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努尔哈赤传 >

第106章

努尔哈赤传-第106章

小说: 努尔哈赤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且说努尔哈赤见护城壕里的水已放尽,遂命令绵甲兵排列战车进攻。

城上明军用枪炮射击,迫使后金军不敢立在车内,都跳出车外,喊叫着前进。

双方鏖战,一批批后金兵奋勇杀来,明朝的骑兵抵挡不住,开始败走。步兵见骑兵退却,无心再战,也沿城逃走。

经过激烈争夺,后金军又夺取了西门桥。明兵顽强狙击,有的从墙缝里放枪、放箭,城上守军施放火箭、火炮,喊杀声、兵器撞击声和枪炮的轰鸣声混杂在一起,惊天动地,令人肝胆俱裂。

努尔哈赤不惜一切牺牲,指挥士兵坚云梯,抢登城西门。他急忙调来攻北门的兵马,集中攻击西门,想从西门打开突破口。

明朝军队再也阻挡不住后金兵的猛烈攻势。那些文武官吏眼睁睁地看着后金兵,如洪水般的凶猛攻势,急得团团乱转。但是明军仍在顽强地抵抗,力图控制着自己的阵地,双方激战进行了一整夜。

三月二十一日天大亮时,明军又出动战车大战,互相进行面对面地搏杀,明军仍然被杀得丢盔解甲,败退下去。

突然之间,西门的火药库起火,连续发出轰轰巨响,震得山动地遥那冲天的大火烧及城上和各军的窝铺。

这时候,柯汝洞、李丹、高大宏带领一千多人往小西门走来。因为李丹是督饷官员,守军见了,也没有盘问。

来到城门处,李丹上前对守城门将领卢庆州说:“城上需要加强防守力量,你带领守门士兵到城上去,这守门的任务就交给咱们吧!”

卢庆州稍一迟疑,柯汝洞手起一刀,将卢刺死,守门士卒慌忙逃去。

李丹指挥谍报人员打开城门,挑出一面旗帜,上书:“欢迎汗王进城”六个大字。

与此同时,柯汝洞又带领一千多名谍报人员,手持兵器,反身杀上城头,对着守军,大声喊道:“咱们是大金军队,你们立即放下兵器投降,还能饶你们活命;谁若顽抗,死路一条!”

那些守城士兵都朝守将监军道牛维矅、高出、明嘉梀、户部司官傅国等看去,这些将领见守城无望,便纷纷坠城逃走。那些士卒见将领逃走,也就随着四散逃去。

柯汝洞见明朝守城将士逃走,也不去管他,又挑出一面大旗帜,上书:“热烈欢迎大金国汗王进城”!

且说攻打西门的后金兵马,见城门大开,又有欢迎横幅,知是城内谍报人员接应,遂一涌而入。

后金兵马趁势登城,八旗合为一处,沿城追杀明朝守军,喊杀声响彻云天。

经略袁应泰正在辽阳城东北角的镇远楼督战,见城已破,知道大事已去,急写遗书交给亲兵,命令他们逃出城去。

这时,巡按御史张钧,涨红着脸,气喘喘地跑上镇远楼。

袁应泰见了张钧,满眼流泪,说道:

“俺身为经略,上不能报皇恩,下不能顾民命。如今,守土已亡,城不能保,唯有一死以谢朝廷。阁下乃文官,无守土之责,希望你迅速躲避起来,还能保住性命。如能退守河西,招集残部,还可以再图后举。”

张钧说道:

“大人知道报答皇恩,俺难道不懂得么?”

袁应泰不好再说什么,只得连连点头。

此时,楼外喊杀连天,袁应泰将印剑挂起,西望朝廷,又叩头拜辞,然后解带悬梁,自缢而死。

见经略已死,分守道何廷魁携带妻子等,投井而死。监军崔儒秀、巡按御史张钧等也自缢身亡。

这时,后金兵马已全部进城,汗王努尔哈赤命令搜查主将。

且说八旗士兵涌到镇远楼,见几个主将全都挂在梁上,就急忙解将下来抬到汗王面前。

努尔哈赤见了,非常吃惊地说道:

“啊呀!真是忠臣、良将!可敬,可敬!”

