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武侠电子书 > 心 剑 奇 情 录 >

第59章

心 剑 奇 情 录-第59章

小说: 心 剑 奇 情 录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系,孤立朱勋之军;北面,晋军渡过渭水,逼近散关;西面,晋军已突破朱勋的祁山防线,汉军只得退守武街。而李攀升率领的三万部队刚进至阳安关,朱勋立刻从中抽调一万兵马增援乐城,而令李攀升率余部阻截南郑之敌。

  刘若风率军,不畏艰险,翻山越岭,不带粮草,轻装前进,正好出其不意,出现在南线晋军的后方。汉军截断晋军粮道,断了其退路,使南线晋军成了一支孤军。这路晋军约一万六千人,由麻子将军殷开山(此人曾在前次进犯巴西的晋军统帅荀泉帐下效力)指挥,本来是为了完成对汉军的包围而来,现在反而陷入了汉军的包围圈。

  这时,殷开山所部晋军已越过冷水河,到了南郑城下,还未攻城,便得知粮草被夺、后路被抄,心中大急。他与部下一商议,决定放弃攻取南郑,转而向前直进,想打到武街,与西面晋军会合。不料迎面碰上阳安关李攀升的队伍,一番激战,不能取胜,只得后退。南线晋军的形势极为不妙,前有李攀升挡道,后有刘若风的追兵,北面有南郑城中三千守军的威胁,再往北是汉水阻路,南边则是崇山峻岭,虎狼当道。殷开山心一横,带着晋军朝南退却。汉军从三面截击,晋军伤亡惨重。幸而晋军统帅部派出一支骑兵接应殷开山,殷开山所部才没有全军覆灭,仅以数千人逃脱。

  刘若风与李攀升部在南郑会师,汉军的形势略有好转,但仍是晋强汉弱的局面,晋军兵力两倍于汉军,而且汉军的补给线相当漫长。刘若风看到,南郑是汉军在这一地区与晋军周旋的战略支撑点,必须稳固。所以,他不顾汉军在西线、东线的危局,挥兵出击,经过连续几场硬仗,将渡过汉水的晋军击退至南沙河以东。然后,沿南沙河、冷水河布置起两道防线,捍卫南郑。

  三月七日,刘若风令李攀升驻守南郑,令汤化龙领兵一万增援武街,自己带着一万兵马渡过汉水,来到汉中城。留守汉中的虚无子准备了一处临时行宫,安排刘若风一行住下。在乐城前线指挥作战的朱勋得到报告,急忙驰回汉中,与刘若风相见。

  君臣在危难之中相见,显得颇为兴奋。行完君臣之礼,朱勋把随行的两员大将介绍给皇上,一个就是马三泰,四十多岁,鼻隆嘴阔,虎背熊腰;另一位叫郭劲余,鹰眼如电,腿短臂长,约莫三十来岁。刘若风对两人一番嘉勉,不知为什么,他将郭劲余多看了两眼。

  刘若风将朱勋延入内宫,第一位的话题当然是即将面临的战事。

  刘若风问:“朱兄,敌方的各路主将以及兵力部署情况如何?”

  诸葛勋答道:“回皇上,敌军来势汹汹,几面都是大兵压境!他们以东路为主,由琅琊王司马锐亲自领军八万,手下兵多将广,咱们的老朋友王蹈,便在司马锐军中作幕僚。现在,他们因分兵袭击南郑,兵力有所减弱,但仍有五万余众,是各路中最为强大的敌人。”

  刘若风苦笑:“王蹈王兄?想不到我们竟成了战场上的敌人,真是世事难料啊!朱兄,其它两路呢?”

  “北面、西面都是三万敌军,北面敌军由骠骑将军蒋于率领。他是皇亲,前面曾随荀泉与皇上在巴西交过手,吃了败仗,却不降反升,由前将军升为骠骑将军,成了一军主帅。看来,晋庭也没有多少人才可用!”

  刘若风道:“虽是手下败将,也不能掉以轻心。朱兄,西面呢?”

