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武侠电子书 > 西游之妖神白龙 >

第421章

西游之妖神白龙-第421章

小说: 西游之妖神白龙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哈哈,的确!古修士焚香沐浴,都是为了提神醒脑、驱除蚊虫,因佛门忌杀,所以只能沐浴用药物驱赶蚊虫,而不是杀死,哪怕是道门也是忌讳滥杀的。所以熏香都没有杀虫之效,只是烧香浓了,可以把蚊虫飞蛾驱走……古修士焚香沐浴只为驱虫,你们这些秃驴却说烧香可以礼佛,简直是笑话!我还听闻,有人为了到白马寺上每天第一炷香,甚至花钱买通打手,守着通往白马寺的山道。禁止人早上来……你告诉我,这有何意义!你等都明白事物道理,却看着人们曲解而不指引,简直枉为修士!”敖信眼神闪亮,这简直便是指着和尚骂秃驴,若是佛教诸人都说这没有意义。信徒们岂会争什么虚名?佛教诸人不可能不知此事,他们坐视别人堵路,不过是宣传神通罢了!这种伎俩,敖信一眼便知!

    后世少林寺便是追名逐利的典范,一炷香能卖到十万元。开光的特殊手机号能买下一套房子,这简直是笑话!要知道一切电磁波都是妨碍风水、神魔的,家门口放一个收视天仙大锅盖,邪神和福神都没法靠近,你还能指望有佛保佑你的手机卡?真正有神通的寺庙不多,敖信知道的。昆明圆通寺里便有大神通者,这是东南亚闻名的佛教圣地,是没办法买香带进去的,原因便是卖香火的人‘逐利’了!只要进去,便能得到淡香三支,红烛两座,已足可鉴诚心!

    竺可兰脸色一白,敖信果然如他所想把话题引到这个方面。一时间,他无言以对……

    周围诸多凡人都是深思,自己焚香沐浴是为何……

    倒是如牛魔王、蛟魔王、金羽仙子之流对此无动于衷,他们从不烧香拜神的,他们只烧传讯香,敖信的问题毕竟只是凡人的问题,和他们这类的修士无关,只是觉得敖信的思考点很新鲜,很能打蛇七寸罢了……

    其实香火的最大作用,还是沟通神明,后世上香礼佛,先上香后礼佛,这上香并不是上供,而是告诉佛,你已经来了。这其实也是传讯之用。只不过后世乃是末法时代,除非本身信念强到了极致,才可能沟通到寂灭了的神佛残念,一般人肯定是不行的。要是有那个强大的信念,其实不用去拜佛也没关系了,他们自身灵魂的圣化,已经能够趋吉避凶。

    敖信的问题很尖锐,若是让竺可兰回神过来,提前认输了这个问题,那竺可兰便可以发问了,敖信微微一笑,趁着对方没回过神来,又抛出了新问题:“既然你们佛门中人道行高深,擅于解人心惑,那我这里有一个问题……”

    “白龙尊者请说。”竺可兰松了一口气,敖信不再纠结焚香的问题便好。

    “我这个问题很简单……”敖信微微一笑,露出了一口白牙,当下小万圣和琵琶仙都是失神的看着,便看到他笑道,“你看那旗在飘……到底是风在动,还是旗在动?”敖信随手指了一面旗子,那是羽林军的令旗。

    竺可兰诸人转头看去,诸多凡人,包括王公大臣们,也同时转头看去……

    风动?这不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吗?人们只能看得到旗动,谁能看得到风啊?

    旗动?要是敖信说咱们把风挡住,看旗怎么动,那该怎么回答?是人都知道是风在动,旗才能动!

    “风吹旗动。”竺可兰双手合十,说了一句有和没有都没差别的话。

    敖信哈哈一笑:“风不是在吹旗动,小和尚,是风吹乱你心,你的心在动!”敖信一句话,当下便让竺可兰身子一震!这不是什么唯心主义,而是敖信在和他讲禅论理。意志坚定者,自然是他强任他强、清风抚山岗、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风乃是事物诱因,旗乃是事情结果,真正的强者是不会太重视诱因和结果的,他们的目光只会朝前看,所以无论如何心都是不动的。竺可兰被敖信牵着鼻子走,原因是心动了。修佛乃是修心,这便证明竺可兰道行不够。

    周围都是窃窃私语,不少人听出了敖信的隐藏意思,就连牛魔王三人都是眼神闪亮,敖信的话都坚定了他们的意志……这便是禅理!天下哲学殊途同归,敖信并不是信佛的,但不代表他不懂禅理,只是数言,便振聋发聩,当真是道行高深!

    竺可兰叹气一声,又是双手合十,念了声阿弥陀佛的佛号:“阿弥陀佛,白龙尊者果然是天下闻名的强者,就算是对我佛教禅理,竟然也如此理解,如此慧根,难怪能入三名掌教之眼……”这一句话说得莫名其妙,听众都是摸不着头脑。

    敖信眼睛一眯:“这算是威胁了?我说的东西,你未必不懂,就如烧香一事,如此简单的事,只要稍稍说一声,便能遏制此不良事件,为何你们没有去做?你们天天说佛、拜佛、求佛、念佛经、守戒律,实际上都是在曲解教义!连你们自己都曲解自己的教义,还宣传什么佛教?还不如回西牛贺州老家,去愚弄那方土著!”

    竺可兰被敖信的话说得身子再震,不禁后退了半步,接着才强撑着冷哼道:“说我们曲解教义?那你说,那怎么做才不是曲解教义!”他已经相当恼火,敖信本身乃是妖族,严格说连道门中人都不是,竟然说他不懂佛,说他曲解教义!

