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名著电子书 > 上古神话演义 >

第67章

上古神话演义-第67章

小说: 上古神话演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道:“好极好极!云海来了,云海来了。”

    帝尧再四面一望,不要说大江、敷浅原山不知到何处去,就是远近诸山,都一无所见;只有几个最高之峰浮青凝绿,还矗立于茫茫白气之中,仿佛大海中的点点岛屿。忽而天风一卷,那一片云气奔腾舒展,如波涛之澎湃,直冲无数岛屿而去;忽而又复冲来,真是奇态诡状,瞬息万变。再看那些近前的山冈,则沉埋韬晦,若隐若现,仿佛长鲸、巨鲲、蛟龙、鼋鼍等等,出没于惊涛骇浪之间。歇了好一会,忽然云开一线,日光下射,那个景像更加奇怪,或如瀑练,或如积雪,或如流银之泻地,或如振鹭之翔翥,或如海舶扬帆而出岛口,或如大蜃嘘气而为楼台宫阙。有时天边隐隐,露出一发之青天,仿佛如海外诸番之国人,立在峰顶,仿佛如坐了大船,乘风而坐在天上。真正是奇极了。又歇了好一会,云气才散,日光复来。帝尧道:“所以叫作云海,真个如身在海中一般。”赤将子舆道:“这个是此山独一无二之奇景,所以这山上的地方都以海字取名。在前面的许多山峰叫作前海,在后面的许多山峰叫作后海,在东面的叫东海,在西面的叫西海,中间的叫中海;明明是山,却叫它作海,岂不是奇事吗!”老将羿道:“老夫年纪不算小,游历的地方不算少,从来不曾见过这种奇景。不到此地,几乎错过一生了!”羲叔道:“我等寻常想想,只有仙人能够在云中来往,不想今朝居然置身云外,真个难得了。苍颉氏造字,‘人’在‘山’上曰仙,想来真是有研究的。”

    赤将子舆道:“岂但云在我们下面,就是雷电等亦在我们之下呢。野人从前住这里的时候,有一年夏天,在山上游玩,观望这个云海的景色,忽然看见云气之中有一物窜来窜去,忽东忽西,竟猜不出是什么东西,颇以为怪。后来跑到山下问那居民,知道刚才雷雨大作,才觉到那个在云中窜来窜去的东西就是雷霆呢。照此看来,岂不是雷霆亦在我们的下面吗?最奇怪的,下面听到呼呼之声,甚为猛烈,上面竟一点声音没有,不知何故。或者仍旧是大气的原故,下面浓厚,上面稀薄,因此声音传达不到,不知是不是?”帝尧道:“云生于山,所以山总比云高。凡有高山,想来都是如此,不必一定只有此山有云海。或者此山高大,所以特别著名就是了。”

    大众又观望一会,才回到宿舍,进些饮食,再往轩辕峰而来。路过昨日的棋局,可怪那棋子,又照常布着在那里了。帝尧诧异道:“朕昨日分明记得都移在旁边,正要想摆,并没有摆就动身了。现在此局究竟是何人所摆?这山中并无多人,而且摆的又非常合法,这个真是奇事。”赤将子舆道:“所以叫作仙棋石,是有神灵在这里呵护的。”众人听了,嗟叹不已。

    到了轩辕峰之后,路旁紫芝甚多,而且甚大。走到峰顶,有一间石室,室中有石几、石座各一。赤将子舆道:“这就是黄帝当初在这里受胎息的地方。”帝尧到此俯仰流连了好一会,方才下峰,回到宿舍。





        第四十五章  途遇金道华  兰为王者香

    且说帝尧与群臣等避玩黟山,流连多日。其时正在四五月之间,山下已有炎夏景象,但是山上仍不甚暖,早晚尤寒。山上开的花卉,以木莲花为第一奇品,大的有十几围,高到二丈左右,花分九瓣,形如芙蕖,而颜色纯白,香气之远,可闻数里。它的叶子颇像枇杷,但光而不糙,秋冬不凋,亦是个常绿树,在四五月之交,正是盛开的时候。帝尧非常爱赏它。赤将子舆道:“此花到八九月间结实,如菱而无角,色红且艳。”

    帝尧道:“可惜朕不能久居于此,且待将来八九月间再来吧。”

