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同人电子书 > 烟花那么凉 >

第10章

烟花那么凉-第10章

小说: 烟花那么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妨碍喜欢看这出戏,唱腔真是好听,特别到了武家坡这里,指着西凉高声骂时,两个人一来一往,唱得绝对过瘾。
  我迷恋那句“我和你少年的夫妻要过几年……”想想吧,“少年夫妻”四个字,可真美得惊心动魄,我总想找个人唱这一段,可我知道,这个人,不好找。
  看戏可以,如果让现在的女人再去当王宝钏,除非她傻疯了。
  赫尔曼·黑塞说:在我向往能找到快乐、成就、荣誉和完美的地方,我却只看到了要求、规则、困难和责任。
  《红鬃烈马》印证了这句话。
  花为媒:花好月圆
  “花好月圆”真是一个俗词,带着尘世的欢喜。《花为媒》就有这样的效果,听戏名就非常喜悦了。
  记得小时候,外婆总领我去参加婚礼,对联的横批无一例外是花好月圆,洒金的红纸,金色的字,透着喜庆与热闹。新娘子一身红衣,新郎官穿了中山服,那陪嫁的被子是老被面,可真好看,上面的字,也是烫金的花好月圆。我真喜欢上面的蓝孔雀和缠枝莲,那么*的美,热闹俗气中透出尘世里的好。
  我最早看的戏应该是《花为媒》。之前我也跟着外婆在乡下看过戏,以河北梆子居多,而且是折子戏。
  第一部整出的戏就是《花为媒》。
  还太小,十岁左右,电视尚少,但我家有。是父亲亲自攒成的。我父亲是江湖科学家,这一点用我每个月支付“当当”几百块的书费为证明。他那些书我看不懂,从爱因斯《相对论》到霍金《果壳中的宇宙》,他自少年到老年一直陶醉在科学中,所以在我年少时我们家有一台黑白电视机,那里放过一出戏,满院子的人看这出戏,这出戏,就是新凤霞的《花为媒》。
  当然我尚不知它是评剧,那时我对戏剧一无所知。只觉得好听,有种世俗的简单,不雕琢,珠圆玉润,有小家碧玉之风。我的邻居有个孩子在戏班里唱报花名,她才十三四岁,唱起来居然亦有风韵——春季里花开万物生,花红叶绿草青青,桃花艳,李花浓,杏花茂盛,扑人面的杨柳飞满城啊……
  那真是经典,但新凤霞唱得最好。伶人之中,我喜欢新凤霞,天生的贤惠长相,一看就敦厚,是那种天生灵性的女子。虽然开始没有文化,后来居然成了大家,无论是绘画现从齐白石还是写书,均是上成。喜欢上吴祖光之后直接就说:我喜欢上你了,怎么办?那时她只是一个戏子,没有多少文化,而吴祖光是有名才子,这样的结合当然遭到非议,但最后终究花好月圆,如同新凤霞的《花为媒》,历经波折终成眷属。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戏曲篇(9)
《花为媒》中的张五可是个可爱的小姐。至少自恋到对菱花夸自己漂亮,冒名顶替的贾俊英对她一见钟情,两个俊男靓女夹着一个阮妈,其实是才子佳人的喜剧。阮妈说:“去,去,你蹲到假山石后去。”他不肯去,抱怨“相亲哪有蹲着的道理?”阮妈说:“相亲都蹲着。”
  实实是笑死人。可怜飘逸的贾俊英为表弟王俊卿委屈了这半日,但临走得五可姑娘玫瑰一朵倒也值得——人在花下死,做鬼亦*。我喜欢戏剧的这种可爱,才子佳人戏里,大多男女全是一见钟情,因为日常生活中几乎没有见面的机会,《花为媒》还以花为媒,到《游园惊梦》就直接暗度陈仓了,更直接,更*。
