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明末英雄 >

第453章

明末英雄-第453章

小说: 明末英雄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新朝六年旧历九月秋季来临的时候,在张海派出前去陕北等地调查的近卫部队官兵离开南京大概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就有消息传到了南京皇城西院。

李自成果然并非虚言。不仅仅是米脂县,几乎山西和陕西所有的受灾县都或多或少的存在虚报灾情或以各种手段截流钱粮的事情。

就比例而言,通常是运输损耗的一成到两成左右,陕北米脂县等边地算是比较严重的。在传统王朝,这些根本就不算个事儿。除了朱元璋秦始皇那种皇帝,这算是给予基层的一种财政支持了。但是在新朝,这就是个严重的问题。

张海最终还是没有养痈为患的打算,这种事情,最大的是对中枢权力乃至整个社会的不忠,是核心凝聚力开始瓦解的征兆。张海虽然没有像两年前那样对这些人残酷的处以公审石刑之类的,但也按照自青州之时的律法标准对涉案包括二十多名县内一把手在内的三百余名排以上官员进行了应有的处罚。

按数额来说,经过前年的震慑,如今的新朝即便是陕北山西等地的**额度也不算重。但是仍然大大的超过了律法所能宽容的标准。除了排一级的干部达到死刑标准的不过半,大概只有三成以外,连级别的公安军县营地方干部有七成以上达到了贪渎四十两以上的标准。县级出问题的干部当中达到死刑标准的则超过百分之九十。

这些**很多还都跟那些年轻干部成婚后的地方家族势力有关,除了数以百计的在职人员被依法处决之外。波及到的这些人的家属也多达上千人,并有三百余名亲属在株连当中遭到处决。

西北旱灾相关的风暴带来的震动虽然不如新朝四年或新朝五年给天下带来的震撼大,却在新朝内部也形成了不小的震撼,甚至是外情部还有西院张海身边的一些人。

除了田宾等人外,李千兰杨思等张海身边的小女孩儿们也来到张海的书房请罪。

“最近我仔细的翻了翻相关的奏报,才发觉里面的雷同之处和可疑之处,这都是我们的失职,还望圣主降罪!”李千兰和杨思有些沉重的低声说道。

“我相信这些事情同你们没有关系,是最近一年多时间以来你们的负担太重了。除了工作以外还要承担教育那些新来的孩子们的职责。西院里的一些事有时候也少不了你们,这不算什么。对了,这一年的时间以来那些新来的孩子们的进度怎样了,识字和算术的功课完成了吗?都读过那些书?在业务上的能力怎样?”

“还行。她们不愧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孩子们,又是吸收和接受知识能力比较快的年纪。基本的识字和算术都没有什么问题了。可是我们还是不放心把太过重大的东西交给那些四五岁的孩子们。一般批改的奏报都由我们再审核一边。不知道这样做对不对。”李千兰回答道。

张海沉思了片刻,四五岁的小女孩虽然在智力上完全开化,经过特殊培训和精挑细选的更不用说。可在时间上说一年的时间还是太短了。如今的政务军务奏报已经变的越来越复杂,不再是青州之时的那些奏报可以相提并论的了。而且四五岁的年纪还没有过人生中的第一叛逆期,这些孩子在性格上也不可能达到处理重要事情的沉稳要求,至少还要再过上两年的时间才能在能力与性格上达到要求。而在这两年里,实际上是新朝中央执政能力的一个风险期。

张海权衡了很久,最终下定了决心一年以前曾经有的想法不动摇。至少在这两年的时间里,自己不能放弃秘密微服这个手段来威慑地方甚至新朝高层可能的人。风险虽然巨大,但张海觉得这个风险值得一冒。

不趁现在自己的威望于内外处于最强的时候这样做,等数年以后甚至更久各种利益集团更为发展之后,风险和阻力只会更大。自己就有可能永远只能做一个依靠奏报来判断和搏弈的君王。

“从明天开始我要常去城外转转活动活动筋骨了,大概十天到半个月左右的时间,也就南直隶浙北这一带,如果去太远的地方,我会在那之前回来一趟的。”张海最终对柳香说道。

这其实算不上什么事情,张海以前也常跟着亲卫连的战士们出行。在这南京周边五百里的范围内,柳香也并不担心。可是对自己的丈夫多少有些了解的柳香已经猜出张海大致的目的了。

“那样的试练太危险了,你还是决定要独自远行么?身边最好还是跟着亲卫连至少一个班的战士比较安全。这样遇到不少事情也能回避危险。

“七八个身带行囊的精壮走在一起那才叫扎眼,最近京城周边的不少百姓都知道有七八个壮汉在一起出行。还带着那鼓鼓囊囊的行囊,就知道是至少是皇城里的人来了。我带着杨思还有新来的一名孩子一起走走就好了,你不会介意。她现在也算是个少女了,装扮装扮的话,我和他句是一对年轻夫妇,还带着一个年龄比较恰当的孩子,应该不会太惹人怀疑。”张海无奈的笑道。

“我怎么会吃孩子们的醋?不过只带着他们出去行么?不用亲卫连潜伏跟随?“

“我想不必了,那样反而不好。出了比较安全的南直隶或浙北在这样做也不迟。

张海最终决定同杨思一起出来还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觉得这个已经成为少女的孩子有些心事儿重了。不像李千兰那样坦诚,而且资历与武艺还不算太差,留在西院或许会有一些风险和麻烦。而在西院有李千兰和柳香,宫中也有**杨秋霞,不远处还有刘洪涛等这些可靠的人的情况下只要不离开太久的时间应该不会出多大问题。

