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随身种田 >

第4章

随身种田-第4章

小说: 随身种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吃过午饭之后,刘睿开始从果园附近的小溪挑水去灌溉果园的果树。别的果树倒还无所谓,可以等着老天下雨,但是那些正在挂果的龙眼可是等不起了。

这三百棵晚熟的‘立冬本’是前几年刘家宏花了不少钱托人从福建那边买回来的苗圃,相当的金贵。四年以来,刘家上下可谓是对待祖宗一般地伺候这些龙眼树,就差晚上没有抱着它们睡觉了。

每次放假回家,刘睿几兄妹没少在果园里面除草、浇水、修枝,洒下了自己青春的汗水,吃过不少的苦头。

今年,寄托全家希望的龙眼终于开始大面积挂果了,这让因为刘家宏受伤而变得阴霾不断的刘家看到了一丝曙光。

按照挂果的情况,每棵树上能有20斤左右,三百棵龙眼怎么着也能收获五千斤。刘睿也不贪心,只要能卖到2块钱一斤,就已经心满意足了,毕竟这几年,龙眼的价格走势并不高。

不过,天公不作美,正值挂果期间最需要水分的关键时刻,连续一个月没有下雨,让刘家上下是心急如焚。

虽说山里面晚上湿气重,露水足,但这也只是杯水车薪罢了。

如果水分不够,将来成熟的果实就会很小,水分也不足,根本就卖不出好价钱。

为了保证龙眼果的生长需求,刘睿一有时间就从旁边的小溪挑水一株一株地灌溉,尽量缓解干旱带来的影响。

挑着八十多斤的两桶水在凹凸不平的山路上蹒跚而行,刘睿在心里无比的羡慕那些电视上可以使用电气化灌溉设备的发达地区农民。只可惜刘家距离村子里太远,又没钱让供电所专门给自家拉一条线路,直到现在还没有进入电气化时代,家里只有两样家用电器,手电筒和收音机。

那些柴油抽水机的价格也很高,并不是现在的刘家所能承受的。

读过高中的刘睿明白,要想发家致富,科学种养是方向,先进的技术设备也是必不可少。但是,家里的情况有些艰难,刘睿也只能是慢慢来,不断地改善!

两桶水,分给三棵树浇完之后,刘睿一屁股坐在树下,摸了摸自己火辣辣的肩膀,心里想说要是空间里的泉水能弄出来就好了。

刘睿心里的念头才刚刚想起,就发现手头一阵冰凉!

他低头一看,竟然发现一股水流在自己的右手食指上凭空出现,在地面上溅起一朵朵洁白的浪花。

还真的可以?

被吓了一跳的刘睿立刻就反应了过来,这是空间里的泉水!

若是换成了以前的刘睿,肯定是会有点惊慌失措的感觉,不过今天的刘睿,早已经被神农空间弄得有点神经大条,很快就镇定了下来。

他开始学着用意识去控制空间的泉水,通过手指缓缓地放出来,浇灌到每一棵龙眼树下。

开始的时候,刘睿并不是很熟练,弄出的水流断断续续的,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倒是很快的掌握了其中的诀窍,变得越发娴熟。

不到3个小时,刘睿已经转遍了足有十亩地的龙眼果园,给每一棵龙眼树都浇灌了足够的泉水,总算是解决了一个巨大的难题。要是从小溪那边挑水,刘睿得累死累活干好几天才有可能完成。

神奇的是,哪怕刘睿怎么灌溉,空间里的泉眼依旧不停的冒出泉水,水位也不见下降一丝一毫。

别的不说,就是这个可以随意控制的泉水,就已经是一个天大的好处了!看着空间中一点变化都没有的泉眼,刘睿在心里暗自想道。

看来这个空间还有很多功能等待自己慢慢去发掘。

接下来,刘睿躲在龙眼园之中,研究这个神农空间究竟还有什么功用?