  李月娥虽然在张五可心中是这样的:只见她的头发怎么那么黑?梳妆怎么那么秀?两鬓蓬松光溜溜,何用桂花油?高绾凤纂不前又不后,有个名儿叫仙人髻。银丝线穿珠凤在鬓边戴,明晃晃走起路来颤悠悠,颤颤悠悠恰似金鸡乱点头。芙蓉面,眉如远山秀,杏核眼灵性儿透,她的鼻梁骨儿高,相衬着樱桃小口,牙似玉,唇如朱,不薄也不厚,耳戴着八宝点翠叫的什么赤金钩。上身穿的本是红绣衫,拓金边又把云子扣,周围是万字不到头,还有个狮子解带滚绣球。内套小衬衫,她的袖口有点瘦;她整了整妆,抬了一抬手,稍微一用劲,透了一透袖;露出来十指尖如笋,她这腕似白莲藕……这一段的描*见功夫,体现了五可的惺惺相惜,原以为她其丑无比,比自己差好多,怎么也是这样的倾城佳人呢。
  这一大段唱比报花名更讨俏,非常紧凑,一环套一环,新派的特点半丝没有浪费——那么清新,又那么利索。
  但她到底在我心中不如张五可,张五可的自恋透着少女的可爱:头上的青丝发乌光闪耀,插一枝红玫瑰,紧压着鬓梢,面似芙蓉眉如新月耳如元宝,鼻如悬胆齿如编贝我这口似樱桃。水灵灵一双杏眼似笑非笑,翠耳环戴两边临风就摆摇。上身穿苏州绣靠身小袄,紧裹着这一掐杨柳细腰。八幅裙腰间系珠围翠绕,轻移步慢转身裙带飘飘。对菱花仔细照我样样都好,真好像九天仙女下云霄……她都以为自己是仙女下凡啦,呵呵,真有一种俗艳的张狂,但也可爱,世俗的好透出了它的本真。
  李月娥终于为爱情不计后果,趁父亲外出联合母亲把自己先送上门,张五可到了之后以为晚了一步,“刷”就掀起盖头往里冲,完全不顾自己是大家闺秀,后花园私定终身后就有足够的勇气抢回心爱的人。
  这出戏和《凤还巢》有类似的地方,最后都皆大欢喜。虽然当时错中错,到最后物归原主,但《花为媒》是两对才子佳人,《凤还巢》处理得更妙,一对丑男女充当了陪衬,故事就更好看更戏剧。
  可我仍然喜欢《花为媒》。
  喜欢新派那温婉而动人的唱腔,评剧起缘于河北,较之梆子,更显百姓家的似水流年,更贴心,更动人。
  《花为媒》用评剧演绎最恰当,张爱玲早年形容评剧是蹦蹦戏,说有一种亲近的可爱,她喜欢去戏园子看评剧,大概觉得现实的贞亲。
  当时演王俊卿和贾俊英的男子倒也还英俊,相对于王俊卿,贾俊英别有一番*,相对于李月娥,张五可显得活泼俏丽,阮妈这个角色也是必须的,当年赵丽蓉还瘦,可是傻愣愣的劲儿已经有了,现在看来,仍然是经典。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戏曲篇(10)
记得去年有了一个立体收音机,巧的是,随便扭了一个台就是戏剧,第一天晚上就听到了《花为媒》。我给一个喜欢评剧的朋友发短信说我正听他喜欢的《花为媒》呢,他不谦虚地说他会唱全本的《花为媒》。后来果然听他唱过。也果然好。
  喜欢《花为媒》的人,心态平和,在生活中亦是愿意这样花好月圆吧,从前我一直觉得花好月圆俗,但现在我才知,花好月圆,那才是人生的美妙梦想——原来岁月静好居然是俗气的。
  我但愿沉溺在这俗气中。不能自拔。
  就像我相信艺术绝对不是还原生活,而是演了一场最好看的戏。花好月圆的事情哪有那么多?大多时候我们活得鸡零狗碎,到处充满了千疮百孔。所以,我真愿意看这出喜庆的《花为媒》,真愿意在戏中花好月圆——在我稍显凋零的年纪,在这薄薄的有些雾的深冬里。
  锁麟囊:人生繁华如梦渺
  《锁麟囊》程派集大成者。是程派巅峰之作——也的确是,好戏是试金石,历经时间更会熠熠闪光,恰如蚌里珍珠,时间越长,越会闪出动人光泽。
  最初爱上程派就是因为《锁麟囊》,当初我并不知道它叫《锁麟囊》,我只看到一个面容清秀的女子坐在椅子上唱一霎时,一霎时
  '二黄慢板'
  一霎时把七情俱已昧尽,参透了酸辛处泪湿衣襟
  '二黄快三眼'
  我只道铁富贵一生注定,又谁知人生数顷刻分明
  想当年我也曾撒娇使性,到今朝哪怕我不信前尘
