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如花的日子 >

第19章

如花的日子-第19章

小说: 如花的日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不耐烦被送去做“新娘培训”,但一方面想到自己以后要是离开了叶家,难免也要自个独自当家,如果自个都不明白这世上的一些个讲究忌讳的也会很麻烦;另一方面当然也是掩不住对那个地方的好奇,因为上辈子只在电视和小说里听过日本有个这样的学校,但她还真是没见识过。

“小姐,芸小姐在前堂等小姐了。让奴婢来问问看小姐好了没有。”一个十四、五岁的生面丫环站在内屋的门外朝里问道。

“知道了。去告诉芸小姐,小姐马上就过去。”这是瑞娘道。

身着一袭青葱绣白荷的夹绸衫的如花再一次站在一人高的铜镜前照了照,看着眼前铜镜里印着自己小小身躯虽是有些偏色,但整体还算是轮廓清楚的,便满意的对一边看着她的瑞娘道:“有面大镜子就是好。”

“那是,这样一人高的铜镜在咱们大魏也很少的人家才有的。这还是前阵子少爷特地吩咐去办的呢。”红杏接口道,不过她的手也没有闲着,正在按如花的吩咐给两个精绣荷包内加上一些干果、蜜饯,让她能带去“雅兰院”。

听到红杏自得的夸口,让如花不由得笑了,这小丫头要是见到了玻璃制的大穿衣镜还不得惊得下巴都掉下去。想到后世的镜子,如花也不由得想到近来的怀疑。她很是怀疑这个世有过别的穿越者,而且极有可能是那位“英明伟大”的开国太祖。因为太多的地方类似以前的地球上的中国古代。例如:虽然文字是小篆,却是从左到右横着看。这里的朝堂吏治也是基本按三省六部制,还有那些开国以来那位陛下设定的节日习俗像是:中秋月饼、除夕交子、端午粽……别的好说,总不能说这个世界还有屈原吧怎么能有个吃粽子的节气?

摸着眼前解手清凉的大铜镜,如花却突发了个奇想:如果这是真的,那她几乎可以肯定那位陛下不是理科出生的。不然怎么老记得些官场权谋之类的,而没有将各穿越达人的拿手敛财好戏给整出来——制造肥皂、火药、玻璃之类的工业产品出来?搞得她现在也没有个巨大的玻璃镜子。

“小姐,小姐你在想什么啊?”红杏想将装了零嘴的小荷包递给如花,让她好生收着,结果就看到她又站在镜子前发呆。

想到这不是如花从会元观里回来后第一次这样发呆,就想错了,以为她的“病”还不好利索。便对瑞娘道:“瑞娘,小姐这是怎么了?不会是又范病了吧。那是上回在‘会元观’的神师没给治全痊咯?”

“别瞎说,你这孩子平日里看着也是个伶俐的,怎么说话也不带个把门。”瑞娘吃惊的看了年看周围,小心的教训不知深浅的红杏:“你是新来的,有些个事儿根本不知道。“这‘神师’是你能在这儿教胡乱说话的啊?别害了自个是小,连累了小姐事大。”

听到瑞娘教训红杏的话,如花也很是赞同。红杏是个直心肠,在这个家仆人命不值钱的年代,最是要小心祸从口出。自从绿荷死后,她感到自己的一些观念变了。变得更加贴近这个世界。就像眼前的红杏,如果她再这样“心直口快”,如果真要是惹出了什么,她不确定自己能够保住她。她虽是很同情这些被身为奴的仆从,却也渐渐变得习惯衣、食、住、行都有她们伺侯着。对这些生死命运并不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人,她也绝不会去宣扬人人平等的这个思想。她们这样的人如果真变成那种心比天高的话的人,下场多半只有命若纸薄的。瑞娘能将她们多多敲打,让她们安份守纪放平缓的心境想来对她们是有好处的。想到这里,她在心里对自己冷笑道,叶如花,你还真是个虚伪的自私鬼呢。

