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唐朝小官人 >

第433章

唐朝小官人-第433章

小说: 唐朝小官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退一万步,假若秦少游是忠臣,是要做周公这样的事,可这又如何?秦少游将来会有儿子,等到秦少游一死,你能保证第二代魏王的忠心?

李重福脸色煞白,他终于明白,秦少游为何要请他来洛阳了,这显然是早已谋划好了的,秦少游需要一面旗帜,而这面匡扶大唐的旗帜,本质上,却是为了打击异己,是为了壮大他的实力。

他表面上是反韦,实则却是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

而为了实现他的野心,却又利用了李重福的野心。

李重福感觉自己收到了欺骗,他脸色难看到了极点,秦少游的盘算,若是他到现在还不明白,那就真的是蠢到无可救药了。

秦少游要的,是要打破这个均势,均势打破,自己这个太子,也就不值一提了。

现在天下需要自己,是因为这个豪强并起的天下需要一个合乎法统的人来维持这个江山,可是一旦秦少游的实力膨胀到一个地步,天下的稳定,完全可以借由神策军来实现,自己就成了一个多余的人。

李重福即便脸色阴沉,却还是不敢翻脸,他只是惨然一笑:“可是天下人都希望殿下能够杀入关中,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那韦氏祸国殃民,若是再任由他们肆意胡为,岂不是……岂不是……”

秦少游笑了笑:“殿下,韦氏虽然任人唯亲了一些,可是说她们祸国殃民,显然是错了,她们还没有到这个地步。”

秦少游突然的一番话,让李重福愣了一下,他禁不住反驳:“怎么不是祸国殃民,若不是如此,又怎会杀本王的兄弟,魏王…你……”

秦少游脸色冷静,淡淡道:“有些话,本来不想告诉殿下,实在是殿下根本不需要知道,可是显然,殿下似乎对此一无所知,既然如此,那么臣就不妨直说了吧,殿下……的两个兄弟,不是韦氏所杀。”

“什么……”李重福脸色惨白,他不禁瞪大眼睛:“你……你的意思……意思是……”

秦少游脸色冷漠:“这一切……都是为了殿下,殿下莫非忘了,在卫州的时候,臣就说过,一定要扶立殿下克继大统不可?臣许诺过的事,一定会办到,殿下……臣还有大事要办,威武镇紧邻河南府,这都督乃是韦氏的亲族,因此,定会依附韦氏到底,臣……首先要做的,就是将其打垮,容臣告辞。”

李重福脑子嗡嗡作响,已经没有听不到秦少游说什么了。

自己的兄弟,居然不是韦氏杀得。

这个消息,对于他来说,才是真正的震撼。

他顾念兄弟之情吗?当然不会,甚至若是有机会,两个兄弟在自己面前,假若到了必要的时候,他也会毫不犹豫的将这二人杀人灭口,而李重福真正在乎的,却是秦少游的不择手段。

为了完成自己的许诺,便杀死了两个皇子,从而挑起天下人对韦氏的仇恨。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当真对自己忠心耿耿?这当然可笑的是,秦少游的话,表面上是表示了对于自己的忠心,可是弦外之音却是,我既然可以杀死两个皇子而眼睛都不眨一眨,那么就绝对不会在乎再杀一个,绝不会把你李重福也一并干掉,太子都可以死,你不过是二皇子,若是挡着他的路,杀了你又何妨?

这才是李重福真正觉得可怖的事。

李重福知道,秦少游的意思是,殿下请乖乖听话,如若不然……

李重福呆呆的坐下,良久良久,他没有说一句话。

外头的宦官小心翼翼进来:“殿下,该进膳了。”

李重福抬眸,谨慎的看了他一眼,这个宦官,是他从长安带来的,一向都在照顾他的生活起居,他有一肚子的话想要脱口而出,可是话到了喉头,却又吞回了肚子里。

谁能保证呢?谁能保证眼前这个人,已经被秦少游收买呢?谁能保证,这个宦官对自己的忠诚呢?

这个世上……真正可信的人,从来都只有自己。

其实李重福从一开始,也不曾信任过秦少游,他来这里,也不过是和秦少游各取所需罢了,大家相互利用而已。

可是他原以为,自己利用了秦少游,却万万想不到,真正被利用,至始至终的那个人是自己。

他心里叹了口气,便微笑起来,如往常一样:“哦,是到了用膳的时候了,嗯……用膳吧。”

他不敢表露任何的情绪,长身而起,摆出平常时候的样子,眼底深处,却还是无法阻止的流露出一股深深的恐惧。

……………………………………………………………………………………………………………………………………………………………………………………………………………………………………………………………………………………………………………………………………

洛阳城已经越发的热闹起来。

有了尉迟循毓做表率,东逃者日益增多,有不好关中的名士,有朝廷的重臣,有不少的勋贵,这些人都是携家带口,刚刚抵达了洛阳,心里多少还是有些忐忑。

他们本指望去谒见二皇子,不过……二皇子显然不是说见就见,据说现在的二皇子,因为悲痛自己的兄弟,已是病了,因而闭门谢客,不肯见任何人。

好在……有迎宾馆在,足够打消他们的疑虑。

尉迟循毓如今摇身一变,已成了一个风头正劲的大人物,其实东逃的人,绝大多数,都是对秦少游看不上眼的,在这个讲究血统和出身的时代,秦少游显然不是他们自己人,何况加上了关东和关中的地域之争,这些东逃的人,没少给秦少游穿小鞋。

可是之所以东逃,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谁让二皇子在这儿呢,还能逃到哪里去?其他的诸侯,实力远不如秦少游,又没有二皇子这个希望之光,这些人除了洛阳,几乎没有其他的出路,除非……他们愿意留在洛阳,也愿意跟着韦家一条道走到黑。

