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唐朝小官人 >

第219章

唐朝小官人-第219章

小说: 唐朝小官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纸一样的苍白:“臣妾……恭听圣人口谕。”

上官婉儿嫣然一笑,道:“娘娘不必如此,不过是代传几句话而已。陛下前几日在凌烟阁看书,恰好看到一本裴琳所注的《女戒》,陛下说:‘生男曰弄璋,生女曰弄瓦,可见男女有别,为人妻者,必须晚寝早作,勿惮夙夜,执务和事,不辞剧易,方能恪守本分,妇人之德……’”

上官婉儿说到这里,韦氏的脸色已经彻底地变了。

武则天让上官婉儿传话,给韦氏来讲解妇德,这弦外之音里,不正是骂人吗?即便是风气开放的时代,妇德也是很紧要的,上官婉儿特地跑来说这个,正所谓缺什么给你补什么,不就是说韦氏没有妇德?而被人说成没有妇德,这几乎和后世一个女人被人骂作是小姐差不多了。

韦氏心里勃然大怒,偏生是不敢做声,只是唯唯诺诺的,宛如一只温顺的小猫,哪里还有什么张牙舞爪。

上官婉儿足足说了半个时辰,方才抿抿嘴,笑道:“圣人的话是多了一些,不过终究是一家人,这样说,不也是为了娘娘好?圣人心心念念,总是怕你们龙门这儿的仆妇不够用,所以特意从宫中挑了几个,用来给娘娘贴身使唤,娘娘,这是天大的恩赐啊。”

韦氏忙作感激涕零状,道:“是,是。”

上官婉儿笑道:“人已经随我来了,还请娘娘善待,下官告辞。”

上官婉儿正要辞出,韦氏听到宫里赐了几个命妇,心里便翻起滔天巨浪,晓得往后的日子不好过了,想到好不容易熬出头,最后却是落到这个境地,心里又有不甘,她便甜甜地笑了笑道:“上官待诏。”

上官婉儿驻足,道:“娘娘还有什么吩咐吗?”说话之间,她捋了捋额前的乱丝,鼻尖微微颤动,也霎是可爱。

韦氏道:“令弟来了洛阳,可还住得惯吧?”

上官婉儿笑吟吟地道:“倒还住得惯,他是喜动不喜静的人,听说孟津热闹,成日便往孟津跑。”

说罢,上官婉儿辞出。

待出了龙门宫,坐上了乘撵,婉儿方才那娇俏的模样顿时染上了一层寒霜,韦氏在临末时,问候了自己的弟弟的话还环绕在她的耳里,这是威胁还是警告呢?

念及于此,婉儿的脸上浮出了一丝冷笑,她微微眯起眼眸来,人都是有逆鳞的,婉儿就有逆鳞,一个是她曾相依为命的弟弟,自曾祖获罪之后,上官家遭难,她则被充入宫中,自己那嫡亲的弟弟也在外遭了不少的罪,婉儿绝不能容忍有人对自己的弟弟有什么企图。

“回宫吧。”外头的人马还在静候上官婉儿的吩咐,上官婉儿懒洋洋地道,她的逆鳞里有她的弟弟,可是还有谁呢?上官婉儿猛地想到这个,那脸上凝成的冰霜顿时消融一些,却又旋即露出了一丝哀怨。

………………………………………………………………………………………………………………………………………………………………………………………………………………………………………………………………………………………………………………………………………………

待上官婉儿回到了宫中,迎面恰好有个女官自紫微宫来,那女官脸上惊骇莫名的样子,道:“上官待诏,大事不好了。”

上官婉儿镇定自若地道:“出了什么事?”

“公主殿下……自尽了……”

上官婉儿的脸色先是一变,很快又恢复正常。

“哪个公主?”

“自是太平公主殿下。”

听到这里,上官婉儿倒是心里平静得很,李令月会自尽,那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上官婉儿宁可相信韦氏成了温柔的妻子,也不愿意相信李令月会如此想不开,对这位公主殿下,上官婉儿实在是太了解不过了。

“人……救下来了罢?”

