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武侠电子书 > 往生冥花路 >

第34章

往生冥花路-第34章

小说: 往生冥花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个发现是蜀山制毒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千坟山乱坟坡的地下密室,毒冢门的一个年轻弟子,名叫万俟离。梦想实现传说中的赶尸绝技。

    他和师兄师傅一起,在他们抓来的活人身上试毒,活人在适应变异后的三娘笑的毒性的这个痛苦而漫长的过程中,他们会在试毒者痛苦不堪就要毒发身亡时,给予他缓解痛苦和延命残喘的丹药,以便再次给他加大剂量,将试毒的时间延续下去。

    在这个过程中,这个年轻弟子给那些中毒迷狂的试毒者喂食缓解痛苦和毒性的丹药时,每次他都以传说中的赶尸人的赶尸铃铛为信号,利用那些试毒者迷狂中残存的意念来控制他们。而那些试毒者,在他们残存的意念中,在他们中毒后的迷狂中,唯一能记得的,唯一希冀的就是那可以缓解痛苦的丹药,而他们听到那喂食丹药的铃铛声时,也就开始被这来自地狱的铃声逐渐驯化了。

    当然这个驯化种毒者的迷狂的过程是危险而漫长的。

    这个玩毒的年轻人万俟离,也逃不过被那些迷狂的试毒者咬伤而中毒的结局。和他的许多师兄弟一样,他在一次摇铃驯化那些中毒者时,被撕咬掉一只胳膊,他知道自己也成了他们中的一员了。他最后的希望是,让这个伟大的实验在自己身上取得更大的突破。

    后继的种毒的人,接过他的摇铃,开始对他进行喂毒和解毒这个交互的过程,然后对已经中毒迷狂的他进行驯化。然而,他已经支撑不住剂量越来越大的毒性,死了。留下一个被毒冢门人膜拜的名字:

    万俟离。

    留下了他开启的驯化之门,让后人继续走下去。

    至此,毒冢门不仅已经实现了孟州长生前移植喂养“活毒”的设想,而且将这道恐怖之门完全打开,他们看见门里还有一道更深的门——制造能被驯化的人毒合一的毒尸。

    难道赶尸的传说也会被实现?

    现在还不知道答案,只是,在孟州长留下的手记,那本毒冢门奉为经典的每个字都是剧毒的书页上,有人续了这样几句话:

    ??????是故,统一武林,非毒莫属。人皆为毒尸,我为赶尸之人,武林为一大毒尸,我为驱赶武林之人??????这句话中那种癫狂的权利**,已经不是毒冢门独有的了,它同样是那些名门大派的梦想。到这里,孟州长的复仇的故事结束了,比残忍阴郁的复仇心理更可怕的权利**取而代之,成了后来的故事的主线。在这条制毒的道路上,蜀山江湖的七大门派也加入进来了。或许,对于孟州长来说,这才实现了他报仇的计划,那就是真正把蜀山江湖变成一个毒江湖。

    丁卯年,这场制毒的大戏出现了戏剧化的转折:一本《毒尸源鉴》摆在了当年武林第一大门派浣花溪剑派的剑堂案上。这本书详尽地记述了几百年来毒冢门怎样按照孟州长的设想,一步一步地在制作毒尸的道路上艰难前行的过程,并且记载了许多制作毒尸的技术性的细节。

    蜀山武林“无意”中得到这本毒冢门的秘籍后,被毒冢门这个大胆而离奇的想法迷住了。

    这真是一个美丽的构想。

    能够控制别人,这其实才是武林中人的终极追求。什么绝世剑法,什么十年磨一剑,都是为了能称霸江湖,称霸江湖就是为了控制别人。只是毒冢门的法子更残酷一些,但是也更直接。

