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武侠电子书 > 心 剑 奇 情 录 >

第89章

心 剑 奇 情 录-第89章

小说: 心 剑 奇 情 录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宇问:“大哥,怎么了?”

  “我心中好象有一种感应。咱们仔细看看四周,有没有什么情况。”

  明宇突然俯身叫道:“大哥!这里有血迹!”

  两人顺着血迹找到山丘一侧,在一丛短松后,赫然发现四具男尸!

  刘若风大叫:“还有活人吗?”没有回音。经过逐一检查,只有一个人身上还有余温。刘若风和明宇将这人扶起,见他穿着一身官服,右手捂在颈上,三十余岁年纪。

  刘若风问:“阁下,你是谁?这里发生了什么事?”

  这人嘴唇微动,却听不到任何声音。刘若风忙双眼微闭,运动通心诀,发现这人还有意识存在,他嘴上虽已发不出声响,却仍在心里说着话。

  “你是谁?是干什么的?”刘若风问。

  这人心道:“壮士,我叫方伯儒,本来在京中为官,因不善奉迎,遭人嫉恨,被贬为山阴县令。”

  “方伯儒,你们在这里发生了什么?是你的仇家所为吗?”

  垂危中的方伯儒也无暇去细想身边这“壮士”是如何听到自己的心声的,继续在心里道:“我们遇上了山贼!山阴县是出了名的盗贼横行之地,他们让我当山阴县令,就是想借盗贼之手害我啊!山阴县就在西边,我还没到任就碰上了山贼,这是什么世道啊!”

  “方大人,你别难过,我们会想法救你。”

  方伯儒心里说:“我知道自己不行了!壮士,我有个弟弟叫方伯亭,请你把我这块翠玉交给他,并转告他,杀我的山贼头领外号‘过山虎’;京中害我的人,是景方、景圆兄弟。我弟弟一定会为我报仇,也会好好感谢你!”

  明宇在一旁,只见刘若风一个人在自说自话,要不是知道他会通心诀,准会以为他是个疯子!

  刘若风查了查方伯儒的伤势,他是被人一刀割断左颈动脉,因为他顽强地用手紧压着动脉,才能坚持到现在。这种状况,纵使神仙也难挽救!

  刘若风道:“方大人,你放心去吧!能在这里相遇,便是我们的缘份,我会帮你杀了过山虎,至于景方景圆,我会转告你弟弟,让他为你报仇!”

  “多谢壮士!”方伯儒心愿已了,右手一松,魂归地府!

  刘若风查看其他三具尸体,都是被一刀斩断左颈脉而死,以此推测,凶手是左手用刀,且功力不弱。

第四十八章    变身
明宇用铁剑在地上刨个大坑,和刘若风将四具尸体抬入坑中准备掩埋。突然,从方伯儒的身上掉下一纸文书,刘若风拾起,让明宇点燃火折子观看。这是晋朝任命方伯儒为山阴县令的公文。

  刘若风心念一闪,决定冒用方伯儒之名到山阴上任,既可借此逃避黑衫军的追踪,也可找机会杀掉过山虎以实现对方伯儒的承诺。

  刘若风把这一想法对明宇说出,明宇自是没有异议。两人脱下方伯儒和一名仆人的衣帽后,用泥土垒起一座坟墓,将他们埋葬。

  刘若风和明宇将方伯儒和仆人的衣帽洗去血渍,晾干后穿在自己身上。刘若风记得方伯儒曾说山阴县在西边,便和明宇往西面山丘地带行进。后来,在当地找了个向导,前往山阴县城。

  就在途中,他们遇上两批强盗想要劫财,但人数不多,有一批五个人,另一批七个人。这些强盗哪里是刘若风和明宇的对手,只三两下便被打得落荒而逃。刘若风吩咐明宇别下杀手,也别追击。

  沿途人烟凋零,单门独户的农家都是人去屋空,大小村寨则修起高高的围墙、操练团勇以防匪患。人们在田地间劳作时,旁边竟也常见武装的乡丁护卫。刘若风和明宇数次受到乡勇的盘查,而当刘若风出示朝廷任方伯儒为山阴县令的公文,得到的竟是怀疑的审视和冷蔑的嗤笑。

