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唐朝小官人 >

第260章

唐朝小官人-第260章

小说: 唐朝小官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第二章送到。

第三百一十六章:不败之地

堂中安静下来,鸦雀无声,都在等着听秦少游要说什么。

秦少游莞尔一笑,这就是实力碾压的结果,若是当日,自己不拿出点手段把这些士族折腾的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他们哪里会有今日这样温顺。

秦少游沉吟道:“诸公的心思,我岂会不知,今日我也不谈虚的,其实你我之间,此前闹得剑拔弩张,无非还是因为一个利而已,诸公以为呢?”

这种话太白了,大家都不好意思点头。

毕竟是士族,诗书传家,谈利总是不好,这就好像要遮羞一样,所以大家脸上讪讪。

不过秦少游话锋见骨,大家心里反而舒服了一些,本来大家就是为了这个东西要死要活,假若秦少游顾左右而言他,说什么礼义廉耻,那等于是说了等于没说,还不如直接捅破了窗户纸来的实在。

至少这也表现出,秦少游的诚意还是足够的。

杨炯勉强笑了笑,道:“殿下尽管说,我等洗耳恭听。”

秦少游喝了口茶,才继续道:“既然是谈利,那么无非就是三个结果,要嘛就是玉石俱焚,不过我敢放出豪言,诸公即便破了家,我神策府,照旧还是不伤筋骨,神策府的基业,比你们想象中还要大,这不是夸夸其谈,而是实情,而诸公呢,虽有百世的积累,可是根本却还是土地和人口,可是……”秦少游一副轻蔑的样子:“这些东西,我让他们一钱不值,他们就一钱不值,诸公信不信?”

秦少游肚子里的经济原理,可比在座的人要丰富的多,说穿了,大家根本就不在一个层次上,这些士族,若是财富相加起来,可能神策府远远不如,可是若谈到怎么靠玩弄杠杆,还有制造市场恐慌的手段,却绝不是这些人能与秦少游相比的,只要秦少游能找到一个好的切入点,就足够用百金去撼动千金、万金,这都是后世商业活动中总结出来的结晶,在秦少游面前,这些人怕是连小学生的水平都不如。

许多人脸色变了,秦少游的话,分明是带着威胁啊,可是……所有人却都不得不承认,秦少游说的是实情,于是许多人心里只是感叹,却是无法反驳。

秦少游春风满面:“第二个结果,就是大家井水不犯河水,不过这是痴心妄想,天下哪有什么井水不犯河水的事,我比诸公要强,自该弱肉强食,为何有这诺大的利益不占,却让诸公占了去,我这是在商言商之言,也不愿意虚伪陈词,只是想让诸公明白,事到如今,前二者,对诸公都是镜花水月,是绝无可能的。”

“除此之外,就只有最后一条路了。”

“这条路便是互赢共利。”

杨炯心里叹息,听到共利二字,总算有了些希望,道:“什么是互赢?”

秦少游瞥了他一眼,道:“简单,无非就是大家相互取暖,你们士族有你们士族的优势,而神策府也有神策府的长处,大家若是合二为一,不计前嫌,采长补短,岂不是妙的很?”

杨炯沉吟,不由道:“那么敢问,又是如何采长补短呢。”

秦少游却是伸了个懒腰,呵呵笑道:“这个话,倒是不急着说,不过首先最重要的,还是分清主次,若是主次不分,就会互不相让,到了那时,反而不妙,杨公以为呢?”

杨炯听出了秦少游的弦外之音,咬咬牙:“谁是主,谁为次?”

秦少游抿了抿嘴,不再作声。

一旁的王琚笑呵呵的道:“杨公,自然是强者为主,弱者为次。”

这句话倒是够直白的,简直就是赤裸裸啊。

这不是摆明着,神策府是主,而你们这些士族,莫看你们如何,就是神策府的附庸。若是连这个意向都不能达成,那么大家也就别谈了,直接散了吧。只是这么一散,大家就又得各使手段,最终又绕到了那玉石俱焚的局面。秦少游此前已经说的很明白,玉石俱焚,你们现在还不够格,方才的警告,可谓是底气十足,颇有几分吃定了你的意思。

杨炯对此,自然是不甘愿的,秦少游太嚣张了。

下头的人,也纷纷议论纷纷,交头接耳,有人若有所思,有人义愤填膺,也有对此不以为然。

杨炯咳嗽两声,让大家安静,这才慢悠悠的道:“殿下的意思莫不是,我等尽是神策府的奴婢?”

秦少游摇头:“本王可没有这样说,本王说了,要的就是同气连枝,一道儿获利,这便是共赢,可是要共赢,就得齐心协力,如何齐心?无他,主次分明而已,有了长幼和主次,那么事情可就好办了,保管诸公不但能保住家业,还能获利不少。”

杨炯耐着性子,道:“如何获利?”他当然不肯答应秦少游的条件,且先看看秦少游会给什么好处。

秦少游微微笑道:“诸公家的粮食,神策府每年可按市价收购,如何?”

一下子,大家呆了一下,秦少游自从降低了粮价,本就导致了一个情况,那便是士族们这么多土地,可是种出来的粮食,却是不值一钱,这对于他们来说,简直就是要命的事,若是按市价收购,这个市价,若是能达到其他州县的水平,倒是勉强能让他们喘口气,至少勉强能维持生计了。

秦少游又道:“再有,每年,神策府给诸公一个限额,收购棉花、茶叶、生丝等物。”

杨炯等人一下子瞪大眼睛。

所谓的限额,就是说,当然不能让你的地全部都种经济作物,可是经济作物的价值高,一亩相当于种粮的数倍利润,若是如此,那么自己的田庄就足以维持了,大不了高价招募一些佃农,那也无妨,只要能生利,就就好办,舍得给钱招募人手,佃户也跑不了。

秦少游又徐徐道:“还有诸位的子弟,若是入神策府,也可以提供一些便利,神策军,可每年给一百个名额,供诸公举荐,进去之后,直接保送讲武堂。”

“讲武堂是什么?”

