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大业遗恨 >

第13章

大业遗恨-第13章

小说: 大业遗恨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靖立刻止步:“我怎么不晓得?”

    宁夫人诡笑道:“你若晓得的话,还会滞留在洛阳?”顿了顿:“你哥哥就是因为这封信才特地出门公干的!”

    李靖越发不解,只听宁夫人又道:“韩将军信上说既然你二位情投意合,那就及早将婚事办了,也省得他老人家操劳。”

    话未说完,萧冬儿早晕红了美靥,不悦道:“韩将军怎么可以如此草率,也不问问人家愿不愿意,就自作主张!”

    宁夫人闻言笑得更乐:“看来你还是不了解咱们这位李公子啊!要知道他以前从没和女孩子结伴长行的。而今居然肯为你破例,可知是没将你当外人看呢!”

    李靖早拿起脚来走掉,俊脸变得火烧云似的。

    虽然萧冬儿也很想逃,偏偏宁夫人拉住手不放,非要问出个子丑寅卯不可,纠缠半晌、不得脱身之后,萧冬儿只好小小声道:“我、我愿意。”

    宁夫人大喜道:“那么我这作嫂子的可就替你们选日子了。”这才放开她的手。萧冬儿忙没命也似的逃掉,到得门首正撞见满地乱转的李靖,他显然已经在此等候了很久。

    萧冬儿的脸越发红了,低声埋怨道:“你怎么还在这里?”

    李靖先前的勇气登时烟消云散,支吾半晌才挤出来一句:“难道你不愿意?”

    萧冬儿低下头去看着自己的裙摆,一字字道:“你怎知我就一定不会答应?!”言下之意自然是同意了。

    李靖狂喜之际再也顾不得多说,抱起她来转了两转大笑道:“我们现在就去看牡丹。”殊不知萧冬儿天不怕地不怕,最怕的就是人为的旋转,不由自主抱紧了李靖的脖颈,颤声道:“牡丹花会要过好几天才开呢,不快放我下来?浑小子!”

    李靖这才松手,犹带着满面的傻笑。

    萧冬儿左看看右看看,怎么看他都不像那个传说中的战神,但是自己既然选定他,也就是“爱汝所择、择汝所爱”的最高境界了。

    李靖喜得抓耳挠腮,萧冬儿忽然伸出手来将他拉进门去,瞧瞧左右无人,便肆无忌惮的吻上年轻人兀自傻笑的嘴巴。

    李靖脑袋“轰然”一震,只觉得对方如兰似麝的香气结结实实包围了自己,委实是二十年来从没体会过的温柔旖旎。

    萧冬儿没好气的阖上他睁得溜圆的眼皮,心道:真是个傻小子,一点不懂得接吻的技巧!

    没想到李靖起初还非常笨拙,居然很快就反客为主。就在楚楚绽放的迎春花架下,送出了他的初吻。萧冬儿这个“师傅”倒有点跟不上他的反应速度了,被吻的几乎背过气去,慌忙推开他的大头,喘息道:“小心给人看到。”说到这里忽然听到花盆碎裂声音,二人几乎同时回过头去,只见小花儿带着满脸的阴霾缓缓离去。

    萧冬儿叹了口气:都怪自己一时冲动,以至于上演了少儿不宜的活剧。只希望小花儿不会太受影响以至于早熟。

    李靖兀自回味方才销魂蚀骨的享受,忍不住去拉她的手,道:“我们”

    萧冬儿却打断道:“对了,小花儿为什么一直住在叔叔家里,不回自己家呢?”

    李靖应道:“因为他的父亲自己没有时间照顾儿子,又害怕身边的姬妾不尽心,所以就将孩子送到洛阳来学医了。”

    萧冬儿道:“虽然他不是个好父亲,但这却是个好办法。”

    李靖叹道:“只可怜化及这孩子小小年纪就背井离乡。”

    萧冬儿闻言当真是大大的吃了一惊,忍不住问道:“他叫宇文化及?!”

