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同人电子书 > 神奇的四指按摩 >

第4章

神奇的四指按摩-第4章

小说: 神奇的四指按摩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常耳鸣的人,通常都是气不足或是不通畅,导致耳内血液循环异常,严重的话,引起脑内血液循环异常,就会出现眩晕想吐的现象。
  从经络来看,耳朵有小肠经、胆经、肾经以及三焦经通过,耳内功能不佳,象征这些经络气血循环都受到影响。因此容易耳鸣的人往往也伴有消化系统的毛病,常常会感到胆怯、畏惧、情绪容易紧张。特别遇到紧急状况或是压力大时,如果又睡不好、休息不够,肝胆劳累,眩晕症就会跟着发作了。

面部(2)
● 四指按压点
  ● 平日保养
  多听轻柔音乐和缓心情,保持轻松愉快的生活态度,照季节饮食,注意肠胃保健;可以利用艾草条以灸的方式补气(灸背部的肚脐对应点,即命门穴;肾俞穴和丹田,即关元穴)。尽量少吃安眠药,以免血液变酸导致气行不顺。
  过敏性鼻炎
  由于现代外在环境的骤变,不管是天气、空气还是日常生活所接触的物品,都潜藏着引发过敏性鼻炎的因子,所以鼻子过敏的人多如雨后春笋。
  我个人也是一个“大过敏”,从小就有严重的鼻过敏现象。在台湾地区,容易因为霉菌或是尘螨而感到不适;在加拿大,则容易因为花粉而引发过敏。二三十年来,我几乎是天天起床就开始打喷嚏、流鼻涕,连平日讲话也都带着浓浓的鼻音。我也曾经长期服用抗组胺等药物,但结果是吃药才有效,药一停便又复发,症状始终没有彻底改善。
  直到学习经络理疗之后,我才发现自己过敏的很大原因是气血阻塞,加上休息不够,终日因为失眠而精神恍惚,所以才会导致严重的过敏性鼻炎。
  现在,我每天起床便开始按摩手肘关节下的四指点(即喙突穴,打喷嚏时肌肉用力最厉害之处,也是最易阻塞之处),另外再加喝一点温热开水,让气血循环更为畅通。至今,已经将近十年,我的过敏性鼻炎几乎很少再犯。即使偶感不适,应用相应的四指点的按摩也能立刻缓解。
  一二十年前,有些医院耳鼻喉科或是小儿科经常高挂牌子,强调有效治疗过敏性鼻炎。众所周知,过敏性鼻炎或是其他的过敏都不是药物可以根治的,因此标榜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诊所也就越来越少了。
  过敏症状通常是因为抗体为了保护身体,而对外界物质产生的激烈反应。过敏性鼻炎多半是因为鼻黏膜为了抵抗花粉、霉菌或是尘螨等外来物,因而引发流鼻涕或是打喷嚏等反应。西医的治疗方式往往是利用口服或是喷雾性药物予以脱敏,长期下来,不免有伤害肝肾以及造成鼻黏膜松软无法复原的副作用。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过敏是因为七情(精神紧张)、六欲(外在环境压力)、饮食不当以及过劳等原因引起,特别是关节淤塞的人,往往更易因为气不顺而导致过敏。
  ● 四指按压点
  ● 平日保养
  保养方式以补气为主,应经常进行正确的深呼吸;多进行关节运动以及全身关节按摩,平日可多按摩上述两处四指点,特别是清晨起床或是感觉过敏发作时,按压手肘关节下四指点(即三焦经沿在线非正经穴位之喙突下四指点,见上图)可明显见效。
  气喘
  我的气喘病史长达二三十年,打从我出生几个月开始,父母就常常被我的气喘吓到。年幼时,每次打预防针,不消半个钟头,我便会开始气喘。甚至曾经因为气喘而呈现意识不清的状态,所幸当时有精通经络理疗学的舅舅在,硬是用穴位按摩的方法把我从鬼门关救了回来。
  之后的成长过程中,我偶尔也会因为外在环境引发气喘,状况始终不见好转。但是练了气功和学习经络理疗之后,靠着平日的保养和运动,气喘几乎不再找上我。
  和过敏性鼻炎一样,气喘来自精神层面、饮食以及环境、气候等。此外,疫苗也是引发气喘的原因之一,特别是现今的孩子打的疫苗越来越多,不仅造成幼儿自体免疫能力下降,同时也造成越来越多气喘儿。
  若是家中有孩童气喘发作,建议先不要紧张,搓揉或热敷大椎穴以及脊椎第十七节(即督脉之命门穴,大椎穴往下六个四指幅位置),加上按压定喘点(参见第74页),通常就会止喘了。