一句话未了,那张钧的两只眼睛,徒然活动起来,士兵上前看看,原来还有气息。

努尔哈赤忙派士兵用药灌救,张钧居然醒来。他向上望去,见上面坐着一位威风凛凛的老头儿,估计是那后金国的汗王努尔哈赤,便大声说道:“胡贼!为什么不杀俺?”

努尔哈赤向旁边的李永芳努努嘴,李永芳走到张钧跟前,自己表白似地说道:“当初,俺投降大金的时候,也是出于不得已的。……”张钧听了,知道他就是李永芳,遂高声说:“屁话!你甘心当汉奸,还表白个啥?”

李永芳碰了钉子,就去向努尔哈赤回报。努尔哈赤派人把张钧请到自己面前。

只见张钧面不改色,立在那里,汗王说道:“你既被朕捉住,为什么不跪拜?”

张钧慷慨激昂地说道:

“俺是明朝天子的重臣,你只不过是一个龙虎将军,怎能向你跪拜?”

汗王又耐心地劝他投降,许他高官厚禄,八抬大轿等。张钧厉声说道:“俺生为明臣,死为明鬼。”

努尔哈赤又劝说道:

“人生百年,转眼而过。你看人家李永芳,就能看得远,想得开,你又何必……”张钧不等汗王说完,便喊着说:“俺只求早死,决不屈服!”

汗王非常生气,命令刀斧手道:

“把这个想早死的家伙拉出去——宰了!”

那张钧听了,面无惧色,反哈哈连声大笑不止,并将头伸着,说道:“来吧!俺张钧能以一死报效皇恩,也是人生的一大幸事!”

努尔哈赤说道:

“忠臣,忠臣,朕实在不忍心杀他!”

汗王又以好言劝他,转脸对士兵说:

“让他回到他的衙署去,要好好照看他。”

努尔哈赤以大局为重,对明朝的重臣、大将,都尽力争取,想以此笼络民心,吸引更多的明臣、明将投降后金。

再说张钧在回衙署路上,士兵让他坐车,他不上;请他骑马,他也不从。回到衙署以后,张钧朝北拜了几拜,谢了圣恩;朝东拜了几拜,谢了父母;又朝南拜了几拜,辞别了妻子。又解下带子,自缢身亡。

有人向努尔哈赤报告说:

“张钧又自缢了。”

汗王听了,感慨地说:

“真是忠臣啊!”

于是,他命令李永芳等,用上等棺木埋葬了袁应泰、张钧等明朝官员、大将。

三月二十二日,后金举行盛大的入城式。中午,艳阳高照,鼓乐齐鸣,官民百姓肃立街道两旁。李小芳、马承林、高大宏、李丹、柯汝洞等,带领全体谋报人员,排列在最前面。几条主要街道张灯结彩,挂着欢迎的横幅,墙上贴着大红标语。

浑河路上,更是热闹非凡。李小芳组织了狮子滚绣球,高跷队,耍旱船等节目,敲着锣,打着鼓,人人手拿旗帜,盛妆迎接汗王努尔哈赤进城。

在一声声礼炮声中,后金汗王努尔哈赤乘坐轿子,进了辽阳城。这时候,人们恭恭敬敬地跪伏在地,迎接这位新主人进城,原辽东经略衙门,就成了努尔哈赤的临时行宫。

且说后金夺占辽阳以后,形势急转直下,辽阳周围地区,以辽东南部,如金州、海州、复州、盖州等都在几天之内,传檄而定,大小共七十余城堡都投降了后金。

这次辽沈之战,加上中间休战的五天,才用了十来天时间,后金获得空前的胜利,这在后金的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于是,后金军民沉浸在胜利的欢乐中。

汗王努尔哈赤志得意满,无比振奋,他举行庆典,设宴招待为他建立功勋的诸王、大臣和将领们。

席间,人们频频举杯,祝贺胜利。

努尔哈赤给清将——赐酒,还赏给每人一件新衣。他红光满面,十分高兴地说:“明朝要消灭咱们大金,但是他们被咱的八旗健儿打败了!他们不满足自己广阔的土地,还想占有咱们的小块土地;现在,他们的大块土地却被咱们夺取了。这是天意啊!诸位饮这杯烧酒,穿这件新衣,能值多少钱?这只不过是朕对诸位领兵奋战表示慰劳的一点心意。”