“是呀,是呀,幸亏发现得及时,殿下脸都红了,一口气差点没有吊上来,脖子上还有一根猩红的勒痕,让人看了都是触目惊心,放了下来便滔滔大哭,说是此先奉了圣人的命嫁去了薛家,本来说好女不二嫁的,心里存着相夫教子的心思,打定了主意要一辈子嫁鸡随鸡,谁晓得薛家获罪,从此成了未亡人,此后圣人又让嫁去韦家,殿下又说,这是身为人女的命,父母之媒,也不敢说什么,结果却惹得非议四起,如今连夫家都辞了婚事,自此声名狼藉,让人取笑,遗臭万年,这辈子都不能安生,下辈子还要遭人取笑,说是不活了,活着也没甚意思,不如死了干净,也好显出自己的贞烈,堵住天下人的悠悠之口,她还念诗哩。”

“啊……”上官婉儿满是惊讶地道:“念的什么诗》”

“南山有乌,北山张罗。乌自高飞,罗当奈何。乌鹊双飞,不乐凤凰。妾是庶人,不乐宋王。”

“……”上官婉儿哭笑不得,这诗出自战国,说的是宋国君主宋康王的门客韩凭,娶妻何氏。何氏非常美丽,宋康王想把她占为己有,诬陷韩凭罪名,将他送去做苦工。何氏知道宋康王的企图,才写下这首诗,表明自己从一而终的志愿,不过……这诗自李令月口里出来,总是有些怪异。

虽是女官,不过终究还是女人,这女官总还是带着几分八卦的心思,说起这样的事来,真是绘声绘色,她继续道:“圣人吓了一跳,忙是请了御医去诊视,将太平公主殿下又接到了宫中来,太平公主只是在榻上哭,周围的人都是束手无策,圣人几番劝她,说是再择良媒,公主殿下一会儿又说要剪断了青丝,圣人见如此,便答应她,说是可在宫中暂时修一座庵,且让她静养……”

“谁晓得殿下又哭,说是剪断了青丝也堵不住人言可畏,还是死了干净。”

上官婉儿愕然,立即想到,李令月多半是要以做尼姑为要挟,偏生她是病急乱投医,竟是忘了陛下乃是好佛之人,对女儿做几年尼姑,竟是勉强答应。这一答应,可怎么成,李令月立即层层加码,这下是非要‘寻死’了。

女官急切地道:“圣人现在束手无策,刚从紫微宫里出来,此时也是茶饭不思,心乱如麻,又让下官去紫微宫里探视……”女官紧张兮兮的样子,低声道:“殿下在撕衣裙哩。”

上官婉儿不由惊住了:“她衣裙都不要穿了。”心里想,莫非真是犯了‘癔症’,就算是假戏真做,也不必把自己衣裙撕了。

女官苦笑道:“撕的是圣人的衣裙,数百件织造出来的凤衣,全都……”女官大叹可惜。

上官婉儿一副了然的样子,这……就难怪了,原来撕的是别人的,她只得道:“好了,你不必去复命了,我去见陛下。”

那女官如蒙大赦,现在陛下在气头上,现在跑去禀告这件事,这不是作死吗?谁知道会触什么霉头?上官待诏不一样,她若是去,圣人总顾忌一些,忙是喜滋滋地道:“多谢上官待诏。”

上官婉儿问明了武则天所处的地方,原来却是凌烟阁。于是忙碎步前去,进到凌烟阁里,便见这大唐二十四功臣的画像下,武则天跪坐于小案之后,案牍上是几本竹简编的书,她似乎没有在看,而是阖着目,身子倾着,手肘抵着案牍,一只手握成拳,支着自己的侧脸,似打盹状。

上官婉儿上前,道:“婉儿见过陛下,陛下……的身子不好吗?是否叫御医来看看?”

……………………………………………………………………………………………………………………………………………………………………………………

第一章送到。

第二百六十三章:千载难逢

见武则天不答,上官婉儿给一旁的宫娥使了个眼色,那宫娥会意,蹑手蹑脚地出殿去寻御医。

正在这时候,武则天突然道:“不必了。”

武则天抬眸,道:“噢,婉儿来了,怎么样,龙门宫那儿怎么说?”

