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八路军一一五师六八六团征战历程 >

第61章

八路军一一五师六八六团征战历程-第61章

小说: 八路军一一五师六八六团征战历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00余人,从此,郯城彻底回到了人民的怀抱。这里所述的攻占郯城是郯城的第二次解放。

     战 争 背 景
    
     1942年,抗日战争到了最艰苦的时期,日军集中了大批兵力,采取〃铁壁合围〃、〃拉网合围〃的战术,对郯马抗日根据地进行惨无人道的大〃扫荡〃,企图切断滨海、鲁南、华中根据地的联系,妄图分割、〃蚕食〃我抗日根据地,给滨海人民的抗日斗争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八路军一一五师政委罗荣桓和代师长陈光决定,运用〃敌进我进〃的〃翻边战术〃,对郯城进行一次远距离奔袭,以牵制敌人对沭河沿岸的〃蚕食〃,并策应冀鲁边和清河区的反〃扫荡〃斗争。

    堡垒化城池 易守难攻
    
     郯城是日军在鲁南苦心经营的兵站基地,日军侵占后,筑起高11米、宽9米的城垣,开挖了深7米、宽6米的外濠,修建了大批明碉和暗堡,墙高壕深,碉堡林立,是一座堡垒化了的城池。我军在没有火炮和充足弹药的情况下,攻城的难度相当大。为此,我军特在战前就做好了一系列准备工作:首先派教二旅四团二连、临沭县独立营以及数千名民兵包围了醋大庄及其附近的日军据点,把敌人死死纠缠在沭河沿岸使其无法增援;其次是派教二旅六团一营和五十七军独立旅监视赣榆、新浦方面的日军,以保障攻城部队背后的安全;马头方面由一一五师六团二连负责狙击。同时,还动员了上万名群众,对临郯公路进行了大破袭,使绵延百余里的的交通封锁线全部瘫痪。
    
     1943年1月18日夜,八路军一一五师教二旅在旅长曾国华、政委符竹庭的率领下,一夜急行军40多公里,神不知鬼不觉地挺进到郯城东面的马陵山区,就地隐蔽休息。旅敌工科长邵子真带领12名战士入城侦察。
    
     19日夜,攻城部队直扑郯城。深夜时分,六团以神速动作直扑城南门。一阵激烈的枪声、爆炸声后,南门被炸开了,谁知里面还有一道城墙门,用沙包堵着,无法实施爆破。我架梯部队也很难接近城墙,伤亡很大,只得暂停攻击。

    架桥过外壕攀梯强攻
    
     在北门助攻的四团,见主攻部队受阻,请求改由北门主攻,但六团团长贺东生不肯示弱,坚定地说:〃我们一定要拿下南门!〃于是我军调整了部署,决定20日晚在南门与东南大炮楼中间突破,首先架桥通过外壕,然后再攀梯强攻。
    
     20日午夜,助攻的四团七连、九连首先向北门发起攻击,枪声、爆炸声、呐喊声响彻夜空。担任主攻的六团八连,经过一番周折,终于把梯桥架到了壕沟对岸,三排战士于长贵等人抬着云梯扑向城墙。躲在城垛后面的敌人一阵慌乱,纷纷将滚木、手雷等一齐向下倾泻,辛辣扑鼻的瓦斯弹呛得战士们头昏眼花,我军两次架梯连续失利。
    
     这时,贺团长命令道:〃九连做好准备,八连不行你们就上!〃八连连长闻言向战士们喊道:〃同志们,拿不下这个鬼地方,我们决不回去!〃接着,便集中全连最优秀的投弹手,在城墙下一字排开,准确地把排排手榴弹投向城头,压住了敌人的火力。战士们乘机冲了上去,终于将云梯架上城墙。
    
     二排六班班长吴兴中率先攀梯登城。突然,十几个敌人抱着一根大木杠将云梯推离城墙,云梯在半空中晃来晃去。眼看云梯将要倒下,八连连长迅速率领战士冲向梯脚,死死地把云梯按住,我军火力一阵猛射,打掉了城垛口的敌人。张桂林随即将两颗手榴弹仍上城头,趁着爆炸的浓烟,纵身爬上城墙。其他战士也陆续翻上城头,与敌人展开了肉搏。

