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帮扶苏当皇帝(系统) >

第47章

帮扶苏当皇帝(系统)-第47章

小说: 帮扶苏当皇帝(系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最后,始皇却是钦定了李斯留守,并且晋他为右丞相。王绾为左丞相,不过他年事已高,不太问事,也就是说,李斯已经成为了大秦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实权人物。
    五月,銮驾出京。
    直到这个时候,荷华都还不知道这件事情。毕竟目前对她来说,最重要的就是炼丹,不会有人不长眼,拿这种事情来烦他。当然最重要的是,明面上她跟任何朝臣都是没有往来的,当然也不会有人觉得他会关心这种事情,于是也就不会通知他。
    一直到八十一天过去,荷华炼完丹出来,才听说了这件事,顿时吃惊不已。她总觉得扶苏隐瞒了自己什么事情,在知道他随驾去了北边之后,这种感觉就更清晰了。
    她忍不住问系统,“你说扶苏这是在做什么?”她不太相信这会是出于始皇自己的意愿。——就算始皇的确不大想让扶苏监国,这件事也是不太好说的,因为皇帝不在,太子监国才是正理,就算始皇也不能随便更改。
    但如果是由扶苏自己提出来,那就简单多了。他只要随便给个什么理由,始皇就可以顺着台阶下。
    反正荷华相信,如果扶苏不想随驾,肯定有办法留下。既然他跟着去了,肯定有别的用意。
    “呃……这个我怎么会知道?”系统随意应了一句,然后转开话题,“别管他啦,扶苏在做什么,他自己肯定清楚,我们不用操心。倒是你,你这次可是打算炼丹失败的,秦始皇现在不在咸阳,还可以再拖一段时间,等他回来了,必须找出个像样的理由了。”
    荷华心说,扶苏知道他在做什么,问题是他没告诉我啊!
    不过转念想想,这的确不是现在最重要的问题。再说,蒙恬也在那里,也许扶苏只是想去跟他见个面呢。——之前他就觉得,扶苏跟蒙恬在计划什么,也许这次去,就是去完成这件事吧。
    既然扶苏不让自己知道,那么猜测到这个程度,也就差不多了。荷华将思路转回自己的事情上面。
    按照扶苏说的,太容易得到的东西就不会珍惜,她肯定不会头一回就炼出丹药来。但是,也要找个靠谱的理由,不然秦始皇可不会那么好说话。
    不过这事反正不急,等始皇回来了,扶苏也回来了,到时候还可以跟他商量一下。毕竟扶苏比自己了解始皇,更能对症下药。
    然而事情的发展,却出乎了荷华的预料。
    这一次随驾的人之中,除了扶苏和文武百官之外,始皇养着的那群方士也跟着去了。这次荷华不能去,他们当然要想办法让始皇恢复对他们的信任和看重。
    始皇到达上郡之后,所见均是匈奴掳劫之后留下的废墟,因此唏嘘不已。卢生便趁机对始皇说,其实之前入海求仙人的人,虽然并未见到仙人,但却成功的进入了仙山之中。而在海外仙山上,他们发现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四个字,乃“亡秦者胡”。
    原本他们并不知道这四个字到底是什么意思,也没有在意。然而此次随始皇北巡,沿途所见,皆证明了胡人只凶残,劫掠我财货,奴役我百姓,实乃秦之大患,因此他怀疑,那“亡秦者胡”中的胡,指的就是这些胡人。所以上书始皇,希望始皇能警惕胡人,早做防备。
    对于所谓海外仙山,始皇虽然并未尽信,但是这种事情原本就是“宁信其有,不信其无”的,于是便召集群臣商议。
    不过这种事,议来议去也没有什么结果,总不可能因为这一句话,就直接发兵去攻打匈奴吧!——好吧,实际上历史上始皇就是因此派遣蒙恬率军出击匈奴的。不过现在可不能这么干了。
    原因很简单,去年蒙恬才跟匈奴打过一场,国库的钱消耗殆尽,至今都还没补回来。就算始皇想打,也根本不可能。
    蒙恬道,“陛下请放心,去岁臣大破匈奴,追击胡虏百余里,斩首无数。胡人元气大伤,几年内应该无力南下。就算他们来了,臣也必定拒之于外,不让百姓为之所扰。”
    有一场胜仗在,蒙恬说话要硬气了很多。不过其他人还是有疑虑,以为大臣问道,“我大秦与胡人接壤之处不少,非止上郡一处,就算蒙将军有把握拒敌于外,那其他的地方呢?”