    下方诸人也觉得,敖信的话有些托大了,嚣张过了头。

    敖信只是微微一笑,与此同时,下方的琵琶仙似有所悟,便是开口轻轻动嘴唇,轻轻迎合敖信,她已经知道敖信接下来要说什么了……

    敖信的声音接着响起:“若以色见我,以声音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他把自己的法力加持到声音上,这句《金刚经》里的经文顿时便蕴含了极大的法力,直接击打在听者们心中……

    蹬蹬蹬蹬,竺可兰连退数步,捂住了心口,半晌后张嘴一喷,便是一口血雾喷出!

    紧接着,他便仰面翻倒!
正文 第六百六十六章 花开见我
    眼前的人之所以让敖信忌惮,不仅仅是实力高强看,最重要的原因是,他还是佛门中人!

    “是哪位菩萨降临了?”敖信沉声道,菩萨们的实力,其实也未必比得了敖信,譬如rì光、月光菩萨,只怕和敖信在伯仲间,敖信在面对大势至菩萨时,应该也有全身而退的把握,但若是碰上了地藏王等四大菩萨,那就跑都跑不掉了……

    眼前的人,是文殊?普贤?还是地藏?

    这人双手合十,笑道:“我也未曾想过,白龙妖帝竟敢来到东胜神州,阁下胆识,令人敬佩。不过我更看重的是阁下的慧根,如此禅心,不愧是当初道佛两教商议,定下的五人之一……”到这时候,多宝如来上八景宫和李老君论道定下人选的事,已经渐渐传开了,顶级的强者们都知道此事,所以这人也可以拿出来说了。

    敖信沉默看着他。

    “不过更让我惊叹的,还是阁下的审时度势,那最后一击之重之狠之准,让人佩服,以阁下三百年道行,有如此神通和心计,绝对是凤毛麟角……不过我觉得,阁下还是不够了解佛教。”眼前的男子微微一笑。

    敖信冷哼一声:“为何如此说?”

    男子笑答道:“难道白龙妖帝以为,人人都可以明心见xìng、得以见如来?”

    敖信眼神蓦地一变!

    佛教的经自然是真经。但不见得传下去便是真经。正如儒门乃是天下圣门,但儒教一直没能发展壮大,像孔圣人为了宣传自己的学说,还得四处奔走。一直到了汉武时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新儒教派的每一条规则,都是真经,但却不是孔子思想了,而是只挑选帝王喜爱,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学加以补充、扩大。并且融合yīn阳学、法学的思想,形成的新思想……

    高祖不喜儒学,而崇道教,道门大兴,儒门几乎断绝。

    到汉武之时,汉武帝一统思想,为了更好的封建集权,招人创造了新儒学。这儒学不再是孔子那‘有教无类’的博爱、广教思想,其核心内容已经变成为王朝服务。难道说董仲舒不懂儒?是他太懂了!而且他更懂得民心如何!帝心如何!

    到后世宋朝赵普更加可怕,半部论语打天下,后又以半部论语治天下……难道仅仅半部论语,就足以治国了?治国肯定不行,但统治人却绰绰有余。一旦能治人了,别人自然可以把国家治理好。

    无论是董仲舒,还是赵普,都不是庸才,不可能不懂孔圣人有教无类的思想!

    再到后世。圣人言论被曲解得相当厉害,全变成愚民政策……最初愚民政策的提出人,绝对都是儒门大贤,能曲解那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人,又岂会是庸才?更利于统治民众,更利于迎合帝王,这些人是真正懂儒学的人!

    佛教也是一样,若是人人都读金刚经,把金刚经当做必修课来学习。自然不会有愚者出现,但明末之后,佛教憨山大师把华严经、法华经、楞严经推崇到了极高的地位,告诉人们如何以佛法修佛心、如何知道如来的救世之苦心、知道佛教的jīng神富贵在哪……这样变成了彻头彻尾的催眠了!

    难道明末憨山大师真不懂佛?不,他是懂佛,但他更懂人心!

    这时代虽然未出和憨山大师一样眼光犀利之人,但眼下的佛子们,却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扩大佛教影响……虽然没有足够犀利的目光,但他们有大毅力去做此事,数百人一起总结经验,融合起来的智慧,就算比不了憨山大师,也不会弱到哪里去!

    他们的目的本身就是扩大佛教影响力、洗脑民众,他们不是为了让人修行哲理、明心见xìng,才去宣传佛法的……他们其实并没有曲解教义,只是断章取义,只说、多说、常说能催眠的话罢了!

    拿最初的爆米花电影来说,从头到尾都是奇遇、遇美、救国救民,因为大家都爱看,难道说编剧不知道无病呻吟两句装高雅?不是,而是编剧比那些装高雅的人,更懂得人心!

    敖信一瞬间冷汗直流,本以为自己已经辩论赢了,因为佛子们曲解佛意、愚弄百姓,毕竟很多佛经里就是让人明悟见xìng的,但现下看来,佛教是觉得能有少数人明悟就好,其余人本身就是庸才,还不如留着催眠,来扩大佛教影响力……

    “阁下究竟是谁?”敖信眼神凝重的看着眼前人,对方的道行,非常可怕!

    这人淡淡一笑:“呵呵,花开见我……”

    敖信又是眼前一花,眼前哪里还有什么男子?

    周围众人这会儿都恢复了活动能力,都在接着做方才的事情,没有人神sè有异常。敖信想到了当初不动明王对自己用的神通,又想起方才那人最后一句话,顿时脊背便被汗水打湿!

    有人上擂台宣布,第一战是道门一方获胜。

    接着便是到齐云塔进行的第二战,法术对决。这事在历史上是真的存在,包括第三战焚经也是,当然也有考察是魏时僧人瞎掰的,用来扩大佛教影响力,敖信更倾向于第一种解说……历史上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