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唐朝小官人 >

第97章

唐朝小官人-第97章

小说: 唐朝小官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是一次搬了石头砸自己的脚。

李令月急了,下一步该怎么办。

嗯……

就等着。

于是等啊等,鼾声继续如雷。

慢慢的,李令月突然发觉,这鼾声竟也蛮好听的,带着一股子男人的野性和鲁莽。

她俏脸不由嫣红起来。

总的来说。这个男人并不坏,嗯……他说他没有吃过枣子……怎么瞧着不像呢……听武家的那几个人说,男人不都是……沾花惹草的么?他样子并不坏,又家财万贯……哼……原来是个骗子。

李令月气的咬咬牙。恨不得把这个家伙的脑袋浸入水桶里去。

就在她各种胡思乱想的时候,猛地,秦少游双目一张,带着一股子虎气。

李令月吓了一跳,猛地发现自己的心像是小鹿一样的在乱撞。

秦少游一拍大腿。水花又溅起来,打的李令月全身都是,李令月发出一声低呼。

却听秦少游道:“有了,终于有了,看来……破贼只在今日!”

李令月羞怒,正待要责怪他。

秦少游却是赤足下了地,大叫道:“来人,来人……”

外头人影接踵,哗啦啦的靴子声由远及近。

李令月吓了一跳,她实在不愿让人见到自己的狼狈。如没头苍蝇一样要躲起来。

只是迟了。

李令月心里不禁无语,真是自己作死啊,鬼迷心窍了,才倒了血霉,遇到这么个家伙。

………………………………………………………………………………………………………………………………………………………………………………………………………………………………………………………………………………

“捷报,捷报!孟西告捷!”

清晨曙光初露的时候,当一匹飞骑穿越了接访,直抵南衙的时候,整个洛阳,已是惊起了惊涛骇浪。

捷报从哪里来的?

怎么可能会有捷报……

孟西……孟西……现在东都不是已经决心坚壁清野。严正以待么?

城外哪里有什么像样的军马,既然没有什么像样的军马,又哪里来的什么孟西告捷。

在短暂的讶异之后,几乎所有人都冒出一个念头。这是朝廷稳住人心之举,所谓的大捷,根本就是子虚乌有,甚至可能,局势更加溃烂,所以为了安抚人心。不得已玩出这么一个戏码出来。

但凡是有所经历的人,大抵都能猜出这种路数。

于是乎,许多人不过是莞尔一笑,并不当真。

而在这南衙。

一直驻在这里的武则天心情一如既往的糟糕。

山东那边没有消息,河北贼军给予京畿带来的震动太大。

甚至她已经感觉到,神都之内,一些不太安分的人,已经开始搞起小动作了。

这些人,一向如此,有一些人,是真心的支持李家,只是迫于形势,不敢轻举妄动而已,而如今受到鼓舞,已经开始私下与人秘议,至少御史台,就发现了不少密谋,也拿了不少地人。

其实这些人,武则天从未放在心上,因为他们,终究只是癣疥之患而已,不足为惧,几个御史,加几十个差役,就可以彻底消灭。

而真正可怕的,却是那些高门,尤其是五姓七家这种足以影响天下的巨大门阀,他们是绝不会把鸡蛋都放进一个框子里的,当自己的地位稳如磐石的时候,他们自然会向自己效忠,可是一旦局势出现一丝变化的可能,那么他们就随时要为自己准备好后路了。

甚至武则天怀疑,已经有一些人前去了山东,只要时局再溃烂一些,他们便会毫不犹豫,与琅琊王李冲勾结一起。

一旦勾结……那么……

武则天几日没有睡过好觉,所以此时,她显得很是疲惫,一个人能力再大,终究是有局限,她虽然已经稳住了禁军,压服了李多柞,可是这并不代表,自己可以高枕无忧。

情况,很不乐观。

当捷报传来的时候,有宦官匆匆拿着捷报送到武则天跟前。

武则天也是大为愕然。

孟西的捷报,按理,孟西是不可能会有捷报的,哪儿,压根连防务都可谓是形同虚设,只有那么一个小小的团结营。

而这团结营,武则天猛地想起自己从前一拍脑袋重设的一个军事机构,等到她真正开始问及的时候,这才知道,这团结营,根本就没有任何破贼的希望,因为……这是一群乌合之众。

况且只是一百七十余人驻扎,若说指望他们勉强弹压一下小型的民变或许可以,不过南衙这边得出来的分析,却是孟西团结营,只怕连剿灭山贼都指望不上。

这样一支稀里糊涂的武装,甚至连召回神都,让他们辅助大军守城都不抱希望,任何的军事部署,无论是哪位大将军的脑子里,都不曾想起这么一支军马来。

武则天忙是打开报捷的奏疏。

杀贼两百一十三人,首级两百一十三具,俘贼三百二十一人,大获全胜!

大获全胜!

歼敌五百。

武则天动容了。

她先是迟疑,旋即眼眸里掠过了一丝疑惑。

她不得不疑惑,因为孟西的防务,她有过关心,而之所以关心,只是因为公主下落不明,就在孟西至今没有音讯,还有……那儿有个秦少游,秦少游这个家伙,至少算是老熟人,多少要关切一些。

正因为她清楚那儿只有一百七十多个团勇,所以她才对这份报捷的奏疏产生了怀疑。

因为……这不可能!

李多柞已是闻讯赶来,这位大将军,其实也一夜没有睡好,实在是武则天给他的压力太大,而同时,他又有些蛇鼠两端,生怕到时琅琊王成事,自己不能及时臣服,因而丧失现在拥有的一切。

这是绝大多数军将的想法。每一个人都在观望,每一个人都在迟疑不决的下着赌注。

这是一个没有忠诚的时代,即便是有忠诚的人,也会产生怀疑,自己到底是忠诚于皇族呢,还是忠诚于现在这个天子呢。没有答案,谁也没有答案!

