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山河行 >

第138章

山河行-第138章

小说: 山河行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宋丞相

朱貌率军攻克皇城,接管城内防务之时,三衙禁军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都虞侯,也赶到了刘府门前请见。

刘朗闻报后,立即亲自赶到门前迎接。三衙禁军统领的归顺,不仅消除了内战的隐患,也具有指标性,是各地统兵主帅的参考。他刚刚进入京城,地位还不稳固,正是千金买马骨,拉拢盟友的时候。

到门前一看,三衙禁军几位主将,都被捆绑得严严实实,跪伏在刘府门前空地上。

“这是干什么?几位将军都是本侯的朋友,谁擅自做主,这么做的?快快松绑了!”刘朗故作气愤的,对旁边侍卫大声呵斥。

三衙几位将军都是刘朗老朋友了,以前也不知一起喝过多少次酒,其中侍卫步军都指挥使何元庆,因为临安水师的缘故,与他关系最是密切。因此,他也就成了几人代表。

他听见刘朗怒斥侍卫,急忙解释道:“启禀侯爷,不管众位将士的事,是我等自缚的!我等不知是侯爷领兵还朝,还妄图抗拒军威,造成了不小的损失,特来向侯爷请罪!”

“几位将军职责所在,何罪之有?而且几位将军,及时制止了事态的进一步恶化,解除了内战的危险,功莫大焉!再说,以诸位与本侯的关系,何须来这一套?忘了当初咱们一起喝酒的豪情吗?快快起来!”

刘朗笑骂着,亲自上前扶起几位将军,并一一解开他们的绳索。

“多谢侯爷不杀之恩!卑职甘愿誓死效忠侯爷!”何元庆等人身上绳索被解开后,又拜伏在地,叩谢刘朗的恩典。

“好好!诸位兄弟,本侯信得过!走,咱们进府说话!”

随即,刘朗领头朝前院大厅走去,何元庆等人急忙跟在后面。

众人进入大厅安坐,下人送上热茶。刘朗亲切地询问了一些别后情形,先是与几位将军聊起了家常,彻底缓和了现场的气氛。接着话题就转到了军队上来,他再次向几位将军保证,他们的待遇不仅不会降低,而且因为他们的表现,将会受到嘉奖。

当然,三衙禁军必须接受改编。这一点,就是刘朗不说,他们也明白,因此,他们都主动提出了军队改编问题,刘朗既然是欣然接受。

正当他们一团和气,憧憬未来的时候,时宾快步走进大厅。

“启禀侯爷,我军已经攻破皇城,完全接管了皇城防务,城内侍卫除少数顽固之徒被斩杀,全部投降了!”

“很好!军队有没有惊扰了圣上?”

“回侯爷,我军严格遵照侯爷令谕,只接管了城内主要场所防务,并没有进入后宫,惊动圣驾!”

“嗯,这就好!传命朱貌,皇室人员和财产不得侵犯,俘虏的侍卫,押出皇城,交给武定国统一管理!”

“属下遵命!”

刘朗等时宾出去后,又对何元庆等人,笑道:“经过这番波折,估计圣上也受了不小惊吓,如今大事已定,为免圣上忧急,诸位兄弟陪本侯一起进宫面圣,以安圣心,如何?”

“卑职等谨遵侯爷吩咐!”何元庆等人虽然略有些尴尬,但这正是向刘朗表忠心的时候,岂能退缩。

进宫并不是简单的安慰安慰赵构,这是正式王对王,必须要与赵构阐明此次起兵的缘由,虽然是违背赵构意愿的,但事已至此,就要对外有个冠冕堂皇的说辞。再就是,对接下来的朝廷政治安排。于是,刘朗吩咐人送来纸笔,当堂起草了一份奏折。

目前虽然对达官显贵的行动还有所限制,但对普通百姓,已经解除了警戒,市面上也恢复了平静。武定国及时发布了安民告示,并派人进入大街小巷宣传,大胆的商家已经开门营业了。刘朗一行骑马赶往皇宫的途中,行人明显增多了。

刘朗要进宫觐见圣上的消息,先一步递进了宫里,赵构虽然惶恐,但也无可奈何,只得故作镇静的,摆驾富宁殿,等候命运的安排。

不管赵构愿不愿意,该来的还是来了。刘朗等人策马,不久就赶到了皇宫入口。朱貌带领众将早已等候多时,见他来人,急忙上前大礼参见。

“诸位将军辛苦了,不必多礼,都随本侯进宫面圣吧!”

