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八路军一二0师六八九团征战历程 >

第12章

八路军一二0师六八九团征战历程-第12章

小说: 八路军一二0师六八九团征战历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任115师344旅副旅长、代旅长,成为八路军著名将领。1940年4月,韩先楚担任新3旅旅长兼冀鲁豫军区第3军分区司令员,成为独当一面的人物。这期间,他率部配合129师进行了邯长公路破击战。


4月21日毛泽东等发出开展平原游击战争的指示。毛泽东、洛甫(张闻天)、刘少奇致电刘伯承、邓小平、徐向前等,指出:根据抗战以来的经验,在目前,全国坚持抗战与深入群众工作条件下,在河北、山东平原地区发展抗日游击战争,坚持平原地区的游击战,是可能的。党与八路军在河北、山东平原地区应坚决采取尽量广泛发展游击战的方针,划分若干游击区,成立游击司令部,广泛组织不脱产的自卫军,有计划、有系统地区发展游击战争。

4月23日为贯彻发展河北平原游击战争的指示,集总朱德,彭德怀命令129师迅速分兵,向冀南、豫北平原及铁路沿线,实施战略展开。据此,129师决定将全师主力编为左右两路纵队,左纵队为“路东纵队”(平汉路以东),以129师769团、115师689团以及曾国华支队组成,由徐向前副师长率领,向冀南平原挺进;右纵队为“路西纵队”,以386旅主力组成,由陈赓旅长率领,向邢台、沙河一带展开,配合“路东纵队”行动。

4月27日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广泛开展平原游击战争,划分若干游击区,成立游击司令部的指示精神,冀南成立了抗日游击军区,当时由东进纵队兼军区,一个机构两个名义。随着部队的发展,逐渐分为野战军和地方军。

5月2日徐向前率部抵冀南。129师徐向前副师长以及刘志坚同志率769团、689团和曾支队,于4月26日,从山西省辽县出发,经过连续几昼夜行军,翻越太行山,横跨平汉铁路,是日,到达冀南南宫县,与率先开赴冀南的东进纵队陈再道、宋任穷同志会合。

5月5日改编宁晋良民自卫团。经我多次争取教育,宁晋县良民自卫团团长赵勤甫率部接受我军改编,被命名为平汉抗日游击支队,赵任司令员,冀南军区派孙子斋任政治部主任。这支部队后来整编为东纵第八支队。

5月10日威县之战。徐向前到达南宫后,为进一步发展济南根就地,巩固腹心地区,确定首先打击威县,平乡和临清等县的日伪军,尔后向南发展。是日,由韩先楚率689团袭击威县城;陈再道指挥东纵一团、骑兵团和独二师,除以小部队袭击临清之敌外,其余埋伏在临清和威县公路之间,准备打击临清援威县之敌;769团和五支队,位于威县以西的高阜镇,伏击邢台、平乡之援敌,这是主要方向。689团攻入威县城内与敌展开巷战。战至天明,我主动撤出战斗。此次战斗歼敌百余人,我伤亡二百五十余人,虽未达到诱敌打援的预期目的,但给了日军以沉重打击,守城日伪军恐惶万状。

5月13日驻临清日军高桥部和伪军高得林等部弃城西窜邢台。

5月15日驻威县的日军清水部及驻南河、平乡县之敌亦先后撤至邢台。至此,冀南腹地之敌被我肃清。

5月11日平息“六离会”叛乱。南宫一带的“六离会”,是被地主和汉奸控制的封建迷信会道门组织。我军进攻威县的第二天,由大汉奸李耀庭操纵的 “六离会”发动叛乱,在南宫以东的小屯、张马村附近,杀害我津浦支队政委王育民以下二十余人,并抢走电台、马匹、时称“小屯、张马事件”我军针对“六离会”的猖狂活动,制定了四条措施:
主力部队向南宫附近集结,动员教育后即向“六离会”活动的地区进行武装宣传;

分化瓦解,争取群众,进行民族教育,揭穿汉奸阴谋;

