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章墨 >

第58章

章墨-第58章

小说: 章墨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多知晓内情的蜀山修士都是面色阴郁,心有不甘,但是一想到昆仑那几个变态的实力,却又不由得无奈叹息,李白这等绝世人物千年难见一次,只是这一届蜀山不会再有这样的修士了,那蜀山又如何能阻昆仑?

    林云面色难看,整个拳头握得极紧,剑凌霄稚嫩的小脸上也是露出不爽的表情,大多蜀山修士都是这般愠怒又无奈,青叶道人和青云道人显然是早就知道这事,显得十分平静。

    霍天放侧眼瞥向蜀山众修,满脸不屑的一声嗤笑,挑衅之色溢于言表,惹得许多蜀山修士大怒,却又不敢发泄出来。

    “现在,七门大会,正式开始,第一轮比试将于明天午时进行!”青云道人朗声说着,便退了开去。

 ;。。。 ; ;
第七十四章 太白传
    大典结束,六门修士各自散去,在蜀山修士的引导下寻找住处。

    王行寻到林云,见其面色阴郁,联想之前昆仑的做派,很是理解林云此刻心里的感受。

    “没必要这么在意,想必你能在地灵榜上夺取一个优异名次,为蜀山争光。”王行拍了拍林云的肩膀。

    林云回应了一个有些难看的笑容:“地灵榜终究只是地灵榜,和天灵榜比,真就是一个天一个地,地灵榜夺得榜首又如何,连接受天下修士三次挑战的机会都没有。”

    “嘿!王行!”这时一个有些略显稚嫩却又充满霸气的声音传来,王行看去,果然是状若童子的剑凌霄。

    “这么久不见跑哪里去了呀,叫你来找我喝酒也不来!”剑凌霄抱怨道,拉扯着王行的衣服。

    “遇到一些麻烦,此间事了便去寻你喝酒。”王行赔笑道。

    林云像是没看到剑凌霄一般,对着王行说道:“七门大会再临蜀山,昆仑却偏偏在这时又拿出飞仙台作为天灵榜榜首奖励,不就是想要羞辱我蜀山,欺我蜀山无人!若是李白还在世,能让他昆仑这般嚣张?哼,万年大派,仙道正统,不过如此!”

    “哟,你所争不过地灵榜,论修为论神通还比不上我,如何这般忧门忧派。天灵榜上的事不劳你操心了,天塌下来高个子顶着,蜀山颜面就交给我行了。”剑凌霄一脸稚嫩模样,说的话却老气横秋。

    林云负手而立,说道:“你我比试多次,我不敌你只因非生死之战,剑罡之体最多只开至五成,开至七成则可与你打成平手。若是十成,你不是我对手。”

    “十成,你疯了不,想要直接逆血而亡么!”剑凌霄尖叫道。

    王行却是心中一惊,有些担忧地看着林云,凝重地说:“林云,别做傻事。”

    林云一怔,心事被勘破,面色有些不自然地看着王行。

    “仙路漫漫,来日方长,何必争这一时。”王行刻意让自己的语气轻松一些,“梅山还有些事,你们的比赛我就不看了,要好好加油。”

    说着便挥了挥手,临别之前又是对着林云重复了一句:“别做傻事。”

    林云漠然,拳头握的更紧。剑凌霄也罕见地表情凝重不语。

    王行御器而去,遁速极快,很快便远离了鼎阁广场的喧嚣。

    不久,梅山近在眼前。

    王行缓缓降下,步行而上,乘着一路梅花,来到阁楼之处,看了一眼飞灵幼虎的情况。

    伪聚灵阵效果极好,在王行离开的这段时间内也没有出现阵法紊乱或者灵力逸散的情况。

    只是飞灵幼虎的状况却不是很好。

    在聚灵阵内浓郁的灵力蕴养之下,虽然飞灵幼虎虚弱的速度减缓了许多,但却没有丝毫恢复生机的迹象,它先天不足,而且也拖的太久,此刻聚灵阵已是难有治愈效果,只能让它在其中苟延残喘,延缓彻底死亡的时间。