秦少游徐徐道:“武官学堂,出来便可做什长,或是处理军中公文,未来升迁也便利一些。”

听了这话,杨炯等人竟也开始暗自琢磨起来。

其实他们本来就有上升的渠道,他们毕竟是士族,士族子弟,在朝中做官的多了去了,谁愿意进你那神策军,不过安置一些子弟进去,却也有好处,毕竟不是什么子弟都能在朝中任官,把另一个鸡蛋放进神策军,假以时日,岂不是这神策军也成了他们的利益共同体,况且现在神策军已是禁军中的禁军,驻扎京畿,绝对是不可忽视的力量,这神策军,已经越来越像北府兵了,当年北府军里,在东晋出了多少豪杰,又培植了多少高门大族?

这显然是好事,是绝对的善意,虽然是利益捆绑,等于是成了神策府的附庸,可是却也给了大家一个希望,有这希望,也就足够了。

杨炯面色缓和了许多,秦少游一方面,缓解了大家的压力,使家业还能维持,一方面,又给了各家一个机会,而不是独断专行,这个‘合作’,倒也未尝不可。

至于秦少游,却是这样考量的,神策军什么都好,唯独差的,其实还是人才,勇敢的人是多,可是在这个世家大族把持的时代,却极少有出众的文武全才,而广纳士族子弟,这些子弟,往往有极高的天赋和出众的文才,若是再进入神策府培养,那么神策府,就不再是一支单纯的军队了,反而更像是某个完全能够自给自足,拥有许多杰出人才的集团,秦少游确实是将神策府发展方向向北府看齐。

那些世家子弟,除了一些人去带兵,绝大多数,都可以安置进行政幕僚参谋系统,未必就给他们太多的权利,却能使神策府得以壮大。

就如关陇集团一样,关东士族之所以总是步入关陇集团,倒不是因为关陇士族的家底更厚实,而是因为关中的士族与拢西的军事集团进行了结合,最后才缔造出了这个怪胎,而关东士族缺的便是一个军事集团,至于神策府,缺失的却是一个关中士族。

当然,这种结合,就必须遵循在秦少游的控制之下,秦少游所谓的收购粮食,准许各家士族种植一部分经济作物,其实都是在经济上进行控制,因为收购的权利在神策府,他们种植的东西,也只有神策府才肯收购,而一旦有人不听话,完全可以在这方面掐断他们的经济来源,直接将其掐死。

这种无形中的经济控制,再结合此后的融入,让这些子弟为秦少游效力,足以保证神策府在这种合作中出于不败之地了。

…………………………………………………………………………………………………………………………………………………………………………

第一章送到。

第三百一十七章:强强联手

当然,秦少游要借重弘农士族的,何止是人才。

人才固然要紧,毕竟这关系到了一个集团内部能否有源源不断提供的新鲜血液。

而在这个时代,士族把持一切,几乎所有的书籍、知识都垄断于士族之手,这是秦少游无法规避的问题。

秦少游更借重的,却是弘农士族的人脉和渠道。

这种盘根错节的家族,通过无数次的联姻,还有一次次的经营,将一个个子弟和门生故吏送到了大唐王朝所有关键的节点上去,这些人既可能是大唐天子的肱骨之臣,也可能是天下闻名的鸿儒,可能是地方的刺史、使君,也可能是军中的某个将军。

就好像一根根无形的线,通过弘农的运作,最后影响到方方面面。

这也是为何秦少游虽有圣命,却无法用过朝廷的旨意来贯彻他在弘农统治的原因,因为他要面对的这个集团过于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在庙堂上的争夺,秦少游绝不是他们的对手。即便得到了李显的支持,也难有太多的胜算。

秦少游唯一的办法,只能另辟蹊跷,在经济方面战胜他们。

可是将他们彻底斩草除根,显然是不成的,在打压之后,便是拉拢和控制,然后慢慢的进行消化,神策军一旦与弘农士族结合一起,这个力量将会有多么的可怕?

此时杨炯没有做声,显然他还在考虑。

而其他人也都默然无语,面露难色。

秦少游的解决办法倒是能解他们的燃眉之急,可是他们都不是傻子,当然能看出秦少游的用心,当真要和神策军为伍吗?而且还要受此人的操控和摆弄。

显然,秦少游的东西,确实是能救一时之急,可是长久来看呢?比如将子弟送去什么讲武堂,看上去似乎还不错,可是莫要忘了,一旦送去,依旧还是受制于秦少游,怎么安排,自己完全插不上手。

他们都是弘农乃至于整个关东的豪族,即便是朝廷拉拢他们,都要许以高位,可是却被神策府这样操弄,显然有些心有不甘。

于是许多人窃窃私语,一时也拿不定什么主意。

王琚则是默坐于一旁,冷眼旁观,秦少游提出的这些条件,都是与他磋商过的,毕竟王琚也是士族,士族的心思,他最是通透不过,单凭那些东西,确实会有吸引力,可是还不够,至少不足以让人心甘情愿,士族有士族的矜持,即便今日他们不得不妥协,可是一旦他们缓过了劲,谁晓得会不会反戈一击。

王琚眯着眼,突然笑了,看来很有必要,拿出真正的杀手锏出来。

王琚慢悠悠的道:“除此之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