    炸毁围墙炮楼 敌人被俘
    
     就在敌人再次发起攻击的危急关头,我后续部队也登上了城头,乘势扩展阵地,与敌人展开逐屋逐院的争夺战。与此同时,四团也突破了城北墙,同据守在伪县政府大院里的敌人展开激战。残敌被压迫到城中心的县政府院内,顽抗待援。21日,距县城西10公里的马头镇之敌400余人赶来救援。担负阻击任务的我六团二连在战斗英雄何万祥连长的带领下,在城西白马河与土城子阵地上,与敌人展开一场力量悬殊的战斗,打退了前来增援日伪军的4次疯狂进攻。旅长曾国华又亲率四团一个营前来支援,命令部队从右翼对敌人实行包抄。在我四、六两团的夹击下,伪县府大院四面围墙被炸开,我军战士潮水般冲入,有200多名伪军、伪政权人员举手投降。龟缩在大炮楼里的日军顾问、伪政权人员和马头赶来增援的一小队日军仍负隅顽抗。我军将敌人团团围住,连续送上两包炸药,随着震天动地的巨响,炮楼顿时支离破碎,有8名日军被炸死,指挥官多田等7人被俘。
    
     敌其他各路援军也被我军坚决地狙击在距城关十几里或几十里的地方,从而有力地保证了攻城任务的顺利完成。八路军乘胜连克小马头、红花埠、大圩沟等18处日伪据点。至上午10时,攻城战斗胜利结束。

    翻边战术显威 得到推广
    
     〃此役首创八路军在山东敌后运用罗荣桓提出的翻边战术攻克县城的著名战役范例,也是八路军一一五师在沂蒙攻克下来的第一个县城。此后,翻边战术被推广到各个根据地。〃市委党史委主任崔维志介绍说,〃当敌人进入根据地的兵力强大而我们无法阻止时,为了让其回兵,我军就攻打敌军的侧后方向,这就是翻边战术。此战术把战斗推进到敌人的心脏,从而使我们更有效地对付敌人的蚕食和扫荡,同时扩大了根据地。〃
    
     郯城战役历时两天两夜,毙伤日伪军400余人,俘日军7人、伪军及伪政权人员600余人;缴获迫击炮2门、机枪3挺、掷弹筒3门、步枪800余支、汽车4辆及其他一大批军用物资。战役打破了敌人封锁和〃蚕食〃我滨海抗日根据地的美梦,充分显示了〃翻边战术〃的巨大威力,并被作为一条宝贵的经验推广到边沿游击区和敌占区的斗争中去。《大众日报》发表社论,对此重大胜利表示祝贺;延安新华社也发表消息,给予了高度评价。 




00、贺东生  在686团

抗日战争爆发后;贺东生奉命来到山东抗日前线;先后担任一一五师教导大队队长、七团参谋长、团长;六七六团(当地群众称老六团)团长等职;率部在滨海地区战日寇、打汉奸、拔据点;机动灵活地打击敌人。

 
1943年底;贺东生率部占领赣榆县城后;上级命令移防北上;进驻日照县的草坡、甲子山一带。此时;滨海军区党委为解救甲子山地区的20万人民群众;扫除滨海革命根据地南北障碍;决定首先拔掉石沟崖的敌人据点;命令贺东生率团担任主攻任务。

 
石沟崖是日寇扶持的一个伪军据点;周围有大小8个山岭;位于莒日公路上;是日照、日北、莒县三县的结合部;南靠甲子山区;北邻五连山区;东、西毗邻沈山童、纪家店子两个据点;既是敌人相互联系的咽喉要道;又是敌人安插在滨海革命根据地的一颗钉子。盘踞在这个据点的是伪日照县保安大队副队长朱信斋的3个中队;还有伪区政权反动武装共500多人。敌人在据点里构筑的钢筋水泥工事十分坚固;分为南北两大寨子;围墙有一丈多高;四角各有一个炮楼;围墙外有坚固的盖沟;每隔三五步又有一座石砌地堡;地堡的一半伸进8尺深8尺宽的外壕;外壕中又铺有荆棘;使人无法立足。再向外还布满了铁丝网和鹿砦。在庄东、西两岭上;还有一个大炮楼;明碉暗堡火力相配合;构成了一个坚固的防御体系。