    这也是实情,大秦东面和南面临海,倒是安全无虞,然而西北两面,却与羌人,匈奴,月氏等族的领地接壤,而这些民族,在中原统统只有一个名字——胡人。
    这样长的国界线,就算是想要防备,也是完全不可能的。尤其从北地以往,上郡,云中,雁门代郡等地,皆是与匈奴接壤,匈奴人骁勇善战,凶残无比,与大秦的冲突最大。就算是这几个郡,蒙恬一人也防备不来。
    就在此时,扶苏出声道,“人力不可及,并不代表就没有办法。父皇尚未一统六国时,我秦国与燕国,赵国都与匈奴接壤,当时亦修筑有拒胡长城,将士们只需立于城墙之上,便可轻松拒敌于外。如今六国一统,拒胡长城却仍在,何不将之修缮加固,连接成为一体,如此,自然不必担心胡人乘隙而入。”
    一段话说得众人茅塞顿开。匈奴悍勇,说来也不过是仗着骏马飞驰,步卒难以抵挡罢了,若是有城墙阻隔,只需派人驻守关口,不但节省人力物力,更不必担心胡人找到薄弱之处进攻。
    “太子此计大善,只是修筑长城,终究非一时一日之功,况且耗时耗力,事关国家社稷,还要选定可靠之人来负责才是。”又有大臣出言道。
    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扶苏居然主动请缨,“此事既然是儿臣首倡,就请父皇交予儿臣主理吧!”
    秦始皇双眼紧紧盯着自己的长子,像是要看出他心中所想,“扶苏,你可知主理此事意味着什么?你是太子。”
    “是。”扶苏沉声道,“正因儿臣乃是大秦太子,就更该负担起这份责任。我大秦与匈奴几乎年年都有战事,每次纵使打赢了,也是损失惨重,儿臣不忍见百姓因此流离失所,愿留在边疆,修筑长城!”
    最后几个字铿锵有力,让在场所有人都忍不住屏住了呼吸。
    扶苏是太子,他本可在咸阳城中享福,而不必亲自来做这些事情,所以此刻他主动请缨,朝臣都因此受到震动,就算是近来对扶苏有几分不满的秦始皇,也不由对自己这个儿子刮目相看。
    明面上看,留在边疆,远离都城,对扶苏来说,并不是好事。但实际上,秦始皇不得不承认,扶苏这一步走得十分精妙。
    经此一事之后,扶苏在朝野之中的声望必定大涨,将来施政时当然就会减少许多阻碍。而且因为他远离咸阳,接触不到朝廷的重心,使得始皇自己对他的忌惮也减少到了最小,不管从哪方面来说,都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这让秦始皇骤然意识到,不知不觉之间,自己的大儿子已经成长到了这个地步了。进退有据,有礼有节,与自己完全不同,却已经能够从他身上看到初初显露出的锋芒。
    他的心思起伏不定,最终还是停留在对于自己拥有这样的继承人,大秦将来会有这样一位君王的欣慰上。
    二世三世以至万世,让大秦国祚永存,这的确是秦始皇最想要的东西,并不只是说说而已。哪怕他生性多疑,但是知道自己的继承人如此优秀,也是非常高兴的。加上扶苏一直表现出来的都是谦和有礼,对自己这个父皇也是绝对的尊敬,所以看在始皇眼里,自然是好多过不好。
    最后,他微微颔首,算是许可了扶苏的请求,“也罢,朕年轻时,亦曾多方征战,乃有今日。我大秦马上得天下,你身为皇室子弟,岂可不知兵事?如今你能在边疆生活几年,增长阅历见识,也是好事。”
    “儿臣谢父皇成全,必当尽心竭力,永固我大秦江山!”扶苏高声道。
    这就不单只是对这一次差事的保证,隐隐也在保证,将来他继承大统之后,也会继续这么做。但这一次,始皇没有怀疑他,而是看着他,脸上露出了几分欣慰之情。
    “好!”始皇站起身,扬声道,“朕命,上郡以北诸新纳之地,置九原郡,从汉中,河东,太原等地,迁民实边!蒙恬为征虏大将军,统领北地,上郡,九原,雁门,云中,代郡诸郡兵马,驻守边疆,务必不使胡人入关侵扰!命太子扶苏为监军,并主管长城修建事宜!”
