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唐朝小官人 >

第428章

唐朝小官人-第428章

小说: 唐朝小官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虎……”

“在。”

“你过来。”上官辰朝王虎招招手。

王虎拘谨的坐在上官辰的对面,王虎正色道:“现在我是上皇,你是韦后。”

“啊……”

上官辰正色道:“啊个什么?你听我吩咐就是,现在……我是上皇……我虽然年纪已经老迈,可是平时……自然都有专人照拂,身子的好坏,总是能知道一二的,假若我察觉自己身体有异,会如何?”

“这……属下不知。”

上官辰摇头叹息,苦笑道:“笨蛋,自然是要及早传出消息去……”

“她如何传出消息啊?”

上官辰摇头:“即便上皇不会传出消息,可是我姐姐也会无论如何,传出一些暗示,复杂的消息,或许传不出来,可是如此简单的讯息,总能有些办法,不过……不对……不对……似乎不对。”

上官辰又摇摇头,觉得自己的思路有些错误。

因为现在有异常的是太医院,还有太子殿下和焦王,这两个是皇子,皇子们照料病重的祖母,这是理所应当的事,可问题就在于,韦后既然回来,为何还如此森严,而且,两个殿下一点儿音讯都没有。

你可以说是害怕走漏了什么消息,是韦后防备两位殿下,可是如此密不透风,况且,在韦后回宫之前,也是如此音讯全无,这就有点儿让人难以猜测了。

要知道,太子在韦后回来之前可是监国太子,虽然一切都是以韦家马首是瞻,不敢表现出君临天下的样子,可是……

对了……遇到这样大的事,太子难道不需要传出一点消息给龙门宫,让龙门宫做一些准备的么?要知道无论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这都和太子息息相关啊。

这么一想。

上官辰不禁苦笑:“就好似,死了是的。”

死了……

冒出这个念头的时候,上官辰都觉得自己的想法有点过于异想天开,可是他的心,却是咯噔了一下。

是死了吗……

倒是有一些像,是韦后动的手?不不不……似乎又想岔了,现在韦后的处境,一旦对这两位殿下动手,韦家就会陷入无数的麻烦之中。

哎……

这对谁有利呢。

总算……上官辰想到了一个可能。

这……太匪夷所思了吧。

上官辰连自己都不相信,事实上,两位殿下若是暴毙,最大得利者,是秦少游,当然,武则天是两位殿下的祖母,按理是绝无可能如此的,不过……如果事情紧急,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呢?

上官辰眉毛一扬:“管他是不是,反正及早做好准备,就算猜错了,也无妨,王虎……你来……”

……………………………………………………………………………………………………………………

全章送到。

第六百一十三章:屠戮

上官辰安排之后,紧接着便开始写了一封书信,让人急送洛阳。

做好了这一切,他并不感觉到轻松,因为他知道,台面下的纷争已经结束,所有的矛盾,都将摆在台面之上了。

“安排一下,明日我要回洛阳去。平时朱楼里台面上的人,也都要撤走,各处的暗桩,也要多加小心。”此地已经不宜久留,上官辰对此一清二楚,若是当真到了那个万一的地步,韦家肯定要开始动手了,既然已经明面化,上官辰有理由相信,韦家绝不是心慈手软。

安排好了这一切。

在次日一大清早,这看上去安静的长安城里,上官辰已经开始动了身,一行人勒马疾驰,很快便出了城。

一连两日,没有了太子和四皇子的消息,原本……这是稀松平常的事,大家的注意力,都在上皇那儿,都在屏息等待着消息,可是这时候,一个破天荒的流言却是传了出来,太子和四皇子……已是死了。

死了……

听到这消息的人,首先是觉得不可置信。

可是……许多人却还是留了心,因为此前,也曾听说过要毒害陛下的消息,大家还觉得嗤之以鼻,可是现实却是活生生的发生了。

所谓关心则乱,在许多人眼里,太子自然是至关重要的人物,他的生死,本就关系着许多人生死荣辱,所以无论这个消息无论有多么的可笑,许多人却都开始想尽办法证实。、

龙门宫那儿,大家都在盯着,其实龙门宫也已经开始慌了,太子妃听到这个消息,大为惶恐,已是第五次命人入宫去送一些衣物,可是毫无例外,尽都挡驾。

原本一件大家不在意的事,现在一下子突然出现了许多的疑点。

不少人开始变得不安起来,这种不安的情绪,加上坊间的推波助澜,顿时沸腾开来。

几乎所有的人都在借此把这舆论的声势闹大,假若太子和四皇子死了,这宫中,是谁动的手?

矛头直指韦家,一方面,能动手的也只有韦家,有这个胆子的,自然也只剩下韦家,太子和四皇子,都非韦家所出,此前就曾有过许多消息,说是韦氏有意立自己的女儿为太子,效仿那武则天,而那位不甘寂寞的公主殿下,似乎仗着父皇和母后的宠爱,也恃宠而骄,在长安本就惹出了许多争议,韦氏杀太子和四皇子,莫非是要为此而铺垫吗?甚或者是,压根就是韦家人取而代之?

至于武则天,几乎所有人都没有想到她的可能,一方面,她自入了宫,就没有了音讯,宫内已有传闻,上皇已被监视起来,这是人所共知的事,既然被人监视,她有什么能力,去杀太子和四皇子呢?

更不必说,这四皇子和太子,乃是她的嫡孙,上皇已将皇位禅让给了天子,自己的儿子做了天子,难道还会担心自己的孙儿做天子吗?只怕……求之不得才对。

最最重要的是,就在不久之前,太子殿下曾经证实,上皇已经病重,而且这个消息千真万确,否则紫微宫里,为何会据闻被人团团围住,为何天子和韦后会急匆匆的赶回长安来,一个老迈且又多病的老人,你再说她如何野心勃勃,只怕说她害死了太子与四皇子,也不免有些牵强。

唯一的可能,只有韦氏了。

莫非是上皇病危,所以韦氏趁此机会斩草除根?