    王行心头有些沉重,这飞灵幼虎是他进入修仙界后获得的第一份机缘,期间曾今尝试过无数次想要使其复苏,但都没有起效。

    如今,这飞灵虎的作用其实对他已经不是那么大了,但王行心中有一股子执拗,认定的事从不轻言放弃,依旧花费了大量心血构思这伪聚灵阵来蕴养飞灵幼虎。只是这次,王行彻底失望了,他知道除非得到传说中的肉石笋这一类的天地灵宝,否则这飞灵虎是没有希望存活了。

    他叹息着看着伪聚灵阵内的飞灵幼虎,又补了几道流字虚符,便向阁楼外走去。

    玄墨子和李平仍然在竹海之内读书,王行脑中感悟达到了一个瓶颈,一时难以突破,想来回到梅山之后也没怎么找玄墨子交流书道,便缓缓踱步至竹海,寻了一处石桌,加入到两人之中读起书来。

    书道中人尤爱读书,哪怕已是滚瓜烂熟倒背如流的文章也能读的津津有味,浮躁的内心很快便能沉淀下来。

    玄墨子似乎感到读书有些累了,便伸了个懒腰,对着王行问:“鼎阁那几个小娃娃前来求字,莫不是又有什么大典?”

    “前辈,是七门大会。”王行放下手中读物,说道。

    “七门大会呀,居然都过去这么久了,又轮到蜀山举办。”玄墨子眼睛微微眯起,似是想起了极为久远的事情,“还记得上一次在蜀山举办七门大会之时,我那个小师弟可是出尽了风头,连昆仑都被他打压了下去。”

    “原来诗仙太白是和前辈同一辈分的啊,那岂不也是我的前辈?”王行吃惊道,没想到自己的偶像还和自己有这般关系。

    玄墨子也似是想起了什么极为有趣的人一般,笑道:“我这小师弟入门可比我晚多了,照理来说应该和我相差数代,只是当年我的师傅,梅祖梅生那年神游天下回归蜀山之时,在那九十九阶青石处见到一个长跪不起的青年,被其执念打动,交谈之间又颇为喜欢他的文采,便收了个徒弟,我这才多了个小师弟。”

    “李白也是从那九十九阶青石登入蜀山道门的?”王行惊奇问道,自己的偶像居然和自己还有这般相似的经历。

    玄墨子却是摇了摇头,笑道:“那九十九阶青石看似简单,实则玄奥无比,是梅生师傅早年亲手砌成,考验的便是心志清澄,我那小师弟执念太重,登不到一半已是寸步难行,那当真是难登如天啊。”

    王行愕然,第二次登那九十九阶青石之时,他便已经有所感触,这青石阶的登行难易于登梯这心境有关,自己再次登行,修为已是非当初能比,却丝毫没有感觉到轻松,反而是李平,蹦蹦跳跳之间居然走在了自己的前头。只是自己这般过往,初登青石之时也是万难,可李白却连一半都登不上,那该是何种执念?

    “李白前辈的执念是什么,居然连九十九阶青石的一半都登不上去。”王行好奇地问道。

    “成仙!”玄墨子说。

    “只是成仙?”王行大为不解,“修仙者大都一心求仙,我当年也是抱着要成仙长生的念头登的那九十九阶青石,虽说艰难无比,但也不至于连一半都登不上去。”

    “所以才说他执念太重,重于他人太多,登至一半压力已是近乎万斤,当年他一介凡人,如何能够登上。”玄墨子说。

    王行心中咋舌,观李白诗词,大多都有求仙长生之意,却不曾想那般执念居然这般沉重。他仿佛看到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窥得仙路一角,却又登上不得,长跪在地,久久不愿离去。