席上,李小芳、马承林、高大宏、李丹、柯汝洞等,都坐在离努尔哈赤不远的地方,汗王不断地向他们敬酒,并说好些感谢、鼓励的话,引得将领们都投去钦佩的目光。

后金夺取辽沈之后,努尔哈赤不再毁弃城池,而是把它作了继续前进的基地。他向大臣们说道:“这是兴王肇迹之所。”

努尔哈赤的意思,是指这次辽沈之战的胜利,与满清的兴起,是连在一起的。

五、冒牌巡抚丢了广宁

话说熊廷弼被革去辽东经略,回到湖北江夏的老家,妻子王氏笑看说:“你出去做官,俺心里总不安稳。老是耽心你那直筒子脾气,深怕得罪了人,惹出事来。你回来了,俺心里也就踏实了。”

一天,熊廷弼与王氏坐在院子里一边闲话,一边看着两个孩子在练功。

忽然一声门响,大门被推开了,连珠串似地走进百十人来,领头的一位官员,手中捧着黄绫包的圣旨,口中高呼:“熊廷弼接旨。”

熊廷弼连忙摆设了香案,面朝北跪下来。

那官员口中念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日:熊廷弼经略辽东一载,威慑边廷,力保辽东危城,功绩累累。后因他人诽谤,朝中大臣又未能及时向朕剖析,令朕蒙蔽,让熊将军蒙冤,后来不久朕便后悔。如今沈阳、辽阳两大重镇相继沦陷,全辽形势万分危急,辽西存亡迫在眉睫。经过臣下勘奏,朕已再三考虑,挽救辽西危局,非熊将军莫属。特旨复熊廷弼辽东经略兼兵部右侍郎职务。井速速回京就命。钦此。”

熊廷弼听完,连声说道:

“遵旨!”

他又连磕了几个头,爬起身来,招呼那官员进屋喝茶。那官员说道:“王命在身,不敢久停。希望熊将军整顿行装,抓紧上路吧!”

那熊廷弼不敢怠慢,急忙招呼妻子王氏进屋。他向王氏说道:“你快去替俺收拾行李、衣服等。”

不多时,王氏已将行李准备好,见到延弼与儿子难分难舍的情景,就站在门外,没有去打扰他们。

这时那官员又在催着说道:

“抓紧时间上路吧,熊将军!”

熊廷弼与妻子拱了拱手,说道:

“保重,保重,多保重!”

王氏说道:

“祝你马到成功!”

熊廷弼转过身来,又搂住两个儿子,分别亲了一下,说道:“要听话,不要淘气,认真学本事!”

说完,熊廷弼遂昂首挺胸,走了出去。

且说朝廷在决定重新起用熊廷弼的同时,对于原来弹劾熊廷弼的御史冯三元、张修德各给予降职两级的处分,并调出京城。

当时去辽东阅边的大臣姚宗文,为人阴险,有意陷害熊廷弼,散布流言,随意给熊廷弼罗织罪状,导致熊廷弼被斥罢官,误了封疆大事,给予削职为民处置,送回原籍。

尽管明朝皇帝希图重整旗鼓,在关外积极备战,但是任务艰巨,险象环生。辽东的国土已经丧失,辽西又残破不堪。边关的将吏又积恶难改,局面极为困难。皇帝说:“辽东原来有兵七万,额炯七十多万两。新兵十三万,岁饷五百多万两。已经不算少了。但是,去年赏银二百多万两,军士却没有得到一文钱,文武官员却填满私囊。辽沈地区失守以后,辽阳军资都被后金夺走了,再发银两有什么用处!”

从皇帝这段话里,可以看出:一个王朝在败落的时候,其官吏腐败是个顽症,很难整治。可是,朝廷又不能放任不管,只好硬着头皮在备战。

且说努尔哈赤攻下辽阳,并不满足已经取得的胜利,也不为辽阳的繁华所吸引。

他曾说过:

“既然开始攻打明朝,岂能半途而废?”

当八旗将士兴高采烈地接收战利品时,他已把目光转向辽河西岸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