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雄霸南亚 >

第305章

雄霸南亚-第305章

小说: 雄霸南亚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制造者,更是如此。

投身国防事业,白雪早就有了思想准备,她在电子方面的优势让她比别人更适合这项工作,而且,她也没觉得去巴基斯坦有啥不好,那里的环境,她也非常喜欢。

既然白雪已经同意了,姆哈马德没有继续拒绝,说道:“那就以你为总负责人,从贵国国内,还有我们国内,抽调一些力量,组成一个仿制的队伍,共同秘密进行仿制。”

“好。”白雪立刻答应下来。

“我还有另外的一个要求。”说完了刚刚的安排,姆哈马德继续说道:“新的军舰的设计,一定要注意隐身性能。”

隐身性能?姆哈马德的这个词,听得所有人一愣。

在后世,隐身是个时髦的词汇,而现在,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这依旧是个很陌生的方面。

而姆哈马德却知道,隐身性,早就被世界强国所注意了,技术最先进的,就是美国。

此时,美国的f…117,第一种隐身攻击机,早就已经装备部队服役,并且会在今后的战争中,大展身手。

隐身,并不是消失不见,也不是肉眼看不见。等到用肉眼都可以看见的时候,那就已经是靠步枪解决的距离了。

现代,重要的探测手段,就是雷达,所谓的隐身,也指的是用雷达无法发现对方。

雷达是靠发射电磁波,遇到目标,返回电磁波,这样一个过程来探测的,如果目标形状特殊,返回的电磁波被反射到了别的方向,无法被天线接收到,这就起到了良好的隐身效果。

f…117就是这样一个思想,它的表面相当特殊,甚至不考虑气动,优先考虑的就是雷达反射,结果形状特殊,非常科幻。

而军舰的隐身,不仅仅包括雷达,还有声纳,红外探测器多方面,所以,军舰的形状也要改变,采取倾斜式或圆弧式设计,干舷外张、上层建筑内倾,从而达到明显减少雷达散射面积的目的。

而同时,烟囱是巨大的红外热源,通过特殊设计,让烟囱放出来的烟温度降低,就可以达到这个效果。

“对不起,姆哈马德总统,我们的军舰,是一个大家伙,考虑隐身性能,有必要吗?”一名设计人员问道。

“当然有必要。”姆哈马德说道:“我们采用简单的手段,就可以大幅度地降低雷达反射面积,比如,舰岛上部倾斜,就可以把雷达波反射到另一个方向,哪怕只减少一半,那么,我们驱逐舰的舰体,就会被对方当做护卫舰,同时发现我们的距离,也大大缩小,比如他们可以在一百公里的距离上发现驱逐舰,那么现在,就只能在五十公里的距离上发现,这个距离,足够我们使用反舰导弹攻击他们了。我们不用特别强调隐身性能,只要是在设计的时候,稍稍留意,就可以大幅度地减小。”

过度地依赖隐身,暂时也达不到这个水平,只要在设计的时候,将隐身的因素考虑到,哪怕减少一半的雷达反射面积,那就达到目的了。

“好,我们可以考虑。”潘总说道。

“另一方面,就是雷达。”姆哈马德说道:“我希望我们的军舰上,可以继续装备米波雷达。对米波雷达的改进,不能放弃。”

米波雷达,说的是雷达使用的电磁波的波长,现在,先进的雷达都使用更短的厘米波,波长越短,探测精度越高。

西方早就淘汰了米波雷达,只要看那天线就能区分出来,米波雷达,使用的是巨大的八木天线。而国内,后世直至深圳舰,依旧在尾部有这么个大家伙。

米波雷达的精度差,只能看到目标,却无法准确地知道目标的方位,更无法引导己方的导弹攻击,这是米波雷达的劣势,不过,米波雷达也有自己的优势。

米波雷达的穿透力强,在恶劣气象条件下,依旧可以能穿透云雾和雨水。对于遮挡物后面的电磁波阴影区的目标,米波雷达仍有一定的探测能力。

另外两个优点尴尬突出,一个就是可以对付arm反辐射导弹。反辐射导弹的导引头要能够精确搜索和跟踪目标雷达,头部的天线口径至少要大于一个波长,而不管什么反辐射导弹,导引头的直径都不可能有一米长,所以就不可能对付米波雷达。

而另一个优势,就是米波雷达可以探测隐身目标,不管是吸波涂层,还是外形改变,由于米波雷达的波长较长,可以有效探测到隐身飞机。在后世,空中威胁主要是隐身飞机了之后,米波雷达依旧有用武之地。

“米波雷达是我们军舰的重点雷达,是不会放弃的。”潘总说道。

巴基斯坦很多方面都是先进的,尤其是在军事装备方面,他们跟西方接触得更多,现在,巴基斯坦提出来的这些意见,对潘总等人,都很有启发作用,尤其是提到的隐身性方面,更是值得考虑。

而同时,通过测绘爱国者导弹,研制类似的宙斯盾系统,对己方的军舰发展,更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潘总对此已经开始向往起来。

姆哈马德的东方之行,再次结束了,当他回来的时候,还带来了一批东方的技术专家,他们承担了更加特殊的使命。

同时,在地球的另一端,美国的技术人员,也都是兴高采烈。

在美国研制了f…15之后,苏联人就开始有针对性地研制了自己的第三代战机,而现在,苏联人的新一代战机,苏…27,米格…29,都已经开始大量装备苏联空军了,在西欧,北约空军随时会跟这些战机交战,所以,掌握这些飞机的性能,非常重要。

第三百九十二章出口苏…27

苏联人的苏…27,居然叛逃过来了!这是一架完整的可以飞行状态的苏…27!通过试飞这种战机,可以掌握它的性能!

