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八路军一二0师六八九团征战历程 >

第15章

八路军一二0师六八九团征战历程-第15章

小说: 八路军一二0师六八九团征战历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得志很受感动:“你们的群众工作搞得很好呀,有什么经验,给我们新来的同志们介绍介绍!”

韩先楚爽朗地笑道:“什么经验?还不是咱们红军的那老一套——事事严格要求自己,处处爱护群众,尽力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再加上一条,就是对敌、伪、顽和土匪不客气。打几个大胜仗,解除了老百姓的后顾之忧。这不就行了!”

杨得志与夹道欢迎的军民们握过手,在韩先楚等人的陪同下,走进六八九团团部。

韩先楚指着冀鲁豫地区作战地图说:“咱们党的直南特委成立以来,陆续在各地成立党组织,发动群众武装抗日。但由于这一带反动势力比较大,社会成份复杂,咱们党的活动暂时还处于秘密或半公开的状态。目前,虽然有几支游击队——在井店一带,有我党刚刚收编的滑县县长陈曙辉和刘汉生组成的二支队;在卫河一带,有卫河支队;在濮阳沿黄地区,有鲁德明、张炜同志领导的黄河支队……这几支游击队,武器装备都很差,成份也比较复杂,思想政治工作又没有跟上去,战斗力不强。该地区,曾经有一支四支队在活动,有一定的战斗力,但受到丁树本等人的排挤,直南特委为维护统一战线,将其编入吕正操部,转移到河北。目前的几支游击队,也都不同程度受到丁树本及国民党顽固派的排挤,生存状况很差。最主要的问题是党的统一领导还没有完全形成,中坚力量不强。不过,你们来了就好了,这一地区局面是会改变的!”

杨得志:“你们已经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工作做得不错。我看,关键问题还是要加强党的统一领导,就我们而言,就是多打几个胜仗,煞煞敌人的气焰,鼓舞群众的情绪。一句话,局面已经初步打开,经过大家的再努力,形势会越来越好的!”

大家不约而同地笑了。

正在杨得志、韩先楚酝酿着如何打击敌人的时候,直南地区第一个大规模的战役——漳南战役打响了。

漳南战役,局部

1938年8月底,奉十八集团军总司令部的命令,八路军一二九师东进纵队司令员陈再道、三八六旅政委王新亭,指挥一二九师东进纵队、青年纵队、新一团及一一五师韩先楚六八九团部分战士,将伪军郭青、李强、王自全、扈全禄等部包围在漳河以南临漳、安阳和内黄等地,打响漳南战役。到9月10日,郭青、李强、王自全等部共四千余人侥幸脱网,向滑县方向逃窜。根据集总指示,陈再道部返回河北,王新亭、杨得志、韩先楚所率一二九师青年纵队、新一团及一一五师六八八、六八九团共同组成漳南兵团,继续追歼扈全禄。

接到集总命令,杨得志兴奋地对韩先楚说:“有王新亭在后面追击,扈全禄已成了惊弓之鸟。你我攻占道口镇、滑县县城,截断他逃过黄河的去路,扈全禄就成了瓮中之鳖!”

杨得志、韩先楚随之出兵滑县,分别解放滑县县城及道口镇。在滑县城,许多贫苦百姓围住八路军战士历数恶霸地主张春扬勾结红枪会犯下的重重罪行。杨得志毅然下令:“对张春扬就地镇压!分其家产,接济灾民!”