  这也是老天爷一番教训,他叫我收余恨,免娇嗔,且自新,改性情,休恋逝水,苦海回身,早误兰音。
  这几句唱词震撼了我!那么禅意绵绵,那么寒光里有人生的悟意,忽然让我想起《本愿经卷》中写的那句话: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身如琉璃,内外明澈,净无瑕秽。刹那间我被一种尘烟击中,一个大家闺秀,在出阁当天遇暴雨,在春秋亭避雨巧遇另一出嫁女子赵守贞,守贞家贫,未有半片布陪嫁,不免悲伤啼哭,富家小姐出手相救,根本不曾想多年后还之以琼瑶。
  看到最后我忽感慈悲,看腻了才子佳人的戏,这真是一出上乘的好戏,一不是人生鸿鹄之志,二不是缱绻后花园,只是讲了这样一个简单故事,富的变穷了,穷的有了钱,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当了赵守贞家老妈子的曾经的富家小姐薛湘灵唱了这一段二黄慢板,可以说让人听出耳油,把人生滋味一一收进心里——谁总是那么得意,那么红得不能再红,艳得不能再艳?我不信。所以,有同感者台下多的是。
  感谢那个无聊的午后,我看了这出《锁麟囊》,从此爱上程派不能自拔。
  第二天我就满大街买《锁麟囊》的,我打听到了唱薛湘灵的女子叫张火丁,自此后我在为程派追随者,从一无所知到地道程迷,从小心翼翼地学唱到终于有板有眼跟着胡弦唱戏。
  全是因为《锁麟囊》。
  据说程先生在请翁偶虹写这出戏时颇费心思,翁先生先写了一出老式才子佳人戏,那时正逢黄河泛滥,程生说,不行,太薄了。个人认为,程砚秋先生为人称伶人翘楚,他说,得为这水灾写出戏。
  于是有了这出《锁麟囊》。戏出来并没有着急排戏,而是反复,还吸收了美国歌剧的特点,在'哭头'这一句如同歌剧——啊,老娘亲!大器儿!官人啊……啊!颇具有戏剧特点。
  据说在上海爆演七天,最多时候,一天演三场,程砚秋先生大弟子赵荣琛每天要跑银行存钱,最多的时候,一天存过十几根金条——票房就是最好证明。

戏曲篇(11)
《锁麟囊》有三美。一、剧情之美。《锁麟囊》的剧情之美在于人性之美,两个出嫁女子的角色轮换,一个由贫到富,一个由富到贫,一个没有袖手旁观:怜贫济困是人道,哪有个袖手旁观在壁上瞧,麟儿吧有神送到,积德才生玉树苗,小小囊儿何足道,救他饥渴胜琼瑶。一个收到桃李想报之琼瑶,把恩人的锁麟囊如神一样地供在朱楼上,在得知是恩人时三让椅,一让再让,直到结为金兰——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在整部戏里体现得一览无余。
  二、唱腔之美。四平调、西皮二六、二黄、哭头、西皮原板,二黄快三眼……几乎运用了京剧程派中所有唱腔,整部《锁麟囊》看下来,起承转合,到处有精彩,从四平调的娇羞挑彩礼到春秋亭出手相救的大义,再到落魄时的二黄调,最后是寻到亲人的欢喜,唱腔安排得完美无瑕。体现了程先生的作风,做就做到完美。
  三、扮相之美。主人公当然是薛湘灵,从*娇羞的小姐出场到“新婚后不觉得光阴似箭,驻青春依旧是玉貌朱颜”的太太样子,都有一种难得的风韵,我最喜欢的扮相仍然是张火丁的,在落魄时的扮相分外幽怨,到了换珠衫依旧是当年容样时,我看到了又一个光彩夺目的薛湘灵,和同是程派戏的《春闺梦》比,《锁麟囊》大气,《春闺梦》小众,一个只有不到一小时的戏,精彩片断只有两段,而《锁麟囊》几乎处处精彩。《荒山泪》就太苦情戏了,张慧珠总是穿得又破又旧,反战时还能引起共鸣,如果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