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明末英雄 >

第387章

明末英雄-第387章

小说: 明末英雄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海回到西院的时候已经是很晚的时间了,比较清闲的几个月来张海似乎还是第一次回来的比柳香还要晚。虽然柳香没有询问什么,张海也没有什么顾及的把所思所想在柳香面前讲了出来。

如果是以前,柳香不会让张海为难,在这种事情上会对张海百依百顺,不过如今张海与妻子的关系似乎比以前的时候近了很多。柳香也就知无不言的谈了谈自己的心中所想,并直言不讳的说道:“这根本算不上是什么事情。他们没有与大族连姻,也不是在职的官员。身为个体经营者的亲家享受到新朝的一点儿恩惠这完全算不上是什么事情?况且如果有这样或那样的顾虑。”

张海思索了片刻还是有些郑重的说道:“为新朝立下汗马功劳的人,我宁愿每年让其享受数千上万两薪俸如同逢王一般的待遇。也不愿意他们在经济中牵扯过多的关系。况且袁纲和赵宇等人这种不打汇报的做法显然有违原则,对于这一类的事情我只能防微杜渐,要给弟子们提个醒了。”

第二天上午的时候张海顾不得同小慧兰一起去玩,就在宫城的南院有些正式的办公的地方将袁纲赵宇等人请了进来。

“先说说你们这些日子以来在工作中有什么事情。这几个月来我似乎很少见到你们比较有营养的奏报,这可不是个好兆头。”张海还是有些试探的问道。

两人似乎有些不安的神色,袁纲有些悔意的说道:“我们不该将新华书局的技术私自外传,并且不在奏报中提及。”

张海沉默了很久,似乎是等待着什么,见两人最终都没有意识到什么并主动坦白,最终下定决心回道:“我新朝政权不是开店营生商家,即便是经营的也是整个社会而不是某一行产业。私售专利扩散技术本不是什么大问题,这还是新朝所鼓励的。即便这件事情你们没有打招呼,这也算不上是原则性上的失职。而我对你们两人的担心是:你们两人有心术不正忘却原则的苗头,明天我就会在整个工商总局和教总局替你们进行一下清理整顿。你们的问题虽然没有触犯原则要杀鸡敬猴的程度,但也不适合在这个岗位上干了,先回去闭门思过半年时间。”

思索了片刻,袁纲和赵宇两人终于明白了自己可能在什么地方出了问题,谢罪道:“弟子知道哪里做错了:不应该拉拢那些伤残退役的战士们入商行,并且还不将这些事情上报。”其实两人是打探过**乃至杨秋霞对这一问题的态度的,可这些事情又怎么好意思在此时此地讲出来。

张海思索片刻又郑重的说道:“如今你们也都和我一样长大了,成家立业了。有了自己的事业。本来我应该为这些事情高兴而不是为这些事情忧虑,但是出了李峰等人的事情还是很让我为你们的未来担心。我现在这样做,只是想给你们提个醒而已,如果单纯从实用主义的角度考虑。我不具备一定限度内的养痈为患,像去年以来对待各地的公安军军管会一样将你们这些有可能犯错的人养肥再杀。你们能明白么?”

袁纲和赵宇等人没有敢于摆出一副诚惶诚恐的做作表现,但还是诚恳的承认了错误,并为张海留给两人机会感激。

张海并不知道两人的内心真正想的是什么,看到两人的表现,张海不知怎的也在内心中反思了下自己是不是有些过于苛刻了。对于类似对革命有功的不在职的人员从事经商活动,在后世的社会主义时代革命政权中也有类似的例子,并没有受到怎样的阻挠。

不过张海还是最终下定决心要严格的防微杜渐,毕竟如今的新朝可没有能力像“苏联老大哥”学习建立一套全面遏止各类利益集团的准全公有制准计划经济体制。在这样的情况下,一切可能的隐患都要遏止在萌芽之中。

第664章 权力构架

袁纲赵宇等人的事情出了之后,张海回到南院同柳香以及身边的小女孩儿们思考了很久,最终还是决定不对现有的政治机构做大的调整。

张海的第一反应曾经是拆分各总局还有机构的职能,使其形成像后来现代政权构架那样很多部级机构组成的中央机构。但是思考再三,这个选择还是最终放弃了。

应该说传统旧时的三省六部制能够延续多年其核心不变,当时制度的形成还是有一定深思熟虑的。

如果用清朝这个发展很成熟的少数民族王朝兼君权王朝来类比并非由官僚阶层主导的传统新朝:用于限制皇权的三省在历史的演变中最终被废除,最终由类似军机处、上书房之类驻在宫内完全依附于皇权并受皇权控制的秘书机构真正掌握,六部直接对皇权负责。这个机构运行的前提当然是帝王如清朝帝王那样有做总经历的觉悟,而不是仅仅做个甩手掌柜。想什么时候上朝就什么时候上朝的幕后老人。

因为利用孤儿女童之类可靠性极佳的真正秘书机构,外加完善档案制度的建立,再加上历朝历代不可比拟的神话权威,新朝宫内处理政务的能力远非秦始皇或者清朝这样的王朝可以比拟。吏部的职能直属皇权,刑部的职能直接由内情体系负责,类似现代军队“总参”或旧时的“兵部”也因为规模并不庞大而直接隶书于皇权。真正在外,并且比较重要的机构就只有接近于过去礼部的教总局、工商总局,半内半外的皇城院墙内由内情与柳香等人共同负责的“户部”及兵工场。