刘朗挥手阻止了众人的参见,带领众人一起往富宁殿赶去。到了富宁殿外,等候已久的太监上前请见,也被他止住了。他一边吩咐太监进去禀报,一边径自往大殿走去。都这时候了,也没有必要矫情的等候传见。

“微臣参见陛下,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该有的姿态,刘朗都做得很是到位,并没有因此骄横跋扈。

“刘,刘爱卿平身!”赵构眼神复杂的看着殿中刘朗一行人,尤其是看到三衙禁军将官都跟在他的身后,更是咬牙切齿,但又无可奈何,如今自己的命运都捏在人家手里。他不敢犹豫,急忙吩咐刘朗等人起身,并令当值太监搬一把椅子给刘朗坐下。

“微臣讨伐逆贼,匡正朝纲,惊扰了圣驾,还请恕罪!”刘朗也不客气,安坐在椅子上,欠身表态。

“刘爱卿忠心体国,朕甚是欣慰,何罪之有?朝纲被奸佞祸乱如此,也是朕的罪过!”赵构虽然对刘朗恨得牙痒痒,但还是不得不虚伪的答复。

“都是奸臣误国,圣上只是被蒙蔽了!微臣弹劾秦桧一党,祸乱朝纲,罪不容诛,请陛下下旨缉拿问罪!”

刘朗也不想再废话,直接进入主题,拿出准备好的奏折,让太监送到赵构的御案上。

赵构略一翻阅,立即提笔批准了,并当堂书写好圣旨。随即,他又问道:“不知爱卿愿意出任何职?”

“微臣的职事交给朝臣们公议吧!”刘朗没有当即表态。

公议?都这时候了,谁还敢公议?赵构一肚子不信任,但刘朗不表态,他也不好多问。

随后,刘朗又和赵构深入探讨了一些敏感问题,双方达成了初步共识。

临走的时候,刘朗对赵构说:“陛下,为了保护陛下和皇室人员安全,微臣建议调遣亲卫军接管皇城防务!”

是保护还是看管?赵构一万个不愿意,也只得点头答应。

总之,这次会面气氛和谐,为朝局的稳定,建立了基础。刘朗回到侯府不久,宫里向天下接连发布了两道圣旨,第一道高度赞扬刘朗起兵的正义性、崇高性,并为刘朗找了一个借口,说此次出兵是按照圣上密旨行事的;第二道圣旨则大加指责秦桧等主和派一党祸乱朝纲,罪恶滔天,宣布全部缉拿入大理寺问罪!

秦桧一党大部都在城内,得到圣旨后,刘朗立即命人抓捕。可惜另一个主要成员张俊,正好在城外,据情报局探查,已经逃往他原先统领的军队辖区了。刘朗也没有放过,除派传旨太监领一队禁军士兵前往抓捕外,同时命令牛皋、汤怀、王贵率部出岭南,向张俊军辖区进逼,防止张俊拥军作乱。

清除了城内主要威胁,刘朗随即命令虎臣率亲卫军接管皇城防务,特种军进驻侯府守卫,其他军队,留五万守城外,全部撤到城外营寨驻扎。对朝廷王公大臣府邸的看管,也同时撤除,除了未经许可不许随意出城,城内已经恢复了自由。武定国也把城内安全工作,交还临安府衙。

当然,那些王公贵族的护院家丁,已经收缴了武装,和城内投降士兵一起,转移到城外集中看管。刘朗可不想,在身边放置一个定时炸弹。

这次刘朗军从破城到恢复城内秩序,只有短短几个时辰,堪称闪电战经典。城内文武官员,对刘朗军的恐怖战力,震撼得心惊胆战。至于,情报局、风云会和特种军,在这之前,做了多少工作,就被人忽略了。

