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唐朝小官人 >

第337章

唐朝小官人-第337章

小说: 唐朝小官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同于朝廷,又握有了法律的解释权,他说你违法,你还能去长安告御状不成?

有时候,是没法儿讲道理的,诚如一般的小民,没法儿跟刘家讲道理,而刘家这样的人,也绝无可能和宰相讲道理,你在他眼里,屁都不是,‘欺负’你又如何。

这便是恶人自有恶人磨。

可也正因为如此,所有人都吓住了,于是许多的传言都出来,说是狄仁杰在河南府各县都安置了探子,但凡有什么事,都会立即报去河南府,又听说狄仁杰有天眼,只需入定,便可知道河南府的许多事,像刘家那样的人,立即收敛了许多。便是许多官府的官吏,也不敢再轻易拿损耗来做文章了,这种钱一经手,若是数目少了,下头若是真有哪个二愣子要闹一闹,说不准自己就要倒霉。

贪墨其实是有成本的,利益足够大的时候,就值得人冒险。不过风险也是考量的主要问题之一,几百几千贯确实不是小钱,可是一旦你把手伸了去,十有八九可能会东窗事发,而一旦东窗事发,不但一个子儿都落不到,而且还可能连自己的官职都不保,甚至还要遭牢狱之灾,便是再贪婪的人,也觉得这笔账不划算,于是乎,神策府拨发的钱粮,居然都实打实的落在了民夫的手里。

民夫以往被官府征去务工,可能勉强只能果腹,而如今,却发现修河的钱粮是从前的数倍不止,顿时精神百倍,钱粮是一次性发的,神策府也有明令,就是什么时候修完,什么时候就遣散,钱粮还是这笔钱粮,你若是耽误了工期,那么就得多做许多天,可若是提早完成,便可以得闲去做其他的事。

七八万的民夫顿时精神百倍,在杨务廉所领着的匠人带领下,四处挖河筑堤,整个河南府,似乎都显得比之从前忙碌了起来。

这几日李令月很忙碌。

这位太平公主殿下在神策府里别看深居简出,其实却是神策府的内府大管家,丈夫费尽心机,拿出无数钱粮出来修河,而李令月呢,则在想着怎么把修河的钱粮再赚回来。

她的性子素来是好动,唐时的女子也没有那么多的规矩,李令月到处坐着车,忙的脚不沾地。

牛啊……马啊……什么的,近来太畅销了,以至于从关塞外运来的牛马都有些不足,神策府在孟津的河北飞地那儿建了一处巨大的草场,专门用来圈养牛马,当然,也牵涉到牛马的交易,那儿如今,已成了全天下最大的牲口市场,甚至不少其他个州县的商贾也愿意来购买。

神策府的牛马,都是用不值一钱的生活必需品换来的,因此价格也比其他地方价格低得多,前几年牛马市场刚刚兴起,买卖还算过得去,只不过今年,却是彻底的火爆了。

…………………………………………………………………………

第一章送到。

第四百四十二章:经营

现如今,河南府四处都在动工,俨然成了一个大工地。

征募的民夫愈来愈多,那些务工之人也是越发多了起来。

毕竟修河开始之后,百业兴旺,商贾们对运河又有极大的期待,四处都在招募人手,试图要大干一场,如此一来,乡间多是老弱妇孺,年轻青壮的,都不愿留了。

只是青壮固然有更好的去处,可是家里的地,总得有人看管着,关东人素来吃苦耐劳,若是让他们盯着家里一亩三分地就这样的荒着,这比杀了他们还要难受。

可是青年的劳力走了,妇孺们毕竟没有这么多的气力来耕地,于是乎,牛马就成了最好的选择。

牛马耕地,古已有之,本来也没什么稀罕,只不过如今,对于河南府的人来说,真正大规模使用牛马,却是现在。从前牛马的使用,更多是士族和豪强的田庄,而寻常人家,只有这么一点地,家里又有青壮,显然大为不值,现在却是不同了,一方面是牛马的价格便宜,家里的男人在外头又能捎点钱回来,手里有了钱,牛马的价格虽然对小门小户不是小数,可是咬着牙,也能买得起,这乡间的牛马又好养活,平时可以代替青壮耕地,老了病了,也可以卖肉换钱,如此一来,已经不只是弘农郡,这河南郡的百姓,也都掀起了购买牛马的热潮。