    一日,帝尧等进到汤池。池长丈余,阔约一文,深不过二尺,水清可以见底,底下都是淡红色的细沙。北面有一个冷泉,由石罅中流到池内,沸热的水有了冷泉调剂,刚刚温凉适中,真是天生的浴室。赤将子舆向帝尧道:“这是有名的汤池,帝何妨试试呢。”帝尧听了,果然解衣入裕但见水面热气蒸腾,初下水的时候,不过微温,以后渐渐加热。脚下踏着的红沙甚为细腻,就拿来擦身,擦到后来汗如雨下。浴完之后,觉得暖气沁入毛髓,许久不散。两只手中更是馨香扑鼻,仿佛兰花气味,不禁连声呼妙。赤将子舆道:“这个沙叫做香沙,此地很多。那边峰上还有一个香沙池,取了池水洗目,盲者可以复明;取了香沙藏在衣袋里,香气可以终年不散,亦是异物。”老将羿和羲叔听了,都要人浴,于是一齐都洗过了。赤将子舆道:“这个还是普通的汤池,人人洗浴,未免污秽了。黄帝炼丹煮石的汤池,在过去一个高峰的顶上,寻常人不能上去。从对面峰上望过去,但见热气上升,如蒸如沸而已。”

    一日,赤将子舆又引帝尧等到一个峰顶上,只见上面有一石床,长八尺有半,阔约四尺余,仿佛是用玉琢成的。床上有碧色的石枕三个,下面又有三座紫石床。赤将子舆指着上面的床,说道:“这是黄帝与浮丘、容成三人休息之所。”又指着下面的床,说道:“这是从臣宴寝之所,野人当日就是其中之一,在此间住了好几年呢。下面还有一个石室,深八十尺,阔有数丈,是其余从臣所住的。”帝尧道:“当初高祖皇考升仙,就在此地吗?”赤将子舆道:“不是,还在过去一个峰上。那边峰上也有一个大石室,当初黄帝功行圆满的时候,有一日从山上得到一个珠函、一个玉壶。珠函之内所藏着的是珠履、霞裳之类,玉壶之内所盛的是琼浆、玉液之类。黄帝既然得到这两种物件,知道,上升之期到了,即携归石室之中,与浮丘、容成二人先饮了玉液、琼浆,再将珠函中的霞衣披起来,宝冠戴起来,珠履着起来。须臾之间,有一条天龙从空飞下,前面有无数仙人拿着彩幢珠盖,为之引导;旁边又有无数仙人各奏乐器,相与欢迎。那时,黄帝和容成公、浮丘公三人就骑在龙上,飘飘然从峰顶上升。那时野人不凑巧,刚在下面作一件事情,听见空中有管弦丝竹之声,急忙抬头一望,看见仙人天龙下来,知道是来迎接黄帝了,急忙赶上山去,不想偏偏没有福分,到得中途被石子一绊,跌了一跤。及至跑到山上,黄帝与群臣数十人早已在龙背上,离地数尺。当时有许多人和野人一样,赶不上,慌忙攀住龙须,但是龙须是不牢的东西,一经众人攀扯,纷纷连人都掉了下来,不得成仙,反几乎跌死。可见成仙必须要有缘分、有福命的,所以野人从此以后,不要做官,亦不想成仙,但求长生而已。”说罢,叹息不已。帝尧道:“朕听说高祖皇考的上升,是在荆山地方,何以又在此地呢?”

    赤将子舆道:“这恐怕是后人传说之误吧。要知道铸鼎虽在荆山,上升确在此地。当时鼎成之后,就移到此地来炼丹,这都是野人所亲见的。如不相信,现在就有凭据。”说着飞跑下去。

    隔了多时,手中拿着许多细草,又细又软,长约丈余,其色黑而微白,向帝尧说道:“这是龙须草。当初野人等攀龙髯跌下之后,这些拔在手中之龙须,都弃在山中,后来尽化为草,滋生日蕃。现在山下居民,竟有采取了去织以为簟的,岂不是的确证据吗?”帝尧听了,悠然若有遐想。老将羿在旁问道:“帝想学习吗?”帝尧道:“朕何尝不作此想。不过当初高祖皇考的求仙,是在治定功成之后;就是皇考的求仙,亦是在治定功成之后。现在朕临驭天下,只有十二年,去‘治定功成’这四字远而又远,何敢作此非分之事!朕的意思,总想访求一个大圣人出来,将这个天下让给了他。到那时,或者可以效法祖父,此刻哪里谈得到此呢。”大众听了,知道帝尧对于天下百姓极负责任,决不肯舍弃政治而求神仙的,所以亦不言语。