第二天一大早,天刚蒙蒙亮,通往侯府的巷子,就被车马挤得严严实实,除了极少数人,在京的大小官员都赶着拜见刘朗,俨然是大朝会的场景。至于宫中那位,暂时被遗忘了。

事情传报到刘朗那里,他立即吩咐,四品以下官员回家等候消息,四品以上官员,全部集中到前院大厅,商议朝政安排。

这次会议,除了西府相公张浚和王公贵族,在京的四品以上官员,没有被捕的,全部与会。刘朗带着武定国、朱貌、时宾,亲切地接见了大家,并与众人深入探讨了一些敏感问题,取得了空前一致的赞同。

至于这次会议,到底商议了什么,没有一个人透露。只知道诸位大臣随后进宫面圣,不久一道圣旨就昭告天下,加封刘朗为汉国公、大宋丞相、天下兵马大元帅,开府建衙,朝廷军政事务悉听丞相府检阅。

第一百九十三章 新朝气象

刘朗被明旨加封为汉国公、大宋丞相、天下兵马大元帅,开府建衙,朝廷军政事务悉听丞相府检阅。也就是说,他就是事实上大宋第一人了,赵构,或者说大宋皇上,也就成了橡皮图章,象征性的国家元首。

这道圣旨一公开,天下震动,人们顿时想到了曹魏。于是,各种思潮在天下蔓延,有急着向刘朗靠拢的,有观望情势进一步发展的,也有抵触的。不过,暂时还保持着平静,因为刘朗抗旨不受了。

其实,这个任命也是朝廷四品以上官员,在刘府商议的结果。刘朗就算心里已经默许了,按照礼法,他还是高姿态的进行了三辞的程序。内行人都懂的,隔了两天,有一道圣旨下来了,刘朗毫无意外的再次推辞。

如此三辞三让,十天过去了,朝廷也停摆了十天。通政司积压了海量的奏折,如今局势不明朗,他们也不知该把奏折送到哪里去。两府和各部衙门,也基本暂停运转,大小事务越积越多,有些官员试图向刘府讨个主意,但被告知,侯爷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令他们自行处置。他们谁敢自行处置?

到了第四道圣旨下来时,朝廷大小官员齐集刘府,促请刘朗为了朝廷大局,接下圣旨。刘朗再三推辞不过,只好勉为其难接下圣旨。

在这十天里,还发生了一件值得玩味的事。大理寺主官,万俟卨投诚了。他原本以秦桧重要盟友的身份,也被关进了监狱待审。他在关押期间,亲自书写了一封血书,向刘朗投诚,并举报秦桧等主和派官员的一些不法事。

看守军士,把书信传递到刘府,刘朗看过后,很是犹豫,有心不予理睬,但又难以下定决心。他知道万俟卨是历史上有名的酷吏,就像一条凶残的恶犬,若是用得好,也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以他今天的地位,盲目的正义感,纯粹以仁德用人,绝对没有好处。各种类型的人才,都要利用的,比如打击逆党、震慑乱民,还是需要一条恶犬的。同时,万俟卨也是一个标杆,可以告诉天下人,只要归顺他刘朗,都会既往不咎,得到重用的。

想通关节后,刘朗立即下令释放了万俟卨,并恢复了他大理寺主官,令他主审秦桧一党。万俟卨没有让他失望,复官后立即投入审讯工作,通过各种手段,迅速把案情按刘朗希望的那样,审理清楚明白,作出了结论。

刘朗正式接受汉国公、大宋丞相、天下兵马大元帅之职后,立即下令,第二天举行大朝会,把朝廷这架机器再次运转起来。

说到汉国公,还有一个小插曲。当初,四品以上官员齐集刘府商议朝政安排时,主要就是讨论刘朗的地位问题。对于授予国公、大宋丞相、天下兵马大元帅,都没有什么异议,争论的焦点就是国公的名号。有说魏国公、楚国公、齐国公、韩国公,这时,一位官员拿出厚厚一叠纸,郑重宣布,经过他的考证,刘氏家族是汉光武帝之后,理应封为汉国公。

此言一出,四座顿惊,大厅里瞬时鸦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