经过不断的实践,刘睿总算是弄清楚了神农空间的一些状况。

只要他把注意力集中在脑海之中的石珠上,自己的意识就可以轻易地投射在神农空间里面,观察其中的状况,不用每一次动不动就玩消失。

另外一个,空间之中可以收纳外界的东西,刘睿只要把注意力集中在想要收纳的物品上,就可以了。

看过不少小说的刘睿知道,这个就有点仙侠小说中芥子须弥的神通,可以用来当储物空间。

刚才用来挑水的水桶变成了刘睿试验的道具,不时突兀地消失,然后又凭空出现,刘睿倒是玩得不亦乐乎。

也不知道把动物放进空间里,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

刘睿回想了一下,自己进出神农空间好几次,似乎一点异样的感觉都没有,除了里面舒服一点罢了。

有机会找个动物放进去试试看?刘睿一边玩,一边在心里想到。

至于获得神农空间的事情,刘睿也准备深藏在心中,谁也不让知道,哪怕是家里的亲人。毕竟这件事情实在是太过诡异,知道的人一多,泄露秘密的几率越大,一旦被外人知道,恐怕自己肯定要被当成小白鼠进行切片研究的。

拿着水桶变了一会儿的魔术游戏之后,刘睿哼着歌,挑着空桶晃晃悠悠地从果园走出来,脸上的笑容格外灿烂。

回到前院的时候,看着满院子的瓜果蔬菜,刘睿心头一动,不管三七二十一,走过去就用空间泉水都浇灌了一遍。

说来也神奇,下午四点钟的菜叶子都是蔫头巴脑的,但是空间泉水一下去,这些叶子就变得水灵灵的,如同清晨时分的模样?

难不成这些空间泉水和井水还有所区别不成?

不就是清凉一点,味道甜一点嘛?

刘睿摇摇头,也没有再去钻牛角尖了。

下午依旧出门送一趟米酒,回来之后吃饭洗澡睡觉,刘睿的生活并不因为拥有了神农空间而变得和往常有任何的不同。

只不过,当刘睿第二天早上起来,看到菜园子的巨大变化的时候,也不由得愣住了。

第7章 神奇效果

一夜之间,菜园子发生了肉眼可见的巨大变化。

在农村呆过人们都知道,农作物每天的生长都是相对稳定,若是你天天看着,就会觉得一点变化都没有;除非你隔个三五天才去看一次,才能感受到其中的变化。

但是刘家的菜园子似乎在一夜之间发生了灵异变化。

半青不红的西红柿已经变得红彤彤的,就如同是一个个红灯笼悬挂在粗壮了不少的枝条上。拇指粗的小黄瓜仿佛被吹气一样,膨胀了不少,顶花带刺,看上去异常的诱人。

那些因为最近天气炎热变得有点蔫头巴脑的旱地空心菜一株株挺拔而立,带着露水的叶子上娇嫩无比,和昨天有着天壤之别。

丝瓜、葫芦、茄子、芥菜等等,所有的蔬菜都好像是吃了兴奋剂,尽情地展现着生命的活力。

原先,刘家的菜园子只能算是一般,但是如今的菜园却变成了一个令人咋舌的存在。

有点恍惚的上前走了两步,刘睿就再也忍不住伸手,摘下了一个令人垂涎欲滴的西红柿,随手擦掉上面的霜气,咬了一口淡红色的盈盈果肉。

反正院子里的蔬菜都没有放过化肥,打过农药,自然是不存在所谓的重金属残留、农药残留等等。

‘嗯’一股清凉立刻钻入喉咙,这西红柿没有半点酸苦,反而带着一股香甜,味道非常好,原本晨起的嗓子有点干涩,如今却好像抹了油一样,变得非常顺畅。

看来这些西红柿非但没有出现变异,倒反变得更好吃了。

难不成用空间泉水浇过之后,这些东西会变得好吃一点?

若真是如此,这个空间倒也是一个好东西!

有了这样的一个发现之后,刘睿对于神农空间就更加期待起来了。

“睿儿,昨天下午你是不是给菜园浇了尿素水?”

站在刘睿的身后,张桂芝满脸忧虑地看着旧貌变新颜的菜园。

按说,菜园子里满园瓜果飘香,是一件好事,但是放在农村就不一定了,因为卖不出去。

农村地多,每家每户都是开辟了菜园,自家吃都吃不完呢,怎么会有人上街买菜呢?青云镇附近的农民上街,顶多是买点猪肉、豆腐之类改善伙食,怎么会买蔬菜呢?

