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同人电子书 > 思无邪 >

第12章

思无邪-第12章

小说: 思无邪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宣公之父庄公的妃子,可是卫宣公却与这位庶母私通,生下了这个儿子,偷养在宫外。当宣公终于继位为王的时候,他便正式将夷姜纳入自己的后宫,并立夷姜与自己的儿子伋为太子。 
   
  这年宣姜十五岁,姬伋不过十六七岁,和公主的美貌闻名于世一样,卫国太子的俊美儒雅,也是诸国间有名的。虽然身世方面有些小小问题,但其时子“蒸”父妾也属寻常,(“蒸”是指作为子辈的人收纳父亲的妻妾,除生母之外的婚姻行为)这并不妨碍他的未来国君身份。 

  齐僖公当然立刻就答应了这桩十全十美的婚事。宣姜的幸福似乎舒展了手心即可获得。若果真如此,她一生不过似深宫静月,幽凉深静,东周的历史在日后也不会产生如此大的动荡。 
  
  事情的变数发生在一个小小的使臣身上。为太子求婚的使臣是个急功近利,趋炎附势的主,一边堂堂皇皇地为国陈情,一边自有自的算盘:看着卫宣公身板还硬朗,太子还不知什么时候能当上王上,当不当的上也还是未知数,还是努力拍好今上的马屁要紧实在。主意既定,回到国内,这厮就立即向卫宣公打小报告:主上,齐国公主是绝色美女,像这样娇艳欲滴的花骨朵儿,您应该自己享受。又何必留给伋子那样不解风情的小孩呢?老色鬼姬晋一合计,是那么回事。想当年无权无势时,他就敢在父王的眼皮子底下勾引庶母,德行之劣和色胆之大可想而知,如今王权在手,更是没了忌惮。 

  于是色心满满的老家伙立刻把姬伋派往宋国去当外交使节。说起来伋子也笨,眼看着要结婚的人了,突然被老头子派到国外公干,居然一点也不怀疑,也不知道据理力争推脱一下,起码也要结了婚再去嘛!白白便宜了姬晋这个老混蛋。从后来的事情看,他在国外呆得时间还不短。不过也有可能是老色鬼姬晋借着自己国君的权力犯浑,伋子浑不过他也!只好委委屈屈收拾铺盖出国去啦!姬晋一面在首府近郊(河南濮阳)淇水之畔修了一座藏娇的行宫,名为“新台”,一面派自己的亲信卫泄前往齐国迎亲,直接把宣姜迎上了新台。这事,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新台纳媳”。 

  宣姜的一生就在黄河之滨的新台发生了折转。黯然。想来不用为高鹗所续《红楼》中移花接木,偷龙转凤的伎俩惊心,需知在公元前七世纪初的时候,就已经出现过这种婚姻的悲剧了。 
  
  本来美人得配玉郎,犹如陌上观花,日影染身,心里称心如意。年轻貌美的小公主满怀着对未来的憧憬,满心喜悦地来到卫国,却没料到自己最后的归宿却是这样个老丑无德的家伙,恐怕连死的心都有。她又不敢贸然做出反抗,盖因当时的婚姻太没有自主权啦!她也没见过结婚的对象,她也不知道父亲到底是把她许配给宣公还是他的儿子伋子。如果是许配给伋子,却不见伋子,和自己拜堂的人居然成了自己的公公。 

  话说回来,正常人哪想得到姬晋那么色胆包天呢?总之一句话,见过无耻的,没见过这么无耻的。可叹历史上还不是姬晋一枝独秀,在以后的时间里这样大权在握又敢于的“扒灰”混蛋比比皆是!时间上和姬晋案离得比较近的是蔡景公蔡同先生和楚平王芈弃疾先生。(芈是楚国国姓,音mi,辞典上的意思是羊叫声,这个姓够奇异的,现在很少见了。) 
  
  蔡同先生被愤怒的儿子蔡般(蔡灵公)引兵入宫,一刀了账;芈弃疾先生侥幸善终,死后被愤怒的伍子胥从坟墓里拖出来鞭尸。所以我们要对焦大说,不要动气啦,比起历史上这些著名的扒灰事件,贾府那点子事算个啥? 
      