而后,杨得志、韩先楚分头北上,追击扈全禄,并与王新亭对扈全禄形成合围之势。扈全禄慌不择路,越过平汉铁路,向汤阴西南逃窜,企图与日军汇合。9月26日,在汤阴县西南,最终完成了对扈全禄的包围。除扈全禄带少数亲信逃脱外,余部一千四百多人乖乖缴械投降。漳南战役胜利结束。

漳南战役肃清了平汉路以东、卫河以西、漳河以南、滑县以北,南北百里地区内的伪军及土匪,开辟了临漳、安阳、内黄、汤阴、浚县、滑县等根据地。直南特委在安阳、汤阴县相继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张子政、刘汉生分别被任命为安阳、汤阴县县长。





00、副团长周世忠    


    抗日战争爆发后,红十五军团奉命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四旅,周世忠任该旅六八七团连指导员。参加了著名的平型关大战。此后,他先后担任营组织干事、副营长、营长,参加了晋察冀边区反击日军进攻、正太铁路破击战、反击日军对晋东南九路围攻、町店伏击战等战役和战斗。

    1939年11月,周世忠因战功卓著,被上级调往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四旅六八九团任副团长。

    1940年初,三四四旅经过整顿后,离开太行山南下支援新四军作战。周世忠奉命带一个营负责掩护全旅前进。一路上,他精心组织,及时把阻碍部队前进的敌碉堡打掉,遇有小股敌伪就将其击溃。部队过平汉铁路遭受到日军的炮击,驮东西的骡马被炮声惊散了,当行进到安全地带时,旅部派通讯员告诉周世忠,说驮电台的骡子不知去向。这时,敌人己从据点倾巢出动,前来追击。周世忠焦急万分,如果电台被敌人截获,不仅部队与延安失去联系,更重要的是我军所使用的电台频率及密码都会被敌人破获。情况十分危急,周世忠当机立断,让通讯员报告旅首长马上带领部队转移,自己则带着部分战士冒着生命的危险,按原路返回寻找丢失的骡子。最后,终于在铁路附近找到了丢失的骡子,并将其顺利地带回部队。由于周世忠勇敢灵活地采取行动,使部队迅速转移,脱离了与敌人的接触,从而避免了一场为争夺电台而与敌人发生的血战。

    5月,周世忠接到上级命令,让他带一个加强营去鲁西南打击以石友三为首的顽军部队。临行前,旅长刘震对周世忠说:“现在部队中有很多人认为石友三人多势众,不好打,你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呢?”

    周世忠胸有成竹地回答:“接受任务后,我想了很多。我认为石友三虽说拥有3万兵力,但却是乌合之众。对付这种匪部的最好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擒贼先擒王’,首先从石友三的指挥部开刀!”刘震满意地点了点头,表示赞成。

    周世忠率部经过两天三夜的穿插来到离敌指挥部四、五华里的地方,先消灭了敌警卫团的一个营,尔后猛攻其指挥部。石友三被突如其来的攻击打得晕头转向,仓惶地率部逃跑。周世忠乘胜发起追击,将石友三匪部赶出百里之外,并沿途铲除了两个伪县政府,消灭杂牌军近千人。

    当年秋天,为了进一步扩大和巩固抗日根据地,周世忠又奉命带一个营去怀远活动。当时怀远的红枪会有六、七千人,但这帮人不仅不抗日,还多次向抗日民主政府进行挑衅,甚至发展到捕杀和活埋抗日干部的严重事件。周世忠到怀远后,从团结抗日的大局出发,派人给当地最大的红枪会头子王海波送信,宣传我党我军的抗日主张,没想到王海波不但扣留送信人员,还率部前来攻打我军。周世忠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迅速组织部队进行坚决反击,经过激战,击毙击伤红枪会匪徒200多人,匪首王海波亦被当场击毙。这次战斗的胜利对当地红枪会组织的震动很大,各红枪会的头目纷纷前来缴枪,有的表示愿意接受八路军、新四军的指导,从而扭转了该地区的抗日局面。