面部(3)
从中医角度来看,有气喘毛病的孩子通常造血能力比较差,掌管身体能源的肾经也较为虚弱,因此遇到外来物质时,便容易引发气喘,打了疫苗之后,也易因为肾虚而造成气喘。
  ● 四指按压点
  ● 平日保养
  若没必要,尽量少给孩子打疫苗,特别是多种药剂混合的疫苗。平日多进行些舒缓的运动,例如关节体操等,并且不要在冷风中奔跑尖叫。早睡早起,好好吃早餐,空闲时可多多搓揉上述四指点。
  打鼾
  有一天,一位朋友在咨询经络理疗时,突然吞吞吐吐地问我:“晚上睡觉打鼾怎么办?”
  这位朋友的体型略胖,生活压力大,经常熬夜,加上工作性质必须时常动脑,因此偶尔还借助安眠药才能入睡。他说老婆常常抱怨他的鼾声,但事实上他自己也睡不好,即使睡眠时间足够,也感觉昏昏沉沉。
  我教朋友如何进行睡前自我四指按摩。后来他夫人打电话来感谢我,说朋友打鼾的症状已经有明显改善,他们夫妻之间的关系也因此增进不少。
  确实,打鼾是许多人的烦恼,不过若认真论起,更困扰的往往是打鼾者的枕边人。
  引起打鼾的原因很多,鼻炎、鼻塞、鼻窦炎、扁桃腺肥大、悬雍垂肥厚等都可能造成鼾声连连。四十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因为鼻腔和口腔的机能退化、肌肉松垮,较易在夜晚高奏交响曲;肥胖者则容易因为扁桃腺肥大及口咽肥大,导致呼吸道受阻而在睡眠时鼾声大作。
  要改善打鼾,首先就是要先学会放松,外加改变生活习惯。有两处四指点可以放松身体,特别是头部最有效的地方。头部放松了,睡眠自然有好质量,也就不会再有如雷的鼾声了。
  此外,睡前喝酒、抽烟、服用安眠药或是过于疲倦都可能导致喉部肌肉松弛,继而加入打鼾一族。
  ● 四指按压点
  ● 平日保养
  多运动,特别是颈部关节运动,但禁忌三百六十度大旋转,可利用前后左右点颈来代替;避免在睡前饮酒、抽烟、服用安眠药,或是白天过于疲累。体型肥胖者,应控制体重,运动是最有效且健康的减肥方式。
  咳嗽
  我曾经在临床上遇到一位60多岁的妇女,她长期为咳嗽而苦,只要一吹到风,很容易就会咳嗽。严重的时候,仿佛五脏六腑都要咳出来似的。
  这位妇女抱怨自己常常在快天亮时咳醒,而且只要开始进入秋季,症状也会变得严重。根据我的观察,她的咳嗽夹杂浓浓的痰音,很明显是因为肺湿,因此当凌晨三点至五点,身体血液流注到肺经时,她便开始排山倒海地咳,连带造成睡眠质量不好。
  经过一段时间的四指点经络理疗之后,该妇女的症状明显改善,她很开心地向我道谢。但是我却认为要感谢的是她自己,因为她是个相当勤奋的患者,除了学习利用四指点止咳化痰,同时也非常认真地于每日睡前进行乳房根部下按摩,因此才能收到暖肺功效,改善凌晨咳嗽的症状。
  咳嗽是身体的一种防卫作用,多半是因为气管或是支气管受到刺激而引起,偶尔也可能是因为心脏病或是肺部疾病。
  若从经络来看,咳嗽常是因为“肠燥肺湿”(亦即身体水分代谢不正常,使水分聚集过多于肺,肺自然以咳嗽方式来疏导,此时与肺经互为表里的大肠经水分就会不足),肺经(呼吸道系统)有痰,调理时必须从大肠经调起。
  此外,咳嗽也跟季节变化有关。特别是秋天气候干燥,肺经很容易在此时受到刺激,因而引发咳嗽或是痰多等症状,因此养生之道也常提醒我们秋季润肺的重要性,尤其是老人家更应注意。