←虹←桥书←吧←HQREAD。  
第29节:一出有预谋的乱伦悲剧(2)       
  卫人厌恶宣公的秽行,同情齐姜所适非人的遭遇,遂作《新台》,将这出乱伦悲剧如实地记载了下来。   
  诗曰:   
  新台有泚;河水弥弥。燕婉之求;籧篨不鲜。   
  新台有洒;河水浼浼。燕婉之求;籧篨不殄。   
  鱼网之设;鸿则离之。燕婉之求;得此戚施。   
  诗中“河水弥弥”、“河水浼浼”,亦似有暗喻齐姜泪流不止之意,“籧篨”就是癞蛤蟆,“戚施”是指虾蟆,而“鸿”,据闻一多先生考证,是“苦萤”的合音,苦萤就是虾蟆。卫人用癞蛤蟆、虾蟆等物,形容宣公老丑狠恶的形貌。其实,先秦时代崇尚早婚,到伋子成年的时候,宣公也不过三十来岁,不会老得掉了牙。何况这厮既然有本事勾引庶母,加上儿子伋子长的又粉帅,可见他也不会丑到哪里去。这方面,余冠英先生的译诗就不太好了,唯心唯字面地把宣公说成驼背鸡胸的老汉。不过这个老淫棍的德行真叫人无语,一字记之曰:“贱!”怎么丑化他都不嫌过分。 

  人们以张网捕鱼比喻觅得佳偶。来撒网是为了捕捉到鲜鱼,结果却网到令人厌恶的癞蛤蟆。春秋时的人比喻朴直而生动,不比后来人喜欢盘典。那时的人还不惯于玩弄文字,但求话能说得清楚明白。《诗经》里所比的,都是生活化的事物,拿来比拟却又恰到好处,深得人心。 
  
  新台筑得再高大巍峨金碧辉煌又怎样?与己拜堂的,不再是当初来相亲的翩翩少年,而成了自己的公公,一个陌生的心地淫亵的老混蛋。命运揭开面具,在姬晋身后露出阴险的笑。 
  
  宣姜事后向父亲哭诉,齐僖公怒则怒矣,然而嫁出去的女儿在他心里犹如泼出去的水,所以也只是不咸不淡地叹了口气,道一句“木已成舟”。大凡女子总被人定位于此,命好命蹇无非天意,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个猴子满山走。他不愿为了女儿大动干戈。何况,女儿早点登上王后的位子,早点成为君夫人,于他也是有政治之利的,因此,齐僖公也就默许了这种侵夺。还是那句话,在权位面前,爱情永远排在其后。 
  
  自此,宣姜的人生如被大力搓揉过的纸,底色再白,也是旧了。   
  无法完成的约定   
  ——君子偕老,副笄六珈   
  君子偕老,副笄六珈。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子之不淑,云如之何?   
  玼兮玼兮,其之翟也。鬒发如云,不屑髢也;玉之瑱也,,扬且之皙也。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   
  瑳兮瑳兮,其之展也,蒙彼绉絺,是绁袢也。子之清扬,扬且之颜也。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   
   ——《啵纾烤淤衫稀贰  
  虽然隔了数千年,想到伋子归国时,看见宣姜的那一幕,还是觉得犹如李香君血溅桃花扇一样惨烈心悸。可惜伋子和宣姜,他们的身份缚死了他们,落得连香君还不如。一个太子一个国母,死又死不得,爱又爱不得。 

  仿佛看见他们两两相望,眉山目水的汇映间,滑过的,是两个擦身而过的情缘如丝。面目平然,恭然有礼,是认了命。云端身后那只无形的手在簸弄,谁躲得过?茫茫众生,从了吧。 
  
  心潮起伏,眼含怨艾,是泯不了的情。高台上端坐的,现时需恭身见礼的人,该是执手画眉的妻子。谁来告诉伋子,姻缘路上是错了哪一步,为何已经轻轻颔首的人,桃花树下,再也寻不见人。 

  御座上宣姜笑容晏晏,一颗心却霎时动弹不得。   
  可以转回程吗?她坐回花轿中,做他安顺欣喜的小娇娘,待盖头掀起。仰目迎上的,是他深如暗海的双瞳,红烛映衬,即是海面澜澜星光。而不是一个形容龌鹾目光猥亵的老淫棍,可以吗? 
  