上官婉儿道:“韦妃说谨记了陛下的教诲。”

武则天的脸上没有表情,缓缓地道:“说来也怪了,他们李家的人,怎么就一个个畏女人如虎,李显这个孩子,连个女人都制不住,将来怎么治天下呢?罢,这是他的事,儿孙自有儿孙福,朕已经够烦闷了,李显将来是要做皇帝的,做了皇帝,再怎样也没什么忧愁的,当真要被人钳制了,那些什么奸臣,不还是得靠着他来号令天下吗?他有一辈子的富贵可享,只是可惜了令月。”

说到李令月,武则天多多少少有一些愧疚。

两次的婚姻,确实都是武则天出于政治方面的考量,第一次下嫁薛家,不过是武则天借此来拉拢薛家罢了,薛家当年在军中的威望很高,而武则天要夺权,不求薛家能够支持自己,但求他们能够保持中立。等到自己登基,薛家的威望反而成了武则天的妨碍,于是乎,武则天剪除薛家,自家的女儿自然而然也就成了寡妇。

做了寡妇其实也没什么,毕竟这个时代的风气开放,改嫁更是稀松平常,倒也无妨。

可是凡事都不能过三,此前武则天还想将李令月嫁给武家的人,最后也是铩羽而归,此事不过是热议了一阵而已,这一次下嫁韦家,本来是好端端的,也算是武则天为自家女儿铺平的后路,谁晓得人还没过门,那韦家就已成了笑话,此前李令月和韦家的事引来了满城风雨,现是各种流言说李令月和秦少游的私情,多半出不了几日,大家又要暗中骂李令月是克星、妖妇了,她要嫁谁,谁就要倒霉。

换做是自己,怕也未必受得了这世间的成见,何况是自己的女儿。

念及于此,武则天更显老了几岁,她巍颤颤地要起来,两旁的宫娥忙是搀住她,她将人赶开,愠怒道:“朕还没死呢。”

起身之后,她走了几步,忧心忡忡地道:“朕唯一担心的就是令月,她和别人不同,她没有安分的性子,可是却未必有不安分的本事,总要给她许一门靠山才好,不能放任自流。她现在寻死觅活的,虽然没有说是怪朕,可是朕知道,她还是埋怨朕这个母亲,婉儿,你怎么看?”

上官婉儿道:“韦家既然不嫁了,不如另寻一门亲事。”

武则天颌首点头,却显得并不笃定:“话虽如此,可是现在令月寻死觅活,却不是法子。况且,现在急着下嫁,只怕又要惹起非议,可是朕的时日已经不多了,婉儿,你知道吗?”

上官婉儿道:“崔家有个子弟,虽是从子,不过……”

武则天冷笑道:“崔詧那老狐狸是不会肯的,即便要娶,也不会在这风口浪尖上娶。”

正说着,外头却有女官飞快过来,道:“陛下,公主殿下要吞金。”

听了这个消息,武则天顿时愕然,旋即心急火燎地道:“拦住了没有,快,速去紫微宫。”

一行人如风一样赶往紫微宫,沿途上才知道李令月哭了一阵,突然不知从哪里拿出一块碎金就要咽下去,几个宦官眼疾手快,忙是夺下来,李令月怒极攻心,就又晕了过去。

紫微宫那一干女官、宫娥和宦官早就乱作了一团,待武则天到了,李令月恰好幽幽转醒,别看她又哭又闹,这一张眸,精神却是奕奕,只是哭闹着。

武则天只好抚慰她道:“不嫁韦家才好,这姓韦的尽都是男盗女娼之辈,还有……若谁敢胡说八道,朕便杀他们的头,令月,你休要闹了,朕给你寻一门更好的亲事,总不会比韦家要差。”

李令月居然不闹了,道:“这一次是谁,是姓薛的还是姓韦的?”

这番话真像是钢针一样扎了武则天的心,她只得幽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