  “这里确实不是一般的地方!”刘若风深感诧异。

  山阴县城座落在一个宽阔的山谷中,一条小河从城南流过。城廓虽不算小,但城中住户太少,街面上十分冷清。

  县衙位于城中心。门口的守卫懒洋洋地靠在门柱旁,见刘若风身着官服,便打起精神上前询问。明宇拿起架子道:“新县令方老爷到了,快通知衙门里所有的人,到大堂上相见!”那门卫见刘若风英气凛然,大有一副官相,唯唯诺诺地去了。

  刘若风、明宇径入县衙公堂。一进来,便闻到一股发霉的味道,桌椅上灰尘遍布,墙角蛛网密集,显然是很久无人打扫。

  半个时辰后,有三个人上得堂来,自报职位,一个是县丞,姓林;一个是主薄,姓江;一个是总捕,姓商。县丞没戴官帽,主薄一身便服,捕头却一身酒气。

  刘若风暗叹:“晋朝的统治怎么到了这般地步?!”

  刘若风沉着脸,不搭理这三人,让他们就地站着。

  又过了半个时辰,陆续赶来十几名差役。刘若风把朝中的任命公文交给县丞查验后,厉声斥道:“你们都是拿朝廷俸禄的人,怎么能象这个样子!今天到了的,减月俸一半;凡是今天没到的,减俸一月!现在马上把衙门内外给我打扫干净!”

  大家见新来的老爷态度强硬地发了话,不管心里面是咋想的,都纷纷去找破布扫帚之类,里里外外地进行大扫除。

  清扫完毕,刘若风又把这些人集中到大堂上训话:“从明天开始,每天按时上堂听差,不得有误!请你们互相转告,明日还不到的人,一律除名!”

  尔后,刘若风留下县丞,将他叫到后面问话。刘若风问:“林大人,山阴县怎么会搞成这种情形?”

  这位大县丞四十开外年纪,瘦小的个头,看起来颇为精明的样子。他答道:“方大人,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山阴县盗贼盛行,历任的县令,不是死在强盗手上就是想方设法调离,从来没有能顺利当上一年两载的。前任许县令刚上任不到一月,就在捕盗的时候反被盗贼所杀。此后,朝廷迟迟没能派来新的县令,至今已接近半年。大人你想,这么长时间没有了领头羊,衙门里当然是一团糟。”

  刘若风又问:“林大人,山阴县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盗贼?”

  “这个嘛……方大人,卑职认为,一是本县属于古代赵地,民风素来强悍;二是朝廷对山阴这样的边远地域不够重视,剿办不力,以至匪患日益猖獗。”

  刘若风微微一笑,道:“林大人请回,以后有事,本官再向你请教。”

  县丞道:“方大人,今晚就由在下作东,到溢香楼为大人接风。”

  “林大人,接风就不必了,我们自个儿出去吃酒,会更自在一些。”

  县丞又道:“大人喜欢自由,属下就不勉强。不过,县衙内如今空空荡荡,大人怎好安歇?属下这就让人送来一些日常用品和使唤的下人。”

  刘若风想一想,不能连睡觉都没有被褥啊,便点头同意。

  县丞从自己家里挑选了两名男仆、两个丫头给刘若风送来,还顺带送来衣服、被褥。

  刘若风和明宇换了便服,到县丞所说的溢香楼吃晚饭。进门便见有不少差役在座,两人以袖掩面,走到一个背静的角落。

  这里的酒菜非常不错,刘若风和明宇数日奔波,大多时候只能以干粮充饥,所以胃里面早就空了,如今面对美酒佳肴,当然要美美地饱餐一顿。

  溢香楼的生意很好,几乎座无虚席。食客们形形色色。刘若风观察,许多人都带着家伙,真如县丞所言,民风强悍!

