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同人电子书 > 致白龙马 >

第11章

致白龙马-第11章

小说: 致白龙马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问题),粮食问题(听说种粮所需的磷矿等都是要涨价的,干旱,土壤减产等)。

  如果国人不明白未来的世界是什么样子,沉迷在工业时代的思想,如果继续用能源与水泥钢铁开路,继续将管理弄的一团糟,将科技抛弃,不思改变,一切将皆休。

  我们将拭目以待,这个国家最明显的改变,好坏人皆知。而我本人,将尽自己所思,一一道来。此文未完,有后篇。

周恩来的童年
之所以把此文放在《未来中国》,是因我认为,在未来的中国里,依旧需要如下一般的教育,这样才能保证在高科技的未来,人性,社会不变态。

  这是我看的周恩来的传记。以下我只写写周恩来幼小时的家庭生活等情况。

  我认为每个人都应该看看这些革命老前辈的传记,这也是父辈教我的。比如毛周邓等。提到这些革命事迹,我发现在凤凰网上还是比国内的要专注和关注。这或许就是香港台湾人与大陆人的不同,总感觉他们比国人更国学了,从繁简二字体中就可见一斑。

  周恩来1898年3月5日(清光绪二十四年)生在淮安,即京杭运河,淮河交汇处,自古出韩信项羽吴承恩的地方。他出生在一个师爷家庭,有慎思明辨,缜密周全的传统。像我们这样80后的人,还可以见到他当初的情形,都是一大家子的人,有父亲一系好几个伯伯叔叔,有外公那一大系,说不得还有奶奶爷爷那一大系,我自己出生的家庭就是如此,所以得以看到周恩来在他众位亲戚中的背影。(在此,我要对那些90后和一些城市里的人感到难过了)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走出自己的天地,脱离了亲戚,我却是渐渐感到孤独了,就像90后,这可以说很大程度上是我的无能了。反观周,也许在他后来东渡日本之时也有他的孤独。

  这一大家子里,周的祖父周殿魁死于1897年,他是淮安的师爷,他膝下有老大贻赓,老三贻奎,老四贻涂。周的父亲是老三周贻能,他也是师爷。贻赓在外地谋生,贻魁偏瘫,贻涂得了肺痨,死后无子,丢下个陈氏,于是在周恩来1岁时过继过来,由陈氏抚养。陈氏遂成了周的嗣母。

  故周恩来有两位母亲,他生母小名冬儿,又因在万家排行十二,所以叫万十二姑,她美丽善良,读过五六年家塾,性格开朗,精明果断,乐于助人,贤惠能干。她父亲叫万青选,住在江西南昌,后在淮安清河县做了30年知县。他母亲还生了周的弟弟。

  周由他嗣母陈氏养大,陈氏性格温和,待人诚挚,办事细心,仁慈礼让,由于年轻守寡,遂很少出门,与周恩来相依为命。陈氏自幼喜欢诗文书画,学识广博,有文学修养,且她父亲是个秀才,精通医术。陈氏在周四岁时,便开始教育他。认字,背唐诗。5岁后周在家塾读书。回家后,他嗣母给他讲历史,神话故事。1904年,即周6岁,随父母弟弟,嗣母搬到清河县外祖父万青选家住,万青选早在周出世不久就病逝了,留下大家子的人,满屋子的书,尽是诗词歌赋,通鉴野史,小说。周遂在这万家的家塾里,自8…10岁看小说,西游记是他第一部读的小说。周爱诗,善与人交往,爱交朋友(如果不是这样的家庭,很多人是相反的。)所以他的童年是比较快乐的,与外祖父家的同辈孩子也相处很好。(这其中,无穷的乐趣,又岂是这样大家子外的孩童所能体会的。它对人的影响又岂是其他所有的所谓教育能够给与的馈赠。)

  周还有一个乳母,叫蒋江氏,勤俭朴实,行善积德,是个乡下妇女。周常去她乡下家中玩,结识了很多贫穷人民的儿子。(这样的馈赠,这样的教育比世上任何教育都可贵。)

