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鼓魔 >

第29章

鼓魔-第29章

小说: 鼓魔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却见这赤发头陀冷笑一声道:“好汉,你这一指未免太狠毒些了吧。”话声中,也不知这头陀用的什么手法,那蒙面大汉的右腕脉门,已被这赤发头陀轻轻捏住!
这蒙面大汉右腕脉门受制,立感半身麻木,力道尽失,而且那头陀指尖上竟透传出一股极强无比的真力,逼着他体内的血液往回倒流。
刹那间。蒙面大汉额上冒出了黄豆般大的汗珠。他很明白,只要半个时辰,他的一身功力就算完全报废了,时间再久一点,便将逆血攻心而亡。
就在此时,却见黑漆漆之中又闪出一条人影,同样是黑布蒙面,同样身法如鬼魅,悄无声息已贴近赤发头陀身前,陡地抬臂伸手,一指戳向这头陀右肩。同样指出如电,又快又狠。
这头陀情知今日已经接连碰上绝流高手,却也并不惊慌,身形不移不避,直待对方的指头快要点到身上,这才右手倏抬,五指微张,快疾无伦地扣拿对方的腕脉。
但见这第二个蒙面汉掌指拳脚兼施,时而是少林的“百步神拳”,时而是武当的“飞云掌”法,但,倏忽之间,却又变成了,丐帮的“擒龙散手”,一会独华山派的“化指穴指”,施忽化指为掌,竟是峨嵋派的“伏虎掌”。间或踢出两腿,却是昆仑派的“连环十八踢”!
这实在太令人惊奇,虽然这些武功招式,并非是各大门派的不传之秘,难得的是,一个人竟能学得如是庞杂的武功招式,在武林中尚是首闻初见,尤其最难得的,是这些武功的杂乱,路道全不同,根本不能连贯施为,而在这蒙面汉手下使来,却是得尽应手得很,竟无勉强或者阻滞之感。
顷之,这蒙面汉倏展“飞鹰”身法,飞扑掠出,探臂一式“鬼爪抓魂”,五指箕张,直朝赤发头陀面门抓去。
显然,他是存心想一招得手制胜,一出手便即施展了威震武林的“飞鹰鬼爪”绝学。
可惜的是,他的对手是身怀罕世奇功的赤发魔头。
这魔头眼见对方鬼爪快如迅电地疾朝面门抓来,根本漠然不理,直到相距数寸即将抓实之际。这才一声冷笑,身形微闪,右手倏出,已然搭上了臂肘,五指扣拿在对方“曲池穴”上。
这第二个蒙面汉“曲池穴”被制,顿感半身酸麻无力,血脉倒流,枉有一身功力,竟然夫法旋展挣扎,心中不禁骇然大惊。这才知道对方实是身怀绝学功力,高不可测。凭“飞鹰鬼爪”的功力身手,竟出手一招立即被制,这实在太出人意外,太令人心神震栗了。就连那站在一旁的那魁伟蒙面人也是骇然一呆。
此时,只听得一声厉啸传来,啸声方落,人影已现,只见一条庞大的身形,奇快绝伦地飞掠驰来。
来人好高好快的身法,身若天马行空,快似追风闪电,显然是个内家功力已臻上乘的武林高手。思忖间,来人身形已经落地。又是一个头罩黑布的蒙面汉子!
但见这第三个蒙面汉在院中站定,向左方微扫,两丈开外的一座坝旁正有一株小树,他存心显露罕世绝学功力,曲指弹出一缕指风,随即探手虚空微抓。
只听“啪”的一声轻响,一要三尺来长的树枝已应声折断,快如箭的直朝赤发头陀手上飞来。
这一手弹指折枝,凌空摄物的一乘绝学功力,只看得在赤发头陀心神猛震,骇然无比。在场的两个蒙面人见援军又到,精神大振,两人同时出手,身形电掠地飞扑赤发头陀。
人未到,掌已发。四掌齐扬,劲风呼呼,力道光涌般地直朝这头陀当胸击去!