“我没事,快走吧。别让芸姐姐等急了。”如花还是打断了瑞娘对红杏的训斥,朝着镜子做了个鬼脸,便又没心没肺的蹦跶着出了门,去找前厅找叶芸芸去了。

﹌﹌﹌﹌﹌﹌﹌﹌﹌﹌﹌﹌﹌﹌﹌﹌﹌﹌﹌﹌﹌﹌﹌﹌﹌﹌﹌﹌﹌﹌﹌﹌

今天状状态奇差无比,免强就更了这么一点。想来还真是对不起读都,对不起人民,对不起……

明天可能会将这章改一下,先请各位将就一下吧。明天上500收藏,会有加更,不过可能会放到后天更。

  第三十五节 女院(下)

 走到前厅,美人儿娘亲和李氏正坐在一边交谈着什么。叶芸芸正无聊的坐在她娘怀里,一看如花进了门,就连忙跳下来朝她跑了过去。

“花儿妹妹,你来了。”身穿浅粉绸衣的叶芸芸就像只小粉蝶似的跑到如花跟前,拉着她的小手一脸兴奋道:“我们今天要去学堂哦。”

如花对她笑了笑,就一手任她牵着,走到美人儿娘亲和李氏面前行了一个礼。

“花儿来了。”李氏微笑着对着花儿说了一句,然后又转而对美人儿娘亲道:“那我们芸芸就麻烦您了。”

“芸芸,你和婶婶去学堂的时候要乖啊。在学堂里也要乖乖的啊。你是姐姐,已经是大姑娘了,在那地要好好照顾妹妹啊。”李氏又有点不舍的拉着女儿道。

“嗯。”叶芸芸一脸坚决的对着她娘一个劲的点头。

“好了,不是下午就回了。”美人儿娘亲道:“芸芸,花儿,我们走了。”

来到府外,美人儿娘亲和墨竹带着两个小家伙上了马车,大概用了半个时辰车就停在了城南的一个大院子前。

她们几个人在跟车的粗使仆妇的掺扶下下了马车,如花就看到她那美丽的娘亲正一脸怀念的抬头看着大门上的门扁。那是一个用整块乌木制的大扁,上面就刻着“雅兰院”三个大字,却是连应有的提款都没有写,也不知道是什么提的字。

不愧是有名的女院,连站门的都是女子。就在美人儿娘亲看着那木扁发呆,如花姐妹俩看着她发呆的时候,一个本站在门口的三十来岁的妇人走了上来。

“这位太太,是送这两位小姐来上学的吗?”这个妇人面带恭敬的行了一礼,然后便对美人儿娘亲道。

“是的。”美人儿娘亲总算是回过神来了。

“妾身夫家姓扈,人家都唤妾身扈娘子。妾身是这‘雅兰院’的三管事。这俩位小姐是新来的吧,不知道太太可带推介书来了。”这扈家娘子又小心的问道。

“墨竹。”美人儿娘亲只是微笑着唤了一声。如花看着美人儿娘亲的样子愣住了,她从来不知道美人儿娘亲还有这一面,虽然一直都知道美人儿娘亲出身高贵。在家中即使对仆人也只是一副风淡风清的样子,就更不要说对叶希曜和他们几个孩子的万般温柔了。而现在虽然在微笑,但这种微笑一点也不显得可亲,反而显得非常的有气势。那是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

墨竹也显得有点不一样,虽然还是一副稳重的样子,但也是目无表情。递上一封信,就退到了美人儿娘亲的身后。

那扈家娘家看了一眼信,便恭声道:“原来是叶家的二少夫人。难怪两们叶小姐长得这么俊呢。少夫人请。”说罢便带着一行人向院里走去。

“学院有规矩,你们都留下,墨竹陪我们进去就可以了。”美人儿娘亲吩咐道,接着一手拉着如花,一手牵着叶芸芸在墨竹的陪同下跟着前面的扈家娘子走了进去。

这回算是除了去会元观治病外如花第一次出门。即使如花今世身为正宗的“宅女”也以“宅女”为荣,但也对这个世界除了两处叶宅以外的地方感到好奇。

这“雅兰院”倒底是这京城之中最高贵的女院,占地就很大,是个四进的院子。这前院是各贵女上学的地方,平日里大家学习琴、棋、书、画都是按年龄分班的学的。现在分为四个班,分别是如花姐妹要上的五到七岁的“芷兰堂”,还有八岁到九岁的“蕙兰堂”,十到十二岁的“寒兰堂”,以及十三岁到十五岁的“墨兰堂”。