李令月在河南郡各县,特意都专门开辟出了一个个的畜生交割市场,每日都有数十上百头牛马送过去,不用到正午,便可兜售一空,以至于神策府的牛马也开始紧缺起来,李令月便去信塞外,嘱咐要送牛马云云。

对于李令月来说,这确实是一笔好买卖,自家造了茶叶和布匹,用这不太值钱的东西换来了价格高昂的牛马,而这些牛马再兜售给河南府的百姓,而河南府的壮丁呢,则是被神策府征去修河搭桥,他们赚了钱,送回了乡里,家中再购置畜生和农具,如此一来,等于是这些钱都在突厥人、神策府、农户、工坊里兜着圈子,最后又如决堤洪水一般,流回了神策府。

原来李令月以为,花费这么多钱粮,去征募人手务工,实在是一件亏本的买卖,可是细细思量,却发现全然不是这么回事,神策府给壮丁的价格不低,还有孟津的工坊给招募来的匠人和学徒薪俸也不算低,至少比寻常种地要多的多,这些人从乡间解脱出来,反而成了神策府和商贾们眼中的香饽饽,以往他们只是单纯农户的时候,自给自足,男耕女织,自家吃自家的,谁也不碍着谁,可是一旦务工,就势必会有余钱,生活方式也开始改变,看到了外头世界的男人,便晓得了读书的重要,于是平时省吃俭用,总要供子弟们读书,而要读书,就少不得进太平学,李令月的学费虽是童叟无欺,可是利润还是可观的,子弟们读了书,就免不了要用笔墨,要购买书籍,于是乎,笔墨纸砚的工坊也应运而生,雕版印刷的工坊也渐渐兴旺。

工坊兴旺,意味着神策府的商税增加,更不必说,男人们在外头,妇孺们需要畜力耕种。

这种连锁的反应,犹如蝴蝶翅膀一般的扇动起来。

李令月近来倒也读了许多事,因为商贸的发达,除了一些打发时间的话本之外,许多经营之道的理论书籍也开始大行其道起来。

那些个读了书的人,真要琢磨起事儿来,竟还真是一套一套,各种商贸的理论百花齐放,其中有一种理论,李令月如今最是认可。要兴商贸,首要的是制造出一批‘富民’,因为唯有富民才愿消费,但是这种富民,又有别于寻常的豪门,他们只是已经脱离了农户的生活方式,开始长期聚居于城中,有一门手艺,或者是有一门营生,虽然不能发家致富,却能够保障自己衣食无忧。

而这样的人,往往就是消费的主力,农户自给自足,就算勉强攒了一些钱,也是不肯消费的,不消费,这么多的工坊的货物卖给谁去?可是大富之家,虽然消费能力惊人,可是毕竟他们是金字塔上的人物,高不可攀,也不可能人人如此,而且他们消费的多,可是挣得却是更多,多余的钱积蓄起来,或者积蓄去投资工坊,反而对消费不利。

因此……想要让百业兴旺,唯有富民,而要富其民,又需百业兴旺,这是鸡生蛋和蛋生鸡的关系,所谓的富民,现在那些个理论家还未有具体的阐述,不过大致已经有了些雏形,这第一步,当然是将壮丁从乡中解脱出来,运用大量的畜力,来取代人力,而人力弥足珍贵,先从寻常的学徒和劳力做起,渐渐有了安生立命的资本云云。