那刚到的蒙面人见两个同伴已经出手,也立即腾向飞掠扑出,双掌齐推,直击赤发头陀!赤发头陀发现这三人皆是内功深厚,掌力雄浑,力道足以开山裂碑!他虽然身负旷世奇学神功,功力罕绝盖世,但对三人这六掌的同时击到,可也不敢稍有轻视。
只见他口发一声清啸,身形随着啸声电疾般拔空升起,腾空十丈之后,突然式化“大鹏展翅”,盘空一匝,忽又变式为“神龙闹蛟”,临空下击,双掌齐拍,劲气山涌地朝三人头顶扑下!三个蒙面人见状,全都不心颤胆裂,待要纵身闪避,方圆十余丈左右,都在赤发头陀下击的掌力范围之内,根本无从闪避!
就在这情势紧急,千钧一发之际,突闻一声大吼,三人闻声变式,六掌化掌击为指点,凌空点封赤发头陀的掌风,三人身形飘然落地。
当头那蒙面人刚一落地,立即扬臂挥掌,劈空掌力刚劲无俦地直朝这头陀胸前击去!
这赤发头陀仓促之间,只得急提内功真力,扬臂吐掌硬接“砰”双方掌力接实,一声震响中,那率先攻击的蒙面人立被震得身形一乱,后退了几步。
另一个蒙面人见同伴受挫,一声喝叫,双落掌发,劲风狂飙如涛,刚无伦地也朝赤发头陀击去!这头陀哈哈一声大笑,双掌扬处,劲力排空的迎上!
“砰!”一声轰然巨响大,劲风激射,狂飙飞卷中,这第二个蒙面人马步浮动,身形摇晃,稳立不住地连退了五个大步。
直到此时,这赤发头陀方才得到刹时的空隙,从身上抽出魔鼓魔棒,举臂就要敲响。
说时迟,那时快,只听得为首的蒙面人一声尖啸,三人同时腾身一纵,跳上围墙,闪电般消失于黑暗之中。
赤发头陀呵呵大笑,将魔鼓插回腰中,也不追赶,慢慢寻路返身回去。
那对赤发魔头发起攻击的正是“佛门四杀手”。
这是一次仓促组织起来的袭击,本来不在计划之内,事情坏在那驼子身上。这“驼鸡活阎罗”本来已得到赤发头陀允许,将这莫小娟抢来,说好先关上两三天,待大事干完之后再由他慢慢享受。
却不料这赤发头陀见了小娟的美貌竟然把持不住,让那驼子发现了自己的居心。
这驼子愤愤回去与三个同伴商量了,那为首的给吾和尚当机立断决定马上动手,由驼子去引开赤发头陀,然后其余三人到屋里去抢魔鼓和魔棒。
动手之前这给吾和尚多了个心眼,想到这赤发魔头武功盖世,万一此计不成,还得要隐瞒身份继续寻找机会,所以要众人全都去掉伪装带上面罩。
原来那驼鸡本不是跎子,那给吾和尚也不是什么胖大和尚,一个个除下了身上的衬垫之物,却是四个身腰健美的中年汉子。万一在搏斗中面罩被拉掉,也保管那赤发头陀认不出人来。
可是,他们没有料到这赤发头陀从来是魔鼓不离身的。
看到调虎离山之计没有成功,那给吾和尚才决定四人同上,前去相帮驼鸡,先把赤发魔头击毙再说。
临到出手,才发现这魔头武功高强至此,四个身怀绝世武功的杀手竟然一时难以取胜。待到看清了那魔头将要使用魔鼓,这给吾和尚才吓得魂飞魄散,发出撤离的暗号。
四人纵身施起轻功,抢先回到屋里,再次戴起人皮面具,身上再次装上衬垫之物,回复到从前的模样,以防那赤发魔头回来查看。不料那魔头全没起疑心,回来后竟自去关门睡了。
再说那少年令狐玉从昏迷中醒来,已是次日早上。少年头疼欲裂,一摸那头上伤口还在流血,赶紧从衣襟上撕下一块布,将头上伤口缠上。然后坐在地上,使劲回忆昨夜之事,心中又羞又恨,牙齿咬得咯咯乱响,想到眼下却是寻找师姐要紧,赶忙从地上挣扎了起来,回到客店,到处打听,哪里还有那五个恶汉的踪影?