现在民怨已经开始沸腾,不只是坊间好事者在闹,便是各家的奴婢,乃至于一些门客,也开始在背后使力。

许多人显然都在等,他们未必相信太子遭遇了不测,所以故意将事情酝酿起来,把声势闹大。

甚至于,各种对于韦氏的辱骂之词,也开始出现了,一些人开始上书,提及这件事。

按理来说,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假若太子殿下还活着,这个时候,众矢之的的韦后一定会让太子出面,无论如何,都会让太子出来平息这场风波。

所以……不少人表面上在背后开始造势,实则却不是针对韦家,而是进行试探。

只是这个试探……却是石沉大海,足足七八个时辰过去,居然一点音讯都没有。

这一下子……足够让人感觉不妙了。

韦家消息当然不可能不灵通,他们肯定会在第一时间察觉到街头巷尾的议论,可是现在的韦氏,却是沉默,竟好像是无动于衷。

那么……除非是韦氏对于这些恶毒的流言根本不在乎,要嘛就是……最可怕的结果……那些流言蜚语……理应是真的。

“到底怎么回事。”韦后将那韦承庆叫来,她恶狠狠的看着韦承庆:“是谁走漏了消息,到底是谁?你难道不知……行事不密的后果吗?”

这番话,虽然没有明言,可是韦后却已是把话说的很清楚了。

她怀疑是韦承庆走漏了消息。

韦承庆忙道:“臣下也是不知,只是外间,只是突然之间就有了这个流言,而后便闹得沸沸扬扬,满城风雨,娘娘……臣也觉得蹊跷的很,是不是,让人查一查。”

所谓的让人查一查,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以韦承庆的聪明,怎会不知道,眼下这个时候,查这个没有任何意义,韦家现在要做的是争取时间,可是韦承庆却知道,自己非这样说不可,虽然自己是韦家人,韦后对自己还算信任,可现在天知地知你知我的事,却是传扬了出去,韦承庆不遭怀疑就见鬼了,所以他说查一查,不过是证明自己的清白而已。

韦后脸色缓和了一些:“你的名册,还没拟定吗?”

“已经拟定好了,只不过……眼下最重要的不是我们不信任谁,而是我们应当信任谁,谁该封官许愿,而谁应当斩草除根,只不过……要斩草除根,就必定要假手于人,这些人,必须足够信任,臣得找他们来洽商一二,试试他们的态度。”

他们现在要铲除的,可不是阿猫阿狗,那些人,可都是韦家从前视之为眼中钉,以往却不敢轻易动手的人,也正因为如此,韦承庆才说,现在需要时间,若是因为时间不够……根本难以将他们连根拔起。

韦后禁不住显得焦虑:“显然已经有些来不及了,来不及了……你啊……行事不密啊……这行事不密,会是什么样的结果,现在天下人,都在等着太子出面,而如今,本宫从哪里去寻一个太子来。他们一旦有所察觉,又怎么会坐以待毙……”

韦承庆皱着眉,他也一点办法都没有,难道让他活生生的变出一个太子出来,他犹豫片刻:“臣加紧着办……”

韦后知道,也只能如此了。

可是还是迟了。

有宦官急匆匆的进来,道:“娘娘……娘娘……不好了……”

韦后感觉诸事都开始不顺起来,她恶狠狠地瞪了宦官一眼:“什么事。”

“鄂国公尉迟循毓,就在一个时辰之前,带着他的家将,还有诸多亲眷,出长安去了。”

出了长安。

韦后不禁道:“去了哪里?”

“听人说,是往洛阳方向,不过……不是往函谷关去,走的是小路。”

洛阳……

韦承庆脸色铁青。

这个鄂国公尉迟循毓乃是尉迟敬德之孙,乃是大唐的开国功臣之后,不过说起此人……想当初的时候,这尉迟循毓还因为和杨家有过争执,于是与秦少游闹得剑拔弩张,秦少游可是把他的祖宅都给用火炮轰了。

满长安人谁不知道,尉迟循毓和秦少游乃是死仇,双方简直就是水火不容,在长安城里,尉迟循毓只要提起旧事,就要把秦少游的祖宗十八代骂上一通。

可是……他居然跑去洛阳……

这意味着什么?

这个家伙……倒是干脆的很啊,一听到不对劲,比那些平时精明无比的人要爽快的多,拔腿就走,一丁点拖泥带水都没有。

而且……这么一个和秦少游有不共戴天之仇的人,现在居然携家带口,往洛阳去,这又意味着什么?

尉迟家乃是开国功臣之后,对于李氏的忠诚,几乎可以说远在他人之上,也正因为如此,尉迟循毓在韦后立了太子之后,是绝对忠诚于太子李重俊的,现在听说李重俊死了。这位鄂国公,显然已经对韦氏彻底的绝望,他既不可能留在长安向韦家彻底称臣,那么毫无例外的事,他只有一个选择。

这个选择,就是二皇子李重福,李重福本就是长子,又是陛下嫡亲的血脉,太子死了,在这些******眼里,李重福就是最名正言顺的继承人,这时候不跑,更待何时。

可问题就在于……连尉迟循毓这个家伙,都跑去二皇子那儿,都跑去找秦少游,可见……他对于太子之死,是何等的痛恨,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当太子死后,在尉迟循毓这样的人心里,他最大的敌人,已经不再是秦少游,显然是韦后,尉迟家世受国恩,是无论如何也不愿意与韦后同流合污的,所以……他只有这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