    李靖奇怪的瞧了她两眼道:“你与花儿相处了这么久,难道一直没有问过他的名字?”

    萧冬儿道:“我忘了。”随即转过身来往回走,只觉得自己的血都冷了。有隋一代的大奸臣宇文化及居然被自己当小猴子般玩弄了数日,这事情如果传到未来世界,不被人笑破肚皮才怪!

    莫名其妙的离去,令李靖实在捉摸不透她的想法:难道女人都是这样子的么?难怪孔老先生会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了!!

    第10章元二小姐

    作者有话要说:本文主题当然是夺嫡争位了,至于爱情不过是线索之一而已。

    杨广其人如何、历史早有公论,我也不想多说。但是有一点值得注意,他在当上太子之前表现出来的言谈举止(也可以说是伪装、这就是仁者见仁的问题了),确实是英雄盖世、仁义无双的天生豪杰,以至于满朝文武无不视之为杨坚五子中最出色的一位。

    但是他的夺嫡计划却进行了十年之久。由此可以看出,太子杨勇也非等闲人物,至少不是许多传记小说中那样只晓得沉迷女色的蠢才。

    而正史所载杨勇也是个博学多才的非凡人物,位尊大隋太子十余年之间,在身边的党羽绝对不会少,遗憾的是杨广却走了以战功扬威的路数,而这无疑是最聪明的计策。从这点上看多年之后的玄武门之变李氏兄弟的矛盾无疑是他们的翻版!

    当亲王、皇子们的声望大过太子的时候,兄弟反目的流血事件就是必然的收场了。

    而杨广就是这场夺嫡之战的胜利者,一如数十年后的李世民。

    回头再说说本篇中主要涉及到的女角。

    第一个当然是女主萧冬儿了:女娲后裔,本着“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的生存原则在隋朝的大地上流浪,但是“生而不平凡”的她又怎么可能跟那些古代女子一样呢?

    就算我同意,读者想必也会抗议的。

    第二个则是萧潋滟:冒名顶替的梁国公主。以外表而言,她算得上是那个时代的绝世美女,而且又对杨广一往情深。遗憾的是杨广心头最柔软的地方已经印上了一个永生难忘的丽影(关于这点后文自然会一一揭晓),不过这并不代表杨广是情圣,因为就算是真正的大奸大恶之徒,也不是坏的无懈可击,对不对呢?而且从人性化角度来看,他们心中也必然有某块收藏良知的所在。

    第三个自然就是独孤迦罗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权主义者。她不但自己吃醋,还为别的女人吃醋。所以这点就注定了她的悲剧收场,试想结束了三个世纪军阀混战的绝代枭雄杨坚怎么会满足于一夫一妻呢?随着尉迟明月、宣华夫人等后辈佳丽的出现,她的幸福最终幻灭。

    第四个则是云昭训:大隋名将云定兴之女,太子杨勇的宠妾,据说此女也是个绝代美人,而且好像还与杨广有点不清不楚的关系,以至于成为了夺嫡之争的导火索。个人以为纯系小说家言,并不可信。因为一个女人的作用在中国历史上可以说是微乎其微的,除非她们身后有庞大的势力支持,否则根本没有任何说话的余地。

    第五个就是杨丽华:杨坚与独孤迦罗的长女乐平公主,昔日北周王朝的皇太后,一个极富悲剧色彩的隋朝公主。她对父母的怨恨终身不变,从她拒绝再嫁这点就可以看出来。而她也正是杨坚夫妻心头永远的伤痛。

    第六个是尉迟明月:真名已经不可考证,所以我就自作主张了一把。其实她才是个绝对的传奇女子,因为一代明君杨坚因为她的死几乎放弃了天下,更与结发之妻产生了真正的隔阂,而且诱发了以后的一系列历史事件。她本是北周名将蜀国公尉迟迥之孙女、也就是与杨丽华同为宣帝皇后的尉迟炽繁之幼妹。北周忠臣尉迟炯全家都为改朝换代的杨坚所杀,而那时候年幼的尉迟明月被送入宫廷为奴。她的经历与上官婉儿很有几分相似,但是结局却完全不同。又是一个历史性的悲剧女性。

    第七个宣华夫人:她的生平事迹在隋书中写的很清楚。关于此人,我只想说她与杨广的关系根本就是子虚乌有。但人们总认为亡国的公主与胜利者的皇子王孙之间一定有浪漫的传奇,当然可以满足虚无缥缈的幻想,但是从历史角度看却绝无可能。因为她曾经参与了一次反对杨广的政变!