  “敌军在西面用了一员老将,据说以前曾任凉州刺史,名叫秦天柱。此人虽老,却颇谙兵道,在西线长驱直入,咱们对他不能小视。皇上,臣建议皇上领兵亲自到武街督战,一则可以鼓舞士气,二来以皇上的雄才,对付一个秦天柱应是绰绰有余!”

  “秦天柱?!”刘若风一下站起,他没想到晋廷把自己的恩人也给派来了,要自己和恩人交战,实在于心难安。于是便道:“朱兄!不如你到武街,我到乐城,咱们换一换?”

  朱勋不明就里,质疑道:“皇上!臣对乐城这边的战况较为熟悉,在这紧要关头不宜离开。还是请皇上前往武街为上策!”

  刘若风为难地道:“朱兄!咱们就交换一下吧,我带这一万兵马,咱们就一人一半,增援乐城和武街。”

  朱勋觉得刘若风有些反常,暗想:他是不是有其它用意?朱勋笑了笑,道:“皇上,你是不是有什么苦衷不便说啊?这里只有咱们君臣二人,不妨说给为臣听听。”

  刘若风想想,从朱勋的角度看,是有些不可理解。他叹一口气,便把在博野时秦天柱对自己一家有厚恩的事说出,声明自己只是不想直接面对恩人。

  朱勋这才释然,心道:他原来是个却不下情面的人!朱勋嘴上却说:“皇上!事情既是这样,你更应该到西线去!”

  “朱兄,这是为何?不是让我为难吗?”

  “皇上!皇上与秦天柱的这层关系对咱们来说是一个机会,可遇而不可求的机会!若是皇上好好地利用你与秦将军的情宜,把他拉到咱们这边来,你想想,将会对汉、晋双方的力量对比产生怎样的影响?退一步,即便不能把他争取过来,只要能使西线休兵十天半月,减轻西线的压力,对咱们也是大大的有利!所以,不管在情义上有多么进退两难,皇上也必须去面对!”

  “唉!”刘若风知道,自己难以逃避。

  两人又研究汉军方面的部署,决定由虚无子率兵三千支援北面的散关,要求北线据关坚守,尽量不与敌接战;朱勋带走五千兵马加强乐城防御,也是以守为主,伺机歼敌;另外,令蜀中的厉雄率军二万北移至剑阁,以作策应。

  朱勋道:“皇上,臣还有一事,要请皇上示下。”

  “朱兄请说!”

  “皇上!眼下的局势,是不是对我军非常不利?”

  “不错!若我军在汉中有失,则蜀地亦将难保,兴复大汉的宏愿,便会灰飞烟灭!”

  “皇上!此时,我们需要有一个强大的外援,才能与晋室相抗!”

  刘若风沉思片刻,道:“若能有强援,当然会大大增加我们的胜算。只是,强援在哪里呢?其它地方虽有几股反晋义军,但是,他们都还没成气候啊!”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三十三章    伊人如昔心悠悠
朱勋道:“皇上,你再往其它地方想想。”

  刘若风迟疑地说:“其它地方……朱兄!你是说西边、北边的少数民族吗?”

  “皇上英明!”

  刘若风想一想,道:“朱兄,你先别给我戴高帽。我的看法,不到万不得已,最好不要去求援于少数民族。不是我对他们存有偏见,而是不同民族之间有着太多的差异,文化背景、民俗习惯、文明进程等等,这些鸿沟是不容易逾越的。何况,有些民族还处于未开化的野蛮阶段,若把他们牵扯进来,弄不好,也许会引发一场民族灾难!”

  朱勋笑道:“皇上多虑了。现在很多地方是胡汉杂居,有些少数民族已经汉化了,也不再是野蛮民族。再者,那些少数民族若真有反意,咱们不去联合他们,他们也会造反呀!咱们大汉族的力量,又岂是那些少数民族可比!他们的船再大,也难以在汪洋中掀起巨浪!”

  刘若风凝重地说:“朱兄!此事谨慎为上,我们不要成为民族罪人!”

  “皇上,臣知道了。不过,因为这边军情紧急,臣已经派人去并州左国城联系刘元,约他共同攻晋。估计近几日便会有回音。”

  刘若风问:“就是那个匈奴贵族刘元?朱兄,你此举欠妥!使者回来后,一定要和朕商议,再作定夺!”