  所谓“男孩子要穷养,女孩子要富养”的确是金玉良言。在欢乐的同时,也有痛苦。这样的家庭不可避免,像那个同时代的家庭一样,开始家境破落。周恩来的父亲老实,胆小,能力较差,家庭渐渐靠借债度日。他外祖父又是一大家子人,故纠纷是经常的事。周的生母带着周恩来常去排难解纷。周从中学到了很多本事。但其生母也因过度劳累,积劳成疾而又愁闷,得肺疾一病不起,在1907年春去世,年仅35岁。他父亲也到湖北谋事去了。

  所谓祸不单行,他嗣母陈氏因为性格好静,身体渐消弱。1907年夏周陪她在陈氏的家乡江苏宝应县治病,住在堂舅家,可见是寄人篱下了,那时周还记得她母亲讲韩信的忍辱负重。1908年夏陈氏被肺痨夺去性命,给周的打击最大,后写有《念娘文》。周遂带着2个小弟弟,护送灵柩回淮安。

  此时周10岁,从此周开始当家了。那时周家已债台高筑,周恩来每每要强装笑脸继续典当东西借债度日,还要磕头,内要管柴米油盐,外要应酬,非常困苦。幸好他伯父周贻赓早有耳闻,常与他书信来往。

  他伯父见他聪颖,机敏,遂决定带他到东北生活求学。此后一生中,周再也没有回到淮安,就像每个人的童年一样,永远的说再见了。

  周写道:“12岁那年,离家去东北,这是我生活,思想转变的关键,没有这一次离家,我的一生一定也是无所成就!”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看魔兽战场
09…5…1

  看了一个电影,叫《魔兽战场》,十分精彩。

  掉下来一个外星人,船上同时跟来2个怪物。

  外星人被小寨主云飞抓了,小村被外星人扫荡,寨主女儿与其父比武,寨主女儿给外星人治伤,被打晕,逃跑。

  怪物来袭,外星人被抓住,一个男孩给他吃的。

  众人出去打猎。外星人救了寨主,被拥戴,与云飞比跑步,盾牌上。

  (小村主人)刚泽来袭,小巨人被打退

  夜里遇见怪物,退回寨中。众人使挖坑用火计,两怪物大闹之后从井中逃跑,寨主死。

  众人转移,留下云飞,潜入水底拿兵器,女主人被捉,兵器成,外星人,光头,等下井捉怪。

  杀一怪,遇另一怪,劫后余生。(友谊,胆气)

  外星人不走,做了众人国王。

  另外推荐一部电影:

  电影《双城记》发生于法国大革命期间,英国伦敦的年轻有为的律师席尼&;#8226;卡顿,他深深地爱上了巴黎女子露丝…曼纳。但露丝.曼纳却仅仅只是把他当作普通朋友,而是嫁给了法国贵族青年风度翩翩的查尔斯&;#8226;达雷。当法国政治局势陷入一团混乱时,查尔斯&;#8226;达雷遭到暴民囚禁,露丝&;#8226;曼纳走投无路,只好向席尼&;#8226;卡顿请求帮助。席尼&;#8226;卡顿为了成全所爱之人的幸福,竟然以牺牲自己的生命的方式来挽救情敌,在黑牢探监之际施展策划周密的调包计将查尔斯&;#8226;达雷救了出来,而他则义无反顾地步上断头台。

  许巍唱的《晴朗》中,有句歌词,是:我那总沉默的朋友,你让我感觉到力量。

  朋友做到上面这个份上,很是震撼人心。

处境
如果你同情我现在的处境,你会和我一样悲观:我身边就是个蚂蚁窝,是非洲大草原,是无数绞的咯咯刺耳的铁链大合唱。

  我关注的是:我们真正应该怎样去改变这种现状。我已经越来越对某些人的漠不关心感到心凉,对于某些拯救者角色的人越来越失去耐心。我想我应该做点什么,于是想到了我的笔,这也是现实的无奈,但,我不会一直这么无奈下去,我的怒火越来越盛了,我的脾气也变的容易发火,我要大声高吭。

  亲爱的人流中的朋友,当这里有这么多人口的时候,我们就应该知道:莫踩了蚂蚁窝,莫让沙漠袭击了草原,莫让铁链生锈了!