    相关历史记载如下:兵部尚书柳述,原为杨勇亲卫,又是文帝第五女兰陵公主的丈夫,可谓烜赫一时。他的计划是趁文帝病危,利用自己的权利之便,废掉杨广,拥立杨勇,显然杨勇也是参与者。而内应应该就是比隋文帝小36岁的宣华夫人陈氏。不过柳述很快因为泄密被捕。杨坚病逝後,陈夫人则被出居仙都宫,一年後病死,广为其作《神伤赋》哀悼。

    历史上杨广被描写与陈夫人有染可以不攻自破,因为两人在一起的机会只有文帝病危的寥寥数十日,还要处理一起复辟政变的大阴谋,杨广居然还有时间(先不说有没有心思)跟一个不知是敌是友的女人搞在一起,这可能么?就算杨广色欲熏心,那时候他完全有广纳妃嫔的理由(只有一妻一妾)和能力(贵为天子),何苦为了一个半老徐娘搞得身败名裂?退一万步,杨广真的爱上了陈夫人,何必又把她出居仙都宫软禁起来病死?完全可以大张旗鼓地迎进後宫嘛,根据北朝的胡风,子取父妾、父夺子妻是很正常的,李治、李隆基都干过的事情,他杨广更可以干。

    所以原因只有一个,我们那段时间的历史是杀死英雄的人书写的,而且他们编故事的能力之低,矛盾之多,令人惊叹。目的无非是一个:使人们意识到李世民通过政变上台、杀兄囚父夺弟妇这些事情不过是小儿科罢了。

    第八个是元丽颖:当朝太子妃元氏的嫡亲妹妹,女主的知心好友,文武双全、向往自由生活(纯属虚构的线索人物)。

    四月花凋春色褪,洛城处处溢清香。

    花魁独占娉婷立,夜半游人夜未央。

    清姿弄影百花羞,国色天香绝世求。

    玉骨玲珑腰积翠,游人络绝意难休。

    隋唐时人爱花,“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相传唐代宰相之一的贾耽著《百花谱》,在他所爱的牡丹、梅、杏、桃、莲、梨、桐、菊、茶、桂、玉蕊、樱桃,玫瑰以及芍药等花卉中,牡丹独占鳌头。

    唐人赞美牡丹的诗句难以数计。往往喻之为“雅称花中为首冠”。“牡丹独逞花中英”。“看遍花无胜此花”。“天下更无花胜此”。故诗人徐凝说:“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疑是洛水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而李咸用更道:“世间绝无任何美人尤物,能与牡丹比美。”所以每当阳春三月,牡丹盛放之时,长安人大都为之发狂。

    “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

    唐人对于牡丹的喜爱,在有唐一代近三个世纪的时光里,始终如一。他们处处种植牡丹,其中尤以宫廷、府邸、官署和寺观等处为最,以供观赏。

    而东都洛阳的牡丹仅次于京师大兴(有隋一代古都长安更名为大兴,直至隋亡唐兴后才恢复旧名),据传说宣风坊安国寺“诸院牡丹特盛”,其名品有:“百叶仙人(浅红)”、“月宫花(白)”、“小黄娇(深黄)”、“雪夫人(白)”、“粉奴香(白)”、“蓬莱相公(紫花黄绿)”、“卯心黄”“御衣红”“天王紫”、“火焰奴”等等。

    耳听着宁夫人声情并茂的讲类似于沉香救母的民间故事,眼看着姹紫嫣红的花卉,萧冬儿第一次觉得目眩神迷了,其实倒不是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