就这样,张海开始了仅仅带着两个孩子单独微服的准备。这些事情尽可能的做到保密,也只有张海的家人还有亲卫连的战士乃至刘洪涛知道这件事情,主要是为了避免误会。外情部乃至工商总局教部的弟子们甚至都对此并不了解。

第792章 江南新变

南京的皇城靠近城墙,因此秘密出城其实也十分方便,只要通过某些暗道就可以了。为了防止这些暗道在隐秘的情况下最大的减少被利用的可能。除了这些地道每隔一段距离就有镀金的铁门与不少连同西院的报警机关以外,还有复杂的地道网络。不过三四里的距离,张海带着杨思与一名叫做颖儿的四岁多孩子还有不少的行礼足足花了半个时辰左右的时间才从如迷宫一般复杂的地道网络中出了城。

要尽可能的不惊动守卫的情况下出城,要走的路线十分复杂。张海也是花了不少的功夫才把图纸记熟并通过不少的走动在实际中也十分熟悉了。杨思是个聪明的孩子,可即便是她也没有把握再出去一次的时候能记的清路应该怎样走。

没有带亲卫连的战士也没有部署近卫的情况下出城,张海这还是第一次。等利用暗夜从杀破狼谷的地道真正出了皇城以北的禁区,经过**的行军休息来到了真正属于城市外民间的地方的时候,张海在清晨醒来的时候才长出了一口气。这时的自己,忽然有一种说不出的轻松自在而又兴奋的感觉。这种感觉,在以前跟随身边的人一起“微服”的时候是决然没有的。

灰蒙蒙的水气之间空气却是那样的清新,不远处金黄色的稻田间有不少的男女正在劳作着,江南秋收的时节已经来临了。

张海记得以前行军打仗的时候,不论队伍走到哪里,迎接外地陌生人的往往是那种警惕的目光,即便是部分孩童也是如此。就是前两年跟随亲卫连的人一起外出的时候在江南一带也有这种与当地格格不入的感觉。很显然:在普通民众的眼中,不论是大军的前哨还是成伙出现的陌生精壮,那都是需要警惕和注意的。可是如今的张海再也没有了这种异样的感觉。

城内也就罢了,不要说是帝王将相,哪个达官贵人敢于仅仅带着老婆孩子就独自在城外瞎转的?就算有所怀疑的人,见到张海势单力孤形单影只的样子也只会当他是前来踏青的商旅或是县营公家家属一类的人而已。

当然张海还有孩子们也没有因此放松警惕,谁也不能保证就一定没有或来自于内部与外部的残敌在注意着自己。因此一般的情况下,张海尽量减少同陌生人不必要的接触。不过车船码头这样的地方虽然危险却还是不可能避免的。在这样的地方,张海柳香等人也都随时警惕,并且尽量不过夜、不走长途水路。

“客官要去哪里?”一名船家见到张海等人走过来便用标准的新朝白话询问道。

“先去丹阳看看,天黑之前应该可以到那里?”

“这没问题。”

在过去,天下最为富庶的地方是江东,江东最为富庶的地方是以苏州为核心的环太湖一带。而到了新朝六年,张海等人统治江南已有几年时间的时候,从南京到常州的广大地带也包括丹阳句容等地都已经成为并不比环太湖逊色多少的地方了。

如今在新朝统治力最强的核心地带,给人的感觉并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富庶而已,还有一个在传统中国几乎很少见到的“新”。

首先是没有了“十里不同音”的现象。江南一带虽然富庶,但是中国成功的大统一王朝却很少选择在这里定都。有人说这里“缺乏王气”,这当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家族主义和地域主义浓烈,分割了以都城为核心的凝聚力,不像北方地方上的民众那样在一般情况下崇拜政权皇权的要超过崇尚族权的。

而在如今,不少两晋以来的江南大家不是在对抗中被消灭,就是畏惧于新朝的政策而迁徙,还有一些知道新朝的官府里凡有相当家族背景的人都不会受到重用,就主动分家单过。经过几年的整顿,江南一带的这种地域主义和家族主义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得到遏止。至少在“经济交往领域“讲新朝白话,公众场合讲“普通话”在压力下已经形成一种共识。

对外地人的歧视当然也会有,但更多的并不全然是因为“地域偏见”,那些外地来的不少人当中确实素质低下并而会影响到一个地方原有的优良风气。新朝在这方面就不是无原则的崇尚弱者了。而是宣传那些“外地人”的诸多缺点。力求让亚洲的耻感化战胜那些以落后为荣耀眼中只有自我和利益的贫穷化。

其次:在新朝江南一带社会保障职能逐渐由家族转向小的家庭,而在城镇里由小的家庭专向依靠政府,这大大削弱了传统中国人在人际关系环境和事业上的种种压力和顾虑。再加上养殖业的兴起和厨艺服务的发展和推广,面食与肉类摄入量的改善还有民间军武体育活动的广泛展开。即便在乡间的不少地方,人们的气色与神态都发生了明显的改变。

在没有了明代的江东重赋与贫富分化、没有了运河的过度负担带来的间接成本,还拥有海外粮食输入供应保障的情况下,新朝这几年生产出来的不少农具又逐渐在苏南浙北一带推广。

这一系列的因素使得这原本就富庶的地方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不仅仅是安逸和富足,生活的质量和层次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市镇经济也近一步的发展,脱产农业人口在南直隶与浙北这四五千万人口当中的比例在不包括外来流动人口的情况下也达到了三分之一左右的比例。

物质层次的进一步提高让人们的衣着也发生了变化,张海这一路上从民夫到船家都再也没有看到有人穿着带布丁的衣服。而且大多也很干净,一些中老年人也开始讲究起卫生来。

“不会是宫里的人知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