恪她们,至于你们的嫁妆,也由朕来给你们准备。朕这回既是嫁女儿,也是娶儿媳,算是双喜临门吧!!哈哈哈……”
  “恭喜皇上,贺喜皇上。双喜临门!”惠妃和荣妃带头起身恭贺康熙。一时间,周围的道喜之声此起彼伏。
  等到大家重新归座后,我拉起静子和小芳对康熙跪下,“皇上,臣女们有个请求,望您恩准!”
  “哦!你们有何请求,说来听听!”
  “启禀皇上,臣女们请您,将为我们准备的嫁妆折现,交由户部发往黄河灾区,赈济灾民。”
  “咝”只听康熙倒抽了口凉气,整个御花园里一下安静了下来。“你们三人,这是为何?”
  “回皇上,我和静柔、宁芳,有您和太后,以及各位娘娘们的衷心祝福做嫁妆,已经足够了!这些身外之物,不如拿去帮助那些,比我们更需要的人。虽然,这些对于朝庭所需而言,不过是杯水车薪,但却是我们三人身为皇家儿女,为灾区百姓尽的一点绵薄心意!”静子和小芳等我说完,一起叩首道:“请皇上成全!”
  康熙挥手让胤禩、胤禟和胤祯,扶我们起来。感动又爱怜的看着我们,“好孩子,朕果然没有看错你们!朕今日就准你们所奏。希望今后满朝文武,以你们为榜样,时刻心系百姓!”
  “皇儿,这三个丫头不只才貌出众,更难能可贵的是心地善良,又如此的识大体!哀家要亲自为她们筹办婚礼,让她们风风光光的从慈宁宫嫁出去。”
  “皇额娘,您愿意替她们操持,那可真是天大的面子呀!”
  “呵呵呵……,哀家的慈宁宫,也好久没有热闹过了。不知皇儿可选好日子了?”
  “皇额娘,儿子昨日问过钦天监,这连续两个月,共有三个好日子适宜嫁娶,要是过了这两个月,就得等到年后了。”
  “嗯,这时间是紧了点,不过也还来得及。只不知让胤禩、胤禟和胤祯谁先娶好呢?”
  “皇阿奶,孙儿先!”胤禟和胤祯,不约而同的争着回答。
  “哈哈哈……,看把你们给急的!皇儿,你怎么说?”太后大有等着看好戏的意味。
  “这个嘛!”康熙看看胤禩,又看看胤禟和胤祯,颇感为难。他们兄弟三人,均是一脸急切的望着康熙。
  康熙眼下最宠爱的妃子密嫔,从妃嫔席上走上前,凑趣地对康熙道:“皇上,臣妾到是有个法子,只不知,可行不可行?”
  “爱妃,有何良策,快说给朕听听!”
  “臣妾想,为了以示公平,不如让三位阿哥抽签来决定,谁可以先抱得美人归。皇上,您看可好?”
  康熙拍了拍密嫔的手乐道:“爱妃这个法子,甚合朕意。就这么办吧!李德全,去准备签筒来。”
  最后抽签的结果,是胤禟最先,胤祯第二,胤禩最后。胤禟见自己拔得头筹,喜笑颜开,对着康熙和太后一个劲的叩头,胤祯虽对结果不甚满意,却也无法,胤禩见此时已然尘埃落定,并不象两个弟弟那般激动,只是安静的站在一旁,深情的凝视着我。
  回重华宫的路上,胤禩牵着我,慢慢地走着。我看他今晚从头到尾,都是一付淡定从容的样子,忍不住问:“胤禩,你好象一点也不紧张!万一要是刚才皇上乱点鸳鸯谱,你准备怎么办?”
  “不会的,皇阿玛明白额娘的心意。”
  “啊!原来是良妃娘娘求过皇上了?!”
  “不,额娘并没求过皇阿玛。”他停下来,拉起我的手腕,轻轻转动着,良妃送给我的那只镯子。“瑶儿,你可知,这只镯子叫什么吗?”
  我摇了摇头。眼前,沐浴在月亮银色光辉下的胤禩,显得格外飘逸出尘,实在让人不舍得将视线移开。
  “这只镯子叫‘赤焰’,是二十多年前,波斯进贡我大清的贡品。整个大清,再也找不出第二只来,它是皇阿玛送给额娘的定情之物。你一直戴着,皇阿玛看到了,自然明白额娘的心意!所以,我放心得很。”
  唉!我的这个婆婆实在是太高段了,根本不用开口,就让康熙知道了自己的心意。看来,我以后还得向她多多学习才行!

  花嫁

  五天前,我们三个搬进了慈宁宫,紧急接受福晋速成培训。这五天我们不仅重新学习了,站、坐、行、言等等各种礼仪。每天还得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