对反动首领坚决镇压;

散发告人民群众书,张贴布告,勿使群众发生恐慌。

我军这一力争和平解决的方针,李耀庭等反动头子,误认为软弱可欺,继续坚决与我军为敌。

5月16日在南宫东南之孙村、甘狼冢一带,竟纠集一万多人向我军发起进攻。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徐向前、陈再道、刘志坚等亲自指挥部队,一举将其击溃,收缴了全部武器。事后,处决了大汉奸李耀庭和反动首领高大奎等,取缔了“六离会”。

5月15日“枣强事件”。枣强县民团首领扬玉昆,“七七事变”后,利用各种手段控制枣强保安团和“六离会”,并将保安团改称“中央直辖忠义救国军第三旅”,自封为旅长。公开与我对抗,扣押抗日人员,限制我“战委会”和群众团体活动,并要把“战委会”赶出县城。南宫“六离会”叛乱时,他将枣强南部一带的“六离会”也调去参加叛乱。公开污蔑我军为“赤匪”,扬言“要把八路军赶回太行山”。为尽可能争取杨玉昆共同抗日,我们派人同杨多次谈判,杨拒绝我提出的抗日主张,顽固坚持反共立场。为此,刘志坚、黄振堂、孔庆德、范朝利率769团两个营进驻枣强县城,逮捕了杨玉昆,并将保安团改编为三十支队。不久又将该支队改称“枣强独立团”,团长王?石,政治委员王裕国。
5月26日向伪军发动进攻,继续扩大根据地。“六离会”事件解决后,陈再道率769团、689团和东纵二团、三团等部队向东发展,于临清西南之朱庄、唐元等地歼灭位军张殿卿、冯午桥部千余人,缴获各种枪七百多支。接着向东北发展,攻克夏津县城,进入高唐、恩县境内。6月九日,于平原县境内歼灭伪军李俊兰部三百余人。


8月27日漳南战役。冀南南部漳河以南之临漳、安阳、内黄、滑县等地盘踞着大量伪军和土匪,严重阻碍平原地区与太行山区的联系。于是,129师首长决定发起漳南战役,消灭这些伪军和土匪。27日下达作战命令。令陈再道指挥东纵、青纵、689团、骑兵团等部,首先消灭临漳的郭青匪部,而后会同王新亭率领的386旅一部消灭其他伪军和土匪。

8月30日夜,陈再道率东纵、青纵等主力向郭青部发起进攻,一举将盘踞在临漳贾河口和张村集一带的郭青部主力大部消灭。我东纵作战科长肖显友在战斗中光荣牺牲。接着,青纵部队攻占回隆、楚旺,歼灭伪军程希孟一部。王新亭率领的386旅一部和689团攻占吕村集,歼灭李台、王自全伪军各一部。



9月10日689团等部攻占大寒集,青纵攻占菜园集,窦公集。经十天的战斗,共歼敌四千余人,俘伪军长李台以下一千一百余人,缴获长短枪千余支、机枪十余挺。此后,又向盘踞在滑县地区伪军扈全禄部发起进攻,攻占了道口,解放了滑县,扈率残部西窜。杨得志同志率部西追,于汤阴以西地区将扈全禄部全歼。至此,漳南战役结束。经过漳南战役,基本肃清了平汉路以东、漳河以南、卫河以西、滑县以北地区的伪军土匪。加强了冀南、冀鲁豫和太行的联系。





00、
 
    一九三八年五月份以后,我军主力部队源源不断开进冀南。五月七日,一二九师副师长徐向前和师政治部副主任刘志坚率一二九师三八五旅七六九团、一一五师三四四旅六八九团及曾国华独立支队进抵南宫;六月十日,三八六旅政委王新亭率七七一团两个营进至平汉路东侧的永年、肥乡、成安一带;在此期间,陈赓率三八六旅主力进至平汉路西侧的冀豫边地区;陈锡联和谢富治率三八五旅主力也在正太路以南、平汗路以西活动。如此可观的兵力展开在冀南地区,促使该地区迅速出现一个前所未有的可喜的形势,各种土顽势力和伪军慑于我军威力,或者投降接受改编,或者自行瓦解,冀南局势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