面部(4)
● 四指按压点
  ● 平日保养
  经常按摩运动大肠经经过的部位;睡前可将双手搓热,再搓揉两侧乳房根部下方;秋季可配合个人体质多食用润肺食物,例如梨、橄榄、洛神、苹果等具滋润功效的食物,另外可配合季节与五行的方法,比如吃蒸或生花生来培土(脾胃)生金(肺)。
  牙痛
  有一回参观展览时,巧遇一位朋友及其友人。朋友见到我喜出望外,急急忙忙地问我:“牙痛怎么处理?”原来是她的那位友人从前一天晚上开始牙痛,时好时坏,相当困扰。当场,我请他伸出左手(他的牙痛在右侧,治疗疼痛需在对侧进行,疾病则在同一侧治疗),在两处四指点进行按摩和指压。大约五分钟过后,他很惊讶地望着我说:“奇怪!好像不怎么痛了!”我告诉他:“如果你的问题不是因为牙龈发炎,而是蛀牙,那么这只能暂时止痛,你必须先去检查有没有蛀牙或是其他牙齿的毛病。”
  我又问他最近是不是经常熬夜或是工作压力大。他笑着说,那段时间他为了看球赛,经常熬夜或是在凌晨两三点起床。我心想,难怪他说起话来明显气力不足。要知道,牙齿是很会挑时间出来兴风作浪的呢。
  因此,我在教他利用四指点进行按摩减轻疼痛之外,也提醒他避免晚睡,若是逼不得已一定要晚睡,也应多多喝醋或是饮用*茶以降肝火,并且降低患病风险。
  牙痛的成因最主要是蛀牙或发炎,若是蛀牙,经络治疗只能暂时止痛,根本方法还是需要请牙医诊治。
  不过,从牙痛或牙周病倒可推断患者的肾气不足。因为从中医观点来看,牙齿属肾,肾属骨,牙齿是人体骨骼末梢。肾气不佳,骨骼不好,首先就是从牙齿开始出现状况,又因为肾气代表人体能源,因此,老化现象往往也从牙齿开始。想要拥有一口美丽健康的牙齿,还是要从养肾气开始。
  ● 四指按压点
  ● 平日保养
  注意口腔清洁,定期进行口腔检查;避免过度劳逸,或是熬夜。经常进行下肢关节运动,强化身体底盘,可收补肾气之效。紧急疼痛,或是半夜突然疼痛时,可应用按压上述四指点缓和,若是恰有低周波电子穴道刺激器,效果更佳。
  面神经麻痹
  有一位男士因为面神经麻痹来找我,他告诉我,之前感觉头昏不适,直觉应该是感冒。前往看医生,吃了两天西药,头昏症状没有改变,半边脸反而变得僵硬,不太有感觉了。
  所幸,这位男士的症状并不严重。询问之后,发现他的问题是由于长期劳累,发病前连续多日熬夜,才导致气血不顺,造成面神经麻痹。经过几次的经络理疗和四指点理疗,很快便恢复健康了。
  不过我也提醒他,除了要经常按摩外,日后应尽量避免熬夜。特别是熬夜或是过度劳累,若是伴随有肠胃失调更应特别注意。一旦发生上述现象,表示身体已经发出警讯,很容易引发急性面神经麻痹,严重者有可能引起中风,不可不慎。
  面神经麻痹患者会感觉半边脸突然不听使唤,甚至会有口水沿着嘴角流下来的现象。
  从西医来看,面神经麻痹是因为面部肌肉神经末梢发生障碍,导致脑部中枢异常。在中医又称为“面瘫”,病因大多是因为脸部血管神经受到风寒而引起痉挛,根本问题则出在心经(主血) 、小肠经(主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