 ;。。。 ; ;
第七十五章 小师叔
    “师父怜惜我这小师弟的性格,只是小师弟的修仙天赋实在太差,甚至还不如你。”玄墨子陷入回忆当中,表情愈发祥和。

    王行静静地听着,李平也趁机放下了手中的书,认真听起来,在唐国,李白可是一大名人,李平很是好奇那个号称诗仙的家伙有着怎样的过往。

    “当年的梅山还不比如今这般萧条,我刚刚获得梅山山主之位,同脉弟子数量虽远远比不得鼎剑两阁,但个个皆是英才,尚书之风浓郁。小师弟初入山门,却也收了其张狂的性子,研读功法,闭门修炼五载,却只是在体内运转了一周天灵气,勘勘突破了肉身拙智境第一层。”

    五年才突破肉身拙智境第一层,这天赋也却是够差的了,想当年王行虽然自身资质极为平庸,却也不过花了三月突破肉身拙智第一层。

    “这五年来,小师弟独居后山,不与同门来往,而师傅则在引了小师弟入山门之后便又逍遥天地而去,久之竟是没人记得有这么一个人。那一日,兴许是独自苦修太过枯燥,又或是仙路之艰难让他感到沮丧绝望,小师弟便离开了自己的居处,自梅山之间闲逛。”

    “正值当日梅山同门于竹海间聚会论道,觥筹交错,好生快意,小师弟先是被吸引而去,听着我等的论道之言,偷偷喝上两口落在桌间地上的清酒。当时正好论至人道行,道艰人行,有如逆水行舟,这天地之理也应如此,道择优劣,是分仙凡。这本是道家常理,却在我们几个老家伙谈论间递进了一层含义,自以为很是了得,却不料听得一句荒谬至极的言论。”玄墨子似是想到了什么尤其好笑的事,脸上的皱纹像菊花一样绽开。

    “当下众同门都是大怒,纷纷呵斥何人这般无礼不解风情,却见得角落里,一个衣衫褴褛的年轻人撑腮躺座,有如卧佛一般,手持酒杯,却是满脸轻蔑,回应众人,那人道行之言论荒谬至极。”

    “梅山众修本是人杰,哪里容得有人这般羞辱,见其修为不过肉身境第一层,却大言不惭,自是恼怒至极,纷纷怒喝。这本就是道藏之言论,物竞天择,早已深入人心,哪里容得有人对其做出荒谬二字的评论。我当年也是如此认为,自是极为恼怒,却也心存以理服人,将道藏之理与之叙说,循循善诱。”

    “却不料这些道藏经典小师弟早已熟记在心,接着我的话便一字不差地背了下去,还满脸邪笑,那副模样着实惹人生厌。他朗声大笑,斥这道藏言论狗屁不通,逆其道而行,说是人择其路,人定胜天!”

    “这番言论在当时当真是惊世骇俗,尤其是对道义不敬,在场一些儒腐之修已是脸色大变,训斥转而怒骂,说他不过肉身拙智第一层修为,也敢妄论人定胜天。”

    “小师弟却是狂笑着起身,随手将那青铜酒樽一扔,大声说着,天何其大,人如蝼蚁,道何其艰,寸步难行,天比之道,道寓之蜀道,意又如何!说着便来到案樽前,掏起一尺大毫,随手便书写下了那一篇名传人间《蜀道难》,那字势锋芒之盛,连许多长久浸淫丹墨之道的老修都自愧不如,然而终究是为凡篇,文章内容满是凡人眼光,让得许多在场之修很是不齿,这通篇印证蜀道之难的文章只是写了一半,许多修士就要评判出声,却不料李白长笑一声,已是突破至肉身拙智境第二层。”

    王行心中震惊,这番经历简直与自己初次梅山授字之时的情景一模一样,同样的一片诗文,同样的情境,而李白突破所依仗,那必然就是王行修仙路上最大的依仗,书道通灵!

    “众修被眼前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