    七月上旬,邓小平政委东巡,也来到了南宫。此时,我军在冀南的武装力量已发展得十分庞大了,除东纵之外,又新成立了青年游击纵队和冀豫游击支队等部队,在冀南直接受一二九师领导的抗日武装已达两万余人,尚有大量依附于我的抗日武装,如华北抗日联军的几个支队也有数千人。邓小平审时度势,敏锐地看到队伍发展快虽然是好事,但如果不管理改造好,有被他人利用的可能。他还带来一个新信息:国民党当局眼看共产党八路军在冀南日益发展,已经在采取措施,准备委任鹿钟麟为河北省政府主席,意欲向我党我军收复“失地”了。同时,日军虽然暂时忙于进攻武汉和陇海中段,一时无暇回顾华北,但在华中战事结束后,必定会回过头来反咬一口。因此,我们的工作一定要赶在他们前头做妥当。为此,邓小平政委及时作出决断,一是立即进行部队的合编,二是加速进行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

    七月二十八日,一二九师下达整编命令,决定把老部队与新收编的部队进行混编。老部队做骨干,以老带新。把老部队的副职和机关干部派到新部队去担任指挥员和政工干部,以便从政治上、组织上切实掌握住部队。这次整编中,东进纵队原“老六连”发展形成的三个团,分别编入青年纵队和三八六旅建制,其余部队合编为东进纵队第一至八支队及独立团,仍以陈再道为司令员,宋任穷为政委。与此同时,从行政上统一领导,冀南全区的冀南行政主任公署也于八月间成立,以杨秀峰为主任,宋任穷为副主任,下设五个专员公署,计辖五十一个县。
    此时六八九团已经发展到三千四百人。

00、1938年8月底,689团奉令涉过漳水抵达晋东南归建344旅。 

  689团返回晋东南后,马未卸鞍,人没休息,在344旅编成内,即转战于晋冀,连续参加了临济、南家、河口等 10余次战斗。1938年9月24日,在奔袭被日寇收编的有5000人的扈全禄伪军师的战斗中,689团全歼了近两倍于己的1个师的伪军,创以少胜多的光辉战例。 

    从1937年10月到1938年4月,贺巨才所在的344旅一直在晋东和冀西的太行山地区活动。天刚亮就宿营,天快黑了就出动打击日寇,从日军手中夺回大片失地,打了很多胜仗。八路军对日作战的胜利,严明的纪律使八路军深受老百姓的拥护,人们纷纷要求参加八路军。37年年底344旅由原来的两个团687团和688团扩编为三个团,贺巨才所在的二营集体调到新成立的689团,689团团长是韩先楚。贺巨才任689团二营五连一排排长。


    由于国民党政府的撤离,八路军所到之处都是无政府状态,为了便于部队活动,便于打击日本鬼子,成立抗日政权成为部队的一项主要任务。按照上级指示,依照红军的传统部队每到一个村庄都发动群众组织“自卫会”,以“自卫会”的形式对抗日寇的“维持会”。成立“自卫会”一般是召集村民开会,会上组织大家控诉日寇的暴行,宣传抗日主张。发动群众选出自己最信任的人组成“自卫会”。一般由五人组成,一个主任,其余有管青年的管妇女的管武装的。


    有了“自卫会”部队的活动就更好开展了,“自卫会”收集日寇情报给部队,帮助部队打击日寇。八路军对日作战不断取得胜利,“自卫会”的活动更加积极,使得日寇的“维持会”维持不下去了,不少“维持会”在白天日本人来了就打太阳旗应付日本人,暗地里向抗日政府和八路军提供日寇活动的情报。还有的“维持会”本身就是我们的“自卫会”。


    对那些死心塌地为日寇卖命的汉奸,抗日政府根据“抗日救国十大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