  蚂蚁是不是经常打架?无从考证。蚂蚁头上的两只大钳子非常显眼,如果打了,他们也无非伤了一下身体,他们的交流也仅限于两根触须友好的碰一碰。如果是人,就多了,除了巴掌,拳头和皮鞋,还有牙,口水和智慧(能够利用工具),他们的交流是通过眼神,气味,动作,电波心灵。东西高级了,它就会变得复杂,也将有更多的故事。但人是非常非常脆弱的,他们甚至害怕,这是种源于基因上的反应,一种莫名的要留种的愿望,但有时候人们又会变得像刀锋一样,像暴风闪电,这是源自愤怒,忘我,自私,就像一只被摸了屁股的老虎,一只小企鹅的老母亲,或是一只看见猎物的狼,情绪是一片云,每天在大理石平静般的心灵大地上书写。

  因为这种高级和书写,所以在我们的旅途上,我们制造一切(如噪音,家庭),生长一切(庄稼,杂草),没有多少时间坐在庙里当和尚枯坐。社会使我们酸甜苦辣,音乐使我们洒脱,书籍旅游使我们遨游,自然与家庭使我们幸福,电影使我们更有理想和幻想,运动使我们健康。。。。。。可以幸福地说,这一切已经在我们几乎每一个的人身上发生了作用,一切使我们的认识更加深入,我们变得更聪明,变得更敏感,欲望更多,灾难越多,比如,我们已经不能容忍电梯浪费我们的时间了,总之,一切都在加深。

  我们的报纸开始预测未来,我们的人民开始更加被社会左右(比如污染农村的河流,于是他们必须买水,我们的GDP于是高歌猛进;我们必须把他们的一切,比如土地,养猪,织布一切集中起来,于是他们开始进化,推动科技的发展,而这是源自世界的竞争,我国开始于西方打破中国的门),到如今,我们必须大举移民月球了,因为我们发现这一切的集中不足以支撑中国人民(特别是农民)的完全向城市转移,因为加深的情绪,欲望,复杂,失去,获得,加深的总总。非洲大草原式的规则和生存不能再适合这里,因为资本市场与私欲如果开始在这里制造沙漠(失业,贫穷,分化等等),发生在这里的事情将不能再与美国,日本等等相比了,想想美国一个学校的IP网址就比整个中国还多的现实吧,所以在更多的沙漠到来之前,我们应该开发更多的地方,在避免踩到蚂蚁窝的时候,有超越移民月球的想法!我们的周围社会也许像无数的铁链,但如果里面无所事事的人(没有充分完全利用他时间的人)太多,它就要生锈,断裂就是危险的。我们应该让更多的事被机器做,我们应该让更多的人有事做,做升级了的,有价值的事。我们就应该开发月球,我们就应该在信息技术有突飞猛进的发展,因为宇宙与信息的价值,资源是无限的,他们比阳光更持久。

  那时候,我们的电就是核聚变的,用来修建和维护的钱几乎是微不足道的,我们的电话应该是几乎不要钱的,我们的水应该是几乎不要钱的,你会发现我们似乎又回到了我们在农村居住的时候,我们享受着几乎免费的这些商品,同时我们解放出来的时间和个人自由也不会闲置,我们在软件和宇宙资源的探索获取上将有无数的事要做,几乎每个人,都在自己感兴趣的工作上。

好书一本
这些日子,在网上原创中并未看见一些非常好非常好的好书。想来这些人无非还是一些不大成功的人,有一些庸人的资质和市民的性格,而这种极盛的风气便因这些年岁不牢的人写在文章中,从而从自己的身上开始蔓延,直到每一位读者的心中。社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