看着眼前郁郁葱葱的菜园,张桂芝本能地认为刘睿往地里浇灌了尿素水,倒是有点心疼那些尿素。

“妈,你看我是那种不懂事的人嘛?”一边咬着西红柿,刘睿一边笑着说道:“大概是前段时间施的农家肥起效了吧。”

听刘睿这么说,张桂芝这才算是放下心,但是看着已经成熟的蔬菜,她的脸上旋即又布满了愁云。

“这么多菜,我们吃也吃不完,过两天就老了,真可惜!”

“妈,没事的!”刘睿把最后一口西红柿塞进嘴巴,含糊不清地说道:“你去把两个小家伙喊起来帮我摘菜,一会我带进县城卖掉,顺便办点事!”

现在还不到六点,动作快点,应该可以在九点之前赶到县城,正好是城里人去集贸市场买菜做饭的高峰期。

刘家酒坊酿造一百斤的大米,可以获得两百多斤的低度米酒,然后需要两三天才能卖完。为了尽量减少米酒的滞销,减轻资金压力,刘睿一般都是隔天才开火酿酒。

今天刘睿原本就计划进城办事,摘点蔬菜去卖,正好换点钞票,补贴家用。

两个小家伙被叫醒之后,一听说要摘菜进城去卖,也没有抱怨什么,顾不上洗脸,就一人拎着一个小篮子进了菜园子。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在这个年纪的城里娃,恐怕连稻谷和小麦都分不清,但是刘智和彤彤,不需要大人的提点,就知道菜园子里哪些东西是成熟了,哪些是还能留上几天。

兄妹三人沿着菜畦巡视,一看到有成熟的蔬菜,就手脚麻利地采摘下来,装满一篮子之后,提到院子里让张桂芝整理,整齐地摆放到大车斗里。

黄瓜、西红柿、丝瓜、豆角、空心菜,菜园里中的蔬菜少的能收获十来斤,多的二十多斤,很快就把两个车斗给装满了。最后,张桂芝又到鸡舍中拿出积攒的五十多个土鸡蛋,一并装在那辆29寸永久自行车的前车兜里。

匆匆吃过早餐之后,刘睿推着车子出门,前往县城卖菜去了。

一百多斤的蔬菜分装在两个车斗里,用架子架在自行车的后座上,再加上前车兜好几斤的鸡蛋,操控起来是相当的困难。若是换成一般人,恐怕能站住撑着不动就已经算是不错了,但是刘睿依旧能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稳健前行,这就是锻炼出来的本事。

清晨的农村是美丽的!

早起的小鸟在树梢上欢叫,悦耳的声音似乎也让人的心情好上了许多;微风吹过,空气中夹杂着花香、草木清香,让人心旷神怡;初升的太阳在小镜湖上撒下万千金币,一时之间令人眼花缭乱。

唯一的遗憾,就是这条路实在是有点差劲,不仅仅刘睿的速度无法提起来,久不久还得下车推着走,倒是有点车骑人的感觉。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青云镇这边已经成为了县上、市上遗忘的角落,姥姥不疼舅舅不爱。这又没有什么矿产,封山育林的青翠山又不能砍伐木材,改善交通条件只不过是一句空话罢了。

经过一番艰辛,刘睿终于赶到了青云镇边上的码头,在那里和乡民们排队等着渡轮过来,搭船过江,然后才能沿着二级路赶到县城。

这个时候进城的乡民,除了少数以外,大部分都和刘睿一样,把家里吃不完的蔬菜、鸡蛋送到城里去卖,换点油盐钱。只不过他们的分量没有刘睿那么多,品相也一般。

夹杂在一群大叔大婶之中的刘睿倒是显眼得很,没奈何,像他这样年纪的人,大部分都不愿意进城卖菜,觉得那是丢面子的事情。

不认识刘睿的乡民就向旁人悄悄地打听这小伙子是什么人?知道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