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八路军一二0师六八九团征战历程 >

第77章

八路军一二0师六八九团征战历程-第77章

小说: 八路军一二0师六八九团征战历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4月,陕甘边区的红军游击队发展迅速,已具一定规模。  

1932年12月18日,陕西省委根据党中央的指示,命令陕甘游击队进至宜君县杨家店子集结待命。22日,中央特派员、陕西省委书记杜衡以即将上任的红26军政委的名义,在杨家店子召开党员大会,宣布了党中央、陕西省委关于改编陕甘游击队的指令。然而,出乎党员们意料的是,同时在会上以莫须有的罪名,当场撤销了陕甘人民热爱的群众领袖刘志丹、谢子长以及阎红彦等一批红军游击队领导人的职务,并强令他们离队,赴中央受训。事实证明,执行王明路线的陕西省委及杜衡本人的错误决定给陕甘根据地造成了巨大损失。  两天以后,部队转移到宜君县转角镇,于当天召开军人大会,宣布将陕甘游击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26军。当时26 军的部队仅有红2团,即现在347团前身。红2团首任团长是王世泰,政委由杜衡兼任。在团长王世泰及全体指战员的强烈要求下,杜衡勉强把刘志丹留下,任命为政治处副主任。  

红2团辖1个步兵连、1个骑兵连、少先队、政治保卫队及团部近300人。因为有了正规红军,使处在水深火热中的群众看到了希望之光。这一切引起国民党当局的极大恐慌,蒋介石亲自下令,不惜代价对红26军进行围剿。从此,在陕甘这片热土上,红军指战员们克服重重困难,与敌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红2团成立后,陕西省委决定积极创建以照金为中心的陕甘革命根据地。发展壮大红2团和地方游击队武装,扩大苏区,把照金与渭北苏区连成一片。照金位于陕西省耀县境内,是乔山山脉南端的一个突出地带,与淳化、旬邑、宜君、同官四县交界。北靠子午岭中段,南接渭北平源,东临成榆公路。这里丛林密布,山峦叠嶂,沟壑纵横,地形极为复杂,进可攻,退可守,机动性很大,是一个得天独厚的游击战争活动区。  

在照金周围有敌10多个据点,其中照金北4公里有个叫焦家坪的据点,兵力较少。守卫该据点的敌人是外号叫夏老么把持的民团。为鼓舞士气,打好建军第一仗,红2团决定从焦家坪夏老么民团开刀。  

焦家坪民团为防26军袭击,平时防范森严。刘志丹细察敌情,向王世泰团长提出采取声东击西战术,先麻痹敌人,后攻其不备。 12月25日下午,部队背焦家坪向南马栏川进军,给敌人造成进攻马栏川的错觉。红2团行进30余公里后就地宿营。26日晚,回师焦家坪,一路急行军,于次日拂晓突然出现在焦家坪,并迅速发起进攻。便衣队先行与敌接火,骑兵连随后冲锋。敌人顿时大乱,夏老么仓皇逃窜,守敌被全歼,俘敌60余人,缴枪60余支。首战告捷,指战员们欢呼雀跃,土气高昂,振奋了群众,当地青年踊跃参军。  焦家坪战斗后,红2团又乘胜攻占了位于照金东北近20公里。有敌两个连盘距的千年古刹……香山寺,并开仓放粮,深得民心。 这期间,红2团扩建了步兵2连,全团人数增加到380多人,基本上人手一枪。为了培养骨干,红2团还成立了由李杰夫任校长、汪峰任政委的随营学校。 经过20多天的浴血奋战,红2团基本肃清了以照金为中心、方圆15公里内的敌据点,创建了小块根据地。   

之后,红军不断打胜仗,执行王明〃左〃倾路线的社衡等人得意忘形,提出了不切实际的〃打大仗、创红军功绩,加快建立并扩大根据地的步伐〃的口号,为刚刚诞生的红26军带来了灾难。先是在攻打夏老么的老巢庙湾失利,牺牲了骑兵连长曹胜荣等30多名指战员;接着是衣食村战斗未果,骑兵连人马损失过半。   