少年想起第二日便是大比武的时机,此处外来之人,多是来观看比武的,想那几个歹人也多半与这场比武有关,明日。去到那比武之地再慢慢打听,说不定能找到点蛛丝马迹。
想清楚了,才上床沉沉睡去。
次日早上,少年去客店柜台上结算了房钱,向掌柜的打听清楚了上山之路,回到房里,将自己和师姐的包袱合在一起包好,两把长剑一齐插在背上包袱中,出门上马,一抖马缰,黑马昂首长鸣,放开四蹄在官道上飞奔。这一天是比武之日,一路之上尽是些武林人士。令狐玉看到自己前边,飞奔的是三个老人。当先老人,年约八旬,短发长髯,霜白如银,浓眉虎目,一袭麻布大褂子,直达膝间。手中持着一根长约六尺的旱烟袋,烟锅如拳,金光闪闪耀眼生辉。左边老人,蓬头垢面,环眼薄唇,手持紫竹杖,一袭破长衫,两眼精光四射,看来疯疯癫癫。右边老人,近八旬,蓬头似霜,须髯,如银,两眼眯忪,醉态醺醺,一张大嘴,直到了腮边。一袭灰布长衫,直拖到地,背上三个酒葫芦,闪闪发亮,不停摇晃。
这少年随着人群登石越溪,绕树穿林,铁蹄过处,急如骤雨,长鸣之声,响彻谷峰,直上半空。
经过无数惊险,踏过不少怪石,前面已现出两座并列高峰,峰下是一峡谷口。峡谷口外,奇树怪石,高大石柱,耸立如林,野草高约数尺,虬藤爬满怪石。
少年停身仰首一看,两侧高峰插天,有几处突石悬崖,俱是虬藤斜松,有几处壁立如削,寸草不生。再看谷口,宽阔不足五丈,怪石丛生,绿草及膝,只听得阵阵松涛和隐约可闻的隆隆急瀑声,除此,一切是静悄悄的。
少年在山脚下将马匹寄放了,展开轻功,直向山上奔去。
只见这青城山处处悬岩峭壁,绝峰冲霄,碧水萦回,曲径通幽,初升的朝阳将四周山谷一抹金黄。不多时光,少年来至一处由中间一劈两半的山崖之间,忽听壁缝之中有谈话之声,因相隔过远,听不清楚,遂即一抖身形,纵了前去,只听有人道:“刘护法,你可知道这中间一劈两半的山是何山名?”
另一中年男子声音答道:“那还用问?此乃青城山名胜之一‘掷笔槽’。”
“那么裂缝中朱砂色的来由呢?”
“噢!据传此乃张天师当年降妖之时,妖魔藏伏此山,张天师手执朱砂神笔,口中念动真言,猛的一点,只‘霹雳’一声响,立将妖魔诛去,而此山也被劈成两半。”
“如此说来,‘掷笔槽’也即因此而得名的罗?”
“不错!裂缝处的朱砂之色,据说也是被张天师神笔染成的。”
这少年因心事在哽,却也无心继续听下去,开始往上山之路寻去。不多大功夫,来到离上清官不远之处,远远望见有一池沼,大约两、三丈方园,一池秋水在月光照耀下,闪动粼粼银波。
“想必这就是‘麻姑池’。”少年想,“若是师姐尚在这里,这一番风光也不知要引出她多少暇想?”想到此,鼻子一酸。抬头看看日头已渐到中午,比武将要开始,赶紧望山上赶去。
中午时分,已至天门坡附近。
少年仰首一看,山峰上白云悠悠,地面花草艳丽,山风呼呼,松涛阵阵,突岩怪石,虬藤斜松,山势果然险峻。红日当中,金光直射,山色翠黛,恬静异常,看来毫无一丝各派精英会集此山的迹象。
到得青城山顶的天门坡,少年见那阵势,却是好不壮观!这天门坡是好大一块平地,平地边上临时搭起一个台子,台上放着八把椅子,上面已端坐了八个人,都已有了一把年纪,个个面貌威风凛凛,带着一种惯于发号施令者的神气。台下却是人头攒动,少说也有一两千人,都是从各地四面八方赶来看热闹的。少年自然无心观看这盛况,只是心急如焚在人丛中到处乱钻,要找那几个恶人。
钻了半晌,已是满头大汗。只见这人海茫茫,却待他哪里去找?不久,少年已经挤到了裁判台前,却见平台左侧站着几十号身穿青色劲装的汉子,当头一面牙旗,上绣着三个金色大字“崆峒门”:另一侧站着几十个白衣劲装汉子,同样竖着一面黄色牙旗,上绣着“邛崃门”三字。这少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7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