    殊不知,这本书正是毒冢门有意“遗失”在蜀山江湖。为的是让蜀山江湖也走上这条制毒的道路,在制作毒尸的过程中,消耗蜀山武林的有生力量。

    此后,毒冢门会不时犯下一些“错误”,让武林门派不时找到他们的密室,得到他们的一些制毒成果:几具狰狞的毒尸或是一些毒药。如同扔下几个骨头,让猎物进入圈套一样,蜀山江湖越来越多的名门大派开始窃取毒冢门的成果,开始秘密地投入到这场由孟州长开启的制毒大戏中。这时的蜀山江湖才是真正的乱。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 ;
第四十八章 蜀山黑白杀
    乱世到了。

    这时的蜀山,活人随时会成为种毒的对象,而今天在别人身上种毒的人,明天也可能成为别人的试毒者。

    到底有多少人死于这样的试毒,无法计算。这当中又有多少武林中人被毒冢门和七大门派用各种毒药迷倒,被掳去做了试毒者,也无法计算。

    江湖再无正邪之分。除了少数人和几个坚守的门派,但他们已是风雨飘摇了。

    这时的蜀山,官府仅有的几处驻地,也已经撤走。北至成都府,南下云南,东往渝州的水陆出口,均已被朝廷重兵把守,严禁蜀山人出入。

    成都督抚刘大人布告蜀中,千里蜀山尸毒蔓延,难以控制,自当年七月七日,实行戒严,凡从蜀山出王家坝青龙口的人,一律射杀深埋。

    这时的蜀山,毒冢门和各大门派都发现,随着三娘笑在毒虫走兽和活人身上的演变,孟州长当年人毒合一的梦想已经接近实现。

    他们都希望抢在其它门派之前,制成第一具可以控制的活尸。

    活尸。这个名字是浣花剑派的副掌门陆青取的。那些被种毒的人,神智迷狂,已非常人,形貌溃烂,类于尸体,却又善于去撕咬活物,将这无解的毒性传播开来。是以名之。言简意赅。

    丁丑年,风满楼的一具活尸存活了七个月,将之前由浣花剑派保存的活尸存活时间四个月的记录大大延长。这也刺激了蜀山江湖各派,各派开始更疯狂地进行试毒竞赛。虽然他们表面上总是谴责这种行径。

    第二年,蜀山长老会首席长老铁峰公开说道,未来蜀山江湖的利器就是活尸,要战胜毒冢门等邪派,就要在活尸的驯化上超过他们。

    这被后世认为是蜀山江湖承认活尸试毒合法的开始。

    庚辰年,毒冢门宣布,他们的一具活尸可以辨认七种不同的铜铃声。而六剑堂声称,他们可以在喂食活尸解毒丹药时,利用摇铃的次数和丹药粒数的对应,重新唤起活尸对数字的残存记忆,或者说是重新教活尸计数以便控制。虽然他们的这些活尸存活都不超过四个月。

    壬午年九月,千枯寺声称,他们找到一种草药,可以让试毒者在成为毒尸,保有极强的攻击迷狂的同时,可以不丧失部分正常意念。虽然后来被证实这是千枯寺吓唬其它门派的谎言,但是却在如何唤起毒尸的意念,以便于控制这一条道路上,为蜀山江湖开启了药物治疗之路。

    甲申年元宵,西樵帮声称,他们准备让毒尸交配,希冀在他们的后代中继续改进三娘笑的毒性。这一奇谈,当然没有人当真。然而就是这一年的六月,历史上的第一具真正意义上“健康”的活尸在风满楼诞生了。

    蜀山江湖制毒的历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风满楼的人在前人创制的癫狂梦醒汤中加入一定量的伏虎寺血府逐瘀丸后,配合萧家丹砂炼成的丸药,最终让这具活尸真正地活了——在断食了三个月的各种复杂的续命丸药后,这具活尸依旧健康,他只需要吃肉。