1933年2月4日,红2团驻地上下芋园被敌包围,虽突围成功,但伤亡40多人。在这次突围中,丢掉了4门〃榆木大炮〃。〃榆木大炮〃是刘志丹发明的,用榆树做的炮型,外边用红布套上,行军时由骡子驮运,当攻击据点时,就推出来支着,以迷惑敌人。敌人知道红军有4门大炮,都很害怕。此次丢了〃大炮〃,泄露了秘 密,使敌更加胆大妄为,而红军战士的战斗情绪却受到了影响。 5月30日,红2团在杜衡的主张下,由桃曲塬出发,南下渭华,意与红29军会合(实际上29军已不复存在)。6月5日,当部队行进到秦岭山区南部蓝田时,遭敌突袭,红2团被打散,仅有刘志丹、王世泰、吴峰等30多名指战员巧妙地躲过敌人的攻袭,千辛万苦,于10月辗转回到照金。杜衡本人临阵逃跑,到了三原县投敌,成了可耻的叛徒。  

5月,陕西省委把渭北游击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26军第4团。7月21日,国民党西北军驻陕西耀县直属骑兵团,在团长王泰吉的带领下起义,并改编为抗日义勇军。这两支部队在8月末相继战斗失利,被迫退到照金根据地。8月20日,中共陕甘边特委在陈家坡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党政军联席会议,由省委特派员高岗主持,决定组建了陕甘边红军临时总指挥部,王泰吉为总指挥,高岗为政委。会议还确定了不打大仗打小仗,集小胜为大胜,集中主力打击敌人,巩固和扩大照金根据地的作战方针。 红4团同抗日义勇军联合作战,先后取得了庙湾、高山槐等10多次战斗的胜利。10月4日,刘志丹等人回到照金,刘志丹就任总指挥部参谋长。  

在刘志丹的指挥下,红军先后取得了张洪镇进攻战、合水奇袭战、毛家沟门阻击战3次重大胜利,粉碎了国民党17路军对照金根据地的围剿,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鼓舞了边区人民。 10月3日,临指和陕甘边特委在甘肃省合水县包家寨召开了联席会议。会议决定在红4团及义勇军的基础上,建立红 26军 42师。王泰吉任师长,刘志丹任参谋长,高岗任政委。  1933年11月8日,红42师在葫芦河川莲花寺村正式宣告成立。师设司令部、政治部、供给处和直属警卫连,辖第3团、骑兵团计300余人。红42师成立后,决定挥师南下,寻机消灭敌人。  

由于有了刘志丹为代表的党委的正确指挥,红42师连连打胜仗,取得了西华池等40多次战斗的胜利,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歼敌5000人,巩固和扩大了陕甘根据地。北起定边、盐池,南抵三原、淳化、耀县,东至延安、延长,西达陇东的合水、庆阳、曲子、环县一带,都建立了红色政权。  

1934年 1月下旬, 42师师长王泰吉被自己的旧部下、淳化县道润镇民团长马云从出卖,押往西安惨遭杀害。王泰吉牺牲后,全师指战员一致推举刘志丹为师长。42师第一任政委高岗调离,杨森接管其政委职务,其后由谢子长担任。不久,敌人对陕甘根据地实行第一次〃围剿〃,谢子长亲率红3团北上迎敌,在一次战斗中,身负重伤,久治不愈,这位陕甘红军的创始人于1935年2月21日与世长辞。  


 第二章反敌〃围剿〃众志成城  

1934年3月,红26军成立了新红2团。这时,红军兵力达2100多人,各种游击队、赤卫队有7000多人。红军的壮大使蒋介石如芒在背,不断指令西北军杨虎城部对红军进行围剿。 1933年末到 1934年6月,正是中央红军反敌第三次〃围剿〃的时候,驻守在庆阳一线的杨虎城部12个团及地方民团16个团,总兵力达6万人,对陕甘红军进行了疯狂〃围剿〃。陕甘红军在刘志丹的指挥下,粉碎了敌人的〃围剿〃,使陕北革命斗争形势蓬勃发展。在陕甘边根据地反敌第一次〃围剿〃时,陕北先后建立了红独1、2、3团,并组建了红27军。至此,由红26军、红27军组成的西北红军,已具相当的实力。  