  “是,皇上。”

  “好了。——朱兄,有个人很想见你,你想不想见她呀?”

  “臣听皇上的吩咐。”

  刘若风笑道:“朱兄,你还不好意思说出来吗?来吧,朕带你去。”

  当晚,刘若风托虚无子出面,撮合竹青和朱勋的婚事。朱勋答应下来,定于战事稳定后与竹青完婚。

  次日,朱勋、虚无子各自率军行动,刘若风自带两千禁军前往武街。这一次,刘若风没让马芸、竹青等人同行,理由是要她们协助监察汉中的防务。其实,刘若风这么做,是因为心里有着另外一层顾虑。

  武街城不大,南面依山,东、北、西三面有护城河环绕,是汉中西面的门户。三月九日上午,刘若风从东门进入武街城中。此时,西门外晋军正在攻城。刘若风直接来到西城,这里的汉军是唐英在指挥。刘若风让唐英简要地将情况作了汇报。晋军昨日刚抵城外,今日便开始攻城;唐英率所部四千人守西城,汤化龙率五千人守北城,汤部副将易图名率五千人守东城。刘若风亲自上城楼查视,将士们山呼万岁,士气大振。刘若风往下观望,但见晋军兵士高举盾牌,攀着云梯奋勇向上。汉军发箭射去,却大都被晋兵举盾挡开。汉兵以石块横木砸下,一部分晋兵被砸下云梯,跌落于护城河中。但是有部分晋兵竟冲上城楼,张黑虎忙率身边禁军一番猛击,将这些冲上城来的晋兵尽数格杀。

  刘若风过去拾起盾牌,见这些盾牌都是用藤条编成,浸过桐油,拿在手中比一般盾牌轻巧许多,还能从藤条的缝隙里观察到敌兵的动态。刘若风自语:“不错!这种盾牌真是不错!不过,它应该怕火。”刘若风传令随行的禁军兵士,朝城下晋军群中掷出一批“牛弹”。闷响、烈焰过后,晋军伤了一大片,所持藤盾也着火燃烧起来。汉军一片欢呼。晋军从来不曾见过“牛弹”这样的武器,无比惊骇之下,丢兵弃甲,争相后退。

  刘若风忽听得劲风呼啸,急伸手一抓,将一支白羽箭接在手中,箭身还在手里微微颤动。“好大的劲力!”刘若风暗暗吃惊,心想这个发箭的人一定是位武林高手。注目看去,见一名三十多岁的敌将手持硬弓,也正往城楼观望。刘若风没有看到秦天柱的影子,估计这名敌将是他的先锋官,便从衣袋里取出一封书信绑在白羽箭上,要过一张弓,朝城下大喊道:“下面的人听着!请带一封信给你们秦将军!”对着那人一箭射去。只见那人举弓一搭,箭就到了他的手上。

  晋军收兵而去。刘若风召集汤化龙、唐英、张黑虎等众将,对全城的防务作了一番巡查。尔后,唐英安排刘若风在一座大宅中歇息。

  中午、下午,晋军方面没有再发起攻城,毫无动静。

  刘若风带着张黑虎等卫士四处查视,要将士们提高警惕。到北城门口时,汤化龙向刘若风报告,抓住两名敌方奸细。刘若风随口问:“汤将军,你怎么断定他们就是奸细呢?”

  “回皇上!这两人不是本地口音,问他们进城作什么又答不上,只是嚷嚷着要见皇上。臣怀疑他们意图不轨,便扣押起来。”

  刘若风心想,也许是秦将军派来的信使,便对汤化龙道:“汤将军!你派人把他们带来见朕。”

  刘若风接着巡视了东城,然后回到住所。刚坐下,军士来报,汤将军派人将两名奸细送到。刘若风忙令带进来。

  两个百姓装束的人被捆着双手,由几名士兵推进来。头一位个头较高,三十多岁,刘若风一瞧,这不是上午那位向自己放冷箭的晋军将领吗?正要叫人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