李令月爱钱,和所有爱钱的人一样,都看这种经商之道的书籍,越看越是发人深省,她举一反三,等到秦少游闲下来时,夫妻二人在床第间,少不得要阐述自己的新的认知:“我看这修河,真是一本万利,修了河能使整个河南府与天下各州郡相连,使买卖更大。我看哪……这第二大的好处,就是将那些人从田地里解脱出来,这人出来能挣钱,就不肯种地了,况且回乡一看,家里那些地,有牛马取代也就够了,自己反而碍手碍脚,成了多余之人,因而宁愿务工,这就是富民的第一步,地上刨食的,只能维持温饱,若是运气不好,可能连温饱都维持不住,所以哪……夫君,那陈静先生的《工商论》你看了吗?当真精彩……喂……莫要装睡……”

秦少游无辜的张眼,看着喋喋不休的妻子,禁不住道:“工商论,不曾听说过,倒是凯恩斯主义听说过一些……”

“凯……恩思……这是什么……”

…………………………………………………………………………………………………………………………………………………………………………

第二章送到。

第四百四十三章:谁家天下

对于钱财的热衷,再没有人比李令月更加疯狂了。

而秦少游琢磨着的却是花钱。

解决掉了武三思,固然可喜,可是秦少游更加感觉到自己的危机之严重。

其实起初,韦家安置了武三思来制衡秦少游,只要武三思不直接摆弄修河的事,秦少游是愿意容忍的。

因为在神策府幕僚,乃至于秦少游最重要的左膀右臂王琚所分析的那样,武三思在河南,虽有诸多坏处,却有一样好处,那便是能使朝廷安心,因而武三思只是隔三差五下一点小绊子,神策府完全可以对他容忍,如此,朝廷也可心安,韦家也不至于心急火燎的对神策府下手。

偏偏那武三思急着在韦家面前表现,直接触动到了神策府的根本利益,已到了非欲除之而后快的地步,秦少游这才做了最坏的选择。

后世的国安部门一旦察觉到了间谍,往往并不会急着抓捕,因为他们知道,这个人既然已经暴露,那么他的行为就是可控的,若是这时候剪除,对方只会派出另一个间谍,谁也不知道他的身份和行踪,倒不如留着这个已经暴露了身份的人更实在。除非,对方做了极大危害的事,方才要防范于未然。

现在武三思死了,朝廷却只弄了一个狄仁杰来‘制衡’,这对于韦家来说,显然是无益的。

既然如此,韦家必定开始不安,而一旦他们不安加剧,谁能保证接下来会是什么手段?

既然韦家的手段变成了未知,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强大自己。

神策军的招募已经摆到了前台,火炮的大规模铸造也已开始,原先神策军的规模是在八千,如今秦少游已经有了神策军翻倍的计划,至少,这支力量必须能够守住河南府。除此之外,为了本地的治安和协助神策军,一支所谓的河南团结营也开始招募,神策军毕竟太靡费钱财了,养一只万人规模的神策军,足够养起十万的府兵还要多,这种精锐,最大的作用就是上阵厮杀,可是若是用作其他地方,反而就成了杀鸡去用牛刀,这团结营,用的是府兵的模式,待遇自然会比寻常的府兵好一些,所有的武官,也从神策军退役下来的官兵中择选,人数为两万,他们的主要职责,是处置地方的事务,巡守商道,把守各处水陆要害,如有必要时,还可以弹压民变。

为了招募军卒,神策府一次性,便挪出了七百万贯的钱粮,至于人手方面,神策军倒是不成问题,如今的良家子弟,都已能入神策军为荣,所以消息出来,顿时趋之若鹜,反观是团结营,虽是大肆招募了一些时日,效果却并不太好,只有堪堪三千余人应募,就这……里头还有不少老弱病残,反正团结营暂时也不急,秦少游便也没有放进去太多心思,慢慢来就是。

火炮的铸造,已经成了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