    唯一的缺陷是,这种活尸依旧继承了它们前辈昼伏夜出的习性——夜晚攻击**强烈,白天则尸气沉重,恹恹欲睡。然而,只要它们能统治蜀山的夜晚,也就足够了。

    这个简单的配方的出现,看似偶然,然而,正是几百年来蜀山制毒的厚积薄发。

    到了丁酉年,蜀山江湖彻底崩溃。

    各大门派互相掳掠对方弟子进行试毒,制作活尸;蜀山江湖的水运贸易,马帮交易全部停滞;杀戮战祸不断,这些还在其次,关键是人心已经迷狂,那些为制出活尸称霸江湖的掌门人、武林高手们,他们其实才是更加迷狂的活尸。

    甲寅年,风满楼和毒冢门合并后的第三年,活尸的实验继续突飞猛进。几百年研究经验的积累,最终彻底打开了孟州长发现的那道地狱之门。

    当毒冢门的门人摇着铜铃,驱赶着驯化后的被铁链锁着的活尸,出现在蜀山江湖夜晚的古道上时,那些名门大派终于明白,蜀山的末日来了。

    毒冢门成为第一个完全驯化活尸的门派。越来越多的活尸被驱赶在蜀山的黑林断桥上,首先征服了蜀山的夜晚。

    蜀山的夜已是毒尸蔓延之夜。

    这时,人们想起了孟州长手记上的那几句话:

    统一武林,非毒莫属。人皆为毒尸,我为赶尸之人,武林为一大毒尸,我为驱赶武林之人??????这时的蜀山武林也才发现,丁卯年出现在浣花溪剑堂上的那本《毒尸源鉴》其实是一个阴谋。

    当时蜀山武林以为得到了毒冢门的制作毒尸的秘籍。殊不知,这本秘籍中制作毒尸的许多关键的细节都被篡改过,这让蜀山武林在制作活尸的开始就走上了弯路,从一开始,蜀山武林就在这场制作毒尸的竞赛中注定要失败。

    不管怎样,这时的蜀山江湖已经分成了黑白两个世界。

    黑夜是毒冢门的天下。毒冢门驱赶着活尸,四处猎杀武林门派的弟子。各大门派只能龟缩在高墙之后,死守一个个漫漫长夜。在绝望中等待曙光。

    白天,又是另一番景象。随着第一线阳光在蜀山的山头升起,活尸开始入眠,蜀山的各派立即杀出城墙,发起反攻,这时的毒冢门和他们的活尸,就躲在那些荒坟和山洞和密室中,等待夜色来临时的反扑。

    黑夜和白天的交替,在十二个时辰中,蜀山武林和毒冢门的战争也会交替一次攻守。蜀山的百姓却没有交替休息,在黑夜和白天他们都要面临着苦难和杀戮。

    一个甲子的轮回后,又到了丁卯年,这一年三月,春光灿烂,毒冢门秘密的浩大工程也完工了。七条蜀山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蜿蜒的地下通道通向七大门派为了防御毒冢门所筑的高城内。

    蜀山江湖竟然忘了毒冢门最擅长的事就是生活在在地下。

    活尸从地下暗道进入了七大门派的城桥,一夜之间,七大门派修筑的号称坚比金墉城的七座内城,成为活尸的饕餮之所。

    这一战后,更多的七大门派的弟子被制作成了活尸,这种有武功根底的活尸正是毒冢门统治江湖的利器。

    而另一个不幸的消息就是,七大门派互相呼应的七座堡垒被攻破后,其他的小门派再不能依靠这七座堡垒连成一个有效的防御网,就好像失去了纲的网,没有了支柱的大厦,蜀山江湖这座摇摇欲坠的大楼倾颓了。

    直到三年后的庚午年,七大门派才重新收拾整个蜀山江湖的残兵剩将,在东蜀山的青衣江畔筑起一座青衣城,又在青衣城东七里建卫城一座,名曰漆乌城。

    青衣城外十层环形壕堑,十层箭楼。地下暗道、水道密布。成为蜀山江湖最后和毒冢门顽抗的堡垒。却不知,哪个夜晚将成为蜀山江湖的最后一个夜晚。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