  其间,有两桌食客不知为何闹将起来,继而拳脚相向,最后竟亮出家伙,刀剑齐出!一些食客慌忙逃走;但有很多人却不为所动,自顾着吃喝;甚有在一旁评点、喝彩的,作起那多事的看客。

第四十九章   乱象
店里的伙计竟然不闻不问,似已司空见惯,仍跑前跑后为其他客人上菜斟酒。但在结帐的时候,店伙计却高喝:“某某桌酒菜须付银一两八钱,另外损坏酒杯三只、菜碟两个、长凳一条,加收白银一两!”争斗的双方也不分辩,如数付钱,各自扶着受伤的人离去。

  邻桌两个人在边喝边谈,刘若风凝神细听他们的说话。

  一人道:“祝老弟,这一向生意还行吧?”

  另一人叹气:“唉,朱兄,咱们这一行的生意是越来越难做了!咱哥几个已经半个月没做过买卖,都快喝西北风了!朱兄,你们咋样?”

  “祝老弟,我们更惨,前几天一宗买卖没做成,还搭进去一个兄弟。”

  “朱兄,这世道是咋回事啊?咱们强盗的日子咋这么难过啊?”

  “祝老弟,原因不是明摆着吗?这种不要本钱的买卖,干的人越来越多,能捞到的油水,当然就少了。还有,那些‘肥羊’跑的跑了,没跑的也想着法搞起什么乡勇民团,买卖自然更加难做!”

  “那咱们可咋办?难道要咱们改行不成?”

  “朱兄”的声音压低:“听说李老大的意思,是要咱们象那些乡绅一样,也搞联合!”

  “对,对!人多力量大嘛,联合起来,就能荡平那些村寨!”

  “不过,这件事操作起来有点难,现在还不好说啊!”

  刘若风暗运通灵诀,查知这两人及附近的人几乎都是匪帮。

  这时,有个人进来,人们纷纷向来人打招呼,不少人争相拉这人入席吃酒。这人道:“兄弟今晚有事找李大哥,各位,失陪,失陪!”

  刘若风悄悄转头一瞥,见这人正是衙门里的商捕头。店伙计迎上去,把商捕头引入里面去了。

  刘若风思忖:“不知这些人所说的‘李老大’是不是商捕头要找的‘李大哥’?又是不是这酒楼的老板?如果是的话,那么溢香楼就是盗匪们在城里聚集的窝点。从商捕头及衙役们与匪贼的关系看,官匪间的勾结真是明目张胆!”

  刘若风和明宇从溢香楼出来。夜色沉沉中,刚走了十来丈,道旁窜出一帮人,不由分说,举刀便砍!

  刘若风和明宇两人略施手段,放倒数人,余者夺路而逃。

  刘若风一路查视下来,发现这山阴城里和乡下的情形差不了多少:小门小户已无人居住;只在那些深宅大院中还住着有人,安静得可怕,大门处、岗楼上暗布着守卫。也有个别大院内人声喧哗、灯火长明,那是已经给匪徒攻占的屋宇,如今成为匪帮们的巢穴。

  刘若风和明宇转过两条巷子,又碰上一伙人在攻打一座大宅子。火把映照下,见匪徒们有二十余人,在一个驼背人指挥下,抬着两根圆木猛击朱漆大门。大门里面毫无反应。

  刘若风感到奇怪,和明宇悄然越过高高的院墙,进入里面。

  院里、屋内都空无一人。后来,两人发现东北角有一座碉楼,高逾三丈,隐隐有灯火,箭垛后有人在向下张望。

  刘若风让明宇在暗处等候,自己悄然接近碉楼,施展轻功,沿着碉楼外壁爬升而上。

  这座碉楼全都是坚固的石墙,内里共三层。刘若风发现,第一层内是几名家丁,弯弓搭箭以待;中间一层是女眷、儿童、老人,有十多人,虽然个个面露不安,却并不是很惊恐,大概遇到这样的情况已不是第一次,而她们对这座碉楼有足够的信心;最上面的圆形小屋中有五个人,其中一人刘若风一眼认出,是县丞林大人!

  此刻,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