 
贺东生接受攻打石沟崖的任务后;立即召开了团党委会;认真研究了作战方案;积极进行战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贺东生带领全团连以上干部秘密分头到作战地点观察地形;各连队针对敌情特点进行具体战斗编组;还准备了大刀、铡刀、麻绳、竹竿、辣椒等;反复进行了攻坚战的演练。当地群众积极进行筹集粮草、担架等物品;主动积极支前参战。

 
1月21日晚;贺东生率部冒着刺骨寒风;直奔石沟崖地区;经过一夜急行军;第二天拂晓前将敌人包围。与此同时;各友邻部队按预定计划到达指定地点;做好了支援、打援和堵敌的准备。

 
拂晓时分;贺东生指挥四连、八连首先向西岭炮楼之敌发起猛烈攻击。八连冒着弹雨;用大刀、铡刀砍开鹿砦、铁丝网。一排副排长王继成扛着长梯向炮楼冲击;机智地躲开敌人从炮楼上扔下的几颗手榴弹;迅速架好梯子;敏捷地爬上炮楼;将一束手榴弹丢进去;炸得敌人乱作一团。四连、八连战士乘胜猛扑过去;占领了第一座炮楼。贺东生立即把指挥所移到这里。与此同时;六连也攻占了东岭炮楼村东头的制高点。

 
贺东生命令六连、四连乘胜攻占石沟崖庄内。当四连冲到庄内时;突然遭到暗堡火力的拦阻射击;战斗十分激烈。贺东生见此情景命令炮兵支援;向敌堡轰击。“轰轰”两炮命中敌人暗堡;打乱了敌人阵脚。四连乘胜冲了进去;抓到20多个俘虏;其余的逃进了北围寨。经过5个多小时战斗;四连、六连完全占领了石沟崖庄内;南、北围寨之敌被分割孤立开来。一营、二营分别从东南和西南同时向北围寨发起进攻;给敌人以很大的打击。入夜;天下着小雨。此时;上级命令暂停进攻;部队进行休整。

 
1月23日下午;部队经过休整补充;贺东生命令开始新的战斗:一连从北;二连、三连从东南;六连从西南;协同向北围寨发起进攻。六连冲进外壕后;遭到敌人拼命顽抗;有几位战士壮烈牺牲。二连长何万祥率八班战士机敏地冲进外壕;很快跳到对面;爬到残坡地堡旁;用手榴弹结束了地堡中敌人的顽抗;占领了地堡。紧跟其后的部队集中火力向地堡猛烈还击;很快消灭了敌人……贺东生指挥部队很快占领了6个地堡和东南角炮楼。

 
战斗到深夜;北围寨只剩下西北角一个大炮楼;朱信斋率特务队作最后顽抗。这时;有人提出:“炸了它;让他坐飞机去……”贺东生说:“不;朱信斋跑不了;我们一定要抓活的!”他命令四连向炮楼燃烧柴草;放上椒辣熏。顿时;浓烟充满了整个炮楼;朱信斋不得不举手投降……

 
连续3天战斗;消灭敌人120多名;俘敌409名;缴获长短枪160多支;机枪两挺;小炮6门;还有大批弹药和军用物资。战后群众编唱小调:

 
“朱信斋当汉奸;不到一年半;杀死老百姓足有几千;许多共产党员被他刺刀穿。

 
腊月三十那一天;八路军开来老六团;团长贺东生;一心为民除大害;不怕路遥远……”

 
血 战 大 山

 
1944年8月下旬;贺东生接到山东军区政委罗荣桓急电。大意是:大山根据地被日寇包围;令贺东生率领突击队火速赶赴救援……

 
贺东生立即率100多人的突击队;从泊儿镇地区出发;经过四昼夜急行军于8月29日午夜到达莒南县大山南麓的山底村。

 
这时;庄子周围枪声阵阵;火光冲天;村子里群众正扶老携幼;牵牛拉骡;忙碌地转移。贺东生立即召集会议;围着地图研究兵力部署和帮助群众撤离的具体方案;并对部队干部说:“要把当前严重情况实实在在向战士讲清楚;为了抢救群众;每个指战员都要准备当炸弹使……”

 
第二天中午;贺东生赶到了大山西侧的无名高地;这里是址坊、坪上、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