    “臣等遵旨!”
    ……
    征虏大将军行辕内。
    蒙恬松了一口气,笑着道,“终于定下来了。我这段时日提心吊胆,生怕出了什么差错。现下想来,还是不及公子成竹在胸。”
    扶苏微微弯了弯唇角,“非是胸有成竹,不过孤注一掷。”
    为了这件事,他筹谋了太久,不会允许有任何的闪失和差错。
    蒙恬闻言,忍不住问道,“其实我不太明白,公子为何一定要到这里来?须知虽然如今公子身份尊贵,但若是常年远离咸阳,究竟有些不妥。万一有人趁此机会,兴风作浪,恐怕对公子也并非好事。”
    扶苏看了蒙恬一眼。他之所以会这么选择,当然是有原因的。
    第一就是秦始皇所说的那样,大秦征战天下,一统六国,但是这一切并不是结束,而只是开始。现在的大秦看似强盛,实则危机四伏。他要做个守成之君,其实并没有那么容易。对扶苏来说,如果自己能够掌握一部分军队,在军中拥有足够的威信,那是最好不过的。
    之前因为荷华的提议,军队已经进行了改制,现在除了京中的禁军之外,大秦最好的军队,全部都驻守在边疆,尤其是跟匈奴接壤的这几个郡。
    这几个地方对大秦的军事意义不言而喻,为了能让始皇放心自己到这里来,扶苏可谓是煞费苦心。
    从去年开始,他就已经跟蒙恬计划好了,从匈奴入侵,打了胜仗却用光了国库的钱粮,到让荷华去刺激那些方士,使得他们拿出了“亡秦者胡”这个所谓得自仙山的提示,最后水到渠成,让始皇任命蒙恬为征虏大将军的同时,自己也借由修筑长城之事留了下来。
    至于第二个原因,便是为了消除始皇对自己的戒心和忌惮。
    扶苏很明白,之前他做的那些事情,已经在始皇心里留下了痕迹,如果自己继续留在咸阳,恐怕始皇坐立难安之下,反而会对自己越来越戒备。反而是如今这样,远离国都,会让始皇更加放心。
    反正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现在他的名声传遍天下,是众望所归的太子,就算暂时离开,但有了修长城的功劳在,也不会让人将他忘记。
    第三个原因,恐怕就是眼前这个人了。
    对扶苏来说,蒙恬并不只是臣子。上辈子自己被发配到上郡来做监军的时候,还是个骄傲的皇子,又什么都不懂,多得蒙恬一直照拂,也算君臣相得。这队扶苏来说是好事,可对蒙恬却未必。——最后自己落到那样的地步,拔剑自刎,扶苏不相信胡亥会放过蒙恬,只怕他的下场也不比自己好多少。
    他没有问过荷华蒙恬的结局,但是从荷华提到蒙恬时的表情来看,至少直到两千多年后,蒙恬的名字仍然有人提起。这让扶苏在欣慰的同时,也更加觉得对不住蒙恬。
    如果不是被自己连累,也许他能够有更加广大的前程。
    所以,此刻选择到蒙恬的驻地来,就是扶苏对他的一种隐晦的回报。只要将来他当上太子,就能够名正言顺的提拔蒙恬。毕竟他们可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