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同人电子书 > 历史滑入辛亥年:民国就是这么生猛01辛亥前夜 >

第26章

历史滑入辛亥年:民国就是这么生猛01辛亥前夜-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概因铁良这个家伙是皇室成员,对汉人警惕性极高,防贼一样地防着袁世凯,再加上他本人的能力并不在袁世凯之下,于是他任由袁世凯训练他自己的新军,而铁良却自去训练旗兵,也好打消袁世凯的“不臣之心”。
  为了训练旗兵,铁良这厮几乎将东南财税搜刮一空,他从上海制造局弄走了八十万,从江海关提去了七十八万,又从其他各地敛得百数十万不等,搞得袁世凯这边捉襟见肘,却硬是不敢吭一声。
  这个时候袁世凯府中出了一桩怪事。
  有刺客潜入袁府。
  袁署护卫兵夜间拿获一革命党,并搜出手枪炸弹,袁屏退从人,与之座谈良久,予以百金善遣之,戒左右人勿声张,恐骇人听闻云。
  很清楚的一件事情是,袁世凯这厮已经和革命党人走在了一起,不唯是他,兵部侍郎徐世昌经略东北,有革命党找上门去,要求老徐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与清朝划清界限,反戈一击。徐世昌请来人大吃了一顿,赠送两千金,让党人足足地赚了一票。
  相比于徐世昌的大手笔,湖北立宪派头子汤化龙就吝啬到了家,这老兄一再急切催清政府速速立宪,否则他“将欲起事”,于是就有党人闻讯赶来,要与汤化龙“共襄义举”,汤化龙却只给了党人二十元钱,连买身像样的行头都不够,这叫人家还怎么革命?
  再看驻法公使孙宝琦向孙文买好示媚,可知这大清天下,早已是离心离德,而此时铁良则成为了大清的中流砥柱,不唯党人想做了他,最希望铁良死的人,袁世凯当排在首位。
  所以袁世凯家中出现的刺客,以及他处理的方式,这就耐人寻味了。
  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吴樾的刺杀行动与袁世凯有关系,但是此后,吴樾就颇繁地出没于铁良府邸,寻找机会。
  这机会却是不好找,此时铁良已经成为了全体汉人的死仇大敌,他自己心里清清楚楚,当然会更加严密地保护自己了。
  吴樾在北京街头逛来逛去,见不到铁良,倒是看到全国各地的立宪派组成商团,纷纷进京上访,游行示威,静坐闹事。
  按说立宪派闹事跟吴樾没关系,你闹你的事,我杀我的人,大家各干各的,谁也碍不着谁……可是闹着闹着,就闹出事来了,最终把吴樾给卷了进去。
  叫立宪派不停地这么催促,慈禧太后就坐不住了,于是就决定顺应民意,加快宪改步伐。
  五大臣出洋考察!
  五大臣者:
  镇国公载泽,此人系皇族中优秀分子,可知在朝廷中的分量。
  户部右侍郎戴鸿慈,大清国唯一由军机处入相者,沉稳之风,可窥一斑。
  兵部侍郎徐世昌,袁世凯幼年好友,未来民国时代的大总统之一。
  户部署理右侍郎绍英,此人名气不大,但却是立宪的积极推动者。
  湖南巡抚端方,大清国与袁世凯、张之洞齐名的能臣,后因潜入皇宫偷拍小寡妇隆裕太后,引发了共和革命。
  ……
  闻知这五大臣意欲出国考察,吴樾心急如焚。
  倘若清廷快上一步,先行立宪,必可赢得国人之心,到时候你再号召“驱逐鞑虏”,那谁还乐意跟着你干?
  朝廷立宪之举,将使革命失其依据,如之奈何?
  1905年9月24日,五大臣兴高采烈地告别朋友家人,出国考察。
  早已吞服了哑药的吴樾,带着另一名志士张榕,也登上了火车。
  他要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狙击清廷的立宪。但他不知道的是,此时对清廷立宪的狙击,早已在大中国全方位地展开。
  刀锋所向,矛头所指—袁世凯。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3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