这些在外机构当然也可以完全再进行拆分,可如果这样一来:皇权要直接管理和监督的对象就是十几个甚至二十几个权力核心,不是更容易而是更困难了。在非要害的领域内,还不如将权力集中到少数几个大部有利于管辖和监督。最早的时候,丞相一职的设定估计也是因为那个时候的人们就意识到监管少数人或部门要比监管多数人湖部门容易的多。只不过包括很多要害部门的权力机构如果只靠一两人负责,就会有威胁皇权的问题。,

因此,张海最终没有调整教总局和工商总局的意愿,而是考虑到日后的推广,把教总局仅仅该为教部,工商总局改为工商部。

户部类似职能属于次要害权力,最终由田彦所率领的内情和田宾所率领的外情分控,内情掌握国库与支出;外情掌握以治安军为核心的各省行政统计。

军队属于核心要害权力,由刘洪涛、宋子悦、柳香分掌作战、训练管理、核心兵工及后勤三个方面。

如此,除了强劲的宫内首脑机构,新朝政权实际上分成内情部、外情部、工商部、教部、兵工部,军部、作战部七个部门。以宫内及内外情报体系贯穿其余五个部门,形成一个稍有等级次序之分的重要中央体系。

张海的核心弟子乃至学塾弟子当中很多在军队中任职,因为如果不如此就无法进行有效的主力部队训练监管。当新朝四年初夏的北京之变带来大量拥有忠诚信仰并愿意接受海外征战考验的人才涌现后,新军主力部队对这些人才的依赖也就大幅度降低起来。

因此张海并不为这七个部门的人事问题发愁。

做为教部新任部长的刘栋,工商部新任部长的马辉也快从第六旅及近卫旅乃至火炬学校等单位挑选了出来。

这两名核心弟子的成绩并不突出,但在内情秘报中却是劣迹最少的。虽然不少人都是如此,但他们两人是比较突出的一个。只是过去因为思路不够活跃,因此在军事上没有大用而已。

可相比较而言,在张海的印象里,这些核心弟子中的“平庸者”在可靠度方面却完全不逊色于田彦田宾乃至宋子悦等人。

因为有一定能力的人往往也是比较有野心的人,能力与可靠性往往是很难十全十美的。这一规律即便在本身就经过挑选和长期训练的张海及其众弟子中也不例外。战争与戡乱的时候,有能力的人确实比较重要,而在和平年代:是否听话,是否能够不打折扣的履行上级交给的人物也确实是选人用人等方面最为重要的一个领域。张海过去对“官僚体系帕金森综合症”等倒也觉得说的有理。

可当自己真正做为和平年代而非战争时期的领袖后才发现:“不愿意提拔过于有能力的人”,“反感棱角过于鲜明的人”“更喜欢溜须拍马或完全服从上级的庸人”并不完全是因为恶的动机,也不完全是因为“担心手下超过自己”,而是在和平年代的行政机构运行中,“可靠”与“听话”确实是部下很重要的一个能力。如果心不在一起,像个西方式的竞选党派或者江湖群英会一样,在拥有巨大权力的情况下**或者浪费只会比平庸的“帕金森官僚组织”更为严重。

“情报和军事口的几个部门,很多事情都是身为一国之君的我不可能不过问,也不可能不管的。相比之下教部、工商部实际上真正肩负的责任要在那些军情等部门之上,不下于裂土封王了。部中的不少事情虽然我会通过明暗奏报检查,但人事权的很大部分还是要靠你们自己来负责。你们仔细的考虑考虑,这样的职责,你们能不能肩负?我身边的人已经连续有两波在这个岗位上倒下来,我不希望这样的悲剧再次重演。”张海对刘栋马辉郑重的说道。

两人并不怀疑自己对新朝对师傅的忠诚:“我们不会辜负师傅的期望的。”

张海还是有些不放心,对两人叮嘱道:“你们要懂得防微杜渐的道理:需知道原则无小事,也要尽可能的约束自己的家人。这两个岗位,背负着更多改造社会革新天下的期望,我不希望有人因为这样或那样的理由来损害我们的事业。”

第665章 征朝之议

教部与工商部乃至机构调整的事情着实让张海忙碌了不少日子,这也让张海重新对财政和经济方面的事情有些进行了大致的重审,才发现事情和以前所预想的有些出入。

在尽量减轻工农负担不能收取很多过去常见税赋的情况下,即便通过其他种种手段满足财政需求,每年仍然至少有三千万两石上下的缺口。教育、公安军、体制内军队和工匠,乃至南京福利,救灾与水利交通方面的开销都是至少上千万两的花费。总体财政支出在一亿两石上下。新朝四四年南北交通干线的建设与大规模的北方救灾更为超支,整体全年预算估计要达到一亿一千万两石的规模。也只有这种折算百分之十几于国民经济规模的支出,并且还要高效的利用,才有能对整个旧时的社会经济进行显而易见的改造。

而新朝的税收,在不增加工业和工商业方面的过度负担的情况下想尽了各种办法也只能保持六七千万两石左右的收入。也只有这样,才能对底子并不怎么厚的新朝经济不造成过度的负担。

这当中仅仅是头一年的赤字,就可能多达四千万两石开销,征日攻略的巨大抄掠收入也难以填空这个开销。就算日本每年能提供每年近三千万两石的收入,仅仅新朝四年一年内的亏空还是多达千万两。

张海原本以为以上亿两的国库库存维持十年的亏空问题不大,到了七至十年以后新朝社会的工农业都有很大程度的恢复的时候,可是却忽略了有关教方面最重要的一个问题。

新朝四年全国开始推广高标准的义务教育。这个高标准的义务教育仅仅针对男童,因此在只维持一年级学生的情况下负担还算可以忍受,全国不到三百万适龄男童按照四分之一于公安军的开销也不会超过两千万两石的投入。而且低水准的教育人才,十分容易获得,师资也不是问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