美国方面对苏…27高度重视,巴基斯坦人偷梁换柱,楞是把这架战机给完整地运到美国来了,这让美国方面感觉到高兴。

几大公司都开始抢这架战机,这次,格鲁曼公司没有占到便宜,美国空军凭借着己方的优势,拿到了这架战机,同时,美国空军主力的f…15战机的承包商麦道公司,派了大批的人员,研究这架飞机。

毕竟,苏联的苏…27战机,是对比着f…15战机进行研制的,要求各项数据能够完全地压制f…15,现在,这个战机的性能究竟如何,谁都不知道。

而祖耶夫,在来到了美国之后,也没有立刻回到他希望的生活中去,为了避免被克格勃的人干掉,祖耶夫受到了严格的保护,同时,美国情报人员,也开始不厌其烦地问祖耶夫这架飞机的各种性能。

自己知道的,都已经回答过了,但是,第二天,又会再重新询问,祖耶夫最后也烦了,这些美国人,原来根本就不信任他,要让他反复回答,就是判断其中是否有隐瞒,如果前后回答得不一致,那肯定是有问题的。

麦道公司的人如获至宝,当打开苏…27的机头的时候,看到那巨大的笨重的雷达,就不由得露出了讥笑,原来这就是苏联人的真实水平啊!

直至现在,苏联人居然还在使用这种落后的倒扣锅盖的雷达!美国在电子技术方面,至少领先苏联人二十年!

后面的拆解在继续着,当发现了钛合金的大梁上。居然被钻了无数个小孔的时候,麦道公司的人百思不得其解,苏联人这么干,有什么作用?

他们哪怕是绞破脑汁,也不可能想到是西蒙诺夫为了减重而采取的极端措施,这种战机天生就是软骨病。

电传操作。也可以说是这架战机唯一先进的地方,可惜,却是模拟电传,连中央飞控计算机,都是那么落后,这架战机的内部,并不像外表看起来那么光鲜亮丽。

当整个战机都被拆解一遍之后,又被重新组装起来,麦道公司最杰出的试飞员。布莱恩跨进了座舱,经过这些天的研究,他们已经决定要把苏…27飞起来了,当熟练掌握了这种飞机性能之后,还会跟美国空军的f…15进行对抗演习。

看着落后的人机工程的面板,在座舱里,布莱恩开始搬动各种开关。

右发动机被顺利地启动,接着。就是左发动机了。

当打开了开关之后,布莱恩并没有看到熟悉的发动机转速表上升。耳机里,传来了塔台焦急的声音:“立刻关闭发动机,左发着火!”

该死,苏联人的发动机有这么差劲吗?

关闭发动机,结束滑跑,消防车已经跟着上来。幸亏这第一次试飞小心翼翼,没有装太多的燃油,而且,救援很及时,火很快地被扑灭。

但是。经过了这次着火,一边的发动机已经被烧毁了。

怎么办?望着被拆下来的发动机,所有人都愁眉不展,只剩下一台发动机,那肯定是无法飞行的,无法飞行,就无法得到更多的数据。

在地面试验的时候,他们拆下了右边的发动机,还在地面点了一次火,确信没有任何问题,左边发动机,就没有动过,哪里想到,左发居然出了问题。

“我看,我们需要把f100发动机拿过来,装在这架飞机上进行试飞。”一名技术人员说道。

换f100发动机?所有人都是以楞。

“要么,找台一样的al…31发动机,要么,换上我们自己的发动机。”这名技术人员继续说道:“难道我们还有别的办法吗?”

的确也没有别的办法了,只能用己方的发动机代替,但是,己方的发动机是数字控制,对方的发动机还是模拟控制的,要进行一番改进,而且,己方的发动机,体积要比al…31小。f100直径1181毫米,长度4856毫米,而al…31直径1300毫米,长度4950毫米。

在无法将那损坏的发动机修复的情况下,美国技术人员充分地发挥聪明才智,将己方的f100发动机,硬生生地塞进了苏…27的屁股里,在紧张修复了一个月之后,这架苏…27,终于重新飞上了天。

当看着这架战斗机,成功地飞起来的时候,美国技术人员不由得欢呼起来,测量这架战机的各种技术数据的机会,终于到了!

经过几次试飞,并且成功地超过了音速,他们开始做越来越大胆的飞行,随着飞行,越来越多的数据得到,美国人开始惊讶了,这架飞机的实际性能,和理论的有很大差距,尤其是在跨音速的过程中,过载非常小,机载计算机在有意地控制这种战机,不让它进行大过载的机动。

这怎么可能?要知道,美国空军的研究,0。8到1马赫之间的速度范围,是空战最容易爆发的速度范围,近距格斗,几乎就是在这个范围内发生的。

而苏…27,这架苏联最先进的战机,却在这个范围内,限制了己方的机动性能,这不是自缚手脚吗?

通过数次的研究,他们终于发现,原来是在飞控计算机中,他们进行了限制。

究竟怎么回事?在其他的飞行特性都掌握了之后,麦道的技术人员,终于下定决心,解开了飞控的限制。

布莱恩重新跨进座舱,这架飞机的性能他已经了如指掌了,气动外形优秀,推力也足够,机腹进气更是让飞机有了良好的大迎角性能,可惜飞控计算机居然人为地限制了这种飞机的机动性能。

苏联人是怎么想的?

重新滑跑,加速,起飞,这次,就是要实验一下新的性能!

在三千米的高度上,布莱恩拉起了机头,尾部两台发动机打开加力,过载在迅速地增加。

一架f…15,在旁边伴飞着,高速摄影机摄下了这个场面,几乎就是在这个高过载动作的同时,整个飞机突然从中间断开,接着,飞机空中解体!

布莱恩根本就没有反应,下面的弹射座椅,是自动点火,将他推出座舱的,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