    一日,赤将子舆向帝尧道:“今日须往黄帝炼丹处一看,可以见到许多遗物。”大众就跟了他走。走到一处,忽见赤将子舆向一个小石洞中钻了进去,转身出来,携着一个小石臼,向众人道:“请大众尝尝。”众人一看,只见中间满满贮着流质,芳香扑鼻,究不知是什么东西。大家都尝了一口,觉得甘香醇美,仿佛玉液。赤将子舆道:“这个叫花酝,是山中猿类采了百花酝酿而成的,久饮之后可以长生,并可以久视。野人适才看见地上有猿行之迹,里面又有一个小洞,知道必定有物藏在其内了。”羲叔戏说道:“先生此番偷窃猿类所藏之酒,似乎不在理上。”赤将子舆也笑道:“充类至义之尽的说起来,不是自己所有的东西,拿了它来就是偷窃,这话固然不错。但要知道,人生如不用偷窃的手段,竟几乎不能做人。即如足下家里,就不免日日有这种偷盗的行为,而足下所吃所用的,亦不免有贼赃在内。习非成是,久已乎变为自然,足下何独怪野人呢?”羲叔听了不解,忙问道:“某家里何尝有这种偷盗之事?某又何尝吃用过贼赃?请先生不要诬蔑人!”赤将子舆道:“足下吃鸡卵吗?”羲叔道:“吃的。”赤将子舆又道:“足下用蜂蜜吗?”羲叔道:“用的。”赤将子舆道:“那么这个卵、这个蜜,从哪里来?还不是从鸡、从蜂那里去偷盗来的贼赃吗!”众人听了这话,一齐不服,嚷道:“岂有此理!

    这个鸡,这个蜂,都是自己养的。自己养了鸡,取它的卵;养了蜂,取它的蜜,哪能算是偷盗呢?要知道养鸡养蜂,原为取卵取蜜起见。鸡和蜂尚且是自己的,何况乎卵与蜜!“赤将子舆笑道:”那么野人还有一种行为,做给诸位看看,是偷盗不是偷盗。“

    说着,飞身跑到一个岩壁边的树下,两手将树一攀,两脚将树一踏,转瞬之间已到树顶。众人看了,不胜诧异,都说道:“不想这个老头子,有如此之轻捷!”再看他在一个石缝里,两手伸进去,不知弄什么。过了一会,只见他又翻身而下,手中用树叶裹着一种半流质过来,说道:“请帝和诸位嚐嚐。”

    众人嚐过了,都知道是蜂蜜,但觉得其味较寻常之蜜来得浓厚。

    赤将子舆道:“这个叫石蜜,是野蜂所酿的,久服之后能延年益寿。”羲叔道:“先生何以知道这个里面有石蜜?”赤将子舆道:“野人从前在此住过几十年,就是以这些物件做粮食,无处不去搜寻过,所以能一望而知。但是请问足下,这种行为,亦可算是偷盗吗?”羲叔给他这一问,不免踌躇,勉强说:“蜜是蜂酿的,蜂不是你养的,当然亦是窃盗。”赤将子舆道:“那么地下生的仙草,可采吗?山上出的丹砂,可采吗?”羲叔道:“那是无主之物,天所生产,原是供给人用的,不能算偷窃。”赤将子舆道:“那么足下所持的理由,自相矛盾了。

    请问足下,究竟偷盗二字以什么为标准?倘使以是不是自己所有的为标准,那么就使它无主,我亦不应去取,因为总不是我的呀。倘使以有主无主为标准,卵是鸡生的,蜜是蜂酿的,不错呀。但是鸡和蜂又是哪里来的呢?最初之鸡,是从野雉收养而来;最初之蜂,是从野蜂收养而来。野鸡可以收养,野鸡之卵倒反不可以取食;野蜂可以收养,野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