那些“大家闺秀”必会的琴、棋、书、画只是“雅兰院”的基础课,“芷兰堂”这种课会安排的比较多,慢慢升到“墨兰堂”后便会一级一级的减少,代而加入的是越来越多的实用课:像是如何管理大家族;如何管理内院的帐目;如何与不同级别的官居员太太交往;日常官员往来送礼;甚至还有如何管理丈夫的侍妾……总之就是培养官太太的各种生存技能。

“少夫人也是我们‘雅兰院’以前的女学生吧。”扈家娘子套近乎的道:“听说少夫人未嫁前是定国公府的小姐,那就一定是我们院里的学生。不是我自夸,在这京城里边除了皇家的公主、郡主上的是‘宗学’,二品以上的大员家和几个最显赫的世家小姐,甚至还有不少宗室千金上的可都是咱们这‘雅兰院’,咱们‘雅兰院’可是太祖开国时亲定的四大女院,我们这可是出了不少皇后、王妃、国公夫人啊……”

就在这扈家娘子的自夸中,她们一行人终于穿过了回廊,来到一处院落前停了下来。“这里就是两们叶小姐上的‘芷兰堂’了。现下的时辰各位小姐应该都在‘九兰堂’用早膳,所以里面暂时应该没有人。以后两位叶小姐都可以到‘九兰堂’用膳。‘雅兰院’里提供早膳和午膳,这里的膳食都是请宫里的御医安排的食单,对各位小姐的身子可是大有好处的。”这话娄子终于说了到了正题。

“嗯,墨竹。”美人儿娘亲点了一下头。

墨竹又递给扈家娘字一个银锭子,对她道:“这是少夫人赏你的,我们家小姐以后就麻烦扈娘子你照看了。要是你照看得好,以后少不了你的好处。可别让她们在这受什么委屈,不然可有得你好受的。”

“谢谢少夫人赏,妾身一定会尽力看好两位叶小姐的。”扈娘子掂了掂手中的银子起码有十两,于是笑得像麻花一样的谄媚道。

美人儿娘亲没有理她,只是弯下身子温柔的对着女儿和侄女道:“花儿和芸芸乖乖的在这儿好好的上学,下午让瑞娘、叶茗来接你们。要是受了什么委屈别怕,回家再告诉我。芸芸你下学就和花儿一起回晚枫苑,婶婶请你吃好吃的哦。”

看着两个小女孩比赛似的点头,美人儿娘亲满意的笑了。她的笑容就如同这堂前开得正盛的芍药,明媚动人,那扈家娘子和如花姐妹俩都有点看呆了。

“好了,我先回去了。”美人儿娘亲摸了莫叶芸芸和如花的头说,接着便和墨竹转身离去,留下她们两姐妹在扈家娘子身边看着她远去的身影。

  第三十六节 北雁

京城雅兰院芷兰堂

扈家娘子见美人儿娘亲主仆二人走远了,便回过头来笑着对叶家两姐妹道:“两位叶小姐,先回屋里,我给你们找个地方先坐下来吧。”

倒底年岁还小,又是第一回留在没有长辈的陌生地方,叶芸芸有点儿怕生。于是转头看向堂妹,见如花满脸的不在乎又觉得不好意思,自己是姐姐呢,就努力镇定下来用力的点了点头道:“好。”

说完便拉起如花的手,跟着走进了芷兰堂。

“扈管事,什么风让您过来了。”一个十五、六岁的绿衣少女笑着走了过来,接着又看到了如花姐俩就好奇道:“哟,这是谁家的小姐呢,小模样挺可爱的。这是咱芷兰堂新来的学生吧,能劳动扈管事你亲自己送过来又是哪家的小贵人?”

“就你丫头多事。这是芜州叶家的两们小姐,从今儿起就是芷兰堂的新学生了,你看着给她俩安排个好点的位置。”扈家娘子得意的道。

就在她俩说话的时候,如花正在打量这间颇为宽大的厅堂。不愧是京城第一女院,光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