1934年10月,蒋介石调集7个师共11万人,对陕北、陕甘边根据地进行了第二次〃围剿〃。刘志丹、谢子长以正确的战略决策,指挥红军连连打胜仗。到 1935年 7月,歼敌 3000多人,敌第二次〃围剿〃宣告失败。西北红军反围剿的胜利,为迎接中央红军北上,建立陕北革命大本营打下良好基础。  对西北红军第二次〃围剿〃失败后,蒋介石急如火焚。因为中央红军正冲破敌人的围追堵截,向陕北挺进,作为国民党最高统帅的蒋介石,很清楚中央红军主力与西北红军会合后给其统治将带来的威胁。因此,将介石慌忙调兵遣将,并亲任西北〃剿匪〃总司令,张学良任副总司令,率领国民党西北军、东北军总兵力15万人,开始了对西北红军的第三次〃围剿〃。西北红军奋起抗击,围剿〃一开始,就给敌以迎头痛击。仅红42师,在刘志丹的率领下,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就歼敌2000余人。  

1935年9月15日,中央红军先遣部队红25军,在军长徐海东、政委程子华的率领下,历经千山万水,到达陕北延川县永平镇(今永坪)一带,与西北红军会合,此即为历史上有名的〃永坪会师〃。 〃永评会师〃后,为集中力量,统一指挥作战,粉碎敌人的〃围剿〃,迎接党中央、中央红军北上,西北工委、鄂豫陕省委决定组建红15军团。  红 15军团于会师后的第 3天正式成立,下辖红 75、78、81师。红26军改编为红78师。原红2团、红3团、骑兵团、少先队和西北抗日义勇军合编为红232团、234团。红78师师长杨森,政委张明先(后为张达志),全师兵力3000余人。  

红78师在军团编成内,参加了著名的〃劳山战役〃,此役毙、伤、俘敌共8000多人。78师在杨森师长率领下,打出了西北红军的威风,共歼敌3000多人。  

在此期间,〃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和肃反扩大化给红78师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灾难,刘志丹及原红26军连以上干部大都遭到迫害与打击,除刘志丹等少数人被后来到达陕北的毛泽东主席所救外,很多人被迫害致死。红78师的232、234团合并成232团,人员仅剩800多人,师长田守尧、政委张达志。  

在陕北根据地的严重危急时刻,红78师广大指战员仍忠诚坚贞地为革命事业浴血奋战,是年10月中旬,红78师(实为1个团)在强攻榆林桥战斗中,将东北军 1个团及1个加强营共21 00余人全歼,使敌南线的进攻失败。  

1935年10月19日,毛泽东率领中央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与红15军团会师,将红15军团、红一方面军合编为第一方面军。78师改称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红15军团78师。   

11月25日岁,78师在15军团编成内参加了粉碎敌第三次〃围剿〃的关键一仗……直罗镇战役。78师担任镇南侧主要突击任务。战斗中,78师指战员勇猛顽强,表现突出,为全歼直罗镇守敌立下了大功,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的表扬。毛泽东、周恩来还给创建这支部队的刘志丹,谢子长题了词。同时,中央决定78师仍扩建成原编制,师长田守尧,政委崔田民。232团、234团恢复建制,人员调回。改编后,红78师参加了历史上著名的〃东征〃、〃西征〃。历经大小战斗百余次,都胜利完成了任务。  

 第三章北上抗日严惩强贼  


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后,党中央为了推动全国人民的全面抗战,按照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将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南方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中央军委于8月25日发布命令,红15军团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115师344旅,下辖687、688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