大家也怕啊,生怕那姓秦的反目,然后想起某某人从前曾经弹劾过他,某某人哪年哪月说了他什么坏话,到时候翻起脸来,强龙斗不过地头蛇,一家老小的性命,可都在这儿呢,自己是客,人家是主,可不是闹着玩的。

现在见到了红光满面的尉迟循毓,一切的疑虑也就打消了,一方面,迎宾馆对他们进行了安顿,另一方面,连尉迟循毓这样和秦少游不共戴天的人,如今都站在了一起,这尉迟循毓如今也受到了秦少游的重用,在这洛阳混的风生水起,据说隔三差五还去议事堂和议员们打交道,偶尔,神策府的那位姓王的,也就是秦少游身边的大红人王琚,也跟他称兄道弟,甚至是和尉迟循毓翻脸了的杨家,居然也已经和他改善了关系,这种种的迹象都表明,那位魏王殿下,显然早已抛弃了前嫌,为了讨韦的大业,连尉迟循毓这样的货色都肯接纳,至于其他人,那就更好说了。

尉迟循毓就好似是一个风向标,总之……秦少游若是想报仇,第一个剁为肉泥的肯定是他,他只要在这洛阳城还能拉风的下去,大家心里也踏实。

如今在这洛阳,许多人在迎宾馆里聚到了一起,真是唏嘘,想当初,这些在关中都是呼风唤雨的人物,如今纷纷齐聚在了洛阳,不约而同的到了这里,成为了这里的贵宾,心里不可避免的有些失落,不过也有几分庆幸。

再加上,他们每一个人,都开始在神策府的帮助下,开始根据他们原先的官职和才能,渐渐补充进了各个机关,开始有了自己的差事,也就来不及去感慨万千了。

…………………………………………………………………………………………………………………………………………………………

全章送到。

第六百一十七章:决胜

人尽其才,是王据眼下最头痛的事。

不过好在,眼下前来投奔的人,倒都不是草包,最草包的尉迟循毓尚且在迎宾馆里混的风生水起,颇为尽责,何况是其他人呢?

说起来,这些东逃的人里,绝大多数都是这个时代的顶尖人才,绝大多数人都受过最好的教育,而且都有过仕宦的经历,有人带过兵,有人掌过州府,这对于魏王殿下来说,都有不小的作用。

即便是神策军的体系和其他唐军的体系不同,那些武官除了少部分比较优良的人才会进入五军营,其他的人实在是寻不到用处,便塞去分管治安和捕盗之事。

这些人倒也安分,谈不上什么郁郁不得志,毕竟如今算是劫后余生,谁都知道,他们现在做的事,为的不是当下考量,而是为了将来,二皇子登基做了天子,才是最紧要的。

只是洛阳的生活,却让他们有些不习惯,这里的生活过于紧凑,每个人都入陀螺一样,总是不停地转动,没有停歇,这些人已经闲散惯了,即便是为官,那也清静平淡,讲究的是不疾不徐,静若处子,可是这里就全然不是这样的了。

这里的衙门没有长安那边宽敞,倒不是说衙门破旧,恰恰相反,这里的衙门十有八九都是新的,而且装饰也是不错,可是同样一个衙门,可能长安那儿的官吏满打满算也就七八十人,到了这里,人数却是那儿的十倍,事无巨细的事,似乎都要管,下头的吏员,虽也恭恭敬敬,却没有那种完全依附于上官的卑躬屈膝,大家各司其职,衙门里各房之间互不干扰,权责却分的很清楚。

每日清早,到了衙里,便自己泡一壶清茶,然后开始办公,这和长安那儿又是不同,长安的吏,仿佛都是杂吏,可谓‘能文能武’,让他们端茶递水,他们在行,教他们查账,传递公文,他们也做,可是这里呢,在公房里看账簿的看账簿,负责公文往来的负责公文往来,去与议事堂交涉的便去议事堂,每一件事都分割了无数个小细节,然后让专门的人去做,结果……居然没有专职的杂役,这让人开始抱怨起来,倒是这习惯了洛阳为官的人反而没有太多抱怨,便少不了和他说几句,原来神策府和五军府的吏员都是在编的,每年的俸禄都是不少,一旦招募进来,就得养着一辈子,偏偏议事堂每年拨付钱粮只有这么多,若是各衙都招募几个无用的杂役,这得招募多少人来?每年又要花费多少钱粮养着?

显然……这是一种全新的体系,所以他们的话,总是让人听的一知半解,就仿佛自己乡巴佬进了城一样,呃……这倒还真是,相比于长安,洛阳的发展早已一日千里,当真是一座巨城,长安与它比较,还真是小郭了。

既然有了事做,迎宾馆呢,又隔三差五会派人来问候几句,无非就是问住得惯住不惯,有什么难事迎宾馆可以帮衬,再加上既然是远道而来的客人,那魏王殿下才是主人呢,能在这里有个栖息容身之地就已经不错了,天下之大,既然选择了反韦,这落脚之处也只有洛阳。

那么……就只好慢慢融入了。

虽然有许多很不习惯的地方,可是慢慢的,也从中体会到了这里的好处,比如这里的商品更加繁多,衣服居然是现成的,而且款式极多,除此之外,各种胭脂水粉也是如此,反而价格还便宜一些,许许多多本来生活中微不足道的东西,比如从前,无论贵贱的人,都是用柳条刷牙,可是现在,这里已经开始流行牙刷了,这种用骨、角、竹、木等材料,在头部钻毛孔两行,上植马尾的小玩意,不但美观,也很是方便,洛阳人据说早就用上了,而且因为大规模的生产,价格还不算太贵,各种款式也都有,只要你有钱,变是用玉打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