  日日惊起,她会困惑,她的枕边人,年纪可当她父亲,君子偕老的人怎么成了他!   
  是命吧……无言以对的忡怔。命是掌心的纹,皮肤上的痣,无形无相让人无言以对的神秘。   
  那么顺了吧,何况她已有身孕,如被定牢七寸的蛇妖,柔弱毕露。饶她千年修行,惊艳到举世无双,却逃不脱红尘孽债。   
  她生了公子寿和朔。忘了有几年,两个孩子渐渐长大。宣姜似乎不再顾念伋子,君子偕老的梦想如年年老去的心境早死绝了吧,听不到外面怎么唱吗?  (她)誓和君子共白首,玉簪首饰插满头。举止雍容又自得,稳重如山深似河,穿上礼服很适合。谁知德行太秽恶,对她真是无奈何! 
  
  服饰鲜明又绚丽,画羽礼服绣山鸡。头发黑亮似云霞,哪用装饰假头发。美玉耳饰摇又摆,象牙发钗头上戴,额角白净溢光彩。仿佛尘世降天仙!恍如帝女到人间!   
  服饰鲜明又绚丽,软软轻纱做外衣。罩上绉纱细葛衫,凉爽内衣夏日宜。明眸善昧眉秀长,容貌艳丽额宽广。仪容妖冶又妩媚,倾城倾国姿色美!   
  “子之不淑,云如之何。”卫人骂她不淑啊,不是遵循礼义的女子,厚颜无耻。美貌又何如?仍是舌口翻覆众人耻笑的对象。他们极言她的美貌气质衣饰的华美,然而他们洞穿了她,她不过是靠着这副好皮囊遮掩羞耻心的卑弱女子。时过境迁之后,他们已渐渐忘却宣公的淫亵无道,而只记得她的“不淑”。 
以为她贪恋荣华,甘心和他白头到老。   
  ——对于男子,人们历来容易原谅,将一切归诸于男性的本能;而对于女子,一旦被烙上印记,即使脱胎换骨也要挫骨扬灰。   
  春色如旧呵,铜镜明妍。我爱过的伋子啊,你在哪里?与你昂然身躯相应的男儿气呢?风刀霜剑言相逼,为何留抵我一人面对? 
  不是,约好白头偕老的么?曾经。       
◇欢◇迎◇访◇问◇虹◇桥◇书◇吧◇。HQREAD。  
第30节:史家之言,从来,与真爱无关(1)       
  史家之言,从来,与真爱无关   
  ——二子乘舟,泛泛其景。   
  二子乘舟,泛泛其景。愿言思子,中心养养!   
  二子乘舟,泛泛其逝。愿言思子,不瑕有害。   
  ——《邺风?二子乘舟》   
  (上)   
  宣姜年轻淡漠的容颜在臣民的议论声中一闪而过。不知不觉间时光在指间剪折了十五年,寿和朔已经长大了,当日的垂发小童,已经长成了堪与姬伋对抗的男儿。不止是身体,还有心计。 

  寿是仁义温顺的孩子,他敬爱着自己的大哥,从未有过非分之想;朔却不甘心,他不要做御座下终身匍匐的臣子,他始终眈眈于王位,盘算着要将姬伋从太子的宝座上拉下来,自己做上去。 

  宣姜成了他利用的对象。朔深知,宣公依然爱恋着母亲的美色,必会对她的话言听计从。他编造了谎言,说姬伋从来就没有忘记过夺妻之恨,甚至还发誓在继位之后,要将他母子铲除干净。 

  没有哪个母亲不相信儿子的。宣姜大惊失色,带着姬朔去找宣公,希望能够救得儿子一命。卫宣公根本不觉得,这件事的祸根是起在自己身上,他听了姬朔告的阴状后,把姬伋的生母喊来,痛骂她教子无方。 

  姬伋的母亲夷姜,就在这天夜里自缢了。 
  (中)   
  “夷姜既死,宣姜欲立寿,乃与寿弟朔谋构伋子。”(《列女传》) 
  史家之言,从来,与真爱无关。   
  ——接下来,宣公决定要斩草除根。宣姜没料到事情会发展到这一步。她根本不愿意有谁死去,更不愿意死去的是姬伋。 
  然而,宣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