    嗣后,周世忠又带这个营去半古店地区打游击。刚到那里,他便指挥部队打了个大胜仗,击溃顽军300多人,俘虏100余人,缴枪100多支。接二连三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部队的士气。然而在残酷斗争环境中,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就在半古店地区打游击期间,一次惨痛的教训让周世忠感到铭心刻骨的痛苦。一天,部队接到情报,日军有一个骑兵连到半古店抢粮,周世忠和营里的几位领导商量后,经请示决定打一次伏击战,谁知这个情况不准确,交火后,周世忠感到日军兵力绝对不止一个连,而且随着战况的发展,日军越打越多。周世忠立即命令教导员带一个排和勤杂人员撤退,自己带领部分人员断后,然而,日军却凭借优势兵力冲上我方阵地。在兵力悬殊的情况下,周世忠带领掩护部队与日军展开白刃战,硬是坚持到教导员带领大部份人员安全撤退。这次战斗虽然毙、伤敌500多人,但我方亦伤亡惨重,部队基本打散,周世忠是被团长派来的收容队救回的。事后,周世忠得知,他们的对手不是一个连,而是一个骑兵师和一个步兵师。这次战斗的失利让他几天几夜睡不着觉,吃不下饭,很多同志都认为这次战斗并不是他一个人的责任,但他仍主动向上级提出要求,对自己进行记过处分,撤销自己副团长的职务。在以后的几十年中,他多次提起这个战例对个人的深刻教训,剖析自己,教育部属,表现了一个红军战士坦诚直率的性格和严于律己的精神。

    1941年初,周世忠进入新四军第四师抗日军政大学四分校学习,任分校区队长。他自幼做童工、放牛娃,12岁当红军,从未踏过学堂门,但他在战斗间隙中、在工作实践中刻苦求取知识,终于也能识得几百个字。这是他第一次进入学校进行系统的学习。因此,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通过学习,他不但文化水平有了提高,而且政治理论水平也得到相应提高,为他以后工作中正确掌握政策和顺利完成党交给的工作任务奠定了基础。
 
    1942年元旦,新四军四师抗大四分校组织篮球比赛。四师师长彭雪枫和十一旅旅长滕海清前去观看,篮球场上虎气生生的周世忠引起滕海清的注意。经彭雪枫介绍,滕海清将周世忠要到十一旅,任该旅三十二团副团长。周世忠到任后,奉命前往泗县、王河、灵壁一带开辟抗日根据地。

    1943年10月,周世忠参加华东局党校学习和整风。尔后,他又先后担任十一旅兼第二军分区副参谋长、参谋长,淮北军区三分区参谋长等职,参加了卫东战役、淮北军民反“扫荡”作战、淮北军区部队春夏季攻势、宿南战役等,并指挥了打韩德勤独立旅,打尤集、邱集、时村等战斗。每次战斗前他都冒着生命危险到第一线了解敌情,有时还化装成老百姓到敌占区进行侦察,掌握第一手材料。由于战前准备工作做得好,因而他指挥的战斗都取得不俗的战绩,多次受到上级的表彰。


00、曾思玉:689团政委


平型关大捷之后,八路军第115师师部率第343旅第685团、第686团,转战到洪洞、赵城一带集结休整。当时任第685团政治处民运股长的曾思玉,曾奉师部罗荣桓政委之命带1个连直插到同蒲铁路沿线的大谷、祁县、介休地区,进行小部队活动,执行宣传群众、扩兵、筹款等任务,依靠我军的崇高威望再加上他的智慧和才能,得到了新区各阶层人民的爱戴与支援。两个月后,他胜利完成了任务,带着扩来的300多名新兵(配上了武器)和筹集的3万余元(黄金、白银),回到了第115师师部。初试锋芒,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曾思玉受到了罗荣桓政委的表扬和赞赏,并任命他为686团政治处主任。这一年他仅25岁。
尔后,由团长杨勇、参谋长彭雄率领第686团,在蒲(县)大(宁)公路沿线捕捉战机,打击疯狂进攻的日军。先后取得了午城镇、井沟伏击战的胜利,接着又是汾(阳)离(石)公路三战三捷。在南偏城伏击日寇战斗中,击毙日军山口旅团长。当第686团即将随师部向山东挺进的前夕,他又奉命到第344旅第689团当政委,到了晋东南的长子。这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