武则天已让人将捷报送到了李多柞手里。

李多柞看过之后,瞳孔收缩,随即,他重重松了口气,他忙:“恭喜圣人,贺喜圣人,孟西团结营初战告捷,此乃大喜之兆!”

武则天却显得很谨慎,因为她很怕闹出笑话,现在这个时候,任何一个笑话,都可能动摇掉自己竖立起来的任何威信,她不由道:“这份捷报,可信么?”

“可信!”李多柞十分笃定的道:“若是孟西那边,假传捷报,必定是语焉不详,孟西就在天子脚下,想要揭穿,容易的很。可是这份捷报,却是十分详尽,圣人,它上头说,斩首二百多级,这些首级,是必定要呈送神都,进行效验的,还有两百多个俘虏,既然它言之凿凿,那么到时候若是交不出来,就是欺君罔上之罪,若是弄虚作假,大可以说贼人落水,不胜其数,又或者说,贼军逃之夭夭,追之不及,岂会有人冒着欺君罔上的风险,如此胆大妄为,所以臣几乎可以料定,这个捷报,绝无虚假。”

李多柞毕竟是一员老将,军中之事,耳熟能详,这些东西,怎么骗得过他的眼睛。

有了李多柞的肯定,武则天便不由惊叹,如果是真的,这意味着什么?

………………………………………………………………………………………………………………………………………………………………

第三章送到。

第一百三十六章:官拜都尉

消息实在是太惊人了。

以至于武则天都是惊讶到了极点,不由失态。

而她的目光落再李多柞身上,却见李多柞露出喜色。

显然这一次李多柞觉得自己站对了队伍,贼军渡河的必定是精锐的先锋,这样的先锋军马,尚且不如两百之数的团结营,由此可见,这晋州贼军,也不过尔尔。

不过李多柞依旧感到吃惊,团结营这些乌合之众,怎么就如此彪悍了。

他找不到答案。

而武则天却有了答案。

这一切所有的变数只有一个,那就是秦少游。

秦少游……这一次真是给人刮目相看。

武则天不由长吐一口气,道:“好一个孟西团结营,好一个秦少游。”

她忙是道:“晋州贼军受挫,必定要重新卷土重来,此番必定是全军出击,以大将军之见,理应如何?”

李多柞不由道:“圣人,城中禁军,不可妄动。”这是第一次,李多柞说出了肺腑之言。

他深深的看了武则天一眼,道:“禁军之中,多有与宗室勾结之人,陛下登基不过数年,这些人,岂可轻易铲除,贸然放禁军出城,若是这其中,有图谋不轨之人,岂不是要坏大事?所以以臣的愚见,想要约束禁军,唯有将他们稳在城中,才最为稳妥。”

有了团结营的一番作为,使李多柞感到,胜利的天平,应该还会倾向于武氏这一边,既然如此,他便彻底的打消了蛇鼠两端的念头,继续道:“城中的禁军,最好令侍御史驻进去,以防生变,一旦有人不轨,可立即命人拿下。”

“至于河北贼军。他们此番受挫,虽会大举渡河,不过却绝不敢似之前那样猖獗,所以臣以为。他们必定是步步为营,小心谨慎,这就给了朝廷从容布置的时间,只要圣人在京,花费一些时日。整肃禁军,此后再一举出击,必定大功告成。”

“这里头最关键的,就是时间,必须拖住贼军,使他们进展缓慢一些,至少……也需要十天半月,这十天半月之内,臣一定鼎力协助圣人,想方设法。整肃南衙各卫。”

“拖住……十天半月……”武则天蹙眉。

话说的是轻松,可是真要做到哪里有这样的容易,要知道,那晋州折冲都尉杨绍福也是身经百战之辈,虽然受了小小挫折,可是绝不是省油的灯,毕竟他的手里,还有万余府兵,这城外,有什么人可以拖住他?

李多柞深深看了武则天一眼。道:“孟西团结营,战力可谓不俗,令人刮目相看,圣人何不下旨。令他延缓战机,在这洛阳城外,对贼军进行骚扰,已减缓贼军的速度,若能如此,则大事可定。”

“可是……秦少游有兵不过两百。而且经此一战,已是将老兵疲。”

李多柞摇头:“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武则天犹豫了。

秦少游给她的惊喜实在太大,而这个功劳,确实某种程度上,减缓了武则天眼下的危机,否则武则天深信,似李多柞这样的老狐狸,就算暂时压服,可也绝不可能轻易的交心,只是……现在秦少游的处境,只怕比自己想象中更加凶险万分,他已立下大功,岂可再让他孤军奋战。

武则天不由闭上了眼睛,露出几分踟蹰之色,本来以她的性子,是绝不可能如此犹豫的,可是……

她幽幽叹了口气,最后深深看了李多柞一眼,道:“大将军以为,秦少游有几分的把握。”

李多柞镇定自若的道:“九死无生。可是……他能救更多的人,能使圣人江山永固,圣人,这秦少游,如此看来,确实是个干才,可是……事已至此,牺牲他一人,可是所得的……”

“够了!”武则天猛地张眸,露出严厉之色。

李多柞大为惶恐,忙道:“臣万死,只是臣每一句,都是为社稷着想,还请圣人三思。”

武则天开始变得暴躁起来,她的情绪很不稳定,在这秋日里,她竟觉得浑身有些燥热,于是索性长身而起,很是不安的在这堂中来回踱步。

良久,她猛地闭上了眼睛,驻足道:“婉儿……”

君臣的奏对,上官婉儿听得真切,心里早已焦急万分,这时听了武则天的话,忙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